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6)
況,諾親現在是自己親家,小女兒還壓人家府上呢。這一上來就給諾親定個罪,你皇帝老子還沒說什麽呢。諾親已經有所收獲,結果大皇子在這裏攪和。真是不懂事。
尼祿還是捏着鼻子打哈哈:“來人,給三位皇子看茶。奴才先将之前的軍情報與三位皇子。請三位皇子入座斟酌。”
大皇子對于尼祿的反應緩和了些,大馬金刀坐在了主座上。二阿哥緩緩捏緊了拳頭和八阿哥坐在了下首。
尼祿借轉身的機會和衛光耀、石敢當交換了眼神,把諾親準備甕中捉鼈的消息告知三位皇子。這個消息瞞不住,甚至皇子們可能早就互通消息了。現在的關鍵是,到底如何勸住大阿哥,不讓他輕舉妄動。
諾親此事上非常穩妥。既不貪功冒進,又有所斬獲。這就讓別人說不出話來。可是皇子們一個勁的要出戰,不好處理啊。
對于京城的洪熙帝來說,斬敵幾百等于沒有實質性進展。洪熙帝的臉色是一天比一天陰沉。要不是諾親是和卓的父親,洪熙帝是真的要憋不住發火了。自己兒子是新兵蛋子,幹啥啥不行,老父親忍了。結果諾親一武将,現在連倭寇到底有多少沒打探清楚,這什麽玩意兒?
和卓兩耳不聞窗外事。奈何後宮裏有多少嫔妃的兒子、娘家人在戰場上。消息是天天新,大家是天天聚。怎麽着都知道自己阿瑪在前線被人說啥也不是。
又因為洪熙帝破天荒沒有斥責,這後宮裏的風言風語可就說什麽的都有了。
抱着寧楚閣,和卓有些不知所措。現在自己是不是也要去乾清宮請罪?可是這樣不就壓實了阿瑪有錯?還是讓皇上換主将?自己什麽都不懂憑什麽指揮皇帝?
寧楚閣看着額娘居然走神很是不滿,抱住最愛的額娘來個愛的親親。意圖喚回額娘的注意力。
和卓抱着沉甸甸的寧楚閣,坐立不安。聖心難測,自己嫁的是帝王而不是丈夫。他不可能為了任何人失了人心。而自己絕對是第一個祭品,更會連累寧楚閣。
洪熙帝自從倭寇來襲,就沒來過後宮。夜夜宿在養心殿。和卓第一次覺得,腦子是個好東西,為什麽我不能擁有!
就在和卓胡思亂想的時候,前線來了抵報,洪熙帝震怒。
五十岚手底下的浪人現在仍舊有百餘人。因為上次那幫開溜的死的透透的,剩下的倭寇反倒唯五十岚是從。
之前想到的連環計,因為人手太少也不可能實施。雖然眼饞濟南府的繁華,五十岚還是準備下次再來。這次是讨不了好了。但是現在海岸線巡邏頻繁,還得聲東擊西才能順利離開。
自打諾親接手幹縣後,不讓漁民出海打漁,不許旅人經過沿海。倭寇想要扛着船從近海逃走幾乎不可能。
Advertisement
這邊五十岚讓人傳信那幾十看守財寶和造船的倭寇,諾親立即就收到了探子的消息。可惜仍舊沒能跟蹤到大批倭寇的藏匿地點。
知道倭寇這是準備逃了,諾親立即開始在小李村周邊海岸線埋伏。倭寇不可能扛着船走太遠,必定到最近的海岸線坐船走人。
濟南府這邊遲遲不松口讓大阿哥領兵去幹縣。大阿哥實在是坐不住了,特意留下不如意的二阿哥繼續在濟南府督辦糧草,自己帶上了老八,好給前線的老五做個面子。這樣,大家還是有功一起領的好兄弟。兩人帶着手下,從濟南府直奔幹縣。
濟南府這邊石敢當知道的時候,大阿哥一行都不知道跑多遠了。石敢當腦海中只有一句話飄過:天要亡我!
