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第二十九章

剛剛的小插曲并沒有影響到秦彬幾人的興致,一家子熱熱鬧鬧開開心心地進了寬敞的廚房。因着外面天寒地凍下大雪的緣故,陳老太太老兩口住的主卧需要燒炕,堂屋跟李老太太所住的西屋的火牆也得燒熱乎了,因此即使家中不缺煤氣罐和蜂窩煤,廚房做飯時還是緊着柴火燒。而陳老爺子家最不缺的就是柴火了,六月份收的麥稈,八月底收的玉米杆、黃豆杆、棉花杆、芝麻杆,還有前不久賣玉米時留下的幾十袋子幹玉米芯等等,後院堆了小半個院子,估計撐過整個冬天都不是什麽難事兒。

陳老太太跟李老太太都是愛搗鼓美食并且也極其擅長廚藝的人,倆老太太湊在一起嘀嘀咕咕了不多會兒,就手腳麻利地開始準備大展身手,陳老爺子很是自覺地搬個小板凳坐在土竈邊上燒火,而閑着沒事兒幹的秦彬跟劉清泉則直接坐在陳老爺子身後的幹玉米芯子垛上,一面陪三位老人聊天唠嗑,一面等着陳老爺子給他們烤香噴噴甜滋滋的美味紅薯。

“老頭子,那幾家出門去城裏打工的孩子們都還沒回家嗎?”雖然對那幾個貪婪又勢利眼的侄子沒什麽感情,但陳老太太向來心善,還是忍不住憂心沖沖地開口問道。

“老四家老大阿強夫妻倆前兒個剛回來,二哥家老大老二兩家好像都在路上,應該快回來了。至于大官小官(陳老爺子大哥家的兩個兒子)兩家子,大嫂聽說臨近年關可以拿高額加班費,就沒讓他們回來,說是不用急,只要年三十之前回來就行。”陳老爺子低低嘆息了一聲,他勸也勸了,說也說了,只是他那幾個越老越糊塗的兄弟們不當回事兒,他也着實沒有辦法。而他那兩個在村裏人看來出人頭地走出農門成為城裏人的五弟六弟,則是一直瞧不起他們這些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老農民,別說聽進去他的建議了,連他的電話都不接的。陳老爺子是看重兄弟親情,但也知道什麽是遠近親疏,他該做的都做了,也算是盡到了他作為血脈兄弟的責任,兄弟們不聽勸,他也不能拿他們怎麽着,只是想着以後實在是熬不過去時,他适當地拉把手,也算對得起黃泉之下的老父老母了。

“哎,人說吃一塹長一智,大嫂平時那麽精明,怎麽在關鍵時候腦子就不好使了呢?九月份兒那會兒也是,眼瞅着雨越下越大,一直都停不下來,咱村裏在外打工的都回村了,就她看重那點兒錢,硬是不讓他兒子媳婦回來,也不知道大官小官兩口子那段時間受了什麽罪。新聞咱們都看了,人家城裏本地人還不好過的,去打工的能好到哪裏去?那老娘們兒也是真心狠,為了錢啥都不顧……”陳老太太一面手腳麻利地收拾鮮肉鮮魚,一面唠唠叨叨地數落心狠死愛錢的劉菜花。

“誰說不是呢?不過也不能都怨大嫂一個人,那兩個孩子你也是知道的,從小被他娘帶出那些壞毛病,估計也是存了趁亂大撈一筆的主意的,只是沒料到那場雨下那麽大那麽久,他們也算是自作自受了。上次他們受了教訓,這次應該不會那麽糊塗了,我估摸着這幾天咱們村兒在外打工的人都會陸續回來,畢竟誰都不是傻子,眼看着這大雪下個沒完,還是呆在村裏比較穩妥。”陳老爺子将土竈內柴火堆裏燒的黑乎乎的兩塊兒紅薯用燒火棍扒拉出來,遞給眼巴巴蹲在一邊等着的秦彬跟劉清泉,看着兩個半大小子顧不得燙嘴,火急火燎地剝掉燒黑的外皮就往嘴裏塞,陳老爺子忍不住勾起了嘴角,內心對未來的不确定和惶恐之感倒是稍稍減弱了一些。

“唔唔,真好吃,比我們學校旁邊賣的那種好吃多了,還是咱們家裏的比較正宗!”劉清泉剛剛在堂屋時,見那幾個小孩兒吃得歡,早就饞了,只是他那幾個姥姥表舅媽在場,他不敢太過随意,那幾個女人最愛嚼舌根了,見了還不知道會怎麽編排他呢。

“呵呵,好吃就多吃點兒,咱們家今年種了一畝地的紅薯,一點兒都沒賣出去,全都存在地窖裏,絕對夠你們吃的。”陳老爺子滿臉慈愛地看着外孫,笑着說道。

“這紅薯不僅能烤着吃,還可以煮粥,做甜點吃,你們愛吃拔絲紅薯不?要不姥姥幫你們做一盤兒?”難得見外孫有特別喜歡吃的東西,陳老太太連忙問道。

“不用了,晚上咱們吃紅薯粥吧。”劉清泉連忙擺手,再好吃的東西,一次吃太多也會變得寡然無味。劉清泉一邊樂滋滋地啃着烤紅薯,一邊扭頭對同樣吃得歡快的秦彬問道:“彬彬,咱們吃了午飯後出去走走吧?咱們家前面那條河應該已經結了很厚的冰,咱們一起去滑冰怎麽樣?我在村裏也有幾個從小一起玩兒到大的好朋友,雖然我們也就寒暑假能在一起玩,但關系一直都挺好的,他們的性子也很容易相處,一會兒我帶你去找他們一起滑冰吧?”劉清泉是個心思極為細膩的人,他不希望秦彬在村裏的日子只能窩在家裏發黴或是上網玩游戲,村裏的人雖然愛東家常西家短的碎嘴,但本性都不壞,他那幾個發小更是好相處又講義氣,短時間內成為至交好友什麽的不大可能,但玩到一塊兒去還是沒什麽問題的。

“大雪天的,往外跑多危險啊,這樣的節氣,山上餓得狠了的野狼野豬之類的也愛往山下跑,萬一碰見了可咋辦?阿清哪,跟彬彬一起呆在家裏看電視吧,別往外跑了,啊?”還沒等秦彬接話,陳老太太就一疊聲地勸了起來,生怕兩個孩子會出什麽意外。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