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呆在那裏

然而凱澤到底是去年的WDC(World Driver Championship/世界冠軍),怎麽可能這麽輕易就被金西扒掉,而且還是在非超車點上,于是兩人交手了兩個來回,金西也沒有成功上位,反倒讓前三都跑遠了,好在後面的雷丁也沒有追近的趨勢。

因為規則裏規定了一定要把輪胎商提供的兩款輪胎都使用到,又因為Q3為了刷圈速,大部分車手都選取了更為貼合賽道,有抓地力的軟胎,所以現在發車,前十的車手都是用軟胎在跑,而昨天沒有進入Q3的車手,也沒有打算一發車就幹掉前面的人,所以有很多車手用的都是中性胎起步,中性胎消耗慢,可以暫緩進站換胎的時間,戰術變化也更為主動,看人家怎麽變我們再做準備。

而軟胎的優勢就是升溫快,圈速快,可是劣勢就是磨損也快,跑了大概十來圈左右,輪胎就開始衰竭,軟胎一衰竭,速度肯定沒有中性胎快了,那時車手只有能拖就拖,實在拖不下去那就只能進站換胎。

賽車從賽道上進入維修區換胎,途中自然要經過維修區的一段通道,而在這段通道裏,FIA是有規定要限速的,要不然大家都用在賽場上的速度跑進維修區,肯定太過危險,誰在維修區裏超速就要被罰款罰時,甚至是罰位置,于是,算上限速,再加上換胎,基本上一次進站時間要消耗掉25秒到30秒左右,出來後回到賽道輪胎溫度又下降了,還需要用半圈一圈跑一跑速度才能找回去。

所以,一般的車隊都是想盡辦法盡可能的壓縮進站的次數,但是,輪胎的衰竭卻不管你想的有多理想。就像現在,金西的輪胎是前十的車手裏最快衰竭的一個,一來他和前面的凱澤兩人期間纏鬥過多,損耗也過多,二來就是,他這款車的性能特點便是如此,輪胎升溫極快,所以他能在起步占有優勢,幹掉前面這麽多輪胎溫度還沒有起來的人,可是溫度過高,相對耗損得也比別人迅速。

算一算現在才過了十三、四圈左右,整個澳大利亞站一共要跑五十八圈,金西再進站換一次軟胎,再出來跑個十三、四圈,那時比賽還剩下三十圈,哪怕他最後一段用上中性胎,也不一定能用這套胎跑完三十圈的賽程。

現在怎麽辦?

撐吧。

金西的賽道工程師在TR(Team Radio,無線電通訊)裏也是這樣告訴金西的,“現在暫時不能回來,還要在賽道上留幾圈,但是圈速也不能過慢,還要注意保護輪胎。”

超前面的凱澤目前是不太可能了,金西又不能降速度讓後面的人慢慢追上,而且同時還要保胎,這叫什麽,這叫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

金西想了想,說,“我要進站。”

他的賽道工程師一頓,過了一會兒,車隊領隊羅裏的聲音響了起來,他問金西确定要進站嗎?輪胎一點也撐不住了?金西說可以撐,但是他覺得進站最好。羅裏片刻回道,“那下一圈就進來。”

為了比賽的精彩度,電視轉播方會選擇有一定內容的車隊TR來公開播放給觀衆收聽,而金西的這一段卻恰好被後方中游車隊兩個險些擦碰的車手的互相抱怨的TR給蓋過去了,等到他跑完一圈忽然轉進維修區後,所有人都有點驚訝,因為這個進站時間顯然是非常早的。

昆比車隊的換臺速度一向彪悍,三秒鐘完美解決,放金西重新駛上了賽道,而他們選擇的出站窗口也非常的好,這時候金西的前後三四秒內都是沒有慢車的,他可以在賽道上用他的新胎做自由的圈速。

雖然金西因為進站換胎再回到比賽中在排名上落到了第十名,但是因為前面的車手早晚也是要進去的,所以他的位置并沒有因此丢失,而在這兩三圈裏,金西的輪胎溫度上來後,他不停的刷新最快圈速,等到奧加車隊發現情況不妙,再把凱澤也招進去換胎時,已經晚了。凱澤的換胎速度也不慢,但是他再回到賽道上,金西的車早已駛過了維修區,他因為晚于對方的進站被金西反超了。

此時昆比車隊的P房裏響起一陣歡呼聲,這是一個非常漂亮的Undercut的戰術,主動出擊,一擊即中!

