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現在這時候, 學校課程除了常見的《語文》《算術》《地理》《自然》等科目,還有諸如《記賬常識》《手工業制作》等。

但是農村裏教師資源匮乏, 那些什麽花裏胡哨根本用不上的記賬常識啊自然地理啊, 大家都認為是“邪門歪道”, 或者稱作“副科”,一般都不會用心學習也不用心教, 都主要把精力放在《語文》和《算術》上, 主要目的是以後能認字不當睜眼瞎, 以及賣買個東西不至于讓人騙, 那就是不錯了。

可是童韻是城裏上的學, 人家那裏是全面發展, 不光追求個識字讀書, 《記賬常識》這種,也就有專門的老師來教, 學習質量各方面都不是農村能比的。

“這個我倒是學過,現在多少記得一些。”童韻手裏捧着一摞子要洗的碗說:“不過這麽多年了,怕是忘記了,再說我也沒實際經驗。”

陳勝利哪管這麽說, 他想着童韻這人心細又有文化, 性子又好,耐心, 比起那孫利民當會計強多了,現在趁着這個功夫,還不如幹脆把童韻培養起來, 以後也是個得力助手,自己的親信!

“得,有沒有經驗的就那回事呗,你知道啥是借,啥是貸不?”

“這當然知道,基本的概念嘛,借就是收了多少,貸就是出去多少。”

“這不就行了!”陳勝利一拍大腿:“妥了,你趕緊別洗碗了,跟我去,我讓孫利民大概給你講講,你就趕緊開始給我算賬吧。”

熬完這個秋收的賬,從此你童韻就是咱大北子莊生産大隊的會計了!

童韻就這麽懵懵地被陳勝利拽上,直接去了生産大隊的辦公處,開始讓孫利民給講解那些賬本。不看不知道,一看這賬本其實很簡單,無非是收了多少玉米大豆棉花,各家多少口人,各家多少工分,加加減減再來個除法,算算該交多少公糧,誰家該分多少。

童韻聰明,不過半天功夫,就上道了。

她也會打算盤,珠心算盤打得噼裏啪啦響,一下五去四,二下五去三,三下五去二,四下五去一,這些口訣背得也溜。

陳勝利看着童韻在那裏寫寫算算的,那叫一個滿意,這比那孫利民強一百倍啊,又是自家親戚,放心。那孫利民當會計年頭長了,總有點小私心,說不得過兩年還琢磨着讓他陳勝利下臺,好讓他親兒子孫建設上場呢。

他早就想找個機會換掉孫利民,現在真是千載難逢良機。

于是在這次秋收後交公糧的時候,他趕緊打了一個申請報告,說了孫利民年紀大了身體不太行總感冒,說了童韻是下鄉知青紮根農村一心為社會主義做貢獻思想覺悟高,專業知識過關帳也算得好。

上面一聽,哪有不允許的道理,當下批準了,大北子莊生産大隊就此換了個會計,童韻也從普通下鄉知青搖身一變成了“幹部”,一個月有大概相當于十五塊錢的工資呢!

Advertisement

當然最讓人喜歡的是,從此後童韻就不用像大家夥那樣下地幹活掙工分了,當會計掙工分,又輕松又高工分的。

第一個月的會計幹部當下來,童韻也累得不輕,沒辦法,走馬上任就遇到了秋收,不過付出也是有收獲的,最後一算賬,她被分了好幾斤棉花,一個人就分好幾斤!

顧家這一家子自然是高興,就連陳秀雲這種都覺得與有榮焉,說起來就是:“我婆婆那邊在小學當老師,弟媳婦也去當會計了,這一家子,哎,都上進,我以後也得上進上進!”

