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章節

福的好友,她應該會極力想争回一口氣,絕不會像你寫的這樣神經兮兮地突然心理防線崩潰。”

老師點頭稱是:“她這樣的心态倒是很符合人性。先不論這小說立意如何,至少能讓人信服地看下去。我現在就假設這樣一個場景,昔日好友偶遇,一方變得拜金虛榮,你們會怎麽把這小說寫下去?時唯,你怎麽寫?”

時唯從發呆狀态回過神,沉思片刻:“我會這樣寫:拜金的一方極力炫富、曬幸福,而我對她自己描述的完美生活将信将疑。此後,又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突然登門拜訪她,發現她現在的丈夫不是當年立志要嫁的那位,而是一個比她年輕許多的男孩。她對此的解釋是自己找到了真正的愛情,所以和前男友分手了。但後來我發現這也不是真相,她其實傍了大款,而她所謂的‘丈夫’只是她偷偷包養的小白臉。她對此的解釋是‘人生要及時行樂’,這樣才是幸福生活。但我很快又發現她還隐瞞了自己有個女兒,她竟然當着女兒的面對我謊稱這是侄女,引起母女争吵。如果她真的自信滿滿,不會一而再再而三地撒謊又過度炫耀,我由此判斷她其實自覺并不幸福。如果非要讓我寫的話,理論上應該是這樣,但是……”

老師歪過頭饒有興趣地期待下文,時唯想了想又搖搖頭:“沒什麽了,就是這樣。”

但是我不認為她會不自信,不認為她會自覺不幸福。

就像季向葵和我,生來有不一樣的性格、心智和秉性,受着截然不同的家庭教育,直到大學,早已形成了南轅北轍的價值觀。

季向葵不會認為我的生活才幸福。

我也不會向往季向葵的生活。

一個人處心積慮、步步為營,過得風生水起,另一個局外人沒有資格評價她的人生是優是劣。宣翔哥哥很早以前就說過,世界上什麽樣的人都有,世界上什麽樣的人生都有。時唯是能夠理解季向葵的,不過理解并不代表要與她趨同為一。

【四】

12歲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舉頭三尺有神明”的是少女,24歲還相信的——時媽媽說——是病,得治。

24歲的時唯站在岔路口,不是沒有過左顧右盼,但最終還是決定繼續一路向前。

哪怕你從來沒見過“惡有惡報”,可是你還是想相信。

【五】

這年的高中同學聚會照例是時唯組織的,提前了一個月打電話給大家約好時間地點,在這個環節中芷卉幫忙分擔了一半的工作量,通知陳凜的任務正好屬于芷卉那一半工作量,所以時唯沒有和陳凜通過話,只知道一個結果——陳凜再次因故缺席。

“這下你可以松口氣了。再幫我拿個紙箱過來。”時唯搬家,芷卉前來幫忙整理打包。

時唯把紙箱撐起來用膠帶封好底部,再遞給她:“就算他參加也沒事。他這個人,臉皮厚着呢。那時候被我打電話痛斥了一頓,相當于決裂了吧,可是他呢,好像完全沒有關系破裂的自覺,馬上和我堂妹又在一起了,還真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對于做我妹夫這件事他也不排斥。更好笑的是,我堂妹在他家過了春節,年初七剛回上海,晚上他就給我打電話,說什麽‘真心喜歡過的人只有你一個。”

芷卉不禁停下了收拾的動作,驚訝得等圓眼睛:“哈啊?他還敢這麽說?……真奇葩!”

“他真的能做到選擇性失憶,把讓自己不愉快的記憶抹得幹幹淨淨。自己做過害人的事,自己忘得連渣都不剩,被他傷害的人對他生了芥蒂變得冷淡,他竟然還覺得委屈。自己說過的謊言,自己倒是最先信以為真。他吹噓自己成就的時候,自己對自己佩服得五體投地,他說’只有你是真愛‘的時候,自己被自己感動得一塌糊塗。”

“那你堂妹現在怎樣?別被他騙了啊。”

時唯笑一笑:“他倆誰騙誰呢?這個徹底輪不到我操心。”

“……是高中時把陳凜搶走的那個堂妹?”芷卉突然想起。

“嗯。”

“怎麽又冒出來了!”

“唔。很難纏吧?”

時唯剛想把一摞舊筆記本放進紙箱,有三張信紙從紙業間掉了出來,她撿起來掃了兩眼,是陳凜高中時寫給自己的信。原來那堆筆記本中還有兩本是陳凜從前寫的日記,當時全部拿給時唯看,後來分了手不知為什麽也沒要回去。時唯本人拿到日記後也沒細讀,對他的感情經歷不太感興趣,分手後壓根就不記得這兩本本子放哪兒去了。

芷卉見她低頭看字,探過身子問:“怎麽啦?”

