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延和三十八年六月中,持續長達半年之久的淮水之戰以大殷俘獲北燕十萬俘虜而告終。北燕皇室損傷大半,大殷趁勢一舉收回淮水東營,又向西方漸進,收回了淄陽城與泸縣。自此,大殷這半年來支離破碎的戰線重新東西連接起來,勉強又能夠拱衛着後面的黎民百姓。
這半年之中,大殷算是損失更為慘重的一邊。
雖有朝臣上書啓奏元興帝收回失地、乘此良機北征北燕,一舉統一天下。
元興帝卻默默将手上奏疏放了下來,沉聲道:“此非良機。”
朝臣不解。
元興帝道:“連年兵戎相交,春耕都尚未開墾,更遑論秋收。傳朕旨意,休養生息、輕徭薄賦!”
衆臣卻沒看她,只是試探着沉默着,等待着另一把龍椅上的延和帝的發話。
元興帝:“父皇以為如何?”
延和帝并不作聲,只是意味深長地盯着女兒的側臉。
元興帝不願理會他,輕輕撇過頭,道:“照朕說的去做就好。”
衆臣高呼:“陛下英明!”
在元興帝一力主張之下,基本免清了受戰火牽連的三州十年的賦稅與徭役,傷兵撫恤與戰後重建工作一并派遣下去,各地衙門都緊鑼密鼓地開始今年一年的績效考核。大殷重新從戰火的廢墟中緩緩啓動,慢慢前進。
而在這時,三軍總帥穆以安終于安排好了各地駐軍的防務,并且不再打算朝廷發來的無數遍的召回旨意,捏着唯一一張由元興帝書寫的聖旨,一搖一晃地回了京城。
她回來的那日,整條朱雀大街張燈結彩、飛樓上人頭攢動,樓下更是人來人往!無數的祁京城百姓将整條朱雀大街圍得水洩不通,各個臉上洋溢着豔羨與崇拜,身長着脖子去看哪一隊凱旋而歸的英雄們。
紅色的旌旗上用小篆織寫着“殷”的字樣,與藍天紅日之下順風招展,鮮花的芬芳蕩漾了街頭街尾,一浪高過一浪的驚呼聲之中,兩隊京畿防備軍列隊二來,将人群一剖為二,清出一條中間的寬敞道路來,小心着周圍的每一位百姓群衆。兩匹驚馬飛速從街尾沖到街頭,檢查一遍之後,停在了朱雀大街盡頭的朱雀門門口,那門口站着一衆身着官袍的百官衆臣,肅穆地環首期待着。
除卻高家之人,朝廷上下算是來齊了。
隊伍的最前列還有一人,坐于輪椅之上,身上也着了棗紅色的禮袍,攥緊了拳頭盼望着街盡頭出現的人影。正是穆以寧。
元興帝身邊的太監同總管世良正站在他身後,為他小心地握着輪椅的推手,見他焦急的模樣,出言寬慰道:“三公子莫急,大帥是今天回來,準沒錯的。”
穆以寧留起了胡茬,小小的一撮在下巴上,将他不大的年紀遮掩得毫無保留,徒留一身滄桑老成,平白年紀大了不少。他将眼睛撐得老大,瞪着前方一動不動,只是嘴上心不在焉地應付着世良:“來了,回來了!”
終于,街尾爆炸出一陣歡呼沸騰聲。
祁京城封閉已久的城門被緩緩打開,兩個立在馬背上的身影頓時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
一人立于白馬背上,一身淡金色的龍袍格外挺拔,白色的裙擺垂下,更添優雅知性之無窮魅力。那人一頭烏發高束頭頂,九龍冠冕之下珠簾清脆,遮擋了她驚世容顏,卻掩抑不住她帶給所有人的驚豔。她眼角含笑,卻也透露出威嚴之意。
這是當今陛下,元興女帝戚含章!
她身旁立着的另一批棕紅色的馬背上還有另一個姑娘。那姑娘比起她來氣勢上也是不輸分毫。身着為她量身定做的銀白色铠甲,腰間配着長劍,那傳說中的利器銀槍“銀霜”則被手下人捧着放在一旁,不便由她親自佩戴。可整個人依然氣勢未減分毫,紅色披風也垂落兩側,更顯風姿潇灑。長發束作高馬尾,一套銀冠英姿飒爽。
這是三軍主帥,巾帼英雄穆以安!