所謂的Undercut,從字面上來說,就是後來居上,從後面上來把你剪掉。因為在一級方程式裏有這樣一種說法,如果一輛後車長時間的尾随在前車身後一兩秒的距離之內,卻始終沒有被甩開的話,理論上,這輛後車的絕對速度是比前車要快的,因為前車的尾翼會帶來一系列的尾流幹擾,加上賽道的特性讓後車雖然能靠近,但是無法更加貼近,也無法超越,那麽此時,後車只要換一套胎,換一個沒有前車阻擋的場地,他就肯定會比你更快…

而金西運用的戰術就好比兩個人在獨木橋上,前面一個步行,後面一個騎自行車,因為阻擋,又因為路面狹小,自行車再快卻超不過步行的人,但是他們要走上一天,他們也要花時間吃飯,于是金西便先停下來坐到一邊吃飯,等到他吃完,前面就拉出了一段距離了,足夠他騎自行車跑上一跑了,而當凱澤也坐下吃飯并吃完時,金西已經趁這個機會超過去了,凱澤只能随在他的身後。

事實也的确證明如此,凱澤在重新回到賽道上後,已經跟不上金西的速度了,一轉眼,兩人就差了有三四秒的距離了。

這兩人一進站,場上其他的車手也紛紛開始1stop(第一停戰)的序幕,因為奈爾之前和第四名,也就是凱澤之間拉開了足夠多的距離,以至于就算金西現在頂替了凱澤的名次,又刷了兩圈最快圈,奈爾進站再出來還是在他前面五六秒的距離,金西短時間內追不近他,而奈爾倒是離前方的弗倫越來越近了。

西斯萊拉今年的車的确很棒,軟胎圈速雖然沒有金西那輛上升的那麽快,但溫度一旦到了最佳點便一點也不慢,而且消耗也沒有金西那麽快,奈爾在出站後換的還是軟胎,相反,薩蒂卡的弗倫卻有另外的戰術考量,他現在用的是中性胎,速度自然沒有奈爾那麽快,不到兩圈,奈爾就已經貼在了他的身後了。

弗倫自然在後視鏡裏看見了那抹蘋果綠,于是他向外擺了擺車頭,開始走防守線。兩個彎之後,迎來了DRS區,原本因為彎道而被拉開了一小段距離的西斯萊拉又靠近了上來,但是澳大利亞站雖然有兩段可超車的DRS區域,可是直道都是非常短的,奈爾才聞到弗倫的汽油味,就過了DRS的超車線,于是只能等下一圈,就這麽又浪費了兩三圈,奈爾都沒有如願,于是他顯然有些急了,不想等DRS,想在非超車點就要動手。

而弗倫雖然也才二十多歲,但他在賽道上的經驗肯定比奈爾要多,面對奈爾的橫沖直撞,弗倫顯得冷靜多了,到最後他甚至都懶得做動作,他知道奈爾過不去。

終于,奈爾的TR響了,裏面直接傳來一道冰冷的聲音,罵道,“給我呆在那裏!”

那一刻,所有人都有點愣了,而演播室裏CCC的主持人也半晌才反應過來,“那是……誰?”

羅斯表情僵硬,接着才擠出笑來,“應該是惠比摩爾吧?”

主持人驚悚臉,“怎麽會有設計師在TR裏對車手發號施令?”一般這戰術考量方面不都賽道工程師管的嗎,最多是車隊領隊說話已經了不得了,幾乎沒有設計師插手的啊,而且還用這種訓兒子的口氣……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