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chapter 1

29歲生日的早上,孫夏正在衛生間洗漱。突然,擺放洗漱用品的架子上,幾只水杯嘩啦一下掉在地上。洗手間的地面有些晃動。孫夏有點懵,剛從床上爬起來,眼睛還沒全睜開。這會兒一個機靈一下子就醒了。地震了。蓉城地處地震帶邊緣,三五不時震一震。起始,大家會很慌亂。後來就很有些處變不驚,連讨論都不用。尤其08年那場大地震以後,越來越多的人看開了。都是普通老百姓,地震了,還是照樣吃飯喝茶搓麻将,順便家長裏短。這會兒,孫夏媽媽王鳳梅女士已經在外面叫開了嗓子“小夏小夏,吃飯了”。好像剛剛洗手間的那個小片段只是一個短暫的夢。

已經收拾妥當的孫夏慢吞吞走進廚房,王女士已經準備了一碗手擀面,面上鋪了兩個荷包蛋,撒了一些蔥花,還有幾小根綠油油的小青菜。這已經是孫家的傳統了。過生日當天,王風梅必定親自做一碗面給家人。不是随便從菜市場或者超市買的現成的面條,王鳳梅會買面粉,自己在案板上揉面擀面,再切成長度硬度合适的面條。孫夏的記憶中,每個生日都會有這樣一碗面。想起媽媽已經五十有六,大清早起來費力給自己做面條,孫夏拿過碗筷,放在廚房外間的小桌子上,一口一口很快吃完了。

王鳳梅這會兒準備出門。她在小區樓下開了一間小小的雜貨鋪,賣生活日常用品,兼給人修補衣服。每天必定雷打不動守在店鋪,用她的話說,趁現在還能動,當然要多動,難不成現在就攤在家裏吃女兒的閑飯。王鳳梅出門前又看了孫夏幾眼,很有些欲言又止,最後還是開了腔“院子裏的李阿姨給你介紹的對象,約定今天下午見面。不要忘了”。孫夏“嗯”了一聲,沒再搭話。

王鳳梅見女兒這樣,心裏有氣又說不出,頭也不回地出門了。就要30歲了,一個男朋友的影子都沒見過。長得也不是缺胳膊少腿,好歹也是大學本科畢業。拐彎抹角地問過幾回,都被打岔撇開了。再問,永遠是一句話“媽,我知道了。不用您操心”。可不是,從小到大,在女兒身上真沒花多少心思。讀書還算努力,成績雖然不拔尖,也總是中等偏上。從不給自己惹事,被叫家長的事更是沒有。哪成想,婚姻這等大事上,讓自己愁得發慌。眼看三十歲的老閨女了,一個對象也不談,看起也沒有談對象的打算。王鳳梅覺都要睡不好。

孫夏看媽媽出去了,才擡起頭,有些茫然地打量了下房間。李阿姨介紹的那個人說是今天下午約在武漢路上的漫咖啡見面。

昨晚在媽媽的鋪子裏,李阿姨給孫夏說的時候,很有些熱情“小夏啊,這個小孟是自己做生意的,就本地人,家裏也沒有負擔。人高高大大的。32歲,年齡也和你差不多大。你這次可得抓緊了。”說完又哈哈笑了句“你媽早就想我們吃你的喜糖了“。孫夏給李阿姨道了謝,笑得有些腼腆,腼腆中又帶了點不可察覺的酸澀。是啊,這樣的相親對象還有什麽可挑剔的呢。媽媽的心思自己又哪裏不知道,以前只一味回避,躲過去就當不存在。剛在廚房裏看到媽媽頭頂上的一些白發,孫夏心裏一下子有些濕。媽媽為這個家,為了她,總歸是付出太多。

拿起手機,看到李阿姨發的短信。她說介紹人約在下午3點在咖啡館見面。又一并叮囑了孫夏不要太害羞,該表現還是要表現,機會要抓住。孫夏不是不感激的,李阿姨和她們一家非親非故,對她的事這樣上心,大概也是因為和王風梅二十來年的老鄰居,總有些情分在。雖然她是老師,王鳳梅只是個普通家庭婦女,并不妨礙她們有交集。尤其李阿姨退休後,家裏兒女都出國,王鳳梅成了那一個可以說點體己話的人。連帶王鳳梅的女兒孫夏的個人問題,李阿姨也在圈子裏打聽。自己看着這個女娃娃長大的,也樂于成人之美。

