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黎靜雲争不過,悲憤的望了眼黎父黎母,“你們還愛不愛我了?”
黎母納悶了,“愛你跟這個有什麽關系?”
黎靜雲一噎,無語了,只能孤獨寂寞冷的拿上衣服去宿舍,明天還要早起上班呢。
左家。
左淮幫忙收拾好桌子,送走了對象一家後,才正襟危坐的坐在院子裏,等着左父左母出來。
沒有讓左淮等多久,左父左母就拿着自己扇子出來了,同時還帶着小板凳。
韋大花看了眼左淮,“怎麽還不去洗澡睡覺,明天不是得去上班嗎?”
左淮嘿嘿傻笑,直直的看着韋大花不語。
韋大花翻了個白眼,“都那麽大人了,有啥話就行直說,爽快點。”
吐槽完後,才跟左淮提今天談的事,随即問了句,“端午節你們能抽出空嗎?端午節的日子正合适。”
左淮對日子啥的不怎麽在意,也不信這東西。但家裏信,也沒有阻攔他們,而是思索了下,“到時候應該放假了。”
韋大花一聽,拍大腿,“那就行了,過陣子我去跟親家商量,靜雲估計也能放假,抽出空來。”
說完就趕左淮快速洗漱休息,免得明天起不來。
左淮也沒有反駁。
一旁的袁招娣和劉百合早就被新妯娌家的大手筆給贊服了,這個是不能比的,想要家裏出錢買個縫紉機,娘家估計能直接把自己扔了。
對新妯娌的家境很是檸檬,但是一想到縫紉機放在家裏,也沒有妒忌心,甚至産生以後待黎靜雲好點,對自己孩子的未來的幫助也不小。
Advertisement
小叔子有出息了,還能不帶哥哥侄子侄女幾個一把嘛。
袁招娣兩個心裏算着,在左淮回去休息後,差點就克制不住問了出來,“這縫紉機打算放在哪裏,分配是怎麽個辦法?”
袁招娣想着,她男人是老大,父母肯定是跟她家過,到時候縫紉機還不是落在自己手上。
劉百合也是這樣想的,晚上睡覺翻來翻去,腦袋被這件事糾纏着。
忍不住拍了睡得很香的左群幾下,“你快起來,我都沒睡,你睡那麽早幹嘛?”
左群無奈睜開眼,看了周圍一片黑,心裏郁悶,哪裏早了,直接無奈的問,“你又咋了,還不睡覺。”
劉百合忍不住開口,“那個今天黎家說的縫紉機,到時候分家到大哥家,我們不是虧咯嘛?”
劉百合雖然知道自家男人兄弟姐妹之間關系好,但是關系到縫紉機,也不藏着掖着,生怕左群聽不明白自己的意思。
左群揉了揉腦袋,“你想這個幹嘛?爸媽都說了分家自己住,到時候給孝敬就行了。”
劉百合有些不相信,村裏哪個老人不是跟老大過的,偏疼老小的。
左群也看出來了,解釋,“爸媽跟村裏其他人想法不一樣,你不是一早就知道了嗎?再說了,縫紉機再怎麽說也是淮子的,爸媽不會不識道理直接給大哥家。”
“最大的可能性,是放在爸媽的房間,你們想要用的時候,就自己過去用。”
劉百合聽了分析,又覺得有道理。韋大花最心疼小叔子了,怎麽可能挖小叔子的財産補貼給大哥家呢。
明白後,就滿意的閉上眼睡覺,還催促一句,“明天你還得上工呢,早點睡。”
左群無語望天屋頂,這是誰害的,無奈的翻了個身子,繼續閉上眼睡覺。
一夜無話。
左淮再淩晨五點的時候,就被叫醒去城裏。
走路到公社趕上第一趟班車,提前一個小時到了農科所。
熟練的走進辦公室做好,等上班後,接到調令再過去農機站。
估計這工作挺讨人嫌的,祁宇航都沒來,就有工作人員來給自己調令了。
左淮想了想,就沒繼續等祁宇航,而是先去農機站那邊。
農機站就是一個小小的房子,裏面的員工就三兩個,一個站長。
見到左淮後,都熱烈的歡迎起來。
站長姓方,大家都叫他方站長,員工有兩個,都是老資格了,專門修農機的,直接叫大柱,大稼就行了。
看着熱情洋溢的三個笑臉,左淮覺得未來的日子估計好過許多。
方站長還有些不好意思來着,強行申請要農科所的員工過來,支援幫助農村,也沒想過對方樂不樂意,調過來就相當于下放了,雖然編制不變,但福利這些都是随農機站的。
看着左淮沒有任何不情願,松了口氣,“左淮同志是吧,這次你的任務是跟着大柱和大稼下到各公社去修農具,順便考察一下農作物種植情況,你可以辦到嗎?”