五十岚确實是個雞賊的倭寇,本意是讓那幾十浪人開船繞到另一面的海邊接上主力一起跑。沒想到五十岚登船的地方就是大阿哥八阿哥挑選的去幹縣的路線。你說好好的直線距離你們不走,害怕濟南府的人追上來,結果繞遠來個羊入虎口。
卻說大阿哥與八阿哥特意選了臨近關城門的時候出城。等到了這邊已經天擦黑了。
大阿哥八阿哥這次到幹縣并不是能宣揚的好事,一路上即沒舉旗也沒喧嘩,更沒點火把。全程沉默趕路。但是近千鐵騎不可能悄無聲息的路過。五十岚等倭寇已經感覺到了地面的震動,立即隐蔽警覺起來。
作者有話要說: 明日臘八,會有萬更掉落(*^▽^*)
☆、第 23 章
倭寇也沒鬧清楚這幫青兵是從哪裏來的,還以為行蹤暴露了。二話不說,兵馬一來就沖殺下去。
要說被人埋伏一次是倒黴,這兩次都埋伏成功了是真的絕了。大阿哥當場臉都不是臉了。
本來腿腳不利索,硬撐着偷跑出來不就為了争口氣嗎?結果,半路上遇到埋伏了?!
早知道這樣,還派什麽斥候追尋倭寇的蹤跡啊。放大阿哥不就行了嗎,多準啊。
八阿哥還沒見過血,楞了一下才加入戰團。天越來越黑,根本看不出來倭寇到底有多少人。但是想立功的心占了上峰。
小眼神一亮,這不是倭寇,這是軍功啊!
大阿哥這邊都想用勝利洗刷恥辱,雖然沒想到在這裏遭遇,但是毫不畏戰。倭寇很快如一盤散沙,四散撤退。
大阿哥早就瞄上了五十岚,這個一看就是倭寇頭子的賊,一路追上去。
這個時候我們有必要說一下,大阿哥的坐騎是汗血寶馬。而他周圍的親兵的坐騎只是優良戰馬。這還沒怎麽跑呢,親兵就落在了後面。
五十岚這邊剩餘的倭寇不過幾十,一頭鑽進樹林就找不到,大阿哥的汗血寶馬就不頂用了。一時失了方向。
八阿哥這邊興沖沖打掃完戰場,大哥早沒影了。趕緊派個人去濟南府和幹縣報信,自己帶隊就進了樹林。也不管夜幕降臨。
等到八阿哥等人順着蹤跡找到大阿哥的時候,大阿哥已經摔下了馬。本來就沒好的腿再次骨折,血流了一地。
好在大阿哥的親兵已經有好幾個先一步找到了大阿哥。只是包紮手段太簡陋。
大阿哥面色蒼白,看見老八緩緩說道:“八弟,我被那幫倭寇埋伏了,沒小心摔下了馬。幸虧咱們的人來得快。”
“大哥看見倭寇往哪裏跑了嗎?”
大阿哥一邊搖頭一邊說:“他們一人一個方向。那個倭寇頭子更是不見蹤影。可恨!”
八阿哥看老大臉色實在不好,張羅着一行人收攏軍隊撤出森林。沒想到異變陡生。
前面的親兵一腳踩空,落進了布滿尖刺的陷阱。一波倭寇突襲過來,很快戰成一團。
五十岚瞅準趴在馬上的大阿哥就要砍,八阿哥下意識的一檔,血濺了大阿哥一臉,緩緩倒下。
親兵一看八阿哥倒下,不顧性命的沖殺,五十岚帶着最後的幾人敗退。本想劫個主将要贖金,看來不是時候。
另一邊,諾親等人綴着劃船的倭寇也到了這裏。啥也別說了,砍翻這幾十個誘餌,趕緊救八阿哥!
軍醫一看八阿哥心都涼了。一刀從右肩砍到了腰上。傷口深可見骨,至少斷了兩條肋骨。辮子也砍斷了。
等到了濟南府,衛光耀是真急眼了。石敢當、尼祿也萬萬沒想到會是這種情況,兩個皇子一個傷筋動骨一個重傷瀕死。
自己全家老小,膠東官員的九族可怎麽辦?!
想着最後逃跑的幾個倭寇,青兵發了狠的追,也只是看到幾人跳入海中消失在海平線上。
朝中得知消息後吵成一團。洪熙帝這個幾乎不會在人前顯露情緒的帝王,直接吼道:“都什麽時候了,還在這裏互相指責。”
“着議政王大臣、軍機處徹查,退朝。”
百官都明白,這就是一個沒跑。只要跟這件事兒有關的,都沒好。
洪熙帶着怒火回到乾清宮,無明業火無處宣洩。說打了敗仗,不能算。說打了勝仗,更不能算。憋屈啊。
幾千官兵被千八百的倭寇耍的團團轉。寄予厚望的大兒子不聽軍令,還害的老八重傷!