戚穆兩人相視一笑,穆以安對着女皇陛下低頭行禮,示意女皇先走。可戚含章卻笑了一聲,側過身去在穆以安耳邊說了些什麽,穆以安位愣之後也笑了起來,耳朵微紅,對她點了點頭。
兩人又四目相接,然後同時輕夾馬腹,齊步步入了朱雀大街的青石板轉之上!
“陛下——!陛下——!”
“大帥——!是大帥、穆大帥——!”
“太美了、這兩人太美了!”
“大帥臨危授命保我河山太平,陛下運籌帷幄佑我百姓安泰!”
“這後面還跟着些什麽人啊?!”
戚穆兩人身後,還跟着穆以安帶去的列為将軍,更是引得一衆姑娘們驚叫連連!
“那便是杜老将軍吧!這都多少年沒在京中見到他老人家了!”
“诶——杜宣公子!看看我啊!您可還照顧過我生意呢!”
杜宣差點兒沒從馬背上摔下來,頓時收到了他爺爺一記眼刀子,吓得他手忙腳亂、手舞足蹈地沖他爺爺解釋自己欠下的風流債,險些真從馬背上摔下去!
陸骁則一心一意跟在穆以安身後一言不發。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大帥英明神武——巾帼英雄——!”
“陛下——!”
“大帥——!”
那鮮花、掌聲、歡呼之中的兩人并肩而行。
穆以安轉頭看戚含章,眼底盛滿了歡喜,嘴角的笑容收斂不住。她這一回頭才發現,戚含章竟也在看她,眼底盛滿了愛意。
四目相接,誰都舍不得移開目光。
眼睛幹澀了,風一吹就落了淚。兩人閉上了眼,在大庭廣衆之下笑出聲來,互相拭去了對方的眼角淚珠。
大軍凱旋——漫天和樂——
這次班師回朝之後,元興帝龍心大悅,封賞一個不落、一項不少,更是大肆贊揚了衆将士。
杜良老将軍滄桑了這許多年之後,在戚含章這裏終于讨到了國公的爵位,和穆以安所設想的一樣,老将軍年事已高再也經不起奔波折騰,這一趟回來就安心在祁京城頤養天年。杜老将軍也算是松了一口氣,樂得抵京當日就把東西兩市逛了個遍、跟大大小小古玩店的店主掌櫃們混了個臉熟!也順帶用戚含章給的賞錢把杜宣這纨绔欠下的一屁股債還清了,回家也不得清閑地追着杜宣繞着新落了牌匾的杜國公府繞了四五圈!
杜宣這一趟出去跟着穆以安也算是成長不少、也拿了不少功勞,個中最過于耀眼莫過于用黑石将北燕軍營炸了粉碎、配合穆以安前後夾擊!這一道功勞直接讓這小子升了大将軍,在眼下大殷成熟将領不足的情況下也能獨立一方,在京中休整一月之後便要立刻啓程,前往淮水西營接替他爺爺的位置,配合三軍總帥重整三大營。
錢方進也升了大将軍,可算是從樓關這皇城權貴腳下逃了出去,帶樓關整軍完畢之後便啓程前往回風谷大營。一來是收拾英魂骸骨,二來是幫着淄陽城重新布防。
淄陽城破的那日,淄陽城守将田征身死。戚含章追封為虎威将軍,回鄉安葬。
陸骁也升了将軍,卻還是跟在穆以安身邊。
一衆将領都升了官,戚含章自然也不會忘記了穆家衆人。
穆家父親于長兄皆喪命九泉,二公子下落不明。本該降襲的爵位也在戚含章的一力主張之下直接加封給了穆家三子穆以寧。穆以寧繼承穆家國公爵位,世人暫且稱其為“穆小國公”。
可穆家最耀眼的不是這位,而是另一位。
三軍總帥穆以安雖臨危受命,可好在後來元興帝幫忙補齊了所有旨意手續,并将虎符也一并給到了大帥手中。本欲将帥印歸還的穆以安成了實實在在擁有軍隊調動權力的三軍總帥,足以號令大殷上下三十萬軍隊聽候差遣!
不光如此,穆以安雖身為女兒身,卻因其功勞不菲、救天下于水火之中。元興帝破例封其為淮陽侯,成了歷朝歷代第一位女侯爺,足以彪炳史冊!
聖旨頒下的那一刻,人們才驚異地後知後覺。
這偌大的天下,最耀眼的兩顆明星已經讓所有人嘆為觀止!
前不見古人的女将軍,與後不見來者的女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