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姜青山不在,元景和陳建華依舊住在姜家,村裏人不但沒說什麽,反而放心得很,畢竟牛桂蘭年紀不小了,兩個小年輕住在那裏還能幫着照顧一下牛桂蘭。

牛桂蘭分派了打豬草的任務,早早就回來了,看到季元景笑道:“青山寫信回來了,還有給小季你的,鐵蛋那孩子搶着給你送去了。”

元景笑道:“我拿到了,鐵蛋是個好孩子。”

“小季你去洗洗,我去做晚飯,等小陳回來就能吃了。”自從一起開夥後,姜青山離開了也沒分開吃,牛桂蘭可是知道這兩個年輕人做飯手藝都不怎樣,反正她沒什麽事。

何況除了做飯,家裏其他事情都被兩個年輕人攬過去了。

“诶。”元景應了聲便回房了,帶了點激動的心情拆信。

開頭便是“親愛的元景同志”,讓元景不由莞爾,姜青山是怎麽頂着一張嚴肅板正的臉寫下這幾個字的?不過季父寫信也向來用“親愛的兒子”來稱唿,元景并沒有覺出不對勁的地方。

信裏寫了姜青山回到部隊報到後的情形,歸隊後第二天就開始參加訓練了,訓練的生活雖然單調枯燥,卻是姜青山最為熟悉的生活,他還寫了,受元景影響,他希望在訓練之餘能抽出時間學習,因為姜青山只有初中畢業文憑,與元景還有張老他們接觸後,深覺自己的不足。

元景覺得這樣挺好,他并沒有瞧不起姜青山初中畢業的意思,這是時代和環境造成的,但覺得姜青山用業餘的時間學習補充知識,很好,這對姜青山以後在部隊裏的晉升也大有好處。

“沒回部隊前,經常懷念與戰友們一起訓練的日子,可現在回了部隊,卻常想起和元景你一起上山打獵的情景,不知幾時才能再在一起,就算不打獵,只是一塊兒說說話,也覺得時間過得飛快。”

元景深有同感,越是與姜青山相處,越是覺得與他投緣,相處起來很合拍,就跟他信裏寫的一樣,只是一塊兒說說話,哪怕什麽都不說,只是安靜地坐在一起,都十分安心,時間一晃就過去了。

最後落款是“想你的青山”,看到這幾人字,元景忽覺臉上有些發燒,還沒來得及理清這種情緒,陳建華就一頭沖了進來:“熱死了,都九月了還這麽熱,元景,林棟他們叫我一起下河洗澡去,要不要一起?”

“好啊,那就一起去吧,跟嬸子說一聲,嬸子已幫我們一起做晚飯了。”

“好,我去說。”陳建華又一頭沖出去。

元景将信折好塞回信封裏,和季父寄來的信放在一起,然後拿了毛巾之類的物品,找陳建華一起去河裏洗澡,說不定還能撈點蝦子摸幾條小魚回來熬湯呢。

部隊裏,一天訓練下來滿頭大汗的姜青山往宿舍走,陶勇國從後面追上來,說:“行啊青山,這麽大的訓練量你也承受下來了,很快就能和我一起再出任務了吧。”

姜青山嘴角含笑:“我都說了我完全好了,就你們瞎操心。”

陶勇國到現在才能完全相信,一邊倒退着走一邊看着姜青山說:“看來發配到你們村裏改造的老大夫醫術真的高明,當時給你診斷的醫生水平也不差,可就那樣還是留下了後遺症。對了,我跟我爸說了,讓我爸去打聽打聽,這樣的老大夫留在你們村牛棚裏太可惜了。”

姜青山愣了下點頭:“能早點離開也好,那地方條件确實差,張老他們年紀都不小了。”

雖然張老離開了,讓元景沒辦法再向張老請教,但他相信就算元景知道了,也贊同張老離開牛棚的。

就算張老離開回城了,元景依舊可以跟張老通信請教,依他看,張老越來越喜愛元景,大有想收他為徒的想法,只是考慮到自己的處境,擔心會牽連元景,才沒有提起。

兩人邊走邊說話,到收發室時姜青山又走過去,問值班人員:“有我的信嗎?”

“哈哈,姜青山你又來了,莫非這次回去娶了媳婦?天天念着媳婦來看你媳婦有沒有來信啊,告訴你,今天還真有你的信了,省得你天天跑來問了。”值班人員天天被姜青山追問,不免要打趣一下,然後将他的信遞過來。

姜青山的嘴角翹了起來,寶貝地接過信:“謝了。”

姜青山根本沒解釋有沒有娶媳婦是不是媳婦來的信,旁人不知他的情況,可一旁的陶勇國卻傻眼了,離開收發室,就看到姜青山跟中了邪似的,将信封翻來又翻去地看,搗了他一拳頭說:“你什麽時候娶了媳婦了?還是說離開的時候已經相看好了?”