雖然兒子多不金貴,但是那也是兒子!兒子!好好的跟着老大上戰場,然後躺着回來?
還有那些只知道汲汲營營的文武百官。這大青的盛世被他們撕破了、打碎了,一點沒給朕留下念想。
本來想着可以在列祖列宗面前裝裝逼,炫耀一下自己不僅兒子多還個頂個的優秀。結果呢,簡直無顏見列祖列宗。出去了五個兒子,躺下兩個!
這悶氣生的是風雲變色,從早朝一直到傍晚。不吃飯不喝水不說話。
太後雖然心疼孫子們,但是心裏最看重的當然是皇帝這個親兒子。
聽到回報,這萬一皇帝病了可如何是好?自己過去反倒傷皇兒面子,不如讓淳嫔去勸解洪熙,至少要吃飯啊。
和卓不太想觸黴頭的,但是太後懿旨下了,自己也放不下皇帝。還是抱着寧楚閣來了乾清宮。這就是完全的連坐機制了。
太後擔心兒子,就想着讓兒子喜歡的女人去頂雷。兒子喜歡的女人心裏沒底,就拉了太後的親孫女頂雷。
可憐寧楚閣還很開心的窩在和卓的懷裏看着不一樣的風景呢。
乾清宮是不允許普通後宮人員出現的,但是事急從權,太後早早命人清了場。
一路過來,和卓也算是見識了正在使用中的乾清宮到底長得什麽樣。說實話,沒什麽大意思,黑黢黢的。要是窗戶全換成玻璃可能能大變樣。
太陽的餘晖并沒有照進這裏,顯得黑暗壓抑。
牛油大燭一個都沒點燃,整個大殿靜的連呼吸聲都沒有。所有的太監宮女都像隐身了一般。只有和卓的腳步聲和珠翠碰撞的聲音。
至于引着和卓的宮燈發出微弱的光,好似忘川的孤燈。
寧楚格第一次看這種陣仗,放心孩子,你媽也是第一次。
和卓早就慫了,這一看就是羊入虎口。幹脆停了下來。小安子一看,主子咱別停啊。您這一停,奴才心裏慌的一批。
寧楚格被和卓抱着,小嘴兒已經向下撇了。要哭不哭的。
和卓想着現在騎虎難下,畢竟沒讓皇上吃上飯,太後就能不讓自己吃飯。狠了狠心,還是向着禦案走去。據說皇上就在那幹坐着生悶氣呢。
“皇上,寧楚格想找您吃飯呢。”和卓雖然心慌慌,好在聲音沒抖。
宮燈的照明範圍有限,和卓只能隐隐約約看到桌子旁邊的一抹明黃。想來皇帝确實是坐在這裏的。
黑暗中有些衣料摩擦的聲音,和卓想着伸頭一刀縮頭一刀,随緣吧。
讓小安子打開了食盒開始給寧楚格喂飯。現在寧楚格已經能吃軟爛的東西了,同和卓一樣,愛吃肉。
這邊和卓幹脆就着宮燈的微弱光輝,直接席地而坐。開始把排骨上的肉肉剔下來和着肉湯和米糊弄碎碎的,一勺一勺的喂寧楚格。
寧楚格本來害怕的心情在肉肉面前不值一提,一口一口吃的香噴噴。整個寝宮就聽見寧楚格吃飯的聲音。
小安子早就跪了,主子,最該吃飯的那位您倒是招呼一下啊?!
