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元日
武德八年的元日。長安落雪。
我很早起身,今日日程頗為複雜,秦王入宮朝賀,王妃也要入宮行禮。然後是王府中的午宴。還有一年一度的元旦宴飲,陛下将在丹霄殿遍請王公貴戚。
宮中慣例,若到年節,宮女也可穿些別致的衣裙。我想到上次秦王賞賜的帛綢,一早便請了府中制衣娘子裁制衣裙。
顏色與圖案皆不可随心所欲。若一度只為宮女,便只青、粉二色可伴終生。雖用帛綢料子,但也只能以更純粹的淺青着色,宛若飽滿水潤的青果,又在裙擺、抹胸之處少繡些紋樣罷了。我繡了些水荇子,便是“柔柔地在水底招搖”的那種。這不是古人喜歡的草木,更別說拿來繡在裙上。
我望着長安的雪,呼吸着這清冷幹淨的空氣。萬裏彤雲厚,長空雪亂飄,這雪中萬裏江山一定很美,而我,卻是根本無緣出府的。
秦王當然與王妃共宿,一同迎接新年。聽昨夜服侍的宮女說,他們夜半私語,子時方歇。但今日諸事卻是遲不得的。
我們被召喚入殿。今日元日,要行大禮。一衆宮人在王尚宮的帶領下跪拜,聽到起身之令後,再起來。數位宮女站成一列,齊齊地捧着秦王和王妃今日所需的朝服朝冠。四個侍衣宮女都前來殿中伺候,王尚宮在一旁把關禮儀,半點兒錯處也不能有。
不一會兒,秦王便身着紫色大團花绫羅圓領襕袍,束着金玉帶,吊上魚袋,腳蹬烏皮六合靴。戴好巾子和襆頭,英氣逼人。王妃則穿着绛紅大袖钿釵禮衣,半露抹胸,梳着高貴的望仙髻,一把梳篦,插着芙蓉金步搖。
他們身量極為相稱,雍容大氣,站在一處,實在令人豔羨不已。秦王看着王妃那華貴美豔的裝扮:“小妹,你今日這禮衣,盼顧神飛。到宮中觐見,不管他們知也不知,我的王妃是獨一份兒!”
說着,親手将一只溫厚的玉镯,為王妃戴在手臂上。王妃也觀賞着秦王,發出打心眼裏的贊嘆:“二哥,你這朝服模樣,我雖然經常見到,但都這些年了竟也不覺得煩膩。”說着,輕掩着嘴笑了起來。
秦王正欲嗔怪:“我們還要白頭偕老,哪裏此時就敢嫌我……”
話音未落,顏雷便隔着錦帳回話:“時候不早了,車馬已齊備,殿下和王妃該起身了。”
秦王應了一聲,手微微擡起,輕彈在王妃的眉心,笑道:“走吧。”
兩人攜手,一起來到殿外,才看見府中一衆侍妾們已經都趕了來,看樣子是來行禮,然後送他們入宮朝觐。秦王妾室雖也有品級,卻并無資格在元日入宮叩賀。
“妾身恭祝殿下、王妃新春吉祥,福壽安康。”她們齊齊地屈膝行禮。王妃松開秦王挽着的手,高聲道:“今日新春,勞煩衆位一早前來,實在辛苦了。眼下就先請回吧,殿下和我須得入宮拜賀,午後在萬芸堂擺宴,再與姐妹們敘話。”
秦王未有言語,只是掃視了一圈,面露微笑,宛若将帥巡營。然後又與王妃攜手,從兩列侍妾中間走了過去。我看着侍妾們臉上凍得有些的紅,心想她們恐怕也來了一陣,立在院子中間,只為屈膝送上一送。這情之深淺如此分明,恐怕已如寒雪冰凍。
因為我上回入宮受傷,王妃這次沒帶我,只讓靈心和王尚宮陪着。不過,晚上我會進宮侍候家宴,因為小郡王、郡主們也要去,需要更多人照看。
但我也沒閑着,同着府中管事娘子,将秦王和王妃賞賜給衆妾的年節之禮,一一送到內院各處。銀錢、綢緞、絲帛、金銀器皿、珠簪首飾,厚重不一。看上去自然是楊孺人的最為厚重。
每送一處,自然也會得些賞賜。畢竟元日,大家都想讨個吉利。如果不是這個差事,我也還沒見全過秦王的侍妾們。楊孺人之外,簡單些說吧。
韋氏孺人是再嫁之身,年紀最長,卻姿容豐腴。她與前夫李珉女兒喜瑤也在府中撫養,看起來秦王很是厚待。
燕氏,單名如,居掌燈之位。談吐不凡,美貌清麗,是個大家閨秀。但秦王的賞賜平平,不知道是不是嫌這大家閨秀只是自己維系高官仕宦之家的産物。
陰氏寶林,鮮豔妖嬈,不然,這仇家之女,又如何入得府來。
韋孺人的妹妹韋尼子,也為寶林,看着身量狹小,似乎剛剛入侍不久,不知道是不是韋孺人向秦王進貢了妹妹為之固寵。
高氏,小字惠通,位在刀人,眉宇間有幾分英氣。聽說年少喜好舞槍弄棒,還能與秦王過上幾招,唯她喜歡穿男裝,着胡服,性情爽利。
一位金氏承衣。為秦王蕩平劉武周後,皇上為賞其功勞充實內院之賞賜。
