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因為沈慧娟的出現,元景這才找人打聽了如今鄭家的情況,得到的結果讓他嘲諷的笑了笑。
鄭大力中風後,當然不能不治療,原本當孝子的鄭老大,因為投入的治療費越來越多,不免生出怨心,加上沈慧娟一直沒有工作靠鄭父養的,還有下面兩個弟弟妹妹在讀書,鄭家的開銷不可謂不大,時間一長,矛盾就爆發了。
原先鄭大力還有公費醫療,可後來他做過的事情被人捅出來了,沒抓起來也是看在他如今的身體情況上,但職務被抹,公費醫療的資格也沒有了,不說鄭老大的媳婦不想忍受下去,鄭老大自己也不想背這麽大包袱。
于是鄭大力從療養院裏被接了回去,又因為兩個弟弟妹妹跟他不是一個媽,他可不願意養着,将人趕了出去,讓他們住到了原先鄭家的房子裏,他覺得自己沒有将人趕出去露宿街頭,已夠給面子了,要依他媳婦的意思,連那房子都不給。
沈慧娟能怎麽辦?不得不咬牙找手工活掙幾個錢撫養一雙兒女,可越來越支撐不下去,就将念頭動到季元景身上了。
元景就笑了,親爸和同父的大哥都沒養着,讓他這個異父的兄長養?真當他好欺負啊。
以前原身的确對沈慧娟這個媽有應必求,可相信就是原身親自過來也不會同意的。
知道這些情況後,元景轉身又丢開了,也沒告訴季父,只要沈慧娟不再來煩他,就沒必要讓季父擔心生氣了。
其實他不知道,季父跟他差不多的想法,鄭家的下場他也很清楚,但怕兒子對親媽心軟,所以也瞞着兒子了。
新藥通過臨床試驗,很快投入生産推到市場上,元景除了得到榮譽,收入也增加了,可這些收入對于他想要做的事來說還是太少了,又繼續投入新藥的開發,一樣樣對民生有利的中成藥陸續投入到市場上,為老百姓所熟悉,不僅如此,他和師父一起開發出來的止血劑等中成藥受到軍隊的關注,師徒兩人直接将方子交上去了,要怎麽生産讓上面張羅去。
也因為此事,上面對元景想要做什麽事,只要不犯原則性錯誤,都是一路開綠燈。
八五年,元景的新藥廠建立了,并且投資建立了幾個藥材種植基地,上面得知元景會在藥廠和藥材種植基地率先安排傷殘退伍軍人,非常爽氣地批了不少地,手續統統辦好送到元景手上。
八五年,姜青山終于從邊境回來了,從營長晉升為團長,調任到京城軍區。
姜青山雖心急跟元景團聚,這幾年他走不開,也就元景抽空去了兩趟,還是作為專家指導戰地醫院的,但去京城前,他還是先回了趟家,這次要将他媽一起接到京城去住,他媽年紀越來越大,再留在農村他不放心。
這回牛桂蘭二話不說就收拾行李跟兒子走了,兒子原來不在京城,她怎好過去?不是給別人添麻煩麽,現在兒子調去京城了,她也能跟去享福了。
以前的紅星生産隊,現在的來溪村的村民,對牛桂蘭是各種羨慕妒忌,雖然牛桂蘭一個寡婦将兒子拉扯大,又只有這麽一個兒子,可一個頂人家七八個不止,瞧瞧,現在姜青山都成團長了,團長什麽級別?他們也說不清楚,反正就是挺大的官了。
來溪村本身氣候和土壤條件都不錯,山中草藥資源也十分豐富,所以鋪開攤子後,元景也派人到來溪村談過種植藥材扶持來溪村的事,這次盡管元景沒來,可給姜青山送行的村民,都叮囑他和牛桂蘭,見着季元景要替村民們好好謝謝他。
他們也沒想到元景在村裏插隊了幾年,離開後還惦記着他們,這回是幫助來溪村發展副業致富呢。
姜青山聽了十分驕傲,這就是他喜歡的人,他喜歡的人就是這樣的優秀。
***
季父這幾年的日子過得非常舒心,兒子十分成功,他的那些老朋友和同事提起他兒子,沒有不誇的,若說有什麽煩心的,那就只有一件了,就是兒子的終身大事問題。
其實想給他兒子介紹對象當媒人的人很多,鄰居有,單位裏有,還聽張老提過一嘴,元景他們醫院裏追求兒子的人也不少,甚至院長都想為兒子做媒,可惜兒子統統拒絕了,忙得連相親的時間都沒有。
眼看兒子快三十歲了,雖然看上去跟二十出頭的小年輕沒兩樣,可兒子依舊單身一人,季父不免有些着急了,想抱孫子是一回事,但更不願意兒子将來會跟他一樣孤身一人,身邊連個伴都沒有。
他沒了老婆好歹還有兒子孝順呢,兒子比自己還不如。
這天元景回家陪老父親吃飯,家裏請了保姆,平時幫助做飯和打掃衛生。
吃好飯,逮着機會的季父忍不住念叨上了,快三十了啊,好姑娘都被其他年輕人挑走了,所以兒子眼光不要那麽挑剔了,不然真想打一輩子光棍?