說得大家夥都笑出聲來了。

顧老太自然也是滿意,娶個這麽能幹的兒媳婦,生個漂亮的小孫女,她還有啥不滿足的?為此,她特意拿出了十塊錢,讓顧建軍去城裏,找他大哥要了點票,痛快地割了肉,豬肉是八毛錢一斤,十塊錢那就是十二斤肉。除了肉,還要了一瓶子老白幹,全家人吃一堆奢侈的好飯菜。

吃肉,這在這個年代,可不是什麽随便的事,一年到頭,能見到幾次肉啊?這還是顧老太家日子過得好,你換個其他家,過年都輪不上幾塊肉吃!更不要說十二斤肉一口氣給炖了,那更是見都沒見過的闊氣。

陳秀雲面對那上等的五花肉,都有點不知道怎麽下手了:“這,這得好好做,咋做啊?”

旁邊幾個小孩子翹頭圍着,仔細地瞅着這五花肉:“這就是五花肉啊,這個能做成牛排不?”

陳秀雲一愣:“牛排?那是啥?”

糧倉舉手:“童昭舅舅說了,牛排是一種肉,可好吃了!”

陳秀雲懵了;“那我就不知道了,牛排,是不是牛的排骨啊?我沒聽說過牛排怎麽吃啊……”

旁邊的顧老太聽着這對話,忍不住呵呵笑出聲來:“別聽小孩子亂說了,這是五花肉,不能做牛排的,牛排那是西餐,不是咱随便能吃的。這得虧是家裏,在外面可不能亂說,知道了嗎?”

幾個小孩子連忙高聲手:“奶,知道啦!”

顧老太過去看了下這五花肉,最後說:“得,你們都歇着吧,今日個看看我的手藝!”

陳秀雲一聽,喜得不行:“可以啊,娘,你來做吧,你做出來保準好吃!”

顧老太瞪了陳秀雲一樣:“一邊涼快去吧,就知道說奉承話,你可學着點吧!”

陳秀雲笑:“好好好,我得學着點!”

于是這一日,顧家是顧老太掌廚親自做紅燒肉。本來大家夥也沒啥大指望,反正是肉嘛,肉好吃,肉怎麽做怎麽好吃,肉能難吃嗎?至于怎麽好吃,他們也想不出,反正就是香,香噴噴的,滿嘴流油的香!

誰知道待到顧老太做出的紅燒肉端上了桌,大家都看傻眼了。

端上來的這半鍋的紅燒肉,是那種色澤豔麗亮閃閃的紅,湯汁濃郁,肉塊飽滿,香氣一股子撲到鼻子裏,饞得人流口水。

糧倉咽了下唾沫:“這,這就是紅燒肉?”

童昭也被請過來了,豎着大拇指誇贊:“這個紅燒肉可真标準,這就是地道的紅燒肉,伯母好廚藝!”

顧老太呵呵笑:“多年不做了,也就這樣吧,随便做做,可能味道不太好。”

她還謙虛……

這時候,別說小孩子們已經看直了眼,大人們也都挪不開目光,大家盯着那紅燒肉,心裏震撼啊!

原來同樣是肉,還可以做成這樣,讓人看一眼就要流口水?

“我來說兩句吧,今天主要是慶祝咱童韻當了生産大隊的會計,以後咱童韻就是公家人,就是拿工資的了,就是咱生産大隊的幹部!為了這個,咱們慶祝下,吃一頓好的!”

“娘,這都是多虧了你!以後我那十五塊錢,就交給娘你來保管。”童韻笑着這麽說,其實這能記賬的,挖掘挖掘總是有,別的不說,只說知青裏,總該有合适的人吧,只是人家陳勝利未必信得過而已。

說着間,她就掏出了第一次發的九塊錢。

因為沒幹夠一個月就發錢了,只有九塊。

“說啥呢,這是你自己本事,要不然再怎麽樣也白搭!”說着間,她把那九塊錢接過來,卻取了六塊,留下了三塊重新給了童韻。

“咱們家的人都上工掙工分,不過你這會計的活,比其他人掙的工分要多許多。這其實是你自己的能耐,所以家裏也不好都給你收過來,但是若說不收,也不合适,畢竟別人都上工給家裏做貢獻,你也得貢獻,每個人都得貢獻。所以我說,你一個月的十五塊,自己留下五塊錢,随便買點啥,當私房錢,至于剩下的十塊,那是這個家的。”

說着間,她問大家夥:“你們覺得如何,我這個決定,你們有啥意見,盡管提。”

大家夥聽着,哪能不滿意呢!人家童韻能當幹部當會計那是人家本事,自己想當都當不成,現在童韻當了會計幹部,一是能有更多時間照顧家裏,相對來說陳秀雲馮菊花都輕松一點了,二是能掙錢,一個月十五塊錢中有十塊給公家,那十塊折算下來,可比他們吭哧吭哧在地裏上工要劃算多了!

