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富強社會建設日記(17)
說實在的,若不是龍氣于她有重要之用,恰逢朝中無人鎮得住局面,蘇念真不想當這個皇帝。
事情多是真的是多。
尤其當下除武将外,朝中文臣多不買蘇念的帳,幾處官位閑置,前朝制度又根本是狗屁不通。
北境軍中幾位還算過得去軍師還沒歇口氣,和家人團聚,便統統都被蘇念拉來處理政事。
若不是兩位式神沒什麽思想情緒,被蘇念留在山莊裏看莊子,她甚至對這自家式神都動了心思。
饒是如此,朝中瑣事依舊繁多,光是每日事務,便累滿數十個木案。
若不是蘇念能用靈力作作弊,怕真是登了帝,也得過勞死。
得早日收攏些人才方可。
還有,南邊那些不怎麽張眼的吏官,也是時候換一換了。
蘇念提筆在最後一本奏折寫了一個閱字,揉了揉眉心,随手在面上扣了只面具,朝山莊滿山紅葉走去。
“許久未來山莊,倒不知道,燼如今如何。”
系統:!!
等等,如果他記得沒錯,現在山莊裏的那個是……
“前輩稍等!”系統沉痛。
“嗯?”
蘇念略帶奇異地停下腳步。
Advertisement
系統內心咽了一口口水,面上卻依舊是大義凜然的模樣,“勤勉朝政,為君之道,前輩,這些奏折還未處理完,您要不要先處理了?”
“只剩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式神可替我處理。”
“那那,山莊外紅楓勝血,我們去看看吧?”
“昨日你已看過。”
“前輩您累不累,要不要喝口茶潤潤?”
“不必。”
兩人對話時,蘇念已經走至一處庭院門口,楓紅碧天,如海面倒映焰火,庭前兩株紫葉桃,往深處一片紅楓林。
一個黑袍人手持一柄黑色長劍,長身立于楓林之間,任憑紅楓落在衣角,遠遠看去,單憑身影,明明極冷,極寒,仿佛沒有任何“人”的生意,卻似乎被紅楓葉熏染出細微的暖意。
他微微閉目,似在小憩。
系統見狀,忙松一口氣。
還好還好,還好主上離這裏不遠,靈栖雖寄宿靈栖劍,卻是無形之靈,消散得也快。
燼豁然睜眼,見來人,眼底眸色依舊是一片殷紅,明明面無表情,只是許是楓葉金黃,襯得眼角莫名緩和。
“回來了。”
“嗯。”
蘇念緩步走到他身邊,幾年時間,少年人已比她略高一頭,看他懷中玄劍,有些訝然,“返璞歸真?倒是柄好劍。”
“僥幸所得罷了,此劍名為靈栖。”
他話中皆是不盡然,将劍單手遞給蘇念,語氣古井無波,“你若看得上,贈你何妨?”
靈栖?
古言鳳栖梧桐,可還未聽靈栖何處?
一邊的系統聞言倒吸一口冷氣。
這他媽,靈栖可是王劍啊。
蘇念接過劍,屈指輕彈劍身,發出一聲脆響,卻道:“不了。”
“為何?”
蘇念将靈栖遞還給燼:“劍也好、器物也好,本是身外之物,利用足矣,依賴則罷,何況既然是你所得,便是冥冥中與你有緣。”
朱紅眼眸微閃,燼難得勾唇笑了,笑中有不自覺的柔和:“與我…有緣嗎?”
“到是我疏忽了。”蘇念略微沉吟,“你既有如此寶劍,不學劍法,也是可惜。”
燼收了劍,心念微動,似是聽到什麽好笑的事情:“怎麽,你要教我劍法?”
“不,不是我。”
蘇念緩緩搖頭,靜靜看着他的反應,“我知世上有一人,雖無靈力仙法,可單論及劍意,卻在我之上。”
“哦?”
系統忽然想起來了什麽,心裏打出一個問號。
——等等?
