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玄冥神掌

那夜江邊驚魂之後,像是被拉開了什麽序幕一般,他們回武當的這一路上,遇到了無數幫派的明槍暗箭。

張無忌也由一開始的驚慌失措變成後來的淡定自若,反正無論發生什麽事,他的師兄總會護在他身旁。

說起來,倒還真不是宋青書想要照看小孩,而是經過那夜之後,俞蓮舟他們的警惕性增強了很多,重點保護對象就是張無忌。遇到情況,最先沖出去的總是俞蓮舟,再不濟也有張翠山夫婦動手。武當七俠成名已久,現在有兩個守護在側,他們一路上就沒遇到過需要連守在張無忌身邊的宋青書都要拔劍的情況。

但在張無忌幼小的心靈裏,自然是時時守在身旁的師兄更加可靠。

他們一行五人,行蹤太過于明顯,想要遮掩都遮掩不住,俞蓮舟索性棄舟改為騎馬上路。張無忌本要和宋青書共騎一匹,但俞蓮舟思量着若有強敵來襲,宋青書功力尚輕,如有意外連一掌都擋不了,堅持把張無忌抓過來和他共乘一匹。

張無忌心裏還是忌憚這個不拘言笑的二師伯,時不時拿眼睛去看宋青書。而宋青書則是開始發覺張無忌這小正太極為粘人,這麽多天好不容易甩開這個牛皮糖,當下心中說不出的歡喜,偶爾瞄到他可憐巴巴的目光,也權當沒有看到。

這日天明時五人到了一個市鎮,在客店中睡了半日,午後又再趕路。将到安陸,忽見大路上有十餘名客商急奔下來,見了俞蓮舟等五人,急忙搖手,叫道:“快回頭,快回頭,前面有鞑子兵殺人擄掠。”一人對殷素素道:“你這娘子忒也大膽,碰到了鞑子兵可不是好玩的。”俞蓮舟道:“有多少鞑子。”一人道:“十來個,兇惡得緊哩。”說着便向東逃竄而去。

武當七俠生平最恨的是元兵殘害良民。張三豐平素督訓甚嚴,門人不許輕易和人動手,但若遇到元兵肆虐作惡,對之下手卻不必容情。因此武當七俠若是遇上大隊元兵,只有走避,若見少數元兵行兇,往往便下手除去。俞張二人聽說只有十來名元兵,心想正好為民除害,便縱馬迎了上去。

宋青書心下警惕,但也沒法阻止,只得催馬跟了上去。

行出三裏,果聽得前面有慘呼之聲。張翠山一馬當先,但見十餘名元兵手執鋼刀長矛,正攔住了數十個百姓大肆殘暴。地下鮮血淋漓,已有七八個百姓身首異處。只見一名元兵提起一個三四歲的孩子,用力一腳,将他高高踢起,那孩子在半空中大聲慘呼 ,落下來時另一個元兵又揮足踢上,将他如同皮球踢來踢去。只踢得幾腳,那孩子早沒了聲息,已然斃命。

張翠山怒極,從馬背上飛躍而起,人未落地,砰的一拳,已擊在一名伸腳欲踢孩子的元兵胸口。那元兵哼也沒哼一聲,軟癱在地。另一名元兵挺起長矛,往張翠山背心刺到。張無忌驚叫:“爹爹小心!”張翠山回過身來,笑道:“你瞧爹爹打鞑子兵。”但見長矛離胸口已不到半尺,左手倏地翻轉,抓住矛杆,跟着向前一送,矛柄撞在那元兵胸口。那元兵大叫一聲,翻倒在地,眼見不活了。

宋青書見元兵肆虐,胸中郁悶至極,恨不得跟着出劍砍殺,但卻不敢離張無忌半步。

衆元兵見張翠山如此勇猛,發一聲喊,四下裏圍了上來。殷素素縱身下馬,搶過元兵手中長刀,砍翻了兩個。衆元兵見勢頭不對,落荒逃竄,但這些元兵兇惡成性,便在逃走之時,還是揮刀亂殺百姓。

俞蓮舟大怒,叫道:“別讓鞑子走了。”急奔向西,攔住四名元兵的去路。張翠山和殷素素也分頭攔截。三人均知元兵雖然兇惡,武功卻是平常,無忌比他們要強得多,又有宋青書分神照顧。張無忌跳下馬來,見二伯和父母縱躍如飛,拍手叫道:“好,好!”