說白了,童韻當了幹部,她們只有沾光的份,沒有吃虧的理兒。

“公平,公平,我們完全沒意見!童韻留下幾塊錢自己花,那都是應該的,多勞多得!”

顧老太看着大家夥一致贊同臉上喜氣洋洋,不免想起一個人來,那就是蘇巧紅。她想着,如果蘇巧紅在,不知道又得瞎想什麽了。現在離婚了,真好,省的成天有個人在那裏瞎算計。

那種人,怎麽算計她都覺得自己吃虧了。

“好,那就不說啥了,咱吃肉,紅燒肉!”顧老太滿意地下令了。

顧老太這麽一下令,底下大男人小夥子還有幾個媳婦,那自然是伸着筷子趕緊吃。

有一句話是,吃肉不積極,思想有問題。

吃肉能不積極嗎?

大家夥把這紅燒肉吃進嘴裏,一吃之下,那真是閉着眼兒咂摸滋味,半天才出來一句:“好吃,太好吃了!”

口感肥而不膩,軟糯香甜,到嘴裏都不用嚼,使勁就化開了,那叫一個香那叫一個甜,那叫一個松軟。

別說其他人吃得都忘乎所以,就連童昭這種偶爾會想起當年“牛排”滋味的高品味人士,都不由得在咽下第一口後,敬仰地望着顧老太:“伯母,這真好吃,五星級大廚水平,好吃!!”

顧老太笑呵呵:“随便吃,随便吃,今天肉管飽!”

這一家子敞開肚子吃紅燒肉,吃得那叫一個滿口香美啊,大人小孩一個個都吃了個痛快,就連蜜芽兒,也被喂了好幾大塊。

童韻把紅燒肉搗碎了,弄成肉泥泥,配上難得一見的精細白米,攪和一下,直接喂給了蜜芽兒。

蜜芽兒小嘴吧唧吧唧,吃得香甜,張嘴“啊啊啊”,吃了還要,吃了沒夠,張着那紅嘟嘟小嘴兒讨食吃,那小饞樣兒,逗得大家開懷大笑。

吃過紅燒肉,顧家幾個兒媳婦開始收拾盤子碗的,小孩子們要出去玩,陳秀雲還特意叮囑:“出門記得把嘴上的油擦幹淨,別讓外人看到咱吃肉了!”

小孩子們都齊聲說:“知道啦!”

各自用手一抹,把嘴上抹了,又把手放土裏去搓,搓來搓去,油就沒了。

童昭抱着小肉墩蜜芽兒,坐在那裏陪着顧家幾個人說話,看着這情境,難免一樂呵,他是城裏長大的,從小母親對他和姐姐教導嚴格,真沒見過這場面,現在看小孩子們這樣,就覺得特有趣。

顧老太卻是想起一件事,笑着問:“童昭,就咱生産大大隊要去外面買糧食種子的事,你怎麽看?”

秋收過後,把地打理打理,耕耘之後,就得開始播種了,這樣來年才能有個好收成。往年大家都是自己從糧食裏面留出來年的種子來,可是今年孫建設提了個建議,說是他有個親戚在汝州,汝州那塊有人賣糧食種子,那種子能種出尋常産量三倍收成的麥子來。

“如果咱們買了那種子,那咱以後就能人人吃白面了!”孫建設在生産大隊全員會議上,是這麽說的。

他描述的前景實在是太美好,以至于大部分社員都投票要求去買種子。

“這事還是得從長計議,凡事要講科學依據,為什麽這個種子能種出三倍的産量來?這種子哪裏來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