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回長安夜宴押醋
薛舉兵敗,幹掉了最掣肘的敵人,大唐的雄師如同出籠的猛虎,徑直南下,朝晉陽撲去,在那裏的盤踞着的敵人,是鷹揚派的劉武周。按着大唐雙龍傳的劇情,李世民滅薛舉之後,李閥諸人因怕他擁兵自立遲遲不肯讓他再次出征,是以,劉武周的覆滅并未有那麽迅速。
不過這一回卻不一樣了,有李建成和李世民的雙層保障,大軍甚至不曾回長安休整,反而是李建成傳書給由從江都回到長安的柴紹負責,将糧草先一步運至南方。借着薛舉一戰旗開得勝的銳氣,李世民和李建成連夜奔襲,直搗劉武周的老窩。
夜裏起了風,李世民有傷在身,格外難捱,在馬上連連咳嗽,起先李建成未曾聽到,後來才低聲問道:“胸口還疼?可要休息休息?”
李世民搖了搖頭,并不答話,只微微皺着眉,伸手捂住胸口,此刻他只覺五髒六腑火燒的厲害,胸口陣陣發疼。看出對方是在硬撐,李建成鉗住李世民的肩膀,一把将他拽上自己的馬,用手抵着李世民的後心,用長生訣幫他療傷。
李世民猝不及防吓了一跳,随即感到一股熱流從後心出發,很快緩解了胸口的不适。
周圍的将領似乎沒鬧明白怎麽回事,皆是一臉茫然地看着二人,讓李世民神色有些窘迫起來,忍不住動了動。
“別動,這樣總是好受些,莫逞強,待會兒還有一場大戰。”李建成并不做他想,只當李世民要強覺得尴尬,是以并不以為杵。不管怎麽說,以這樣的傷勢仍不肯休息,反而堅持繼續作戰,李建成還是佩服李世民在戰場上的眼力和拼命精神,是以免不得口氣緩和了一些。
而李世民則當真是如坐針氈,只覺做賊心虛,周圍的眼光似乎都異樣起來。兩個人的身上都穿着铠甲,冰冷而堅硬的觸感相互交錯在一起,讓李世民臉色微紅,幾乎能感覺到對方每一個輕微的異動。
“好些了?”隔了一會兒,李建成問道。
“嗯……”李世民小聲回答。
“那就回去吧。”李建成一邊回答,一邊勒了缰繩,将坐騎停下,“兩個同騎,很擠啊。”
李世民身形一僵,這才翻身下馬,由一旁的偏将幫他把馬牽了過來。
平定劉武周并不需要太久的功夫,此人無甚大志,屬于牆頭草一類的角色,只是因為北連突厥,是以還算有幾分勢力。奈何,這一回對方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大唐的兵馬在平定薛舉之後,竟毫無停歇,立刻朝他而來,是以裏外都并無防備,防守薄弱,很快便被摧枯拉朽般的殲滅了。
幾場重要的大戰,李世民大多數時候都因為有傷在身,坐鎮中軍,而李建成則身先士卒,率士兵沖鋒陷陣。因了有長生訣在身,李建成極其大膽,來回沖殺,如入無人之境。
待劉武周自盡,晉陽城破,李建成打馬在城內轉了一圈,只覺意氣風發,有天下之大任遨游的氣魄。此番連敗薛舉和劉武周都要比上輩子的時間提前了很多,待李密新敗後,整個北方,能與李閥抗衡的恐怕便只剩下王世充一人了,想到這裏,李建成的臉上露出一個笑容來。剿滅薛舉與劉武周乃是他與李世民共同的功績,軍中諸位将領,對他亦是佩服,而劉武周一役,太子殿下身先士卒的态度更是讓衆人佩服不已,此番李世民若想再奪這個位置恐怕就要難上許多。
既得民心,他又站穩了正統的位置,便是再來一場玄武門,恐怕李世民也難以達到百官歸心的結局。
Advertisement
這樣想着,李建成勒了馬,又想到李世民之前的舍命相救,又覺得自己或許想多了些,看自家弟弟的樣子,想來是不會再為了皇位,再來一場玄武門了吧。低聲失笑,李建成重新回到城門前,便見李世民正騎着馬帶着兵馬入城,連番的勝利讓将士們士氣正勝,皆是歡欣鼓舞,熙熙攘攘的,好不熱鬧。
李世民看到李建成,臉上露出一個笑容來,忽得伸手止住了士兵們的喧嘩,随即朗聲道:“唐軍必勝,太子殿下必勝!”