元景捏着茶杯的手頓了頓,當年在前線時就跟姜青山訂下了關系,只是還未找着機會向雙方長輩公開,兩人都沒想過要瞞一輩子,來往信件中也商量過此事,如果雙方長輩擔心他們膝下荒涼,姜青山提起戰場上犧牲的戰友留下的孩子,元景也挺心動。
他們兩人不可能生孩子的,那收養幾個孩子,一來讓二老免了後顧之憂,二來也讓他們能含饴弄孫,享受天倫之樂。
幾年的書信往來,再加上這幾年的相處,元景真心将季父當父親敬着愛着,也能從季父身上感受到濃濃的父愛,所以不願意欺騙煳弄季父。
“爸,我正想跟爸說這件事,爸,你看我收養幾個在戰場上犧牲的戰士的孩子怎樣?”
嘎?季父聽得一愣,不是在說相親成家的事嗎?怎就跳到收養孩子上了?孩子媽呢?
“就你一人養孩子?不給孩子找個媽?”季父倒沒那麽狹隘,阻攔兒子收養孩子,他們家如今不缺這點錢,家中地方也挺大,有幾個孩子跑跑跳跳的正好,真收養了,他正好準備退休,回來教孫子孫女吧。
“咳,”元景不自在地輕咳一聲,低聲說,“你看青山當孩子媽怎樣?”
“嘭”地一聲,杯子落在桌子上,還好沒掉地上砸碎了,季父懷疑自己的耳朵聽錯了,确認道:“你說孩子媽是誰?”
“爸你沒聽錯,就是姜青山,我們商量好了,決定一起收養幾個孩子,然後給孩子一個家,誰當爸誰當媽都無所謂。”元景冷不丁地扔下一個炸彈。
“胡鬧!”季父拍桌子,可惜沒胡子可吹,“你們這是當過家家啊。”
可他心裏又隐隐冒出另一個可能,只是下意識地就想回避。
“爸,我們沒胡鬧,真的,我想過了,以後和青山一起孝敬你還有桂蘭嬸子,就是你這個兒媳婦不像別人家身嬌體軟,而是個硬漢子,但青山你了解的,除了不會生孩子,其他什麽事都能幹,爸你當年在農場收到的馬甲衣服,不少還是青山縫制的,他還會納鞋底。”元景厚着臉皮蹲到他爸身邊,拉着他爸胳膊說,賣一賣他不算太嫩的臉皮了。
“咳咳,”季父勐地咳嗽,有點想像不出身材高大的漢子坐在燈下縫補衣服納鞋底,要說姜青山好不好,他說不出一個不字,再挑剔也挑剔不出毛病,除了這幾年在前線總讓人擔驚受怕,不對,他要說的不是這個,“你們兩個大男人,這像什麽話?”
