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宴客

再過幾天,木匠叔就來家裏通知說家具做好了,讓秦皓有空過去驗貨,有什麽不滿意的還可以修改。

秦皓取了銀兩,當場就随木匠叔回去看貨,徐迩,徐杉農閑在家,也跟着去湊熱鬧。

家具做的比想象中還要好太多。

樣式古樸的木床兩張,長寬足有兩米,床柱和床頭雕了吉祥的花鳥圖樣,美觀大方。

衣櫃也按照秦皓描述的現代模式,做成四開的推拉門,分區合理,有挂衣的木鈎,也有一格格裝小衣物的抽屜。

櫃門上沒有俗氣的大字,只是鑿出一條條簡單的線條。

桌子要了兩張,一張用作書桌,木匠叔之前給秀才做過書桌,因此做出來的書桌很雅氣,配了小軟凳。

還做了一張餐桌,大圓桌加一套靠椅。

秦皓最滿意的是一張軟塌,既可以用來小憩,往後仰還可以變成搖搖椅。

古人智慧真的超群,放在現代,秦皓也沒有看過這樣的設計。

還有櫥櫃,書架等其他各種架子做的也比當時定的要多,木匠叔考慮的很周到,秦皓沒想到的也幫他做了出來。

爽快地付錢,一件一件的家具被牛車拉回了秦皓的家,等到家具全部入屋,秦皓将之前買的東西也從徐宜家搬過來,這才有點家的雛形。

秦皓和王叔麽商量,想辦幾桌酒席宴請村裏人,一方面因為他買房了,喊大夥聚聚。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要告知徐家村的村民他要在這裏安家了。

王叔麽給他定了飯菜标準,不能像這幾天自己家裏吃的一樣,頓頓精米白面,大魚大肉。

村裏擺宴席,就算是地主家也最多是糙米飯,兩三盆肉菜,兩三個素菜。

Advertisement

秦皓想着自己也不必刻意突出,入鄉随俗,就同意王叔麽定的五個菜,兩葷兩素加一湯,主食有糙米飯和蒸玉米。

秦皓會打獵,兩葷定成土豆燒雞,爆炒兔肉,一湯就定為酸菜魚湯。

王叔麽主動要做宴席主廚,徐宜負責給他打下手,徐華,徐迩負責招待客人和端菜,洗碗。

倒是秦皓沒有被安排任何事,到時候負責應酬村裏威望高的長輩喝酒就行。

宴請的清單秦皓請村長過目敲定,同時麻煩村長邀請客人。

和村長詳聊之後,預計要準備十六桌,保險起見,秦皓預留了兩桌富餘席面,不怕人多,只怕席面不夠。

宴席定在四天後的初七中午,還有四天留給秦皓準備食材。

四天內要抓二十只野雞,二十只兔子,二十條草魚。

王叔麽找麽家村子相熟的獵戶借了張大弓,秦皓上手一拉,感覺山上兔子要滅絕了。

帶着徐迩,跑進深山才抓到足量的野雞和兔子,又去了更遠的河流,掃蕩了一條河的魚。

抓捕過程不難,難的是抓回來後的宰殺收拾。

三家人齊動手,燒水,剃毛,收拾內髒,切塊,整整一天,才清理完,手上的腥味遲遲不散。

連夜采摘蔬菜,清洗,放在籃子裏備用。

秦皓抽空去縣城買了花生瓜子,若幹種幹果,還打了十幾斤米酒釀,到時候熱水一沖,想喝多少有多少。

等到宴客的早晨,王叔麽早早就來到秦皓家,煮了一大鍋肉絲面,幾個人一起吃了個飽飽的早飯。

之後指揮着徐華,徐迩去村裏借桌椅,碗筷。徐宜留在秦皓家裏幫王叔麽切菜腌菜,調醬料。

進廚房的時候發現柴已經劈好堆滿了一牆,徐宜嘴角忍不住向上彎了彎,應該是秦皓提前幫他劈好的。

上午十點的時候,村長帶着族老,率先到了,秦皓趕緊将人領到主桌,桌子上徐迩已經放了一盤花生瓜子,一盤幹果,見村長一行人來了,又去泡茶。

“秦皓,待會其他村的村長和被救小孩的家長也會過來,大概十幾個人。”村長提醒秦皓。

“沒事,多準備了兩桌,十幾個人沒問題。”

剛和主桌的族老互相認識,又有人陸續進門,除非長輩,秦皓沒有親自去迎,由徐華出面招待。

村民沒有空手來,一般會帶十個雞蛋,或者幾把幹菜,徐華還會做個簡單的記錄,畫圈表示雞蛋,一豎表示幹菜。

快十二點的時候,幾個被救孩子的家長,拎了肉和母雞,帶着自家孩子過來和秦皓打招呼。

小孩們被家長壓着磕頭,驚得秦皓連忙起身制止,一直說人沒事就好,舉手之勞,無須挂齒。

正要開席的時候,快馬送來了縣衙頒獎的義士牌匾,上書見義勇為四個鎏金大字,下方有縣衙印章。

衙役大聲詢問:“秦皓何在?”

