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柳賀的到來,讓何愛春恢複了從前一家人在的時候,餐餐準時下廚的習慣。

之前她一個人吃的時候,都是看心情做飯。

有時候忙到忘記吃飯,也是常事。

柳賀想何愛春的拿手菜,真不是一天兩天了。

只是以前太忙了,再加上何愛春自己陷入了死局,想也只是停留在想想。

“真沒到,還能再吃到愛春你做的飯菜呢。

還是和以前一樣好吃。”

明明何父的廚藝也不差,後來柳賀自己也學會了做飯,但都做不出當年何愛春給她做的味道。

再次吃到的時候,柳賀感概。

何愛春說:

“我更是不敢想。”

人生知己好友,本來就沒有幾個,能夠一直聯系的,更是屈指可數。

或許大家想念的味道,是記憶裏的曾經——曾經的自己,曾經她,或者是他。

都是無可替代的。

兩個媽媽住在一起,何霧也就放心跟江煙回了城北。

江爸爸知道了江媽媽去莫城後,沒有多說什麽,覺得挺好的。

Advertisement

可以出去散散心。

畢竟之前一直在壓抑在家。

人只有在生病後,才會知道,生命是多麽脆弱。

有的人會悲觀,就此放棄。

有的人會打起精神,去過好餘生。

和病魔作鬥争。

在經歷了江媽媽的事件後,江煙跟何霧開始關注女性健康這一塊。

也開始接觸公益。

包括在一些偏遠的山區地方,給那裏的小女孩們送去生理用品。

也會專門請人去給孩子們普及一些身體生理相關的常識。

不去了解不知道,深入了解和關注後才知道,在國內很多地方,尤其是在鄉下,好多女孩根本不知道什麽月經。

有的知道,也會不好意思說出口,甚至來初-潮的時候,都是自己胡亂應對的。

她們有的都不知道自己的胸部慢慢開始有了變化,身體有的地方會長出黑色的毛,其實不是變異。

而是身體正常的發育。

大人們會覺得,關于身體和生理相關的話,是不能在外提起的。

那是一件非常羞恥的事情。

意味着,你再也不能跟男孩子走的很近,甚至一塊玩,都會被一些特別封建的大人說。

那些姑娘們大多都是留守兒童。

男孩子還好一些,家裏的大人們會疼一些。

可是女孩,大部分都會被忽略。

沒有人告訴她們,外面的世界是什麽樣子。

也沒有人和她們說,這是正常的發育,你不要害怕,也不要覺得羞恥,大大方方去應對就好。

家裏的大人只會告訴她們,現在你不一樣了,你要聽話要乖一些。

女孩就要有女孩的樣子,要不然将來怎麽結婚嫁人。

好像在那些大人而言,生為女孩,你的職責便是結婚生子。

其他一概不問。

沒有所謂夢想和遠方。

起初,江煙跟何霧開始是自己去鄉下探訪的。

後來她們沒辦法繼續下去。

因為太心疼了。

每次看到那些蓬頭垢面的女孩,眼巴巴看着你說,我沒有什麽想法,就想一家人身體健康。

爺爺奶奶不要生病了,爸爸媽媽多賺錢。

可能我長大以後,也是多賺錢吧。

讀書好像沒什麽用。

我爺爺奶奶說的。

我爸媽也這麽說。

要我以後找個好人家,就可以過好日子了。

字裏行間裏,完全沒有對她自己人生的規劃。

江煙跟何霧都啞言了。

曾經她們都以為自己的人生,被束縛着。

可當她們去面那些女孩們的時候,兩人都崩潰了。

公益可以繼續,但她們已經沒辦法親力親為了。

她們會委托專業的機構和組織。

以及一些行善公益的社會人士,繼續跟進。

何霧在去了偏遠山區回來後的很長一段時間,情緒都屬于極度抑郁的狀态。

或許作為女性與生俱來的共情能力和感知能力,她敏感的情緒再度被挑起。

她無法想象那些女孩将來的人生,是有多麽昏暗。

在那些女孩生活的環境裏,有很大一部分男人,從小就被家裏寵着。

他們不會做任何家務,游手好閑,家裏花光了所有的積蓄,給他娶了一個老婆,然後孩子也不用他們生。

家裏的事情,也不用他們管。

錢也賺不了什麽。

将來有了小孩後,談不上什麽家庭教育,任其生長。

倘若染上個什麽煙酒,喝高了腦袋不清醒後,說不定還會家暴。

而女人則堅守着傳統思想。

為了孩子堅決不離婚,女人就應該把什麽事情,都做的面面俱到。

男人就應該什麽事情都不管,坐享其成。

生下來的孩子,連冠姓權都沒有想過争取……

如此循環。

辛苦的只有女人。

而且永遠都直不起腰板。

很多人,活了小半輩子,都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麽和應該做什麽。

但他們很容易就成為了父母。

從來都不需要篩選和考試。

最後可憐的不僅是他們自己,就連在那樣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在往後餘生,想要掙脫開那樣的現狀,不知道要花多少的時間。

