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這就是沒經歷過的人的反應,歸功于宇宙神秘法則

兩天之後,星期一,丁之童收到了M行的錄取通知。

電話打過來的時候,她正在上課,先看到的是郵件。偌大一間教室裏,別人正昏昏欲睡,筆記本電腦的屏幕上方無聲地彈出新郵件提醒,她一個字一個字地讀了兩遍,才确定不是自己的幻覺。心跳得厲害,手是抖的,打開郵箱又誤點了退出,然後密碼連續輸錯兩次,好不容易重新登錄成功,看到了郵件開頭那個粗體的Congratulations!

馮晟還是像從前一樣坐在她旁邊,似乎已經察覺到她的異樣,轉頭看過來。

丁之童輕聲對他說:“我進M行了。”

馮晟也沒大驚小怪,很是安慰地回答:“我們都有地方去了。”

親身經歷過的人都知道有多不容易,但真的開口說出來,也不過就是一句極其平常的話。

下了課,丁之童給HR回過去電話,确認了offer,還有接下來的流程。紙質的offer會寄過來讓她簽字,然後就是入職體檢和第三方背景調查。

電話挂斷,她又發了條短信給甘揚。

這人果然回複:贊!我說的吧,我就知道你肯定可以的!

丁之童心道,這就是沒經歷過的人的反應,一切都歸功于宇宙神秘法則。

那邊卻又追來一句:今晚一起吃飯,你來我家,我給你做飯吧。

丁之童意外,問:你還會做飯吶?

甘揚回:廢話。

雖然對他的住處以及廚藝十分好奇,但丁之童還是拒絕了,就四個字:今晚不行。

甘揚連發了三個問號過來:???

丁之童解釋:人家拿到offer請我吃過飯,我得回請。

Advertisement

甘揚說:我為了你面試都沒參加,你怎麽不請我啊?

又提那茬?你說句心裏話,那個面試你是真想參加嗎?而且我請你吃食堂的次數還少嗎?丁之童簡直不知該怎麽答,打了幾個字又全删了。

那邊端的聰慧,已經猜到了真正的原因:馮晟?

丁之童尬在那裏看着手機屏幕,不知該怎麽說。她能拿到M行的offer,馮晟和宋明媚功不可沒,肯定得請人家吃飯,要是突然加上一個甘揚,這個組合實在叫她有點不自在。

甘揚大概委屈上了,半天沒動靜。

丁之童只得哄他,又發過去一條:你我怎麽也得單獨請啊。

那邊才勉勉強強回了兩個字:行吧。

丁之童也沒多哄,覺得差不多就行了,又把好消息告訴宋明媚。

宋明媚是內行,一聽這情況就說:“電話和offer同一天來的,看來真是吊車尾了,人品可以啊!而且也沒讓你去site visit,估計你以後的直屬領導就是你見過的那些面試官裏的一個,他提出要的你。”

丁之童自然想到了秦暢,随即便産生了一個有點忘恩負義的念頭——剛入行就跟了這麽個被頂在玻璃天花板上的VP,似乎不是什麽好事情。

但眼下的她尚沒有挑三揀四的權利,而且,annual package裏的數字實在讓她非常滿意——年薪8.5萬刀。按照她所了解的業內慣例,獎金至少是薪水的50%。也就是說,第一年工作預計可以到手将近13萬美金!雖然彙率一直在跌,但也還有7.4,換算一下就是……

她躲在沒人的地方反複看了好幾遍,也心算了好幾遍,就像山洞裏的咕嚕姆看着手中的大金戒指,嘴裏念叨着my precious,my precious。

再說起晚上吃飯的事,宋明媚自然知道還有馮晟,看着她笑問:“我,是不是不用去了呀?”

丁之童趕緊說:“當然不是,你一定要來。我先叫的你,還沒跟馮晟說呢。要是你今天晚上有事,咱們就改時間再約。”

“你跟馮晟到底什麽情況啊?”宋明媚凝眉看着她,這個問題,她真是琢磨好久了。

丁之童搖頭,十分誠懇:“沒戲,真沒戲。”

宋明媚還是覺得挺遺憾的,說:“馮晟挺好的呀,身高、五官、教育背景、事業潛力,各方面沒有短板。都是上海人,上床不用講普通話。而且他家還有鳳陽路上的老洋房。”

丁之童一向熟知宋明媚講話的尺度,但還是聽得笑出來,說:“你怎麽連他家住哪兒都知道啊?”