蘇念慢悠悠道:“此人名曰千盡,說起此名,也算和你有緣。”
“……”
千盡本人內心瞬間微妙了起來。
即便主流思想再怎樣不語怪力亂神,可始于鄒衍的那套陰陽主運,朝代更疊的學說,真的很容易利用。
京城這漫天紙鶴,愣是讓原先大罵蘇念牝雞司晨的人們停了口。
起碼是明面上的。
畢竟秋收,在大梁原定的田戶苛稅在被蘇念砍了一半後,若真有人敢罵蘇念一句,怕街上真有農戶抄家夥集體搞他。
農戶人家可不怎麽管什麽牝雞司晨,朝代更疊,對于他們而言,誰能給□□路,誰就是好皇帝。
田中沉甸甸的麥穗屬于自己,梁琛可做不到。
局勢穩定後,蘇念将原先北境收獲了那一批糧食作為谷種,連同一道命令分發下去。
凡願以朝廷之種為來年耕種者,賦稅可再減半。
然而大家領了谷種,卻對視一眼,滿眼猶豫。
種不種?
谷種對農家而言,是大事情,大家都有現成的種子,自然不會輕易更改。
于是多數人只是領了種子,準備來年留片地試試,還有一群人根本不打算種,直接篩了做飯。
蘇念當然猜得到這群人在想什麽,她現在在為另外一件事情犯愁。
科舉。
新國政治大體繼承得是大梁遺産,國子監也是原封不動地保留下來,奈何作為儒學大家的聚集地,這地方算是蘇念等位來,整個朝廷體系受災最為嚴重的地方。
嗯,近五十人博士助教的國子監集體告老還鄉,硬是只留下了十來人。
還都是些群只為混口飯吃的烏合之衆。
換句話說,她要是準備開科舉,這題甚至得她自己來出。
罷了罷了。
換個角度而言,也非是一件壞事。
起碼,什麽樣人進來朝堂,她自己能選。
“前輩,您當真打算自己出題啊。這可不是件小工程。”
“又不是明年開始。”
“嗯?”
她擡手磨了墨,墨硯映着月色,皎然脫俗,提筆寫下一份旨意,拿起玉玺,上面寄身的小龍睡眼朦胧地望着她,鼓了鼓腮幫子,似乎相當不滿意她這麽晚還打擾人家清夢。
“先從學堂開始改吧,左右顧城南的鋪子開滿了全國,眼下兵糧金錢軍力皆是充足,倒等得起。”
印下玉玺,蘇念滿意了。
“前輩是要新建學堂?變動這麽大!”系統從識海飛入,落到聖旨上,有些憂慮地開口:“……那些人不買賬怎麽辦。”
“那就選買賬的人為官,日子長了,他們自然能分得清利弊。實在分不清的,我也不需要此等迂腐頑固之人。”
于是随着這道旨意下去,京城內外,開設不少直屬朝廷新開的學堂,除卻日常四書五經,還有平日裏正派讀書人看不起的雜學門類。
減稅減政,裁官改體,農業革善,修建學堂,鼓勵科研等等一系列政令下來,全國是步入正軌了,想殺蘇念的人,也真是不少。
奈何硬碰硬還真是碰不起,畢竟打仗這件事,對蘇念而言,是最不需要動什麽腦子的事情。
甚至連手都不用。
之前蘇念擋在前面,武珲等武将一路南下,只感覺自己打了個寂寞,還沒動手,得,天下太平了。
正憋屈沒架能打呢。
道元元年末,南四郡反叛。
道元二年春,南四郡平叛。
這場來勢洶洶的叛亂,總歷時,三個月。
……
京城裏蠢蠢欲動的世家見被武珲押來京城斬首示衆的四郡太守,瞬間熄了氣。
這他麽還打什麽!
誰打得過!
然而明的不行,他們可以來暗的。
老祖宗留下三十六計,可不止兵法适用。
“陛下,該用膳了。”一個尖聲尖氣地太監端着木案,帶着谄媚的笑,“陛下,保重龍體要緊,涼了可就沒那個滋味了。”
宦官慣會見風使舵,可比前朝朝臣來得沒節操得多。
蘇念放下筆,難得準備讓自己休息一下。
拾起銀箸,還未等太監添菜,蘇念就又放下筷子感嘆一聲。
這群人真是……
不忘初心啊。
峰回路轉,河東河西,飯從清湯寡水到山珍海味,地位從冷苑蘇妃到一朝帝王。
這飯中…居然還有人下毒。
果然無論哪個階級,毒計,都是通用的。
還是修仙吧,別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