姜青山這才擡頭看了他一眼說:“沒相看。”

“那這是誰的信?看你這寶貝模樣,說不是媳婦的都讓人不相信。”

姜青山眼睛裏有着亮光,說:“你見過的,就是住在我家裏的知青季元景。”

陶勇國當然知道季元景,見過他的就沒幾人會轉身忘掉,長得就跟舊時代的公子少爺似的,可陶勇國從姜青山這裏知道他不少事,知道他一點不弱,還能上山跟姜青山一起打野豬呢,幹農活也利索得很。

只是姜青山這寶貝的模樣真的沒問題嗎?他扯了姜青山一把:“你對待季元景的态度就跟他是你的媳婦似的,等你以後娶上媳婦,你媳婦不會吃醋?”

姜青山臉上的笑容收斂起來,轉頭認真地看了眼陶勇國,說:“不會。”然後就大步往前走了。

後面的陶勇國一頭霧水,這不會,是說不會吃醋還是不會什麽?陶勇國見過的事情比姜青山多多了,見他這般不免多想,也許是自己想多了吧。

元景寫信當然不會以“親愛的XXX”來開頭,而是直接寫了姜哥兩個字,說實話,叫姜青山心裏有點小失望,不過元景能及時回信就讓他很高興了。

又翻到後面的落款,果然只有孤零零的“元景”兩字,姜青山面無表情地腦補了一個會害羞的季元景,肯定是元景比較害羞保守,沒關系,怎樣的元景他都喜歡。

只有兩頁紙,可姜青山硬是花了半個小時才看完,恨不得将每個字眼都摳下來,要不是陶勇國催促去食堂吃晚飯,再晚就沒吃的了,說不定他還會再從頭到尾看一遍。

從此以後,元景又多了項任務,那就是給姜青山寫信,陳建華要忙着跟馬麗麗處對象,對姜青山沒單獨給他寫信一點意見都沒有,元景寫信了,陳建華也就叮囑一句,幫我給姜哥代問聲好啊,于是元景就在信的末尾會寫上,建華讓我代問聲姜哥好。

這年年底的時候,張河柳的平反調令就下來了,有專門的車子來接他上京,甭說村裏人了,就是張河柳自己也愣了愣,看看牛棚裏的另三個相依為命的老家夥,有點舍不得走。

何景東也有點舍不得張河柳走,嘴裏卻勸道:“都這把年紀了,還矯情什麽,有機會還留在這裏吃苦受累,有多想不開啊?你要真舍不得我們幾個老的,出去了看有沒有機會把我們一起弄出去,不過不要影響自己才好,別沒走幾個月又被送到這兒來改造。”

王老夫婦也說:“對,老何說得在理,出去了先保重自己,我們不要緊,我們現在的日子因為你好過了不少,你走了,我相信這村子裏的人也不會對我們怎樣的。我看小季知青就挺好的,有他在你還有什麽不放心的?”

何景東又說:“我看上面就是看中你的醫術才調你走的,這不正是你希望的麽,窩在這農村裏哪有你發揮的餘地?我們遲早會出去跟你碰頭的。”

“好,好,我走,你們要多保重,我會讓小季照顧你們的。”

何景東他們也笑了:“我看你早就想收小季當徒弟了吧,不如趁這個機會收了吧,這孩子跟那個小姜都挺好的。”

張河柳卻沒敢應下這話,出去後還不知面對什麽樣的情形,不過教還是會繼續教的,張河柳最後将三個老家夥托付給季元景還有牛國柱,跟他們揮揮手,上了車子離開了。

這讓村民們也很感慨,覺得有本事的人,雖然一時半會兒會遭罪,可最後還是會往上走的,沒看都有專門的小車子來接,聽說還是接到京城去的,可不就是去過好日子的麽,大家都很感念張河柳這段時間給大家的幫助,就是可惜以後沒這麽好的大夫還花費這麽少。

張河柳的離開,最多讓村裏人感慨一下,可對隊裏知青造成的影響卻挺大,來插隊的知青有哪一個不想回城的,可回城的機會渺茫,一日日,一年年的,讓他們看不到希望,可現在張河柳卻回城了,是不是他們以後了有這個機會?

陳建華平時性子大咧咧的,仿佛對什麽都不上心,要這次也少有的沉靜下來。

他和馬麗麗關系越來越好,就差扯張證搬一起去了,原本回城渺茫的話,兩人就在紅星生産隊扯證成家也挺好的,但如果能回城呢?一個是京城人,一個是滬城人,相隔那麽遠,要怎麽在一起?這問題很現實。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