宋明媚從來不撩身邊的人,只是輕巧答曰:“Networking的基本功嘛。”

丁之童又一次深感佩服。馮晟跟她同一所大學畢業,兩人當時一起申請學校,一起辦的簽證。但他家裏什麽情況,他沒跟她細說,她也沒留意過,只知道他跟她一樣過得很儉省,來美國的時候他們倆一起坐的經濟艙,租的也是最便宜的宿舍,放假不舍得回去,也不怎麽出去旅游。所以,單單這件事,她懷疑宋明媚的消息并不準确。

那天晚上,三個人去小鎮上吃飯。

既然是回請,餐标自然不能低于馮晟請客的那一次。但丁之童常年在學校裏吃流動餐車和賽百味,對附近的飯店不甚了解,最後還是在宋明媚的推薦下,選了一家做創新菜的餐館。據說是三號卞傑明喜歡去的那一家,主廚是CIA畢業生,報卞總的名字,周末晚上也能訂到最好的位子。

既然話都已經說清楚了,三人之間依舊是淘金者純潔的友情,餐桌上聊的都是實習、面試遇到過的事。兩working達人碰在一起,宋明媚提到某某的名字,馮晟都知道。馮晟說起誰,宋明媚也認識。而丁之童,經常只配在旁邊聽。

每當這種時刻,她看着宋明媚和馮晟,就會開始懷疑自己是否适合這個行當。還有她在群面中遇到過的那些人,他們身上都有一些同樣的特質——精明,自信,響亮,甚至就連講話的措辭,提問的方式也有類似的地方。而她只是在模仿而已,仔細觀察,動腦筋揣摩,猜測人家在這種情況下會怎麽做,怎麽說,然後再學着他們的樣子,努力融入其中。

身在此山,卻又有一種抽離感。

但丁之童也很清楚,哪怕只看在annual package裏那個數字的份上,她也一定會繼續模仿下去。

因為,她必須在一年之內存下八萬美金。

CIA主廚名不虛傳,那頓飯吃得很是愉快。除了馮晟說的一句話,讓丁之童有些意外。

聊起畢業之後的去處,宋明媚問馮晟,兩份offer二選一,決定了沒有?

“決定了。”馮晟點頭,卻沒直接往下說。

非得等宋明媚再追上一句:“打算去哪家啊?”

“我仔細考慮過了,還是準備留在紐約,去L行做’礦工’了。”說出這句話的時候,馮晟微微低着頭,看着面前的餐盤,既像是在回答宋明媚的這一問,又好像是對丁之童說的。

丁之童的心忽然墜了一下。

所幸,緊接着就聽見他繼續道:“剛入行,還是想多點積累。紐約到底還是全球最先進的市場,有最頂級的投資人,在這裏可以接觸到的人和事,香港根本不能比。”

“這倒是真的,全宇宙金融中心。”宋明媚笑着附和,兩人順着這個話題聊下去,那個二選一的抉擇似乎就這麽揭過了。

丁之童便也說服自己,這件事只是她想多了。

去或者留,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考慮。商科留學生畢業之後可以申請開通一年的實習簽證,簡稱OPT。有些人就算找不到工作,也會選擇拿着OPT留在美國,随便找個實習,哪怕沒有報酬,一邊混着一邊繼續找正式的工作。而擺在馮晟面前的是一家BB投行的offer,雖然不是他理想中的職位,但真要放棄也的确挺糾結的。他會這麽選,當然有充分的理由,跟她沒有關系。

從餐館出來,回到宿舍已經十點多,丁之童收到甘揚發來的短信,就三個字:吃完了?

她回了一個“嗯”,那邊沒有下文。

丁之童猜他大概氣還不順,也懶得去哄,丢下不理。直到洗漱完畢換了衣服,樓下門禁的鈴聲突然響起來,她似有預感,趕在宋明媚前面跑到門口去接,果然看見黑白監控畫面裏一張熟悉的面孔,正對她笑。

“誰啊?”宋明媚在裏面問。

“隔壁的,沒帶門卡。”丁之童回答,趕緊按滅了顯示器,溜出門去。

她往下走,甘揚往上,兩人在樓梯轉彎的地方相遇。她腳底下比他高那麽兩格,彌補了身高差,難得居高臨下,微低着頭,眼睛對着他的眼睛。

丁之童問:“你來幹嘛?”

