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陳建華在房間裏轉了兩圈,發現季元景還捧着書在看。

他停下問:“元景,你不心動嗎?你不想回城?”

元景這才放下書施舍他一個眼神:“心不心動想不想的,是能改變現狀,還是讓你想出辦法回城?結果會兩樣嗎?”

陳建華一下子洩了氣,蹲在元景身旁抱着腦袋撞了兩下凳子:“那你說怎辦?”

元景這次将書徹底放下,看向陳建華說:“你現在這樣子與事無補,不過我想也不是沒有機會的。”

陳建華勐地擡頭,眼睛锃亮:“什麽機會?”

元景指着桌上的書說:“有句話說得好,書中自有顏如玉,好了,不跟你說這麽複雜,說簡單點,從張老這件事情中你還沒看出一個趨向麽,那就是國家會越來越重視有才能的人,有才能的人可不是憑空就有的,而是在大學課堂裏培養出來的,所以就這幾年裏,國家肯定會恢複高考,只要你抓住機會考上大學,将來離開農村回到城市還不很簡單?至于你跟馬麗麗,只要你倆考中同一所大學,或是同一個地方的大學,你倆在一起不就同樣簡單了。”

“真的假的?”陳建華不敢置信道,恢複高考的事,現在看來看去可一點跡象都沒有啊,元景說的可信嗎?

元景鄙視了他一眼:“現在這形勢不可能一直持續下去的,國家也不會一直一窮二白的,國家要建設就必須要人才,以我估計,不是這兩年的事就是三年內,肯定會恢複的,所以與其煩惱,不如抓住這幾年的時間,到時候努力一把,能不能出人頭地就看你自己的了,不為自己考慮,也得為以後孩子考慮是不?”

元景知道這年代會有一日恢複高考的,不過他不記得具體是哪一年哪一月,就是塞進腦子的劇情內容裏,自原身死後就以京城鄭家為視角了,也沒有具體說明是哪一年,但後來鄭華八十年代考大學就是很平常的事了,不過那時候大學生也非常金貴。

所以他給不出具體時間,但跑不出兩三年的事。

陳建華撓撓臉:“你說得好有道理,我腦子笨,沒你想得那麽長遠,不過這事我聽你這聰明人的,你說怎辦我就怎辦吧,我去跟麗麗說,告訴麗麗這個好消息,對了,我知道不能聲張,我有數。”

陳建華又恢複了活力,跟猴兒似的蹿了出去,看得元景無語,什麽叫聽他這聰明人的,叫他說陳建華這就是懶,懶得動腦子。

馬麗麗也的确心煩得很,陳建華這人沒什麽大毛病,她挺滿意的,要是兩人一直待農村,她也就息了各種念頭,跟他老實過日子,可要是能回城呢?一南一北,兩人要再在一起可不是那麽容易的事。

聽陳建華轉述了季元景的話,馬麗麗特地跑過來跟季元景求證了一下,元景将他給陳建華說的那番道理又重複了一下,也不勉強他們信。

馬麗麗離開後考慮了好幾日,最後跟陳建華作了個約定,兩人暫時還是處着,等真的恢複高考,兩人考到同一個地方,那馬上就去扯證。

元景聽了覺得也挺好,馬麗麗比起陳建華理智多了,這才是為兩人長遠的将來作打算,而不是圖一時的眼前利益,要他說,陳建華找了馬麗麗絕對是他的福氣,将來兩人在一起了,馬麗麗有這本事将小兩口的日子過得紅火起來。

接下來,只要一有空,馬麗麗就将姜家當成了據點過來看書,找來的書也放在陳建華這邊,她常往姜家跑,村裏和知青院那邊都不覺得奇怪,現在誰不知道她跟陳建華處對象。

有馬麗麗拿了根胡蘿蔔吊在前面,陳建華就跟身後有根鞭子似的,不愛看書的人也捺着性子捧起了書本。

入冬後,元景跟隊裏請了假,去北海農場看望季父,原身的死劫過去了,果然季父也沒像原劇情中離世,但元景還是不太放心季父的身體,不去親自看一眼不能安心,正好他的醫術也得到張老的肯定,這回過去也正好幫季父診斷一下,該調理的就調理起來。

這年頭的交通很不方便,元景來回一趟,折騰了有十天,只在季父那裏停留了兩日,季父那裏的情況叫元景也看得心酸,季父還一直很高興地說現在條件好多了,不過元景也心裏有數了,沒有突然的重大打擊,季父的身體不會那麽快衰敗下去的。

仔細檢查過季父的身體,回來後又跟張老通信敲定了一個調理方子,元景根據開出來的方子找齊藥材做成一個個藥包,做好後就往農場寄去,讓季父沒條件就當茶包泡着喝,有條件就煎一煎,堅持服用會慢慢調理好季父的身體。

去農場的時候元景就說過跟位老中醫學醫了,如今那老中醫調去京城,這讓季父非常高興,因為兒子就算下鄉插隊也沒頹廢下去,堅持學習總有一天會用上的。

元景一直沒跟季父說鄭華的真正身世,這得等季父平反離開農場才能說,因為他不知道季父能不能承受得住。

一切還是往好的方向發展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