還有一位高氏,據說入侍秦王最早,但品階低微,也為承衣。看這賞賜,雖不多,但卻能看出幾分秦王獨到的心意,可見秦王對她頗為憐惜,有幾分念舊。
這些美麗的女子!我感嘆着。她們其實都算幸運,先不論恩情多寡,未來至少都還有更多的榮華富貴可期。且太宗的妃嫔似乎無甚争鬥,又大多長壽,也不枉一生。
差事很快辦完。她們也大多無心與我說話,只是照例打賞。只有惠通與高氏,願與我多言幾句。大約,她們見着秦王的時候都不如我多。
但晨間無論秦王的朝賀,還是王妃的禮見都不會持續太久。我并沒時間休息,而是忙着打理白露居和萬芸堂中的茶飲、點心,眼見司膳宮女準備午宴。
但畢竟有些自由的時候。我在來去之間,喜歡望着庭園中的玉蕊白梅,十分舒心。這倒給我靈感,想着不如為秦王和王妃蒸制一道點心。
我其實不擅此道,但有些私心在其中,想讓秦王嘗嘗這未來的滋味,便做了桂花蒸餅出來。稻米、糯米磨粉,混勻蒸制,中間夾着桃酪,嘉慶李子,最後用桂花提香。
我想着這也不是什麽正餐,一會兒等王妃和秦王回來,多半被宮中禮節折騰得疲累,伴着煮茶,就上這道點心。我生性怕甜,這點心以果品清甜為主,氣味飄香四溢。
我把一切打點妥當,走出白露居殿門,便又立在白梅樹下,
“今日不陪王妃進宮,你倒得閑了”。一個渾厚的聲音在我耳邊響起。竟是秦王先回府。我連忙回頭,屈膝行禮,“拜見殿下!您這麽早就回來了。”
“朝賀左不過就那些儀式,年年如此。”秦王看着心情不錯,自然又放松地同我閑話。
“王妃沒同您一起麽?”
“後宮總是麻煩得多,要遲些。”
“外面冷,請殿下進殿吧,奴婢為您更衣。”
“你在這兒看什麽?”
“白露居中一切收拾停當,奴婢看着這白梅落蕊,皓雪辭枝,實在是美不勝收。”
“白梅落蕊,皓雪辭枝,脫口就來,不錯。看來,你還真讀過書呢。”
我低下了頭,有些不好意思,詩詞我的确還算熟絡,只可惜這只是初唐,我應該無法遇到那些後世詩仙。好在我一向喜愛南朝樂府,能因此而與秦王說得上話。
我跟随他進殿,為他更衣。今日朝服之外,他家常也着紫袍,團花紋理,畢竟是節慶,要與日常有些不同。我服侍完畢,便侍立一旁。
他端坐片刻,“這是哪裏的香味?”
“殿下……奴婢新制了些點心,不知道合不合殿下和王妃的口味……”
話音剛落,王妃便也從宮中回來。我連忙迎上去,行禮。為她褪下裘皮大氅,服侍她更衣。王妃臉色平靜,但并沒有太多欣喜,看來進宮的确不是一件能令她快樂的事情。
“小妹,怎麽樣,沒什麽意外吧?”秦王滿臉關切。
“倒是沒有。一如往常。只是齊王妃……又剛小産,氣色差得很。哎……”
“元吉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改掉這副德性!若他不是生在李家,恐怕早就該拿去問罪!”
秦王憤憤地說。
“我理解你的心情,但這兄弟們各居別院,我們也不好過問齊王府的私事。但每到這時我就……”
“怎麽……”秦王一面無奈嘆息,但又一面做好了等待王妃頌揚他一氣的準備。
秦王妃當然會讓他滿意:“就會感慨上天是多麽垂憐我,給我這麽好的丈夫。”
“小妹,我也一樣。”秦王收起那種膠着複雜的臉色,輕輕攬住王妃在懷。
這時候,乳娘把承乾、李泰和麗質三個孩子都帶了來,他們活潑可愛,剛入殿就一股腦地纏在秦王夫婦身邊。
我的茶點深受孩子們的喜愛,一下子就被三個孩子搶光了。沒有一塊兒落在秦王的口中。王妃倒是嘗了嘗,還是秦王疼愛的塞給她一塊,她也連連稱贊。
自然,我的心意無人問津。無論如何別致,這不求回報,甚至不求關注的奉獻,便是王府的生存之道嗎。是,但也不完全,只是其一。
他們一家玩兒得不亦樂乎。周圍站着不少乳娘和宮女,習以為常。萬芸堂裏擺好筵席,衆人也都到齊了,只等他們一家的姍姍來遲。
我當然也服侍了這場家宴,但也只是侍立一旁,司膳宮女繁多,任她們忙碌。
宴上,王妃和侍妾們都顯得松泛,我倒可以更好地窺視秦王。我的心仍舊砰砰直跳。我不知道他心中如何看我。我心想,如果一直能是這般,倒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