甘揚說:“就是想看看你,還有……”

“還有什麽?”樓道裏挺暗的,她已經摘了隐形眼鏡,有點看不清他臉上的表情。

甘揚沒說話,又走上來兩步,把她擁進懷裏,然後低頭吻了她。那是一個拆分開來的慢動作,鼻尖碰到鼻尖,然後找到她的嘴唇,微微側頭,再侵入得更深。唇舌溫暖,濡濕,幹淨卻又貪婪。丁之童腦中空白了一秒,連呼吸都忘了。兩個人吻了很久,就像是突然陷入了一個與世隔絕的結界,四周靜默得只能聽彼此喘息的聲音,房子外面的雪和冬天的空氣也突然有了溫度和味道。隔着一件薄衛衣,她可以感覺到他身體的暖意,心跳的變化,以及每一點細微的動作。

等到緩過來,丁之童發現自己兩條手臂已經環在他脖子上,整個人緊緊貼着他。她試圖退後,但甘揚卻很滿意這個姿勢,一只手按在她背後不許她動,又低頭在她唇邊親了一下,這才松開她,關照她說:“樓道裏也挺冷的,你快回去吧,明天上我那兒吃飯。”

聽這意思,倒好像是她不舍得,他勸她別太貪戀了。

丁之童怕他自我感覺太好,存心做出一個不屑的表情,問:“你來就為這個?”

甘揚看着她笑,點點頭,也就回她一個字:“嗯。”然後轉身下樓走了。

丁之童站在原地,兩只手插在衛衣口袋裏,一只腳懸空踢着臺階,看着他的背影,竟然從中品出了一點弦外之音:明天,再繼續。

沒有理由,沒有預兆,她心裏重重一頓,臉也跟着紅起來。那種感覺,像是她進入初中預備班的第一天,有生以來第一次,對一個漂亮的男孩子一見鐘情。而不是在大學裏,因為同寝室其他三個女生都脫了單,她覺得自己也該有個男朋友了,所以才接受了某人的追求。

大四畢業前夕,她準備出國,那個某人進了上海某外資企業做管培生。兩人異地沒多久,電話裏聊天,根本找不到話題,視頻也總是面面相觑,索性各忙各的。後來因為一點小事冷戰,說斷,也就斷了。她沒覺得有多難受,也沒什麽遺憾,反倒松了口氣。

但這一次,不會這麽容易脫身。

丁之童也不知道為什麽,自己會在這段感情的開端就已經想到了結束。

第13章 那的确是一個快樂的冬天,但她也知道并不全都是冬天的功勞。

轉身上樓,發現房門開着,宋明媚就站在門口,臉上似笑非笑,看着她說:“你可以啊……”

丁之童一怔,像是做壞事被抓了現行,但還是故作鎮定地走進去,不做解釋,也沒承認什麽。

倒不是存心隐瞞,而是她實在不知道應該怎麽說。

自己跟甘揚這算是開始談戀愛了嗎?

她馬上就要離開這裏,他明年才畢業,以後有什麽打算,兩個人根本就沒提起過。而且,他還比她小。一歲?或者兩歲?她甚至連他多大都不知道。

準确地說,他們只是酒後一時沖動,莫名其妙地約定談個戀愛,只是一起吃過幾頓飯,一起跑過幾次步,還在樓道裏親了,僅此而已。

不過,那個吻讓她感覺不錯,打算再試試。

第二天午後,甘揚如約到宿舍樓下來接她。

丁之童還是一身衛衣衛褲,外面套了件薄羽絨,頭發在腦後随便紮了一把,臉上妝也不化,換了雙跑步鞋,背上書包就要出門。

宋明媚已經猜到下面等着的人是誰,有點詫異地看着她,說:“這人約女生跑步,原來是真跑啊?”