“爸,”元景眼巴巴地看向他爸,“我發現我這麽多年就沒對一個女人動過心,爸,你說我是不是有毛病?”
季父手一哆嗦,哎喲喂,這下哪裏還舍得責備兒子,肯定都是小姜帶壞他兒子的,兒子當年下鄉才多大?
季父連忙安撫兒子:“沒事,有爸爸在呢,不娶媳婦就不娶,想讓姜青山當媳婦也可以,讓他嫁進咱們季家的門。”
元景撲進季父的懷裏悶笑,他其實就是仗着季父愛他,所以才會這樣的肆無忌憚,說來還是他不孝了:“爸,是兒子不孝。”
“不會,誰敢說我兒子不孝順的?感情的事爸知道,勉強不來的,看爸就知道了。”因為自己和前妻的下場,季父在感情的事上其實并不勉強兒子,只是怕兒子一人孤單,現在看來有小姜陪伴也是不錯的結果,姜青山的人品他還是很相信的。
但就這樣拐走他兒子?那可不行!
另一邊,桂蘭嬸子也操心兒子的婚事,三十都過了,怎還沒娶一個媳婦呢,知道她兒子成了團長還回鄉來接她去京城住,接連幾日都有媒人上門,說的不是村裏就是附近村子的,不,還有鎮上和縣裏的姑娘,可兒子沒回來她哪敢應。
這一回來沒待兩天就帶她上路去京城了,說親的事也耽擱下來,火車上,桂蘭嬸子也忍不住念叨,什麽時候才讓她抱上孫子孫女。
“媽,別急,你看這幾張照片,都會是你的孫子孫女,這次在京城那邊安頓下來,我就着手去将他們接回來,正好可以陪陪媽你。”
牛桂蘭這幾年精神頭越發好,接過照片問:“這是什麽意思?都是我的孫子孫女?”
姜青山說了這幾個孩子家裏的情況,父親都在戰場上犧牲了,孩子的母親不是改嫁了就是因意外不在了,雖有其他親人,但處境并不是太好,姜青山寫信讓人仔細調查過後,才确定要收養這幾個孩子的。
牛桂蘭一聽這幾個孩子的處境就心疼上了,兒子在戰場上活着回來了,她想不出兒子要是犧牲了,她能不能受得了打擊,以己度人,對這些失去父親的孩子,她十二分的心疼。
知道兒子在邊境,那時戰争最緊張激烈的時候已經過去了,她才知道結果,也知道兒子受過一次重傷,是被小季那孩子救回來的,小季可真是她兒子的大恩人,救了兩回。
“可是你未來媳婦會同意?”牛桂蘭這邊一點問題都沒有,要不,她還是帶幾個孫子孫女回鄉下去住,不影響兒子和未來媳婦的小家庭吧。
姜青山輕咳了一聲,臉有些發紅,就是臉膛比以前更黑了,看不出那害羞的紅:“就是跟他商量過的,媽,我追求他好幾年才讓他答應的。”
“真的?媽認不認識?”牛桂蘭驚喜道。
“媽你認識的,兒子這條命就是他救回來的。”姜青山殷切地看向他媽。
牛桂蘭皺皺眉,不解道:“除了小季救過你命,還有誰?跟小季一起的大夫?”
“媽,就是元景啊。”姜青山忍不住說出真相,原本是打算等到京城再慢慢跟媽說開的,可在火車上這話就到嘴邊了。
牛桂蘭老半天才反應過來是怎麽回事,這包廂裏也沒其他人,牛桂蘭立馬拍上大腿上:“你這是咋回事?不會是你逼迫人家小季大夫的吧?你不會是看人家小季長得好看,你就……生出不該的念頭吧?”
