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首映

再之後的一段時間,謝思清時常見到鐘揚電影的宣傳。

并且,随着首映來臨,越來越猛烈了。

現在電影市場好像就是這樣,不差錢的片子宣傳随處可見鋪天蓋地,從機場到公交車站到巴士車到廣告牌,不分受衆将所有人一網打盡,目的就是讓人想去電影院時,腦海當中首先就會浮現該作。

這種方法效果顯著,當人們選擇電影時,好像真的不是非常關心類型、劇情等等,很多人會自然而然地購買“最火”的那部。

對于宣傳這一塊,發行方非常聰明。

鐘揚在聊天時曾和謝思清說:“得校園得天下。”

對此謝思清也有點印象。

似乎以前有份調查顯示,中國電影觀衆平均年齡只有21.5歲。

想想也能明白。大學生有空閑,校園裏面娛樂活動不多,又有戀愛、交友等等需求,經濟能力較強而且消費觀念開放,再加上買票可以有半價,理所當然成為主力。

“那麽,你們打算要怎麽辦?”當時謝思清問。

鐘揚的回答是:“在這個市場上更加激進一點。”

他們果然就是這麽做的。

2000所高校裏面一共貼了200000張海報。

其中有500張上有鐘揚、邵羽和張天曉的親筆簽名,雖然,有些簽名版的海報貼了不到一天就被偷了。

“看見我的簽名就偷。”鐘揚自我感覺非常良好。

“……”謝思清沒說什麽,不過,他卻覺得,應該是沖着邵羽的簽名去的……畢竟鐘揚早就已經轉到幕後去了。

上映之前,發行方選了30座城市裏的30所高校進行了點映。

鐘揚自己參加了其中的12場。

點映之時有段時間可以用照相機,點映現場還有劇照卡片可以拿走,為的就是讓人拍照然後拿到社交網絡分享,比如微博、朋友圈、人人網等等。

那段時間,謝思清只要一上網,就能看到相關消息。

然後,就連正式首映都被選在了大學裏,就是最好的兩所大學的其中之一。

謝思清沒上臺,只是坐在下面,看着鐘揚,還有邵羽和張天曉。

“鐘揚導演,”主持人說,“您為什麽執導這部戲呢?和您以往風格不同……您能不能說說原因?”

“我希望能突破以往,不想總是重複過去。”鐘揚回答,“我也曾經有過猶豫,害怕砸掉自己招牌。但是,一位朋友一直給我鼓勵,他勸我接下來,因為只有嘗試不同類型,才能發現更多自己所擅長的,從而拍出更好的作品。”

“所以,”主持人問,“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位朋友?”

“嗯。”鐘揚向謝思清的位置看了眼,“之前我有一部電影不太成功,相信大家也都知道,所以一直有些逃避,選擇性地無視了它,恨不得自己從來沒拍過那個。但是我的那個朋友,在漫天惡評中找到所有稱贊我的——我知道很不好找,然後做成文檔發送給我,告訴我拍完那部電影并非一無所獲,至少我發現了幾個自己能做得到、但是之前并沒做過的點……就是說,要積極些,讓自己變成一個更好的導演,而不是對每一部戲的票房都患得患失。現在,電影制作完成,我感到很慶幸,慶幸這位朋友及時出現,慶幸自己執導了這部戲。和上次那個遭到惡評的電影并不同,上次我自己都非常忐忑,這次我對它非常有信心。這個故事非常有趣,我相信它不僅讓我收獲很多,同時也會給觀衆們帶去很多東西。”

“哇——”主持人裝作很感慨,“有這麽個朋友,真是很幸運哦。”

“嗯。”鐘揚又說了句,“一輩子的幸運。”

謝思清有點尴尬地移開了視線。

“那再說說選角的事吧。”主持人看向了邵羽,“和鐘揚導演見面情形是怎樣的?”

“哦。”邵羽笑了,“鐘導那天一見到我,就說,怎麽臉色差了。”

“什麽?”主持人問,“他真的這麽說哦?”

“嗯。”邵羽又笑,“我那段時間确實精神很不好,當時鐘導好像不想再選我了。”

其實謝思清覺得,現在邵羽精神還是不好。

至于鐘揚當時提沒提過臉色這個問題,謝思清倒是記不起來了。

“那,”主持人接着問,“為何後來又選你了?”

“我不知道。”邵羽回答,“我想是因為試鏡表現令人滿意吧,讓他覺得可以忽視那個問題。”

然後,主持人又問了張天曉同樣的問題。

“第一次見面時……”張天曉回答說,“鐘導見到我時,說,看着有一點土。”

“又來?!”

主持人問完這句話,觀衆席上一片笑聲。

“嗯。”張天曉說,“他問我能不能更有氣質一點。”

“你是怎麽做的?”

“我找人進行培訓呀。”張天曉說,“第二次再見到鐘導,就終于沒那麽土了。”

“鐘揚導演,你……”主持人臉上帶着笑,語氣誇張地調侃道,“你經常這樣傷害別人嗎?連第一次見面的人都不放過?”

“傷害”和“第一次”兩個詞還重讀了。

“沒有吧……?”鐘揚說,“我記不清,你要問被傷害的人。”

謝思清都忍不住笑了。

他第一次覺得,毒舌的鐘揚也還挺有意思的。

這個就是鐘揚吧,總之是和別人都不一樣。

又經過了一些問題和活動後,主持人最後一個問題是:“鐘揚導演,你接下來有何打算?”

“我要參演一部片子。”鐘揚說道。

“哦?”主持人接着問,“是演電影,不是執導?”

“對。”鐘揚點了點頭,“還記得我說的鼓勵我執導這部戲的朋友麽?他是導演。名字是堯舜禹,我會作為主演加入他的劇組。”

“所以……是為報答朋友?”

“并不全是。”鐘揚繼續厚臉皮地替謝思清打着廣告,“劇本很有意思,讓我有種久違了的想要挑戰的願望。并且,我很相信這位導演,他一定能呈現一部非常好的作品。”

“哦哦,”主持人說,“那我們就期待着您重新參演的電影啦。”

“謝謝。謝謝大家。”

“……”謝思清沒想到,鐘揚會在他電影的首映式上給自己打了這麽多的廣告。

……

——這個首映禮後,才只一周,票房就過了4億。

謝思清也被叫去參加第一個慶功宴會。

“那個,”再次見到鐘揚,謝思清突然有一點緊張,“恭喜。”

“……嗯。”

“辛苦你了。”謝思清又道,“事實可以證明,這次你成功了。”

鐘揚看了看一群叫喊着“十億”、“十億”的人,又回過頭,靜靜地着眼前的人,說:“我當然會做好它。”

“嗯。”

“這是我們兩個第一次一起拍的電影。”鐘揚看着謝思清,“我不想讓它變成不願回想的經歷——它應該是可以經常拿來回憶的過去。即使在很遠的将來,想起這段過往,也全都是好的片段。”

“……”

謝思清低着頭,小聲又說了句“嗯。”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