出門前孫夏拉開衣櫃翻出幾件衣服,一時拿不定注意。第一次相親,穿得太隆重,未免讓人覺得太刻意。完全不打扮,又太随性了些,李阿姨那裏也不好交待。想了想,最後還是穿了一件淺綠色的長裙,臉上淺淺抹了一點隔離,打了點口紅。拿着包出門了。

到達咖啡館時還不到3點,孫夏挑了個臨窗的位子坐。這家咖啡館臨河而立,寬大的落地窗,外面景致一覽無餘。河邊三三兩兩的人在跑步,情侶們相偎依着耳語。河面偶爾飛過幾只白鷺。周六咖啡廳人多,圍坐一起說悄悄話的,對着筆記本電腦工作的,還有媽媽陪着孩子在默寫單詞。

孫夏拿起手機,想給那位孟先生打個電話。轉念想想又作罷。這樣追過去問,人家還以為自己多猴急。剛把手機放包裏,就聽到鈴聲響。孫夏接起來,只聽到一聲“你好,我是孟志皓”。擡起頭,正看到一個個子高大的男人邊講電話邊往裏走。孫夏朝他揮了揮手。孟志皓走過來“孫小姐?”。孫夏有點尴尬,點點頭又坐下。孟志皓也不客氣,拉開椅子就入座,“孫小姐想喝點什麽?”“拿鐵吧”孫夏言簡意赅。孟志皓招呼服務員點單,待服務員走後,一時都有些沉默。

還是孟志皓先開的口。

“孫小姐是做哪一塊兒的?”

“進出口公司上班”

“平時需要經常加班麽?會不會特別幫忙”

“還好,旺季的時候加班多一點。”

兩人一問一答中,氣氛有所緩解。

孫夏知道孟志皓是做生意的,平時挺忙。相親的原因據說是家裏父母催促結婚。聽他剛才這樣問,估計李阿姨還沒對人家說自己工作情況。兩人才聊開,孟志浩的手機響了。他看着來電顯示,微不可查地皺了皺眉,當面接了起來,只聽到一連聲的對着電話說“好,知道了”“我一會兒過來”,這才挂了電話。

孟志皓舉着手機對孫夏說“不好意思,我這會兒有點事,得先走了”。孫夏了然地點點頭,仿佛終于松了一口氣,說“好的,再見。” 複又低頭細細喝起咖啡,也不管孟志皓是否走了。孟志皓又擡頭看了孫夏兩眼,大步走出了咖啡館。

孫夏拿出手機一看,才剛過半小時。一看對方就沒什麽誠意,也是來點卯而已。孫夏覺得好笑,她自己不也是這樣。要不是媽媽和李阿姨,她寧願去辦公室,也不情願來這一趟。

正想着是繼續在咖啡廳消磨半下午時間,還是回家,電話響了。江博懷打過來的“孫夏,你這會兒忙麽?有幾個單子要緊急處理下,來辦公室一趟吧。”孫夏應了,往地鐵站走。江博懷是她的頂頭上司,也是公司負責人。孫夏應聘進公司後,一直給他做助理。對于這樣突然的工作要求,她有點習以為常。

周末的地鐵上人滿為患,座位是不用想的。站了一路終于到了公司。公司門大開着,外間空無一人,透過玻璃窗看到江博懷埋頭做着什麽。孫夏走過去敲了敲門“江總,我來了。”江博懷擡起頭,拿起手上的幾份文件,“小夏,這幾個單的文件要趕緊做一下,需要抓緊時間發給海關那邊。”孫夏接過來,掃了幾眼文件。看擡頭就知道是那家大客戶,公司這三年來四分之一的銷售額和這個客戶相關,怪不得老板讓她過來加班。

對着電腦忙乎大半天,把要交給海關的單據整理好了。以防出錯,孫夏照例打印出來仔細檢查了一遍,确認沒問題,才放心發了過去。走出辦公室接到汪晴電話,說明天周日有時間,約孫夏去逛街。孫夏答應了。

汪晴是孫夏大學同班同學。讀書時兩人并不熟,不住一個寝室,上課也不坐一塊兒。她性格開朗活潑,出入必有同學朋友相陪。相較起來,孫夏很清簡。大部分時候一個人。一個人上課,一個人去圖書館,一個人去食堂。後面兩年孫夏有董智魁陪着,漸漸不那麽形單影只了。

這樣的兩個人卻在畢業後不久熟稔起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