牛桂蘭想到季元景那張生得比村裏姑娘都好看的臉,不會是她兒子将小季當成姑娘一樣對待動了不該動的念頭吧,揮掌拍兒子:“小季還救了你的命,你怎能這樣耽誤小季?不行,媽陪你上京城去找小季道歉去。”
姜青山哭笑不得,任打任罵:“媽你輕點,我沒有強迫元景的,我是追了好幾年征得元景同意才在一塊兒的,領養孩子的事也是跟元景一起商量着來的。”
牛桂蘭還是有些生氣,她就想不通,好好的小季怎會看上她兒子這樣五大三粗的漢子的?怎麽着都覺得對不起小季,唬着臉說:“等到了京城,我要親自問問小季,對了,還有小季他爸呢,他爸不同意你可不能說什麽。”
“行,都聽媽你的。”姜青山喜滋滋答道,媳婦啊,他終于回來了。
火車站,元景親自開車去接姜青山母子,出口處,姜青山一眼就看到人群裏的季元景,無論在哪裏,都是人群中最醒目亮眼的那一個。
順着兒子的目光,牛桂蘭也看到了,感嘆,小季長得越來越好看了,再回頭看兒子黑成炭的臉,真心覺得小季眼瞎了才會看上她兒子,莫名地就覺得心虛。
“嬸子,青山,你們終于來了,盼你們好久了。”元景伸手幫牛桂蘭提行李,心虛的牛桂蘭說不要,可哪裏搶得過元景,元景朝姜青山笑笑,兩人一左一右攙扶着牛桂蘭往外面走。
牛桂蘭左看看右看看,要是真的成了,雖不是她盼望的兒媳婦,但莫名地覺得這兩個孩子默契極了。
“小季啊,等久了吧,辛苦你了。”
“哪裏,沒等多久,再辛苦也沒你們坐這麽長時間的火車辛苦,先回家,家裏阿姨做好飯就等我們回去了。”
“诶,诶,聽小季你的。”心虛的牛桂蘭,面對元景那是他說什麽都好,而且初來大城市,她還心慌慌的呢。
牛桂蘭看不到的地方,元景朝姜青山作口勢:你說了?看嬸子這模樣就是知道了什麽。
姜青山也無聲回道:說了,元景你說了嗎?
元景笑:也說了,不過我爸那一關可沒嬸子這一關好過。
姜青山頓時緊張地挺直了背,一副準備要上戰場的模樣,可不就是另一個戰場麽,不然季父憑什麽同意這麽優秀出色的兒子跟他一個大老粗過一輩子?
元景見了眼裏笑意更濃,兩人的長輩都很通情達理,最重要的,他們都很愛自己的孩子,舍不得為難孩子。
這幾年裏,元景将他家旁邊的四合院也買下來了,讓桂蘭嬸子跟他們住一塊兒,桂蘭嬸子估計不自在,正好錢稱手,隔壁又出房子,所以他立馬買下整修了下,中間開道門,兩家人來去方便得很,以後孩子來了,也可以兩個四合院裏滿地的撒跑。
所以元景送他們去的就是那座四合院,阿姨也是從中間的門過來在這邊做飯的,牛桂蘭進了門,沒想到來京城會住上這樣寬敞的大房子,到老到老,沒想到真享上福了,兒子他爸就沒這個福氣啊。
牛桂蘭吃好洗漱過後先休息,什麽事情都等休息好了養足精神再說,姜青山稍作休息後,就無比乖巧老實地來季父面前受訓。
季父以前非常喜歡這個幫助自己兒子良多的青年,可現在越看他越不順眼,這麽黑,跟他兒子站一起哪裏般配了?可打吧,他伸不出手,罵吧,他一個斯文人也罵不出什麽粗話,最後只能氣着自己。
“你媽那邊怎麽說?”他可不能讓兒子跟着這小子受氣。
姜青山老實說:“火車上跟我說了,我媽打罵了我一頓,覺得我配不上元景。”
這話讓季父心頭舒暢了些,最主要的是姜青山他媽沒覺得兩個孩子不正常,用有色的眼光去看待他們,不然的話他非得阻撓不可,他兒子就算喜歡男人,難道還找不到比姜青山更優秀的男人嗎?
“來,泡壺茶,再來殺幾盤。”季父指派起來,非要将這臭小子指派得團團轉不可,再在棋盤上狠狠虐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