第24章 親事

田裏的稻種一夜露白,葉家的屋子也開始蓋頂了。直徑足有半尺的衫木橫豎架在上頭,青灰色的瓦片從下至上層層疊疊咬合在一起,采光好又不積存雨水。不但葉又平看着快要完工的屋子笑得咧開了嘴,連田大壯等人看着成型的屋子心中也是滿滿的自豪感。

鎮上的集市是五日一回,葉小安這幾日也已經陸續搬了不少東西回來。在村裏托人做了兩個大木櫃子,兩張新床和小件的桌凳子等物,銀子陸續花出去,平日裏要用的東西湊合着竟然也置辦得差不多了。

“小安哥,你們還請人吃酒不?”屋頂的瓦片要徹底蓋好大概還需要兩天工夫,田西凡得了家裏人同意就跑過來幫葉小安打掃。

“不了,我們還要趕着搬過來,接着大家都要忙地裏的活了。再說,請得人多人少都不合宜。”這事葉小安也琢磨過,他們的屋子也是小打小鬧,正經的急着用。一頭大肥豬也得二兩銀子呢,他們現在還真花不起。等完工時去鎮上買幾份豬肉送給幫忙的幾戶人家,再将工錢結上也沒什麽能讓人挑錯的。

“這話就對了,我聽爹爹也是這麽說的。”田西凡其實也是為了打探消息,村裏人原本都以為他們兄弟倆要過苦日子了,沒想到這些日子建屋子買東西卻是毫不含糊。有好事的人難免就思量着他們的錢打哪裏來,正要看他們下一步的舉動呢!

葉小安不語,林下村才多大一塊地方,只要有心打聽,多輕的一句話也能傳過來。要不是沒安定下來沒法琢磨賺錢的事,他還真不怕風光熱鬧一場。

“對了,你昨晚怎麽又遇上那人了?他來我們林下村幹什麽?”田西凡見他臉色似乎不太好,連忙換了個話題。當時他并未親眼看到周南,但是從田大壯的描述中不難聯想起來。

“他不是來找你哥的嗎?”葉小安奇怪的反問道。昨日下山之後他換了衣服出來對方就已經走了,他也沒有留意。

田西凡腦海裏轉着麽麽跟田大壯打聽後說對方是個好人家的話,見葉小安不太上心的模樣,最終還是把話吞回到肚子裏。

新屋瓦砺沙土鋪了一地,幸好面積不大,半個時辰後兩人就打掃完了。田西凡自回家裏去,葉小安出去找昨日約好打竈的黃師傅。

黃師傅住的地方離這裏挺遠,葉小安一邊默記着自己想要的大小尺寸一邊趕路。村裏的路大部分都是開荒出來的,還順着原來的山勢高低不平。他正走到一處陡坡時,忽然聽見幾人聲音激昂地說話。

他正努力探尋記憶對說話的人是否相識,又聽到有人吃吃的笑,又道:“聽說小夫子常常念叨非禮勿視,怎地禾豐看得如此清楚?”

“我哪曾想到青天白日也有人做出這般傷風敗俗的事?發現之後就帶着弟弟趕緊下山了。”接着是葉禾豐帶着一絲傲氣的聲音,全無在山上的驚慌,反而端着幾分清高。

“哎呀,所以說以前要不是看得嚴,早就不知道跟哪裏的漢子走了!就是鎮上的李掌櫃,也不曉得是他什麽時候勾搭上的……”又有另一人接了話,語氣中全是不齒和幸災樂禍。

葉禾豐不再說話,其餘兩人倒是越來越大聲。及至看到葉小安突然出現在面前,才将嘴裏未說完的半句話咽了下去。

“卻不知道兩位叔麽原來對我的事情這麽關心,怎麽不來家裏問我,反而在這裏偷偷摸摸地說?”雖說他并不将這裏人口中的聲譽放在心上,可是張嘴就是傷風敗俗和勾搭還是讓他動了怒氣。

Advertisement

“哪個就是說你了?禾豐正跟我們說他在山上看到的趣事呢!”最先說話的張洪兒又反駁起來,落在葉小安身上的眼神滿是輕視。他身材壯實,快要趕上一般的漢子了,鼻梁上有米粒大的黑痣,年輕時頗不好找人家。最後是李金原不知道怎麽幫他撮合了個矜夫,總算有個落腳處,因此兩人平日幹活也總湊一起,一副關系很好的樣子。

葉小安記得這人嫁的夫家姓趙,便道:“山上有什麽趣事?這麽多年也沒聽過比趙叔在山上過夜更有趣的。趙叔麽說出來讓我也樂一樂?”