崔乘岸偷偷看着淳嫔和公主,心想着,奴才嘴拙真的無話可說。
洪熙今天收到了一萬點暴擊傷害,不僅臉腫了,心碎了,還覺得渾身上下都傷痕累累。簡直虐身虐心。
這正獨自舔傷呢,就聽見心上人的聲音,自己的狼狽樣子怎麽能讓和卓看見呢,這可太不爺們兒了。
然後就是自己的小女兒香香的吃東西的聲音,一邊想着,一邊洪熙肚子叫了。已經兩頓滴水未進的洪熙有點餓了。
寂靜的大殿陡然傳來一聲肚子叫,哎,啥都別說了。和卓站起來抱起寧楚格就坐到了洪熙身上。寧楚格的飯飯還沒吃完,有點着急啊啊叫了兩聲。
洪熙今天也是流了幾滴鱷魚的眼淚的。甭管在前朝想讓多少人腦袋搬家,心裏對那些敗家子有多麽氣憤,但是現在整個人看起來很喪。
一向一絲不茍的頭發,現在都有幾絲滋出來。
洪熙不看和卓和寧楚格,但是寧楚格已經被和卓放開,徑自開始往皇阿瑪身上爬。結果一個不留神差點沒掉下去,洪熙趕緊扶了一把。
看不能再裝憂郁,洪熙冷聲說,“誰讓你來的。怎麽這麽不懂規矩?出去。”
寧楚格在洪熙懷裏扭了扭,想起還沒吃完的肉肉心裏很着急繼續啊啊的叫了叫。
和卓想着反正自己來了,洪熙也沖自己發過脾氣了,那就見好就收,趕緊滾蛋吧,別在閻王面前找存在感了。
其實剛說完,洪熙就後悔了,為什麽對和卓這麽兇。寧楚格還聽到了。聽,她都啊啊抗議自己兇她額娘了。
這個時候食盒就擺在地上,飯菜的香氣不停飄過來,洪熙的肚子又叫了一下。
和卓慢吞吞站了起來,從洪熙手裏奪過寧楚格就準備跪安了。洪熙一看和卓的動作就覺得應該是生氣了,嘴巴抿的緊緊的。
洪熙想着之前還罰了諾親,不行,不能這樣下去,和卓肯定會生氣的。洪熙剛準備着補一下,和卓已經用蠻力把寧楚格抱住了。“臣妾跪安。”行了禮就走了。
寧楚格從額娘肩膀看着自己沒吃完的肉肉戀戀不舍。一只手還伸着想夠。洪熙以為這是寧楚格想自己呢,趕緊追上去抱住了自己的兩個心肝寶貝。
“和卓,陪朕吃吃飯吧。只有你能陪着朕了。”
崔乘岸想說,真是沒眼看。
行吧,和卓也沒吃飯呢。崔乘岸趕緊讓人點亮了大殿。
和卓拉着寧楚格繼續吃那碗肉肉,寧楚格看着舉高高大爺看着自己,非常友善的讓額娘也給大爺喂一口。這在護食的人類幼崽來說真是太不容易了。
作者有話要說: 臘八節快樂!大家都泡臘八醋,吃臘八粥了嗎?今日萬更,愛你們哦~
☆、第 24 章
和卓撇了洪熙一眼,“寧楚格讓給您一口呢。”
洪熙簡直受寵若驚,緩緩張開了嘴。
和卓翻了個白眼,給洪熙夾了一筷子菜放嘴裏,繼續給寧楚格喂飯。洪熙這才想起來,“嬷嬷呢,怎麽你親自喂,這幫狗奴才是幹什麽吃的!”
和卓趕緊說,“別生氣,氣壞的是自己的身子。這不來找您嗎就沒帶那麽多人。再說了,寧楚格就喜歡我給喂飯。其他人喂寧楚格都不愛吃。”
可不是嗎,別人那是求着小祖宗吃,您是喂了吃了繼續喂,喂了不吃就當不餓。自打吃了一次虧,咱小祖宗可是知道只要額娘喂飯就得吃光光。
小孩子畢竟吃的少,很快一小碗就吃的幹幹淨淨。和卓想着差不多了,就讓小安子帶下去。自己這才開始吃。
洪熙還在想怎麽跟和卓解釋問了她阿瑪諾親的罪,可是和卓是一句話不說。吃的賊香。洪熙也就着吃了不少。
呼嚕呼嚕吃完,和卓這次是真的要走了,還得給太後複命呢。很幹脆的撤退了。
徒留洪熙一個人在乾清宮輾轉反側,灰溜溜的讓崔乘岸把對諾親的懲罰給追了回來,只說了留待查看。之前的什麽罰奉、什麽降職,洪熙就當自己嘴瓢了。
這邊和卓剛從慈寧宮出來讓太後安了心。那邊皇後的人就接上了淳嫔一直往坤寧宮去。
“這淳嫔看來是真的入了皇上的眼。成了,知道皇上到底吃了飯我也就放心了,剩下的,聽天由命吧。”
太後對于孫子輩還是很有愛的,但是觀其行事,大皇子确實熊。再溺愛也不能這麽寵着啊。
再說了,都是孫子輩,哪一個不是老太太的心肝寶貝呢。老八有什麽錯,現在生死未蔔。
這邊皇後簡直是過山車式心境。
老大輕敵受傷的時候想着給兒子挽回損失。
老大無礙可是沒有機會立功的時候想着給兒子找褶領功。
老大再次出幺蛾子累及兄弟的現在只想着兒子千萬要活着。
洪熙帝這次是根本沒給任何人留面子,現在皇後只怕,就算大阿哥回來了也能被洪熙打死。
聽着淳嫔說皇上好歹吃飯了,就想着估計氣消了,但是到底不敢上趕着去找皇帝,讓他再想起老大的蠢事。沒什麽主意的皇後只能求助娘家。
洪熙這邊冷靜下來理清思路,到底還是輕敵了。以為不過是個小島國,能掀出什麽風浪?