上級要求,左淮立刻就答應下來了。
方站長松了口氣,也希望左淮的到來,能帶來一絲改變。
同時也安撫,“下鄉雖然辛苦了點,但是補貼還是充足的。”
左淮搖頭,“為人民服務是我的志向,沒有什麽辛不辛苦之說。”
方站長想起了左淮的檔案,預備黨員,又覺得自己多此一舉了,能當黨員思想肯定很正直的。
拍了拍左淮的肩膀,“加油!!”
大柱和大稼兩個閃過一絲警惕,方站長是個快退休的人了,他們兩個是有機會上升當站長的人,沒成想突然空降了個人,還很得站長的喜愛。
對待左淮的态度也瞬間冷落了許多,雖然臉上的表情不變。
左淮轉個彎就想到怎麽回事,可他來這可不是為了勾心鬥角的,在前往橋西公社路上,也就是左淮家所在的公社。
左淮主動開口,“你們在農機站做了多少年了啊?”
大柱望了大稼一眼,都有想要炫耀讓左淮這新人知難而退的想法,“做了五年了都,對鎮鄉每一個地方都十分了解,就沒有拖拉機是修不好的。”
“就拖拉機嗎?”左淮一臉疑惑。
讓大柱差點以為是看不起自己,辯解起來,“能有拖拉機都說明我們這裏條件不錯了,還想要其它機器,還學會修,這不是想上天嗎?”
左淮一聽,大概知道了情況。
比自己想象中的要差一點,“沒有打谷機嗎?我的意思是那種燒油的打谷機。”
大柱收斂了眼裏的輕視,聽着不像是什麽都不懂的小年輕,“這種機器首先用在大農場,哪裏輪到公社這邊呢。”
左淮哦了一聲,表示明白,心裏默默記下來。
“那那種踩板的呢?前陣子農忙的時候,我怎麽也沒有看見。”
大柱只以為左淮準備的工作得當,沒有多想直接回複,“這種機器裏面用的鐵那麽多,哪能随便做呢,鋼鐵材料首先供應給更需要的部門才是,我們鄉下人過去也是看着雙手打出來的,現在也一樣。”
左淮點頭,沒有繼續再問。
下到橋西公社,左淮才明白大柱口中的懂得鄉鎮所有路的意思,原來都是靠十一路走出來的。
橋西公社就一輛拖拉機,還壞在了上河大隊。
上河大隊是秋河大隊的鄰居,但是不像秋河大隊靠近國道,它是在很偏僻的裏面,得繞山路才能進去。
道路也不寬,只能通過一輛牛車的大小。生活條件艱難,想供孩子上學那是沒有可能的,每年還要倒欠大隊好多錢。
左淮家這邊,主要種植水稻,山地種玉米花生番薯。
上河大隊水田沒有多少,又不經過河流,想要種水稻很困難。
還時常偷偷抽秋河大隊挖的魚塘水,左軍也睜只眼閉只眼,當做沒有看見,只要動作不過火,因為裏面的條件确實比他們差很多。
左淮走了一個半小時,都開始佩服起大柱和大稼了,背着修理工具走那麽久,腳步還沒有一絲遲緩。
一年下來估計有大半年都在背着工具行走。
左淮忍不住嘆服,“你們不累嗎?”
大稼拿脖子上的汗巾擦了把汗,“習慣了,有啥累的,這些可比幹農活簡單多了,還有工資領。”
左淮能從他們眼裏看到對這份工作的滿足和喜愛。
還是按耐不住好奇心問了句,“如果能有更好的選擇,你們會離開這個崗位嗎?”
大柱認真思考了下,拒絕了,“這份工作都幹熟練了,去其他地方也不熟,整錯了可怎麽辦,不成。”
大稼則連想都不想就拒絕了。
左淮第一次體會到未來政治老師所說的,幹一行愛一行。
眨了眨眼睛,不再問話。
繼續沉默的行走,就跟大柱和大稼之前的路程一般。
在左淮都有點受不住的時候,終于看到了停在道路中間的拖拉機。
大柱主動走上去看起拖拉機,大稼則詢問駕駛拖拉機的社員,也就是上河大隊的大隊長。
方隊長不好意思的撓頭,“不好意思啊,又給你們添麻煩了。”
左淮在一旁看着,看樣子方隊長跟大柱兩個很熟悉。
大稼安撫,“沒事,你們交糧很重要,這拖拉機也上年份了,出點小毛病沒事。”
方隊長還是不好意思,“每年都讓你們過來,跑大老遠的,要是我們用牛車就行了。”
大稼嗤了一聲,“用啥牛車,也不怕牛車累倒,載人進城就夠勉強了,拖拉機能修好,別想茬了,你不信拖拉機,也得信我們的手藝不是。”
說完,也不看方隊長,跟着蹲下去修起拖拉機。
老問題,還是打火打不起來,大柱一個人也能搞定,不多時,就整好了。
糧食也繼續運出去,方隊長讓大柱幾個都坐到後面的牛車,走過來太辛苦了。
左淮見大柱不客氣,也跟着爬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