“唐軍必勝!太子殿下必勝!”晉陽城門前,突地爆發出一陣齊刷刷的吼聲,滿城的将士齊聲呼喊,震撤蒼穹。
李建成笑了起來,舉起手中佩劍,向将士們示意。
此刻,銀鞍照白馬,年輕的太子一身铠甲,縱然征塵滾滾,亦是閃亮的耀眼。
随即,唐軍班師回朝,踏入長安的第一日,便又傳了一個好消息,瓦崗李密降了。
師妃暄出馬,再加上李世民派了李靖聯絡上彼時身在瓦崗的魏征勸說李密,使得事情便順利至極。只其中秦叔寶、羅士信、程咬金不願跟随李閥,轉而投了王世充門下,皆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此番李閥連破薛舉、劉武周,又收編了瓦崗李密的部隊,一時之間,風頭再無人可以蓋過。
李淵大喜過望,下令在長安宮中大宴群臣,無疑,這裏面,李世民和李建成成了主角。
入了夜,接連的喜事,讓整個長安城洋溢着一片喜色,李建成在太子東宮換了衣服,出門而過,路過禦花園時,便見李世民又在那裏對這一棵海棠樹發呆。
正是海棠花開的時節,只見滿樹紅火,猶如煙霞,開的絢爛。而李世民一身銀白華服,在夜色裏顯得如此眨眼。
李建成走了過去,笑了起來,“在看什麽?宴會快要開始了,你也該趕快過去了。”
李世民晃了晃神,聽李建成這般說,下意識的回頭,臉上尚留着一絲若有所思的神色,低聲喚道:“大哥……”
“好了,走吧。”李建成笑道。
此番出征,攻打薛舉時李世民的舍命相救,及至晉陽城門前對方明擺着要成全自己戰功的表現,李建成對李世民多少也放下了一些戒備,想來這個弟弟,似乎不會再如之前那般了。潛移默化之間,李建成對李世民越發柔和了不少。
自然這一切看在李世民眼裏,便有了另一層含義。
兩個人入了大殿,只見殿內燈火通明,幾個漂亮的舞姬在中間翩翩起舞,李建成與李世民分別就坐。在座諸人皆起身朝二人打了打招呼。
此番大宴群臣,除了大唐的幾個主要的開國功臣,亦有李密以及瓦崗的降臣,其中屬魏征、徐世績和沈落雁最為惹眼。而另一方面則是慈航靜齋的師妃暄作為幫李密和李閥調停的中間人,亦在場。
女子依舊是一身文士打扮,只是眼中光芒越發內斂,似乎功力又精湛了幾分,且頻頻轉頭,朝李建成看了過來。
李建成先是一陣莫名,後心中來回思忖了片刻,隐約明白了對方下一步大概要做的事。
宴會方開始,李淵便一臉喜色的犒勞三軍,又當着衆人的面着人賞賜了李建成和李世民各千兩黃金,将二人表揚了一番,另有加封官職。這些不過是場面話,畢竟本就是父子三人,為自己家裏打的江山,又怎會不盡力。
随後,李建成與李世民皆表示願将所得黃金盡數封賞立功的将領,又被李淵表揚了一番。
随即,諸人皆是勸酒,李建成好不容易躲開,逃出了大廳,在殿外透氣,便聽見身後傳來一陣腳步聲,輕柔又沉穩。他轉過頭去,便見師妃暄微笑着看他。
“師姑娘今日酒宴,頻頻看我,不知有何事?”李建成明知故問。
師妃暄說道:“妃暄聽聞太子殿下有運籌帷幄決勝千裏的本事,常能知人所不知,曉人之不曉,不知今日可猜得出妃暄所想。”
李建成亦笑了起來。
“如今北方平定,而南方李閥尚難以觸及,陰癸派卻異動頻頻,想來師姑娘所思,乃江湖恩怨。建成聽聞近日石之軒之女石青璇再入江湖,并出沒于蜀中,師姑娘所要說之事,可與此有關?”
師妃暄的臉上露出一絲呀然之色,說道:“太子果然名不虛傳。此番應青璇的邀請入蜀,妃暄想請太子殿下同行。”
想到石之軒的不死印法重現江湖,李建成也多少有一絲好奇之心,如今戰事平定,倒不如出去看看,橫豎楊虛彥也在蜀中,想來不會出什麽麻煩。
“那我就……”李建成還未說完,忽被人打斷。
“大哥,師姑娘,你們怎麽都出來了?”李世民快步走過來,臉上挂着一絲僵硬的笑容,眼神來回在二人之間打量着,神色明顯并不太好。
搶在師妃暄前,李建成解釋道,“師姑娘此番要去蜀中,邀我同行,你若想去,不若一起?”蜀中這遭魔門混戰,又有婠婠出沒,于李建成來說,自然是多一個人便多一分保險。
“那自然是好的。”李世民根本不知何事,聽李建成這樣說,便幹脆利落的應了下來。
師妃暄看了二人一眼,神色變幻莫測,随即輕笑着道:“秦王也能來,妃暄不勝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