不僅輕敵了,還對敗家子們心裏沒數!一想到這裏洪熙的無名業火再次騰騰燃燒。一下子砸了杯子。
以為一個個是國之棟梁,結果呢?就想着逞兇鬥狠,好大喜功。哼,那些鐵帽子王的孩子還不如朕的孩子,一個個的膽小如鼠!全都是廢物。好,花瓶砸了。
練了一年的八旗兵都是什麽玩意兒?打天下的時候也不練兵,拉出來就是勇士。現在呢?號稱精兵的八旗子弟幹啥啥不行,吃飯第一名。漂亮,把案桌掀了。
再說膠東甚至全國官員,他們是幹嘛吃的?朕把兒子交給你們,你們怎麽帶的?勝仗打不了,人也看不住。完美,奏折全掃地上了。
這一樣樣,有哪一個和這盛世相符?他們都在欺君啊。把朕當傻子一樣。洪熙二話沒說,直接砸了禦案。
崔乘岸跪的非常迅速。洪熙帝人生這三十多年崔乘岸是一直在身邊的。
要說萬歲爺受了多大委屈那也沒有,畢竟太後真是個人物,把自家兒子保護的好好的。要說在蜜罐裏長大,好像還差那麽點,畢竟先帝真不靠譜。
所以洪熙從小最想得到的就是先帝的肯定,從而非常勤勉自制。
直到要廢立太子的時候,洪熙才算是死了心。只有那天得到即将廢立太子消息的時候洪熙暴怒過,一直到現在。都已經二十多年了。
崔乘岸現在只希望能有什麽轉移洪熙的注意力,否則就是大家一起玩完兒。
千萬別小看皇帝的小心眼程度。君不見當年要取而代之的伊考皇貴妃之子理親王是什麽樣的下場?
那些但凡讓洪熙帝不高興的臣子兄弟,讓太後傷心的嫔妃們又是什麽結果?
和卓這邊跟沒事人似的逗寧楚格呢,就聽見晨妃過來了。晨妃自從有了寧楚格這個小可愛總算是願意經常來和卓這裏坐坐,但是極少在這麽晚來。
晨妃一進來看見和卓這麽老神在在的,直接嘆了口氣:“我就知道你肯定沒聽說。”
一邊說着一邊找了個軟座,“聽到消息說這次前面吃了敗仗,皇上震怒。直接罰了一串。”
晨妃喝了口茶,擡眼一看和卓呆呆的眼神,又嘆了口氣,“聽說你阿瑪也被罰了。”
??和卓眼神一變!!
“我阿瑪為什麽被罰呢?”
“好像是保護皇子不力。”晨妃看和卓沒說話,趕緊說道:“但是罰的不重,可是你也得心裏有數知道嗎?”
