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

我是個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女生,在茫茫人海中,一撈一大把的那種。就連我爸媽也總是在人多的時候認錯我。

八歲那年的一個暴雨天。

我舉着玫紅色的小傘,在擁擠的人潮中用力尋找我媽的身影。即使那一幕被大雨澆灌得那麽狼狽,都狼狽不過我的心。

我看到我媽遠遠的招呼着路邊紮着兩個小辮的小女孩,然後清晰地聽到她對着別人喊我的名字。

怎麽說呢,那一幕既溫馨又有一絲酸澀。

我連忙跳起來,越過頭頂層層疊加的雨傘,在空隙中隔着雨幕和我媽打招呼。

回家的路上我仍耿耿于懷着,我到底是不是他女兒,這都能認錯?

該不會我出生時,我媽也是像今天這樣馬馬虎虎的抱錯了孩子?

我不敢想,也不敢問我媽,如果我真的不是他們的孩子,他們肯定不要我了。

因為那時候我媽和我爸總說我不如別人家的小孩,不如和誰誰誰交換。

也是那時候,我知道我比不上別人家的小孩兒。

學習比不上他們,才藝趕不上他們,生活中也十分不幸的矮了別人一節。

所以我從小就讨厭別人認錯我,也讨厭別人說我和誰誰長的像,因為這代表“我”沒标簽,讓人記不住。

02

我的生活大概就在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中、一邊努力學習一邊想方設法的和爸媽翰旋中度過的。

和我這個人一樣,沒意思極了。

Advertisement

從上幼兒園開始,我便被爸媽科普哈佛清華北大,腦子裏從小便種下了這些名校的向往和敬畏。

雖然我在幼兒園沒有顯示出過人的天賦,但我媽覺得我是大智若愚,厚積薄發的類型。

我挺感謝他們沒有放棄我,各種藝術班,能兼顧的我都學了。

可惜的是,我不擅長任何和藝術有關的東西,素描課上我根本不懂老師說的陰影,所有物體的陰影,都是我随心所欲鉛筆塗塗抹抹而成,毫無角度與現實可言;

學鋼琴就更不用說了,我完全沒有樂感。我至今還記得有個鋼琴班的小女孩兒說過一句特別成熟,特別和她稚嫩的面龐不搭的話,她說,你難道不覺得當你的指尖觸碰到鋼琴冰涼的黑白鍵時,心裏會很感動麽?

不知怎麽的,我聽到她說的話,覺得自己真的是芸芸衆生。

我的回答更是驗證了我的俗不可耐,我忙不疊的點頭表示贊同,現在想來真是欲蓋彌彰。

後來的古筝,二胡甚至舞蹈班,我都被深深打擊。

我永遠記得舞蹈班的老師瞞着我帶着其他的學員去參加市裏的比賽的場景,她唯獨不告訴我,也沒有讓我參加。

她可能永遠不知道我和老媽去逛街時,親眼看到他們被圍的裏三層外三層的感覺吧。

那些小朋友的新年禮物是來自周圍大人的掌聲和贊許,而我只有一個人愣在外圍,不知道該說什麽。

後來我便沒有參加過任何藝術課外班。

可能是這些沒有的天賦,所以我總是特別羨慕那些站在聚光燈下的人,我想成為他們。

我想讓別人豔羨的贊許的欣賞的目光落在我身上。

我總是幻想我的指尖下流動的樂章感動了多少人,也會假裝自己踮起腳尖的舞姿有多麽優美。

但我知道我不可能。我能做的就是老老實實學習。

成為一個什麽都沒有,在精神上一窮二白的學生。

在學校就學學學,回了家就玩玩玩。

這就是我,我叫葉慕青。

普普通通,平平凡凡,一一般般,沒有什麽特別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