丁之童也覺得好笑,點點頭,回答:“對啊,真跑。”

走到樓下,透過玻璃就看見甘揚等在門外。他還是穿得很少,一身跑步的裝備,外面連件冬衣都沒有,隔着衣服就能辨出他身體的輪廓,看起來卻一點不嫌單薄。緊身褲勾勒出兩條長腿,上身也就一件長袖外套,都是黑色,但加上那張臉,在一片陰霾之下還是顯得分外年輕鮮亮。嗯,就是那種她一邊大口吃賽百味一邊遠遠觀賞的類型。

但現在這類型近在眼前,她推門出去,他便過來牽了她的手,在她唇上親了一下。動作自然而然,只有她還不習慣,心裏一邊怦怦跳着一邊納悶,怎麽就走到這一步了呢?

既然說好晚上他做飯,兩人先開車去小鎮上的超市買了菜。

出國之前,丁之童接受過丁言明的速成培訓,會做幾樣簡單的食物,炒蛋,番茄炒蛋,番茄蛋湯,蛋炒飯。雖然種類不多,但老丁覺得女兒是讀書人,而且還是将來要賺大錢的那種,會做這些就足夠了。後來,丁之童就靠這幾道菜,以及食堂、流動餐車和方便食品活到現在。再看甘揚采購的種類,鳟魚,T骨,黃油,肉豆蔻,各種時蔬,已經遠遠超出了她內存的食譜。她有點懷疑他是不是真的會做,但反正也不用替他心疼錢,只管拭目以待就可以了。

等到了他住的地方,更加意外。那是一座距離學校兩公裏左右的獨棟住宅,兩層樓,外面還有個大花園。她估計不出面積,反正就是很大。

不過,讓她驚訝并不是房子的大小——房子大,早就聽說過了——而是車庫和花園裏的玻璃暖棚。

車庫裏除了那輛1966年的野馬,還有一輛奶油色的龐蒂亞克GTO,也是老爺車,正在修複中。

至于暖棚,她本以為那裏面就是一些花花草草,但甘揚走進去給她介紹,指着左邊說:“這是我種的西紅柿。”然後又指着右邊說,“那是我種的小青菜,還有我發的黃豆芽……”

這是什麽退休老大爺的田園生活?丁之童笑出來,說:“你還有什麽奇怪的愛好,一次性都告訴我吧。”

“這怎麽是奇怪的愛好呢?”甘揚即刻反駁,“種菜是中國人的固有屬性,有中國人的地方,必然會有菜園子。”

丁之童聳肩,說:“那我種仙人球都會死,大概要被開除國籍了。”

甘揚嗤笑一聲,只當這是個修辭手法,沒問仙人球究竟怎麽給她養死的,先抱着紙袋去廚房,把買來的食材處理了一遍。手法熟練,刀工還挺好,這下丁之童可算知道他是真的會做了。反正她也幫不上忙,就在客廳裏瞎轉。

果然,看見了傳聞中的那個櫃子,的确占了一整面牆,上面放的都是運動鞋。她擡着頭,從上到下檢閱了一遍,其中有不少一看就知道是vintage,而且同款不同色的都可能有好幾雙,想必是費了一番功夫的。可說句實話,真沒什麽好看,有些還非常醜,她不太能理解為什麽有人要收集這個。

“這一排,都是1979年的AVIA,”甘揚弄完了廚房裏的事情,洗了手過來,指着她正在看的那幾雙,給她現場解說,“那時候在美國運動鞋裏排前五,也買過NBA球星代言,滑翔機德雷克斯勒,還有助攻王斯托克頓。”

丁之童聽得有點懵,心說她怎麽沒聽說過啊,只問:“後來呢?”

甘揚卻是抖包袱一般,說:“1991年,AVIA起訴NIKE Air抄襲了他家的Cantilever緩震反彈拱型外底,結果花了好多錢,官司還沒贏。後來就因為資金緊張,被幾家大公司收購來收購去,品牌整體flop,現在都淪為超市貨了。”

丁之童對這“收購來收購去”的具體過程倒是有點感興趣,但甘揚一筆帶過,已經開始說別的。

“這幾雙,1995年的Reebok DMX。那時候幾大品牌都在搞‘軍備競賽’,Nike推了Zoom,Reebok就跟着推了DMX,穿着倒是挺好的,但是最多一個月就會漏氣,漏完就跟手納的鞋底一樣硬,被罵到下架。”

“還有下面這一排,2000年Nike的Shox,”他拿下一只穿在腳上給她看,“是不是特別醜?”