“陳凜的日記。”女生阖上日記本朝對方示意一下。

“欸?他給你看完一直沒拿走嗎?”

“嗯,可能忘了吧。”

“那你打算怎麽辦?要還給他麽?”話剛說出口芷卉就反悔了,“不行,不能給他。死了扔掉吧!這樣的壞蛋應該要懲罰一下。”

“不想特地去還,也不至于撕了扔掉。”時唯把整摞本子一起放進了紙箱,“幫他留着吧。将來哪天他想起來要就給他,我可不想欠他什麽。”

芷卉長籲一口氣:“還真煩人。”

為什麽連日記這麽重要的東西都忘了?

時唯突然想起自己曾經疊的那些幸運星,同樣也沒有向陳凜要回來。曾經視如珍寶的東西,現在可能已經覺得毫無意義。

所以,也許一切并沒有想象的那麽糟,并不是從一開始就充滿欺騙、背叛、折磨,也許曾經陳凜也确實對自己付出過真心,也确實珍惜過彼此的羁絆。

只不過後來時過境遷,無價的東西變成了沒有價值。

再一次,願意相信這種可能性。

【六】

而也許你永遠無法看見傷害過你的人“惡有惡報”。

可是,你會遇見更好的人。

或者……

【七】

終有一天,你會發現身邊一直有更好的人。

他總在你處理不好朋友關系的時候幫你解圍,總在你不慎犯錯的時候悄悄替你補救,他看得穿你強裝的笑顏,也明了你的虛張聲勢,無論你把自己的形象折騰得多糟糕,他也能把你的照片拍得漂亮,因為他才不管照片裏其他人扭頭還是眨眼,自始至終只向你一個人對焦。他說“你這樣的人,讓人不知道為什麽就想幫你”,是因為他不好意思說“你這樣的人,讓人不知道問什麽就喜歡你”。

等你在某一天幡然醒悟,甚至不能理解自己為什麽反射弧這麽長。

“媽媽,為什麽我身邊有這麽多人渣中的戰鬥機?”

時媽媽把裝布丁的袋子遞給她:“因為你喜歡鑽牛角尖,碰見人渣中的戰鬥機就振奮,還偏要死磕。你身邊正常的人也很多,反而不能引起你的特別注意。你的朋友中,阿京不正常嗎?謝井原不正常嗎?梁弋不正常嗎?貝逸銘不正常嗎?林森、江寒不正常嗎?這麽多正常人,比人渣比例高多了,你完全沒放在眼裏。”

“江寒本來是正常的,被你那時候鬧來鬧去,和我的關系不正常了。”

“真正的友情是不會被動搖的。”

“這布丁超好吃!”時唯幾乎是把整個甜點吞下肚去的。

時媽媽臉上露出得意的笑容:“那當然了。你知道我給你做這點好吃的多費心思麽?先把芒果削皮絞碎……”

“啥?”時唯嘴張了一半忘了阖上,“把啥削皮?”

“芒果啊……啊……”時媽媽一拍腦袋,“你芒果過敏。”

到了同學聚會的當天皮膚過敏還沒痊愈,身為聚會組織者,時唯又不能缺席,只能硬着頭皮戴口罩前往。比任何人都到得早的時唯在酒店前臺确認訂的包廂,迎賓小姐見她戴着口罩,懷疑是否患有傳染病——至少是流感,站得離她遠遠的,神色中充滿嫌棄和不耐煩。

“不是30個人的包房嗎?訂的時候明明說好要最大的。”

手指從記錄表格上迅速劃過,潦草地核對一遍後,迎賓的态度變得更加不耐煩:“确實沒有你說的名字。預定過的肯定都做了記錄,我們不可能犯這樣的錯誤。”

時唯不想再與她在責任問題上過多糾纏,只想快點找到解決辦法:“那你就現在幫我找個30人的包房。”

“我們30人的包房只有一個,已經被訂掉了。”

“那你說真麽辦啊?”時唯有點火大了,“你總要讓我們這麽多人有地方可去吧。”

“我也沒有辦法,你們去別家好了。”這位迎賓小姐要麽是被老板克扣了工資,要麽是嫌棄疑似傳染病患者的時唯,總之就是拿不出一點服務态度,三句話中兩句給人添堵。

時唯心想發火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