這才是最可悲的。

何霧意識到這點的時候,突然感覺這個世界很可怕。

如果當初她沒有遇到江煙,沒有喜歡上江煙,是不是她的餘生,也跟大多數女人的命運一樣。

一輩子只能站在原地。

甚至被迫去做一些,她根本不喜歡也不願意做的事情。

江煙也是第一次面對這樣的事情,但她比何霧更快想明白一些事情。

這跟她後來開始接觸家族企業有關系。

她說,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不一樣的。

有的人她就是喜歡那樣渾渾噩噩地去過日子,那麽婚姻對于她來說,也不虧。

各求所需。

即便那時候你沒有遇到我,我相信你也會找到屬于你人生的價值。

所以不用去害怕什麽。

喜歡男生和中意女生本質上是沒什麽區別的。

只是喜歡那個人她剛好是同性。

我們喜歡的樣子,在異性而言,很少會存在。

所以我們相遇了。

我們相愛了。

我們一起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去幫助更多的人,去探尋,如何去過她們自己想要的生活。

尤其是一些小姑娘們。

這才是,我們去做公益的目的。

而不是因為雙眼看的太多,而對這個世界産生質疑。

你覺得呢。

何霧點點頭。

在江煙的懷裏哭泣。

曾經她的母親,也是跟那些女孩子的家長一樣。

傳統,保守,遇到事情忍氣吞聲。

在外面受了氣了,或者是心情不痛快了,就發洩在子女的身上。

子女好像生來就是她們的附屬品一樣。

所謂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不過是他們自己想要的。

江煙說:

“等到一定的時候,我們自己賺到錢了,不是靠父母的幫助下,而是自己賺到很大一筆錢的時候,就去建立希望小學吧。

只收女孩子的那種。

又或者是孤兒院,也是收養被棄養的女嬰。”

“我知道如果是一個男孩子的話,肯定會有很多家庭會想要。”

“但是女孩子,大多數都會被遺棄。”

“這個世界,本來就是有光明和愛的。”

“何,你可以不相信其他人,但你一定要相信我。”

-江煙還是以前那個踩着光而來的天使。

帶給何霧希望。

何霧又重新打起了精神。

再次和江煙一起投入到了公益行動中。

她自己在城北也成立了一個音樂工作室,她開始自己編曲創作音樂。

但是在幕後,不露臉。

偶爾兩人都空下來的時候,就去鄉下看望留守兒童。

一次兩人把拍下來的視頻上傳到了網上,一開始沒想多,只是想記錄一下,在每次自己覺得支撐不下去的時候,可以翻出來看看。

但沒想到,無意中被很多網友看到。

很多網友會在底下評論還有點贊,還有幫忙轉發的。

也有網友會在評論下面說一些關于自己的過去,比如曾經她也是個留守兒童。

她的人生就是從大山裏走出來的。

那時候也沒有想過未來。

但好在那時候,有個城裏的老師,去鄉下支教。

她給她們帶來了外面世界的樣子。

并且告訴她們,一定要好好念書。

将來找到屬于自己的人生。

每一條視頻底下,都有未曾謀面的人,在訴說着她們的人生。

大多數都是女孩子。

江煙跟何霧每一條評論都會看。

每一次看過後,都會淚眼溫頓。

網友們的評論和關注,似乎也讓她們更有力量前行。

以前也沒想過,會做這樣的事情。

就跟從前沒有想過人生會是什麽樣子一樣。

但在冥冥之中,一切有了牽引。

兩人從初次的崩潰,到每次是面對都給予溫暖。

這是女性的力量。

是姐姐們在社會上紮根立足後,回饋給這個世界的溫柔。

是披荊斬棘後,所抵達的玫瑰花園。

是那些內心溫善的人,為這個世界黑暗那一面,所創造出來的烏托邦。

是理想的伊甸園。

是每個人相愛的溫柔女生,所葆有的愛。

她們也會有争吵,也會有不安和惶恐。

也會害怕老去後無所依,會害怕中途一方,突然離去。

會被這個社會所譴責。

會被一些人冠上,你們就是在瞎搞。

就是在逃避你們該有的義務。

誰叫只有女人可以生小孩呢。

你們不生小孩,不傳宗接代,在古代,就應該浸豬籠。

就不配活着。

可那些無知的父母,生了小孩根本不會去養,甚至扔掉,亦或者是慢慢折磨致死,甚至将其視為歸屬品的大人們,就應該被誇獎嗎?

難道不是他們應該遭天譴嗎?

相愛的她們,難道付出的會比普通人更少嗎?

愛是沒錯的。

有時候錯的原本就是這個世界,無知的人們。

作者有話要說:

故事就快要完結啦謝謝大家一直以來的陪伴和支持嗯這個故事呢,最後想要告訴大家的是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人生的自由是否結婚是否要小孩如果不想被大人控制就要自己先明确的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麽才可以跟外界抗衡如果你看似不一樣了也不害怕什麽這個世界本來就缤紛雜亂的堅守住自己就可以了祝大家都可以遇上自己的心上人一起做你們都願意一塊去做的事情即便周遭黑暗也願意砥砺前行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