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孟金陵離開的最初一段時間裏,趙平桢一心一意的想着他。一個人一旦離的遠了,旁人都只記得他的好,那些不好的也都成了好。可時間久了,那種濃郁的執念就化成了淡淡的思念,除了盼着他早些回來之外,日子該怎麽過還是怎麽過。
孟金陵走了以後,趙平桢的日子越過越無聊,于是他開始回憶從前沒有孟金陵的日子自己是怎麽過的。這一想,就想到了秦小樓。于是五皇子走了一趟翰林院——自從秦小樓在朝堂上稱病請求辭官歸鄉之後,皇帝又把他調回了翰林院。
好死不死,趙平桢到翰林院的時候正撞見有趣的一幕,使他沒有立刻露面,而是找了處隐蔽的地方看戲。
三名官員正圍着秦小樓口沫四濺地嚷嚷着什麽,其中有人激動時甚至會動手推搡秦小樓。從他們的話語間,趙平桢推斷出事情的起因是秦小樓辦公時出了差錯。
錢翰林一臉痛心疾首狀:“秦大人,你從前半年不露面,一露面就做錯事!這份急诏在你手裏耽誤一個時辰,整個翰林院的同僚都要被你牽連!”
秦小樓垂着眼不說話。
王翰林的脾氣更暴躁,直接搡了把秦小樓:“你這副冷豔清高的模樣是做給誰看的!翰林院是讀書人呆的地方,全京城還有誰不知道你是什麽貨色!”
丁翰林痛心疾首地跺腳:“秦小樓啊秦小樓!”
秦小樓神色疲憊,長長吐出一口氣:“我會去禦前請罪,不會連累各位大人。”
趙平桢轉着手裏的公子扇,正想看那三個翰林還會做些什麽,目光一晃,猛然注意到站不遠處的顧肖峻。
顧肖峻顯然在附近已經站了很久了,幾個人的對話他也都聽進去了。他幾次想上前,卻又始終躊躇。趙平桢看得出來,或許他也覺得秦小樓該受點教訓,況且他從前在秦小樓那裏丢了那樣大的面子,這時候再出手回護實在是太自降身價了。可趙平桢也看得出來,顧肖峻已經忍不下去了。
眼看着顧肖峻忍無可忍地向那幾個人邁出第一步,趙平桢迅速從隐蔽處走了出來,人未至,聲先至:“你們在說什麽?”
三個翰林被突然出現的五皇子吓了一跳,過了好久才想起下跪行禮:“下官參見五皇子。”
秦小樓也是愣了好一會兒,慢慢跪了下去。
趙平桢冷笑一聲,将扇子打開,不緊不慢地扇風:“顧大學士,本宮一會兒有事要找你商議,你先去前廳候着。”
顧肖峻只得不情不願地走了。
Advertisement
等顧肖峻走出不遠,趙平桢用正好能讓他聽見的聲音朗聲道:“秦小樓犯的錯本宮已知道了!這件事本宮自有定論,然而你們在翰林院裏推推搡搡像什麽樣子!王翰林,你方才說的話又是什麽意思,秦小樓是什麽樣的貨色,本宮怎麽不知道?!”
他擺明了一副維護秦小樓的樣子,三名翰林院士又怎能與他五皇子辯駁?王翰林張口想說什麽,卻被一旁的丁翰林拼命拉袖子制止了。
趙平桢斜了眼顧肖峻的背影,見他停留了片刻,還是低着頭走了。
看見顧肖峻垂頭喪氣的模樣,趙平桢心裏好不得意——他偏偏看不得顧肖峻對秦小樓好。至于原因是什麽,他自己也說不明白。
命三名翰林離開後,趙平桢卻沒有讓跪在地上的秦小樓起身,走上前用扇子挑起他的下颌。
秦小樓淡然一笑,眼中粼粼波光泛出的風情更勝往日,幾乎使趙平桢失神了一刻:“五殿下,好久不見。”
趙平桢一聲冷笑:“兩年前顧肖峻在你門外站了十幾晚,你連門都沒有給他開。如今你又與他勾搭上了?”
秦小樓道:“是麽?兩年前的事下官已經不記得了。不過下官永遠不會将殿下關在門外。”
趙平桢皺着眉,厭惡不掩:“我可真想不明白,你怎能如此下賤?如今你落得這個地步,可說是報應。”
秦小樓就如兩年前那樣淡定,什麽樣的話都不能令他生氣。甚至,比起兩年前,他如今已能更加閑适地自處。他微微一笑,眸中水光微晃:“大約是下官當初有眼無珠,沖撞了五殿下,這是老天給下官的報應。”
秦小樓當然沒有沖撞過趙平桢。只不過這個詞比“抛棄”聽起來要令五皇子殿下順心許多。
趙平桢喜怒未辨地盯着他看了一會兒,慢慢将抵着他下颌的扇子收了回來:“我以為這兩年你笨了許多,不曾想,還是那麽聰明。”
秦小樓道:“謝五皇子誇獎。”
趙平桢轉身走了兩步,忽又停下,背對着他道:“你與其這樣四處攀,不如找一根可靠的枝。”
秦小樓道:“下官惟願為五殿下效力。”
趙平桢“哈”地笑了一聲:“好極了,那我便做你的枝。只是這一回,你可要比兩年前更懂得讨我歡心才是。“秦小樓道:“下官銘記。”
趙平桢忽覺心情明朗了起來。自從孟金陵走後,趙平桢還從未像今天這般高興。他想,秦小樓可真是個有趣的玩物,雖然他年紀最美好的那兩年不太乖順,不過也還算值得花些心思取樂。
趙平桢到了前廳,顧肖峻果然聽話地在那裏等着他。
趙平桢一撩衣擺,氣勢十足地往椅子上一坐,沉着臉道:“怎麽回事?”
顧肖峻道:“秦翰林将一份要起草的急诏混進了普通的诏書裏,耽擱了一個多時辰。”
這件事可大可小,趙平桢心思轉了一圈,覺得自己可以将此事壓下。他道:“秦小樓也當了這幾年官了,怎會犯這種錯?”
顧肖峻嘆了口氣:“自從他……自從他大病初愈後,一直有些……心不在焉。”所謂大病初愈,也就是韓诩之走後了。
趙平桢不禁蹙眉。其實他細細一想也就明白此事沒有那麽簡單,翰林院的人都知道秦小樓心不在焉,為什麽急诏偏偏交給他起草?便是交給了他,為何又沒人提醒,直到耽誤了一個多時辰之後才被發現?顯然翰林院裏有人對秦小樓心有積怨,故意要令他倒黴。
趙平桢本想從顧肖峻嘴裏問出些線索來推斷這幕後黑手是誰,然而他轉念一想,自己沒必要為秦小樓做到這個份上,于是道:“本宮知道了。你把那份诏書給本宮,此事本宮會解決。”
他處理完一切走出翰林院的時候,突然發現天很藍,雲很白,原來天空是這樣的寬廣。只是不知道同一片天空下的孟金陵眼下過的怎麽樣。
這一年,趙平桢剛剛二十一歲,而秦小樓只有十八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