秦皓走過去拱拱手:“正是在下!”

雙手接過牌匾,放置在大堂最顯眼的地方,又取了一兩碎銀子,用紅布包好遞給報送喜信的衙役。

衙役接過紅包,居然是碎銀,态度立馬殷勤了很多,恭維話說了一段又一段,說得參加宴席的村民臉上有光,與有榮焉。

衙役身負公務,很快就回縣城了,衙役走後,正式開席。

兩葷兩素一湯裝的滿滿的被端了出來,糙米飯和米酒一桌一桶,玉米一桌一盆。

開席之前,秦皓站起來,對着所有客人,朗聲道。

“各位叔叔,叔麽,大哥,哥麽,還有各位弟弟,弟郎,感謝大夥今天莅臨寒舍,粗茶淡飯,薄酒一碗,大家吃好喝好。”

“承蒙各位關照,秦皓才能在徐家村立足,成了有根之人,感謝村長叔,為秦皓的事到處奔走,四處打點,待我如親子,皓感激不盡。”

感謝王叔麽,徐宜,徐華,徐迩和徐杉,這些天對我無微不至的關心,讓我能吃飽穿暖,很快适應了徐家村的生活,”

“最要感謝的是村裏每一位村民,願意接受秦皓成為徐家村一員。”

“從今往後,我作為一名徐家村的村民,一定遵紀守法,尊老愛幼,尊重并跟随徐家村的習俗,成為一名有責任,有擔當,頂天立地的漢子。我先喝三碗,各位自便。”

端起眼前的米酒,連喝三碗,喝完将空碗朝下,随後向着村民深深鞠了一躬。

所有人都被感動了,哥兒們大都紅了眼睛,有幾個還抹了抹眼角的淚水。

縣令都稱贊過的人這麽正式地向他們道謝,突然覺得自己好像做了什麽了不起的事一樣。

村長接着站了起來,語氣激動:“各位,秦皓救了村裏的娃,我們村更加要感謝他,他是村裏的恩人也是我徐國的後輩,今天我話放在這,如果誰不知好歹,胡攪蠻纏,欺負秦皓的話,別怪我不講情面。”

村民們紛紛表态,還有漢子還站起來喊村長講的對,秦皓是個好的。

王叔麽和衆徐家小弟個個淚眼泠泠,鼻頭都紅了,與村民們相比,他們心裏更加心疼秦皓幾分。

徐杉跑到秦皓跟前,一下子就抱住了他的大腿:“皓哥最厲害了,我最喜歡皓哥。”

秦皓逐桌又去敬酒,一輪下來肚子都要炸了。

三番四次偷溜放水,回來又被村裏的漢子拉着喝酒,這個時候秦皓最後悔的就是為什麽買的不是高粱酒,失策。

一頓飯吃到午時末,好多漢子都喝高了,被現場感動的氣氛一激,相熟的幾個又抱成一團。

關系好的感情更加堅固,有誤會的,有隔閡的也通過今天一頓酒,一個擁抱冰釋前嫌。

沒想到這頓飯不但拉近了秦皓與村民的關系,更拉近了村民之間的關系。

未時中,外村人帶着小孩回村,村長也站起來和秦皓招呼了一聲,帶着村裏的老人走了,其他人看主桌的人都走光了,也不好久待,幾個一起互相攙扶,搖搖晃晃地回家去了。

秦皓實在喝太多酒了,也沒吃什麽東西,感覺有點難受,徐迩扶他進屋睡覺。

其他五人開始收拾一片狼藉的桌子,連小杉都跑進跑出忙着端碗遞筷。

徐迩,徐華将桌子擦幹淨,清掃完院子後再用水沖洗了一遍。

王叔麽和徐宜在廚房洗刷碗筷,整整十八桌碗筷,洗了一個多時辰。

待全部整理好,徐迩,徐華又去村民家還桌椅和碗筷,直到天黑,才算完事。

幾個人實在太累,攤在堂屋的圓桌上,半晌沒有言語,待休息了好一陣子,王叔麽和徐宜回家洗澡,一天待在廚房,感覺自己都快馊掉了。

月上中天,大家夥才感覺到了洶湧的餓意,剩菜剩飯還有一些,王叔麽直接倒在一起做了一鍋炒飯,有肉有菜,味道還挺好,個個吃的不亦樂乎。

徐宜叫徐迩去看看秦皓,中午和晚上都沒有吃飯,空腹喝了那麽多米酒,身體再好也撐不住。

徐迩和徐杉輕聲進了秦皓房間,發現秦皓已經醒了,睜着雙眼望着房頂。

“皓哥,起來吃飯了,叔麽做的炒飯,好好吃,我吃了兩碗。”徐杉一下子就爬上了秦皓的床。

“小迩,過來扶下皓哥,餓的發暈。”

徐迩過去把秦皓架起來,扶着他去了餐桌,秦皓狼吞虎咽地吃了兩碗炒飯,端起徐宜給他倒的水,咕嚕咕嚕喝了一通,感覺自己終于活過來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