和卓淡淡地說,“我們做好自己的本分,剩下的看皇上決斷了。”
晨妃倒是對和卓能說出這番話高看了一眼,覺得應該沒什麽事兒就走了。
幾個奴婢是誠惶誠恐。雖然自己在和卓身邊伺候,但都是圖門家的家生子,父母兄弟可都還在濟南府諾親府上呢。
和卓即刻吩咐春紅給額娘寫封信,快馬送回去。
就在和卓這邊為家人擔心的時候,洪熙帝也終于痛定思痛想好了怎麽弄死倭國。
然後就……胃疼。別問,問就是存食着涼。崔乘岸哪敢耽擱,火速着禦醫來看。洪熙不想聲張,心裏卻覺得委屈。單讓崔乘岸去找和卓來。
這個時候已經快要子時了,和卓那規矩的生物鐘必須早歇了。被人這麽十萬火急的叫醒,腦子裏只來得及囑咐照看寧楚格的奴才一步不許離開就坐上了轎子。
一路瞌睡到乾清宮,只知道皇上不太舒服。但見到了洪熙居然披頭散發,衣衫不整,和卓也是一驚。
洪熙一看未施脂粉,睡眼惺忪的和卓虛弱一笑,“怎麽好似你倒是病人。”
和卓一聽洪熙這聲音就知道肯定不舒服了,沒底氣。往床邊一坐,“皇上不舒服,我心疼,自然就是病了。”
崔乘岸一看洪熙算是露了個笑臉,心裏總算是松了口氣。
這邊剛想示意淳嫔藥吃過了,是胃病。和卓自己很自然的說:“到底是怎麽啦?藥熬好了嗎?另外拿點蜜餞來。”
洪熙輕輕說,“胃不舒服,你陪陪我。”
和卓趕緊對崔乘岸說:“再沖一杯淡淡的普洱茶。”
翻弄了一下洪熙的被窩,“還有弄個手痦子來。”
吩咐完才對洪熙說:“皇上,胃疼那可是全身都沒勁。咱們待會先暖暖胃。”
到底不敢讓洪熙幹脆第二天不早朝不處理政務,這要傳出去自己別做人了。
“朕喝過藥了,就是不舒服。”
和卓可知道胃疼是什麽滋味。皇上居然能平躺着已經非常有忍耐力了。要是自己,臉都疼白了,肯定全身都縮成蝦子樣了。接過了手捂子就往洪熙胃上放。
普洱茶還沒送到,洪熙帝就淺淺睡去。因為知道和卓就在旁邊,心裏安定。
和卓看着洪熙即使睡着仍舊皺着眉頭,默默的給洪熙按/摩/按/摩。全天下最有權勢的人也無法暢快啊。
第二日皇帝醒來看到和卓一夜沒合眼覺得心都漏跳半拍。身體雖然還是有點虛但是無大礙。
之前只是對幾個大臣的申斥,可還沒對那幾個兔崽子量刑呢。洪熙這一病更是生氣,必須讓他們也知道知道心痛加身疼的感受。讓他們不學好!
洪熙帝起來了,無數人跪了。崔乘岸感受到了帝王的滔天/怒意,心裏知道這次又是多少人要被株連。
但是午膳的時候,淳主子輕輕說了一句話:“您是擔心皇子的病情嗎?先派太醫過去醫治才是。
還有太後和兩位皇子的額娘。現在不知道如何擔心,卻沒有詳細的消息。您應該過去看看她們。”
崔乘岸終于擡起了一直低着的頭,因為是真的好奇淳嫔到底是真心還是假意。古往今來,淳嫔這種後宮嫔妃估計也就這一位了吧。洪熙帝很明顯的噎了一下。
“皇上,您将心比心,這次您這個做阿瑪的都已經着急的犯了胃病,那做額娘的又該如何自處呢。還有太後這個做瑪瑪的要有多心疼。
我知道皇上現在也是身心俱疲,但都是家人,總要過去安慰幾句吧。要不怎麽能是我們的頂梁柱呢。”
洪熙被這發自肺腑的一段話感動的差點沒流眼淚。從沒有人跟他說過一家人這三個字,但是和卓不僅說了,還是真情實感的說了。
是了,普通人家肯定是如此的。自己雖然在天家,可這不正是自己向往的情感嗎?內心的無名業火一瞬間全熄滅了。
但還是嘴硬的說,“他們簡直無能,死了最好。”
和卓趕緊捂住了洪熙的嘴,“呸呸呸。皇上,您不僅僅是天子,還是阿瑪啊。您現在是愛之深責之切,那就更不應該做到時候讓自己後悔的事情了。”
☆、第 25 章
和卓看洪熙緩過來了,趕緊跪安了。中年男人的傲嬌果真可怕。
洪熙這邊想了想,還是去了太後、皇後和淑嫔那裏安撫了幾句。太後都已經做好要失去幾個孫子的準備,是萬萬想不到洪熙居然能來安撫自己的。
想着之前說淳嫔一直在洪熙身邊,還怕她進讒言。沒想到皇子的額娘沒事兒,還能讓洪熙消了氣。對和卓的感官是更上一層樓了。
淑嫔戰戰兢兢的在寝宮內以淚洗面,突見皇上親自到來以為是見不到明天的太陽了,誰想到皇上居然破天荒說了幾句軟話,還讓好好休息。
是了,自己的兒子到底是重傷,即使之前跟着大皇子偷跑出濟南城,還罪不至死。
皇後就更是驚詫了。
自己的蠢兒子自己都不抱希望了,沒想到皇上居然能夠懷念一下大阿哥小時候的樣子。
雖然沒說要怎麽罰,但是這畫風明顯不對啊。
按照洪熙的性格,但凡不高興了不中意了那絕對是沒有後文了,不可能這麽虛情假意浪費時間啊。是真的原諒了兒子?