丁之童點頭,是真的醜,她剛才就發現了,原來不是她不懂得欣賞。

“鞋底加了四根彈力柱,上面用TPU板來均勻分配力量,聽起來好像很厲害,其實腳感一點都不好,吸震和回彈的效果不理想,鞋底還厚得像內增高。但架不住人家營銷猛砸錢啊,讓自己家簽的球星都穿這個,還真火起來了。按照Nike當時的計劃,這個設計至少能用上幾十年,你能想像現在街上都是這種鞋嗎?”

不能想象,丁之童很配合地搖頭,又問:“後來呢?”就等着他抖包袱了。

甘揚不負所望,答:“後來就是現世報呀,代言人卡特比賽的時候膝蓋受傷,腳上就是穿着一雙150美金的Shox BB4。從那個時候開始,不斷有人質疑Shox技術不成熟,是造成卡特膝蓋傷病的主要原因。整個系列銷量一路下滑,就這樣消失在歷史長河裏了。”

丁之童聽得要笑,心說雖然醜,穿着還難受,但也不妨礙你收了這麽多雙嘛。

他繼續往下講,她就接着聽,到最後才算真的明白過來,向他求證:“所以你這一面牆的櫃子裏裝的都是失敗的鞋?”

“對啊,”甘揚點頭,“好鞋哪來那麽多全新的vintage,還買回來供着,都是穿到破的。”

好吧,丁之童承認,這也是個符合邏輯的說法。

看完鞋,還沒到做飯的時候,兩人出去跑這一天的五公裏。那一帶都是好房子,路兩邊是精心養護的花園,繁密的樹梢結了白霜,地上的雪也掃得很幹淨。

熱完身,還沒開始跑,丁之童尚有力氣說話,一邊壓着腿一邊問:“這房子一直就是你一個人住嗎?”話剛出口,又覺得是不是有點過線了,好像在打探他的過去似的。雖然,但是,她總覺得他們還沒到這個交情。

甘揚卻沒多想,點頭回答:“對啊,有時候請些朋友過來。”

嗯,聽說過。

“一個人住這麽大,你家到底多有錢啊?”丁之童感嘆,雖然伊薩卡的房租便宜,但對一般留學生來說,所有開銷都是能省則省。

甘揚還是一副無所謂的态度,笑着說:“不知道,反正還行吧。”

Justfortable,典型有錢人的回答。丁之童心裏想,開始查戶口:“是不是就你一個孩子?”

甘揚點頭。

“那有沒有上市公司?”她得寸進尺。

不料人家真的回答:“好像是在籌備吧。”

“只是在籌備啊……”丁之童故意做出失望的樣子。

甘揚也作勢罵她,說:“丁直筒你這人還真現實!”

“對啊,”丁之童這才正經了一點,好言規勸,“你也太老實了,我問什麽,你就說什麽。像你這樣的家庭條件,不是應該隐瞞身份,各種考驗嗎?你就不擔心人家圖你的錢?”

“不擔心,”甘揚自我感覺良好地搖着頭,“一般都是圖我的人。”

丁之童笑出來,再一次提醒:“你別忘了,我可是財迷啊。”

他看着她說:“那我再努努力,讓你圖我的人。”

丁之童心道,這是什麽土味表達?臉卻紅起來,感覺像是被電了一下。

後來,她讀到過一篇文章,說冬天是戶外跑步最好的季節。

因為氣溫低,相比春夏秋三季,在冬天跑步更容易提高心肺功能、肌肉力量和攝氧能力,甚至還能分泌出更多的內啡肽,讓人産生快樂的感覺。

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她就想起了2007年的冬天。那的确是一個快樂的冬天,但她也知道并不全都是冬天的功勞。

伊薩卡的十一月底,天氣很冷,沒有陽光的日子,氣溫已經降到零度左右。路邊的樹落光了枯葉,樹枝上覆着一層糖霜似的薄雪,遠處的卡尤加湖是灰色的,水面一片蒼茫。去年,也是這個時候,她根本不敢停下來細看這些高度致郁的風景,怕自己會一時沖動找個地方跳下去。

