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十三扛着暈倒的王仁喊了一輛馬車,直奔行館。
下馬車扛着人進府的時候,守在門口的侍衛看着眼珠子都瞪出來了。
這……怎麽個意思?
為何這兩位一前一後出門,一起回來而且還是身份高貴的阿哥扛着欽差大人回來的?
發生了什麽?
十三完全無視了周圍人詭異的目光,扛着人走進房間直接扔到了床上,自己則是坐下喝茶歇息,同時為自己順順氣。
等腦子沒有那麽發熱了後,就開始覺得自己的反應有些過激。
過了十二歲的男子在那方面也開始成熟,已經是可以玩往屋子裏塞人的年紀了。他會好奇到青樓去見識一番并不奇怪。如今的官員哪個沒進過青樓玩樂呢?
而且進的還是官妓居多的青樓。
過去官妓本身是制服務于官員的妓1女,如今官員嫖·妓沒有以前那麽盛行,而且現在漸漸的不再是風流的表現,而是慢慢成為讓人诟病的存在。因此如今官妓雖然仍然由國家供養,卻開始沒落,也向普通的才子打開門扉,向民妓靠攏。
但父皇卻從未下令廢除,也沒有禁止官員*。按理說,王仁*可能風評不好,但終究于仕途無礙。
他又為何這麽生氣?
不對!若想要長命百歲就要修身養性!這種煙花之地豈能常來!十三頓時想起了父皇的教導,他這是為了王仁好!
是那個小子太不自愛!
何況現在還在辦案!
自認為想通了的十三心安了。
Advertisement
床上的王仁慢慢的蘇醒過來。
脖子好疼……
王仁趴在床上,摸了摸自己的脖頸,然後暈乎乎的坐了起來。轉身就看到坐在桌邊的模糊身影,迷糊了一會,頓時清醒過來。
“十三!你為什麽打暈我!”王仁頓時就怒了。
“為了你不在外面丢人。”十三道:“早就說過了那種事太早對身體不好。”
“我是去查案的!”王仁咬牙切齒。
十三:“……哎?”
兩人互相交換了信息,這才知道原來王仁是追蹤魯才,而胤祥則是因為調查到了線索知道有人去了青樓約人為商讨官鹽買賣的事情。他打算先抓住小的,然後順藤摸瓜一網打盡。
所以當時那魯才和人在那房間見面聊官鹽賬目的時候,王仁在緊挨着東邊的房間,胤祥在相鄰西邊的房間。
魯才,被包圍了的感覺如何?
但即使如此,王仁這次去青樓的事情,還是被胤祥狠狠的批了一頓。以作風不嚴謹為理由。
你身為一個阿哥不也是去了嗎!為什麽他就不行!
雖然很想這麽說……
去青樓查案都被批的那麽狠,如果他以後要是跑到南風館真的去嫖呢?十三會不會氣的打斷他的腿?
等等!為什麽感覺他比自己現在的爹還嚴?
青樓的事情就此接過。得到了線索,王仁和胤祥很快就查了那幾個小官和他們的賬簿,裏面記載了好幾個賣鹽的商家,他們互相都有往來。只是卻沒有捉到李玉和副都統的把柄。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和施行業提過一次李玉,李玉現在就像是知道了自己被懷疑的消息一樣,做事更加嚴謹,平時無事就不出門,總是窩在家裏。感覺就真的是一個嚴謹的好官。甚至為了表明他的清白,還将王仁和胤祥請到他的家裏做客。家中擺設簡單,一件貴重東西都沒有。連胤祥看了都覺得自己是不是懷疑錯了人。可王仁不這麽認為,他感覺這人身上的煞氣開始變重,最近怕是又沾染了血腥。
殺人滅口,将魯才等人與自己的關系徹底斬斷……大概如此吧。
可惜沒有證據。
在抓到魯才不過兩天,其他一點線索都沒有的時候,施行業有些坐不住了。甚至動了想要動刑強迫那些人招出背後的主謀,他到現在還仍然不相信自己的學生也涉案其中。
最終卻逼得那些人只說出了這些都是他們幹的供詞來。
最高不過從五品的小官,就能吞下上百萬兩的官鹽和銀錢,若是上面沒人罩着,即使他們有這樣大的膽子,也沒有這麽大的本事。
王仁能知道這賬本的大致所在和涉案的官員,但是知道是一碼事,能查到是另外一碼事。
他不止一次提起要直接去搜查,但是都被胤祥駁回了。官鹽的事情暫時僵了下來,直到林璟辦完了父親的喪事回來稱幫助胤祥辦案。也許是因為林如海的突然去世,讓林璟的辦事風格相當的強硬,竟然背着胤祥,和王仁商談如何設陷阱将那向文旭引出來,之後派人去潛入向文旭的福都統府衙,将賬本偷了出來。有了賬本以後,手中便是既有了證據,也得知了與他們勾結的商人和銀錢往來的數目。其他的事情就好辦的多了。
事後得知,讓正直的十三爺對王仁是又氣又無奈。
林璟的辦法雖然好用但是弊端太多,這不是一件什麽光明正大的事,更不能拿出來做百官的典範。恰恰相反,這種事該是杜絕的。
若是沒有王仁這個欽差大人的點頭,林璟就算是想出了這個辦法,但也最終不過是想想而已。
可最終,案子還是被王仁亂七八糟的給判了。雖然辦案的過程有些不按照常理來,但是結果卻不錯。揚州涉嫌此案的大大小小官員,包括施行業的學生都被判罪獲刑,一切皆按照大清刑法來,半點沒徇私。
然後将揚州這邊發生的案件一五一十的寫好然後遞上折子進京,上報康熙。
康熙看到後笑了,寫了一道聖旨,差人送回揚州。
因王仁辦案有功,便直接代替林如海,承了這揚州巡鹽禦史的職位,官職正四品。對于年紀輕輕的王仁來說,這是一個不小的進步,而且,這是一個手握實權的官。
但問題是!勞資特麽的一點都不想幹好麽!
王仁接到聖旨的第二天,回到房間差點把椅子砸了。
已經了解了王仁讨厭官場的個性,作為引發王仁官職生涯開端的罪魁禍首,胤祥一聲不吭,慢慢喝茶。
其他人也得到了封賞,連林璟都得到了鹽運司副使的官位。
至于施行業,雖然皇帝并沒有追究他什麽,但是他卻将自己的學生的過錯當成了自己的責任。教不嚴,師之過。尤其是當查出指使給林如海下毒的正是自己的這名學生,更是讓施行業痛心疾首。
他到揚州五年寸功未建,不僅如此,還對自己的學生多加信任,難怪每次抓官鹽走漏的事都無功而返,竟然是自己這裏走漏了消息,信錯了人。如今他不僅将一個心腸狠毒貪婪的人推薦到了這個位置,更是讓他害死了自己的同僚,已經沒有臉面繼續留在揚州任職,更無臉面回京面聖。一封請辭信寄到皇帝面前,乞骸骨回家種田。
康熙沒有挽留他,允了。
因為施行業的離職,他原本的位置一下子便空了下來,且一時半會也沒有合适的人補上,因此康熙便直接讓胤祥替了上去,直到新的官員上任後再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