張洪兒嫁的漢子做了多年矜夫,眼神向來就不老實。有一回在地裏看着別人家的哥兒目不轉睛栽到田溝裏去了,惹得那家人發怒,半夜裏将他綁了擡到山上去。

張洪兒最愛說別人的壞事,但又好面子,這事已經沒有人敢在他面前說起了。這時候被葉小安提起來,霎時黑了臉,又怕再說下去更讓別人聽了,扛着鋤頭恨恨地走了。

見他離開,另一人忙也低頭走了,只餘下葉禾豐事不關己似的站着。葉小安正眼也沒有瞧他一下,自顧沿着路走了。

待他走遠,葉禾豐才氣得直跺腳。他滿心以為葉小安會氣急敗壞的跟他争吵,沒想到他竟然假裝沒看到自己!不但早已準備好的一番話無處可說,平時走到哪裏存在感極強的他心中也無法忍受這樣的落差。

沒有理會他怎麽想,葉小安很快找到了人。村裏專門給人打竈的工匠只有黃師傅一個,據說還會算日子看風水。他家的田地都是租賃給別人種,自己只做兩樣事:打竈,修墳。

黃家屋外圍着個院子,裏面卻不種菜也沒有家禽,只放着各種材質的石塊。葉小安知道那是他修墳時用來做墓碑的,看了一眼覺得瘆人,就扯開喉嚨喊人。

仿佛早知道有人過來,他話音剛落,屋門就被打開了。黃師傅一身灰色長衫走了出來,身後卻跟着周南。他沒有再穿長衫,只是本身也沒有其他種田漢子的粗犷,穿着一身青色短打也硬是讓人看出幾分風度翩翩來。

黃師傅耐心很差,也不喜歡多與別人交談,家裏兩個兒子每次出工只願意帶一個,所以總是輪流帶。沒想到周南竟然與他也相識,葉小安都忍不住驚訝了。

周南注意到他的目光,唇角略揚了揚,心裏有些得意。麽麽說成親之前最好別來林下村了,免得壞了哥兒的名聲。不過他昨天就打聽好了葉小安今天要做什麽,先行一步在這裏等着了。

也合該他運道好,黃師傅與他還有些淵原,只當他好奇心又上來了,十分爽快要帶他去做事。

“你是哪個村的,怎麽盡在這裏晃蕩了?”連着兩天見到他,葉小安也覺得兩人之間的生疏感被拉近不少,想着也可以結交些朋友了。

“寶平村,今天要跟黃師傅去打竈,所以早早就來了。”周南早有準備,十分輕松地祭出明面上的借口。趁着低頭的工夫悄悄看了葉小安一眼,也許是睡得不好面色有些疲憊,但是随時都煥發着活力的眼神和記憶中的人一一模一樣。

“你要學黃師傅的手藝?”聽說黃家的技藝都是家傳的,等他們學成之後只能留下一個在本地,另一個自此出家門去別處落腳。當初黃師傅也是因為這樣才在林下村住,又怎麽會再收徒?

“不是,我就是今天開開眼,見識一下黃師傅的功夫。”周南忙否認了,他家的竈一天就能打好了。

“快些哩,你們倆娃兒磨蹭什麽?”黃師傅幹活極是利索,這會兒看他們遠遠落在後面了,不耐煩地喊了一嗓子。

屋裏磚石都是現成的,黃師傅拿系着紅繩的錐狀物四處走了一圈,在地上劃了個圈就開始動手。

周南趁機和葉小安攀談起來。他畢竟不是正經種田的村夫,這幾年來回安南城也頗長見識;葉小安裏子更是有多年歷練,一時之間說得十分投機。

——

一鎮之隔的楊家,楊家安跑進來說完打聽來的消息,孫亞林就喜笑顏開的要去找掌判。兩家結親可是大事,合意的人家先由長輩帶禮單獨上門,表露誠意細說身家讓人考慮。對方要是願意,再去找掌判通知對方。

這中間的時間可長可短,一般人家都會考究對方話裏的真實性,再旁敲側擊打聽其他事情。若是半個月不回複,這事便算黃了。當然要是最先帶禮的那方有意,還可以再次上門。

孫亞林和陳喜弟兩人都不是刻薄的性子,何況一邊急着嫁一邊急着娶,可正是撞一起了。尤其是孫亞林知道對方的孩子竟然就是他有一面之緣的周南,當場笑得眯了眼。不過慎重起見,他還是讓楊家安去細細打聽對方的性情,最後才安了心。

“麽麽,你這麽答應下來了,不去問問安弟的意見?他要是孤身嫁到寶平去……”楊家安看着歡喜得摸不着方向的孫亞林,提醒道。

“我當年還不是一個人來這裏?再說了,兩個村子隔得才多遠呢!他爹爹要是還在我也不敢做這個主。他多大年紀能有什麽眼力,再去問他黃花菜都涼了!”孫亞林不以為意,哪能等着安哥兒自己拿主意呢!他連林下村都沒出過幾趟,能有什麽主意!

楊家安也沒轍了,麽麽哪方面都好,就是對自己拿主意的事固執得很。這次要是熱心過了頭,自作主張把事辦了大表哥他們還不知道會怎麽想。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