但到了這個傍晚,一切都已經截然不同。她終于拿到了offer,可以暫時放下心事,什麽都不想,什麽都不顧,只是跟着甘揚從他住的地方出發,沿着湖邊一路跑到瀑布。

她的配速對他來說只能算是放松,一路跟她聊着天,簡直就是個話痨,有時還高擡腿往前蹦着,蹦出一段再蹦回來,以至于丁之童腦中時常出現一個魔性的詞語——蹿天猴子。

第14章 這叫她有些感動,忽然覺得這其實就是她最想要的儀式感。

準确地說,那算不上是聊天。全程都是甘揚說上一大段,再問上一句什麽,而丁之童只夠力氣咕嚕一聲。

比如,他指給她看自己經常跑步的那幾條路線,還有他學過騎馬的農場,釣過魚的小橋,以及剛開始練賽艇的時候,因為上肢力量不夠,接連去了一個學期的杠鈴房。

丁之童一邊喘一邊搖頭,表示:都沒去過。

甘揚又問:“那你平常幹些什麽?”

丁之童又一邊喘一邊答:“學習啊。”

其餘沒能講出來的話還有一大段,一直等到折返,回到他住的地方拉伸,她喘勻了氣,才說出來。

她的日常就是上課,完成作業,改論文,搞職拓和找工作的事情。

甘揚幫她按着腿,又問:“除了這些呢?”

丁之童答:“哦對了,還有考證。大四在上海考了CFA一段,去年考的二段,九月份過了AICPA,明年六月份還要考CFA最後一階段。”

甘揚笑出來,補充說明:“我是問你平常玩些什麽?比如社團之類的。”

丁之童想了想,總算有一個:“頭馬俱樂部,有時間就去一次。”

“頭,馬,俱樂部?”甘揚不知道這是個啥。

“就是Toast Master啊。”丁之童解釋,國際版的英語角。

她怕自己英文非母語,面試的時候太露怯,一直去學校裏的Big Red TMC鍛煉口才和臉皮,跟她一起去的還有馮晟。宋明媚的英語口語比他們好得多,而且還是非常posh的英音,據她自己說,是在大學裏跟英國留學生談戀愛練出來的,比“頭馬”管用得多。

“哦……”甘揚一聽果然沒什麽興趣。

丁之童不禁又一次感嘆,他們倆就在同一所學校讀書,而且都是金融專業,卻好像身處于兩個完全隔絕的世界。雖說美本和美研本來就不是一回事,但其他美本的學生似乎也沒有他這麽閑雲野鶴。巴結一點的從大二開始就在到處搞職拓,跟應屆畢業生搶實習機會的都大有人在。

“你當初怎麽想到要讀金融的?”她忍不住問甘揚,因為這人身上真是一點淘金者的氣質都沒有,去讀個體育教育之類的好像才更合适。有時候,她都替他着急,心說眼看都快畢業了,你實習沒做過,工作也不好好找,是不是你爸爸準備物色個正在募資的VC或者PE,出一筆錢讓你直接做個LPlimited partner,有限合夥人,只出錢不管事的那種。玩玩啊?

甘揚卻給了個特別簡單的答案:“我媽讓我讀的,她說她朋友的孩子都讀金融,所以讓我也讀這個,以後就待在香港幫着做點融資方面的事情。我其實想學點別的,但是她花錢嘛,而且那時候小,都是她說了算。”

碩大的“媽寶”二字在丁之童腦海中飄過。

她坐位體前屈膝蓋都伸不直,手指也碰不到腳尖,被他按得呲牙咧嘴,卻還埋頭在那裏笑。

“你笑什麽?”甘揚當然發現了,拉她起來,按到墊子上質問。

她仰面躺在那兒看着他,抿着嘴搖頭,忍了忍才說:“我就在想,你到底多大?”

話說出口又覺得有點那個,非常那個。

前幾次跑步都是學校附近,跑完拉伸也是在室外,找個高度合适的橫杆或者石墩子壓腿,最多也就是她一只腳站着拉大腿前側,他會扶着她,還有深蹲的時候,手牽着她的手。

但這一次不一樣,這是一個他當作健身室用的空房間,她躺在墊子上,他一只手撐在她身側看着她,兩人之間氣息相聞。

丁之童不知道他有沒有多想,反正她多想了,不斷地在心裏對自己說:只要思想不滑坡,這就是一邊拉伸一邊聊天而已,她問的是年紀!年紀!!