突然之間,異變突起,那名被張翠山用矛杆撞暈的元兵霍地躍起,伸臂便要來抱張無忌。

宋青書早就有所提防,一手把張無忌拽到身後護着,另一手長劍瞬間出鞘,挽了個“天”字訣最後一筆,朝對方的手臂砍去。

Advertisement

對方輕咦了一聲,顯然沒有料到宋青書在頃刻之間反應如此之快,連忙變了招數,雙掌穿花般從劍影中印來。

宋青書知道此人必是玄冥二老之一,那玄冥神掌他又怎麽肯輕易接,當下變了“鋒”字訣,長劍抖擻,務必要用犀利的劍招延遲他那麽一下。他知道,只需要一點點時間,俞蓮舟和張翠山就會趕到。

他抱着這種念頭,對方豈能不知。當下內力施壓,立時就讓宋青書劍影一滞,連呼吸都有些困難。

“師兄!”

就在這時,身後的張無忌一聲驚叫,宋青書顧不得強敵當前,回頭看去。只見一個元兵服飾的老者,抱着無忌翻身躍上馬背,縱馬疾馳。

宋青書一驚,他沒想到玄冥二老竟然同時都來了。他正呆愣間,忽感壓力一輕,和他對戰那人竟同伴見得了手,立時撤去內力,朝相反的方向逃去。

此時俞蓮舟和張翠山夫婦大驚,齊聲呼喊,發足朝張無忌追趕。俞蓮舟兩個起落,已奔到馬後,左手拍出一掌,身随掌起,按到了那元兵後心。那元兵竟不回頭,倏地反擊一掌。波的一聲響,雙掌相交,俞蓮舟只覺對方掌力猶如排山倒海相似,一股極陰寒的內力沖将過來,霎時間全身寒冷透骨,身子晃了幾下,倒退了三步。那元兵的坐騎也吃不住俞蓮舟這一掌的震力,前足突然跪地。那元兵抱着無忌,順勢向前一躍,已縱出丈餘,展開輕身功夫,頃刻間已奔出十餘丈。

張翠山跟着追到,見二哥臉色蒼白,受傷竟是不輕,急忙扶住。殷素素心系愛子,沒命的追趕,但那元兵輕身功夫極高,越追越遠,到後來只見遠處大道上一個黑點,轉了一個彎,再也瞧不到了。殷素素怎肯死心,只是疾追。她不再想到這元兵既能掌傷俞蓮舟,自己便算追上了,也決非他的敵手,心中只是一個念頭道:“便是性命不保,也要将無忌奪回。”

俞蓮舟低聲道:“快叫弟妹回來,從長……從長計議。”

張翠山挺起長矛,刺死了身前的兩名元兵,問道:“傷得怎樣?”

俞蓮舟道:“不礙事,先……先将弟妹叫回來要緊。”張翠山生怕剩下來的元兵之中尚有好手在內,自己一走開,他們便過來向俞蓮舟下手,當下四下裏追逐,一個個的盡數搠死,這才拉住一匹馬來,上馬向西追去。匆忙之間,也沒留意宋青書在何處。

張翠山趕出數裏,只見殷素素兀自狂奔,但腳步蹒跚,顯已筋疲力盡,張翠山俯身将她抱上馬鞍。殷素素手指前面,哭道:“不見了,追不到啦,追不到啦。”雙眼一翻,暈了過去。張翠山終是挂念俞蓮舟的安危,心道:“該當先顧二哥,再顧無忌。”

俞蓮舟慘白的臉色也漸漸紅潤,睜開眼來,低聲道:“好厲害的掌力!”

張翠山聽師兄開口說話,知道生命已然無礙,這才放心,但仍是不敢跟他多言語。

俞蓮舟緩緩站起身來,低聲道:“無影無蹤了罷?”

殷素素哭道:“二伯,怎……怎麽是好?”

俞蓮舟此時才驚覺,宋青書也不見蹤影了,獨留地上用劍尖畫的一個武當印記。難道宋青書竟然追着去了嗎?當下衆人也顧不得休息,沿着宋青書留的方向追去,可是沿路卻再也見不到宋青書留下的印記了。

張翠山道:“素素,眼下二哥身受重傷,那人武功又如此高強,咱們便尋到了他,也是無可奈何。”

殷素素急道:“難道便……便罷了不成?”

張翠山道:“不用咱們去尋他,他自會來尋咱們。只是青書侄兒……”他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