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章

母子三人一邊聊天一邊等湛連城和湛越回來用膳。

不用多久父子二人便回來了,湛夫人連忙讓人擺菜,待二人洗手後一家人就坐下吃飯了,雖不是什麽世家大族但用餐禮儀也是不差的,一頓飯下來沒有什麽聲響,連年歲最小的湛續禮儀都做的十足。

用膳過後一家人圍坐在矮榻上談話,湛連城在外是個公正嚴明的官老爺,在家卻是個溫柔體貼的丈夫,和藹可親的慈父。

湛夫人曾經還開玩笑說他為人父太過慈祥,就不怕孩子不怕他而調皮搗蛋嗎?

湛連城卻不以為然,他直言不諱,“我的孩兒聰慧懂事又孝順,不需要那些做出來的嚴明管束才乖巧聽話,少不得磨掉了父子親情得不償失。”

湛連城看到女兒讓人拿着衣裳交給大兒子的小厮,知道她又幫家裏人做針線了,少不得又要囑咐她兩句。

湛越也擔心她累着,便說自己衣裳夠穿不必時時給自己做。

湛允也應了,一家人又坐了好一會才各自回房洗漱就寢。

泰州城因為交通方便,東有運河,西南北三方也有多條陸路通往各州城,所以歷來都是比較富庶的地方,商業貿易也發達。

湛連城在這裏任職了多年也積攢了一定根基,加上湛夫人更是理家的好手,原先并不富有的家財,經過多年的經營積累已經達到了可觀的數目。

只是湛夫人想着丈夫的官途要更平順些,少不了人脈的疏通,兒子娶媳婦的聘禮,女兒嫁人的嫁妝都需要錢,不知是否要再購置個莊子還是開個鋪子,還是要好好謀劃。

說起來湛夫人的出身算不得差,她原先是德陽伯府的嫡出姑娘,還有一個一母同胞的弟弟虞淵,因為母族虞家在先帝朝被奸臣冤枉而獲罪,全家斬首的斬首,流放的流放。

德陽伯府的人生怕被連累,連忙把虞夫人休離出府,甚至開祠堂把湛夫人姐弟逐出族譜,還曾言不缺這兩條血脈,更不想要流着叛逆之人血脈的子孫。

至親之人竟無情冷血到如此地步,把母子三人的心寒到了極點,姐弟二人随即改了母姓,又改了名再不承認德陽伯府。

當時的德陽伯世子休了虞夫人後很快就續娶了,此後雙方再沒有相見。

湛夫人三人離開德陽伯府後便拿着為數不多的銀錢在平民聚集的地方租了個小宅子住下。

Advertisement

母女二人做些針線賣了維持生計,虞淵雖然年紀還小卻也懂事人又聰明,也開始找門路做些買賣,一家人商量合計之後開了個鋪子賣吃食生意還算好,生活也過得下去。

虞淵即使如此也沒有放棄讀書,他們都相信虞家清白,絕對不會做出叛逆之事,終有一日會平反的,到時候還可以參加科舉入仕。

果然在十年前新帝登基之初,便有一些正直忠義的大臣上奏,請皇帝為虞家等幾家在當年被冤的家族平反,新帝允,很快就平反了冤屈,湛夫人姐弟就入了虞家族譜記在了虞夫人長兄的名下,延續虞家嫡系血脈。

虞家平反之後,虞夫人想辦法找回流放的家人卻無果。

虞淵也在第一年就參加了科舉順利考上了進士,外放之後就帶着母親赴任了,現在在離京都不遠的雍州任通判。

而湛夫人是在那之前遇見了進京趕考的湛連城繼而喜結連理的。

湛夫人的母親虞夫人也是個堅毅的女人,經過如此沉重的打擊還是一路堅守了下來,在得知娘家父兄得以恢複名譽之後喜極而泣,大哭了一場把多年來的委屈全化作淚水宣洩出來,之後兒子又有了前途,女兒更是嫁了良人,一切苦難皆過去。

湛允到正房找母親,發現她正埋頭在一堆賬冊中,聽到她的腳步聲沒擡頭只讓她坐在一旁,過了好一會才停下來。

“娘親,這是在做什麽?現在不是查賬的時間啊,莫不是出了什麽問題?”

湛夫人看着眼前雪膚貌美,五官精致,長得就像那春日的桃花一般嬌豔的女兒,心底湧起一股自豪感。

“娘親是在歸置咱們家的財産,想再做些生意增加一下進項,積累一些家底,以後總是用得着的。”

自家比不得那些世家大族根基深厚更沒有祖業,只能一步步積累,好在經過十幾年的積累也算是富餘之家,兒女從小也得到了精心教養,只是畢竟薄弱了些。

“那娘親可有什麽章程了,說與女兒聽聽,看看能不能幫幫忙?”

或許自己平時畫的那些東西能用的上了。

“我原本打算再購置個莊子的,但是叫管事去打聽了,發現沒什麽好位置的莊子,而且你爹的任期也快滿了,還不知是個什麽安排,最遲這個月月底可能就會有風聲了,這時購置莊子好像也行不通,來不及打理可能就要離開了,很難安排。”

湛夫人一時也有些拿不準該怎麽辦。

“莊子不行,還可以做其他,既然爹爹很有可能調任其他州府,那就先不執行,可以先做好計劃,到時候再一一安排就是了。”

湛夫人想了想也對,不購置莊子就開個鋪子好了,只是經營什麽東西需要好好想想。

“娘親是想不買莊子就再開個鋪子,只是一時還沒想好該做些什麽營生,若是做脂粉,自己沒有獨特的配方沒什麽特點,吃食的話也比不得地方的老牌店鋪招牌手藝,還得好好想想。”

“娘親,女兒有些東西給你瞧瞧,你看看再打算如何?”

說完這話湛允吩咐飄雪回自己的小書房把放在第二層架子左邊的那個錦盒拿來。

湛夫人不知道女兒要幹什麽只靜靜地等着,不一會飄雪就手捧盒子回來了。

湛允接過來打開,抽出了一沓不厚的紙張放在桌子上讓湛夫人細看。

只見紙張上畫着的是一套套首飾頭面,用的是工筆畫,細節清楚明了,甚至還上了色。

湛夫人也是個見多識廣的夫人,平時也是穿金戴銀見過很多精致的珠寶首飾的,這會也不禁眼前一亮。

“這是允兒畫的?”足足有差不多二十來套,樣式新穎別致,甚是好看。

“嗯,是女兒平時想到時畫下的,娘親覺得如何?”

好些首飾翻來覆去就是那幾樣,選擇不多也不夠新奇,所以平時會琢磨一些能不能做些別致又好看的,有主意了便畫下來了。

“娘親覺得很是精致好看,只是可能比較考究師傅的手藝,不過這些都不是問題,越稀罕才越值錢。”

物以稀為貴,真難為女兒是怎麽想到的,真是長了一顆玲珑心。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