所幸,甘揚也很正經地回答:“我剛出國的時候讀語言耽誤了一年,86年的。”

“哦,我85的,比你大一歲。”丁之童竟有些失望,動了動想要坐起來。

甘揚卻攏住她的肩膀,依舊保持着那個暧昧的體位,說:“我三月份生日,你五月,沒有一歲,就幾個月。”

丁之童奇怪:“你怎麽知道的?”

甘揚望着她笑,有點不好意思地說:“我看過你的學生卡。”

“什麽時候看的?”她問,心跳快起來。

“很早了,”他坦白,“有次在圖書館,我排在你後面,你沒看到我。”

“偷偷看的?”她又問,在腦中想象那個場景——他就在她身後,抿着嘴,眯着眼睛,伸長脖子。這麽大個人想要“偷偷”好像也是挺難的,她想得笑起來,但這一次笑得很溫柔。

而他也沒出聲,只看着她點了點頭。

後面的情節有些争議,甘揚總是說那一天是她先動的手。但丁之童分明記得自己只是伸手摸了摸他的頭,這人就壓上來吻了她。

這一次的吻和前一天晚上的不同,更深,更縱情,更纏綿,嘴唇帶着越來越直接的欲望,一只手撫着她的頭發,另一只手已經揉上了她的胸。兩人身體貼着身體,他沒壓到她,但她還是覺得喘不過氣。跑步穿的緊身褲遮不住什麽,她也不是毫無經驗,能夠察覺到他身體的變化,但想到就要發生的事,心裏還是一陣慌。當然,期待也有一點。

可這人卻又突然停下來,分開了一點問:“你會不會想要……”

“想要什麽?”丁之童有點懵,心說你可別告訴我你是第一次,不知道接下去要做什麽吧。

甘揚卻只是看着她,吞吞吐吐:“你要是希望我們倆的第一次有儀式感一點,那就先等等……”

“什麽儀式感?”丁之童沒懂。

“不是都說女孩子都很重視儀式感嘛,比如我們可以去個你一直想去的地方旅游,一起吃頓飯,然後再找個你喜歡的酒店開個房……”他尴裏尴尬地往下講。

丁之童沒忍住笑,說:“你對儀式感的理解好土啊……”

“那你想要什麽樣的儀式感?”這人竟還是看着她,問得很認真。

丁之童本以為他只是客氣一下,直到那時才反應過來,他是真的不想随随便便。

遙想大四那年,前任想開房想瘋了,而她臨時找到一個實習,人家讓她馬上上班,就跟他商量推遲一個禮拜。就為了這件事,前任還跟她冷戰了好幾天。丁之童簡直怄得吐血,心說男人難道都是這樣的嗎?她本來倒是無所謂,這下偏就賭氣不去了。後來雖然言歸于好,但也拉開了異地分手的序幕。

甘揚卻不一樣,他願意等待,哪怕已經走到這一步,他也願意等一個讓她也覺得舒服的時刻。

這叫她有些感動,忽然覺得這其實就是她最想要的儀式感。

再後來,就真的是她先動手了。

是她抱住他,主動吻在他唇上,輕聲地說:“我覺得這樣就可以了。”

“真的?”他輕聲地問。

“真的。”她點頭。

他沒再說話,撥開她臉上的碎發,又一次吻下來,手往下滑去,探進她的衣服裏,肌膚相觸的剎那,引起一道火線似的,兩個人都輕嘆出來。

結果,卻還是停下了。

“怎麽了?”丁之童又問。

“那個……我這裏沒有……剛才在超市,想買了以防萬一……又覺得是不是太猥瑣了……”他吞吞吐吐。

丁之童會意,沒忍住笑起來。一個在美國待了七年的大好青年,歷經高中和大學,調查統計當中美國人民性生活最活躍的階段,她是真沒想到他居然毫無準備。

甘揚被她笑得不好意思,一把抱住她不許她笑,又跟她手拉手在地板上躺了一會兒,然後清心寡欲地起來做飯去了,讓丁之童自己在房子裏随便玩。

丁之童猜,男生到了這一步不能往下做大概也挺難受的,也不去招惹他了,再加上不好意思亂闖人家的房間

拜金羅曼史

···
下一章 上一章
上一章下一章

第7章 這就是沒經歷過的人的反應,歸功于宇宙神秘法則

12%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