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戰争結束後,沈熙留在部隊裏,方正清底子沒沈熙好,這麽多年仗打下來,暗傷不少,便辭了上面提拔的好意,退伍下來教書。

元歷278年,方正清留洋歸來,受聘于中林大學擔任教授一職。

這是恢複高考的第一年,百廢待興,仁人志士滿腔保國血,學生學習熱情高,恨不得早日将所學投入到家國建設之中。

沈熙坐在車裏等了五分鐘也沒把人等下來,便順着記憶摸到方正清的教室。

方正清正被學生們簇擁着問題。教室黑板上工工整整地寫着板書,還有一些推導。

方正清有點輕微近視,平時還好,但看書講課都是要帶着眼鏡的。他仔細地聽完學生的想法,轉身拿着粉筆黑板上寫了幾個公式,底下的學生一個個露出了然的神色,方正清在上面腼腆地笑了。

沈熙不忍心打擾他,便在教室後面找了個座,溫柔地注視着講臺上的人。

這一等又是四十分鐘。

沈熙瞧方正清面前圍着的人漸漸散了,才走上臺去。方正清沒想到他會來,有點驚詫:“你等多久了?”

沈熙一邊把方正清的講義、書、筆裝好,一邊答道:“沒有很久。”

方正清一看腕表,拍了下腦袋:“你看我,一和學生講題就忘了時間,你等了這麽久怎麽也不上來提醒我。”

沈熙只是道:“我等一會兒又沒什麽。”

方正清和沈熙一道上了車,對小吳說了聲抱歉。

正值午飯時間,有的學生不願吃食堂,便從街上買了烤紅薯充饑。紅皮一剝,露出金黃色軟綿綿地瓜瓤,熱氣飄飄。

方正清感嘆道:“我想起打仗那會兒,有的時候村子裏的鄉親們會給一些紅薯,我們就用石頭壘窯烤紅薯吃。

沈熙問他:“是不是想吃了?”

“有點。”

沈熙轉頭吩咐道:“車停一下。”

方正清趕忙攔他:“現在別買了,明個兒我下課自己去就行,再折騰家裏飯都要涼了。”

沈熙抿唇:“我跑步去,很快的。”

方正清又勸:“講了一上午的課,我早餓了,只想着中午回家吃點熱的。”

沈熙這才不情不願地閉了嘴。

晚上吃了飯,小吳要回家照顧孩子,方正清讓他把車開走,往來也快些。

碗刷好了,新聞聯播演完了,方正清上樓備課,沈熙心裏還惦記着中午的事。

這烤紅薯沒讓方正清吃到肚子裏,他總覺得不是個滋味。

沈熙偷偷看了眼,樓上燈亮着。他盤算着出門扔個垃圾五分鐘,他跑步過去只要一分鐘,剩下四分鐘往返一千二,買個紅薯綽綽有餘。

他穿好衣服,向樓上喊了句“我出去扔個垃圾”,算是報備了。

方正清備課累了,下樓找點水喝,一看鐘,都八點半了,心裏納悶這人扔個垃圾扔哪去了。

這是建國初期,基礎設施沒有完備,大晚上從樓上往下望,整條路上黑漆漆的,隔着大老遠才能看見一個路燈,發出昏黃的光。

方正清在窗邊看了好久也沒從一團黑中找到沈熙的影子,反倒是回馬燈似的跳出了各種各樣沈熙受傷的模樣。

方正清越想越心驚,在家裏也呆不下了,拿着鑰匙出門,外面冷風嗖嗖,他順着路走,往返兩個來回,也沒看到人影。

第三遍走到家樓下的時候,家裏的燈亮了。

方正清一顆心終于落了下來,随後怒氣便騰騰地湧到了腦袋,他噔噔上了樓,用鑰匙開了門,對着剛回家不久的沈熙劈頭蓋臉地便是一頓訓:“你上哪去了你,知不知道我有多擔心。”

沈熙有點摸不着頭腦,但既然方正清生氣了,那定是他做了什麽錯事,于是就背着手乖乖挨訓。

直到方正清說到自己下去找了好久,沈熙才反應過來,心疼地說:“那你怎麽不多穿點。”

方正清說累了,坐在沙發上,聽到這話更氣了,別過頭不理他。

沈熙自知又說錯話了,輕手輕腳地挪到餐桌把剛買的紅薯拿過來,又小心翼翼地湊過去。

方正清一愣:“你剛剛是去買這個了?”

“嗯,”沈熙老實地點頭:“樓底下那個烤紅薯的攤子賣完了,我跑去你們學校買的。”

中林大學離家五公裏,如此凜冽的寒冬,沈熙竟只為了他一句話做到這等地步,方正清的心軟成一灘水,再大的火氣都生不起來。

他把沈熙摁到沙發上,伸手摸了摸他的臉,果然一片冰涼,他責備沈熙:“傻不傻,我說我明天自己買,還能虧了自己不成?你跑這麽遠,累不累?”

沈熙替他剝開紅薯氣,将還冒着熱氣的紅薯養方正清面前遞了遞:“沒事,你快趁熱吃。”

方正清被他弄得無耐,偏偏又對沈熙硬氣不起來,只好咬了一口,滿嘴香甜。

方正清手下的學生曾和他講:“先生,我聽聞有人說您和沈先生有斷袖之癖,瞧不起您,您怎麽不與他們辯駁啊。”

方正清批改着作業,眼睛都沒眨一下:“他說的句句屬實,我為何要辯。”

“可這……”

方正清擡頭看他,萬千光華隐于其中:“沈熙于我,是友人,也是愛人。因為一路相伴左右的是沈熙,所以我未曾後悔,也未曾覺得恥于世人。”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