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3

再過了三日,羅維禮便如約去了北城門外的朱家村裏找陳叔,他一看這石磨成品,老實說,他對陳叔的活兒相當滿意。陳叔幫着他拉了趟牛車入城,這次他帶上了自己的戶籍紙,入城時,守城門的小卒看了一眼那紙右下角給蓋的官府紅印,就放他進去了。陳叔和他将一個母板(最底下的固定不動的大磨盤)、兩個子板(大磨盤上面的較小一號的磨盤)用那牛車給拉了進宅院裏。羅維禮說是得放入西廂裏,陳叔就趕着牛車驅近西廂的房門口,然後羅維禮、陳叔還有老爹合力地将那三個重石盤給一個個地往裏面搬,最後整個支巴好。

羅維禮把餘下的工錢給了陳叔,還拿了他用醬漬好的一小壇子豬腿肉送給陳叔,說這東西能放半個多月呢,都是好部件兒的肉,送給他嘗嘗。陳叔一看是豬腿肉,他們村上人一般一年都不見得能吃上一回,這位少爺給了一壇子這麽多,他高興得不得了,連道了好幾聲謝,羅維禮說以後可能還需要做石制的器具,到時可能還得去他村上找他,那陳叔(陳叔是朱家村的外姓人,他家婆娘姓朱,那朱家村裏也不是人人都姓朱的)就說只管來他們朱家村找他就行了。

這日下午,羅維禮去了北區張鐵匠那裏把個大夯錘給取了回來。他是推了個板車去取的,否則以那夯錘的重量,要是這麽的提一路,還不得把他給累死。

他取了夯錘後,回到家後,就将到時要用的工具在西廂房裏擺碼齊整,有條不紊。然後他扛了一個中袋子的油菜籽入了北房的竈間,他家這個竈上的鍋很大,他先将火給升上。然後,去西廂取了只空的米袋子來(他之前買的大型米袋子中還有兩個沒用上),接着,他就專注地炒起油菜籽來....

就這麽幹炒,炒到菜籽殼內的綠芯兒變成發灰黃的樣子就是成了的。他在下午用了一個時辰将一個中袋子的菜籽給炒完了,然後,再用了一個時辰,将這一袋的菜籽用那個石磨給全磨了,接着,他叫來老爹幫自己把石磨上面第一層的那個子板給卸了,兩人費了老大的勁,不過還是給搬擡了下去。接着就是把第二層的子板也給卸了,這一層子板還是嵌在母板內的,所以卸起來更費勁一點。

兩塊石磨板都給卸了後,羅維禮讓老爹取來些個家裏一直備着的那種幹稻草杆子,因為他包那個醬陀子要經常用到稻草杆子,所以家裏經常有備着,一般都是整齊地垛在北房正房的牆角,因為那裏的光照最好,而這種稻草杆子最怕受潮,得一直保持幹燥才行。

老爹取來之後,他就取了一個象棋型竹蒌來,将稻草杆子在裏面勻勻地鋪上兩薄層,接着将磨好的菜籽往裏面一裝,一看,不漏,正好。老爹就照着他的做法,也弄了一個出來,弄完後,送到他跟前給他檢查一下行不行,他看了可以,老爹就又繼續去弄下一個。

等他們統共弄了12個那種陀子出來之後,羅維禮擺了6個進那個母板的凹槽裏,5個成圈兒地放周邊,中間再放一個,還挺正好的....然後老爹幫着他就把那個第二層的子板放壓了上去,一壓,幾乎就給壓實了。

然後,羅維禮将一個中型的壇子直接就放在那個母板的出漿槽口處,接着....他幹脆脫了外衣,因為袖口有點肥,再将裏衣的袖口給卷起,拿了那個大夯錘就往石盤上夯砸下去....

....等了一刻鐘也不見出油,他有點急了,不過,還是一錘子一錘子地鉚勁砸下去,真的,砸的那都不是錘子,砸的是毅力....

再過了一會兒....老爹喉管裏有簡單的音節發出來,手還指着那個槽口,羅維禮一看....出-油-了!!終于!!!

不是說這一刻多鐘是段多麽長的時間,而是....砸的累啊....

但是,他還是下了狠勁地,繼續砸着,每砸大概20來分鐘的樣子,就休息個一刻鐘左右,接着繼續砸。晚飯他吃了兩大碗飯,還有兩塊他之前醬的那種豬肉的大排....

晚飯後,繼續夯....一整晚,到子時将過(淩晨1點不到的樣子)....他收集到了半個中型壇子(1個中型壇子的量=3個小型壇子的量)的菜籽油....用了他四分之三袋的那個中袋子裏的菜籽....他心裏算了算,這樣的話,一只大的米袋子裏的菜籽量能出4小壇的這種油。他有43大袋,能出172小壇........

這麽晚了,他又困又累的,就不想再動了,而且老爹半個時辰前就已經困得不行地去睡了,他本來還想起竈試試這油的煙點、味道什麽的,現在看看還是算了吧,會吵到老爹的,不如先睡吧。他珍惜地扣嚴了那個中壇子的蓋子,關上了西廂房的門,就回自己的東廂去睡覺了。

Advertisement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