皇後娘娘,那您真的想多了,對于幾個不成器的皇子,咱洪熙帝已經放棄治療了。畢竟兒子辣麽多,沒必要跟幾個廢物置氣不是。
今天能這麽好聲好氣的跟你們說不過是安撫一下你們的情緒,以後估計是沒有了。關鍵是這麽做不是能讓心上人和卓高興嘛。
第二天早朝的時候,和大臣們商量了半天。洪熙冷眼看着太和殿中禦座下的大臣們。
有多少人是真的為了大青,是為了朕?都不是好東西!聽着他們你一言我一語的斤斤計較和唯唯諾諾,洪熙其實心中早有成算。
一般來說這種因為緊急事務而開的早朝都是鮮活熱辣的,經常伴随着皇帝的發問與評語。
但是今天不同,皇帝只抛出了議題,之後就端坐在龍椅上,臉上的神情因為窗棂透過的斑駁日光而顯得虛幻。倒是吓壞了朝臣們,讀心失敗嘤嘤嘤。
下了早朝,洪熙又在奉先殿裏坐了半天。
後宮雖然因為皇帝的安撫不如之前緊張,但大家有志一同的安靜如雞,生怕讓洪熙一個不高興就去見了祖宗,倒是對淳嫔感激。
就連晨妃都要說一句,就她爛好心。
其實和卓根本沒有別的心思,無非是普通人最普通的願望,你好我好大家好。
禁宮的奉先殿并不是太廟。雖然也有先帝們的畫像,但規模小了很多。除了皇帝,就連太後皇後想進來都難。
洪熙坐在紫禁城最安靜的地方,從袅袅檀香煙氣中看着列祖列宗的畫像,“祖宗打下的基業,可不能毀在那些蠢材手中。朕要親自重現祖輩的榮光。”
哦陛下,您忘了您的弓馬似乎還比不上您的小妾啊。看來對自己沒點13數真的是遺傳基因呢。
剛剛從禁宮回到宅子摘了一身行頭的大臣們,最多喝完一盞茶,還沒能聚衆開個小會,就又被緊急召回。我們有理由相信,洪熙就是想遛他們。
洪熙看着底下一個個所謂的能臣,擡頭一笑,頗有一種天下熙熙,舍我其誰的風範。
“拟旨,朕要禦駕親征。”說完,戲虐的看着底下一種臣子被雷劈了的神情總算開心了些。
“着正黃旗都統泰拉爾與正藍旗副都統阿禮督辦軍務。
太師宗廉、太保和文、太傅何隸書、和碩守親王、和碩果親王、和碩淮親王與七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共同監國。五個月後大軍開拔。”
在底下還靜寂無聲,細品聖旨的情況下,洪熙潇灑退場。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三公加上三個鐵帽子王加上三個還在京中最大的皇子共同監國,皇上我看你是不想好了。
首先三公,太師宗廉和太傅何隸書說是有血海深仇也不為過。
宗廉祖上入關的時候屠了何隸書的家鄉。結果何隸書祖上也是個狠人,逃出去的一脈居然不顧仇恨投了敵,受到重用後成功弄死了宗廉的祖上,夷三族。
所以宗廉能夠在三代後居然做到太師的位子,主要還是因為娶了一個好媳婦,和碩淮親王的姐姐。
再說太保和文,這位可是出了名的萬金油牆頭草。嘴上說一百句沒一句實在的不說,更是各種見風使舵。
而和碩淮親王與和碩守親王又有點龌龊,據說是因為小的時候就互相看不順眼。
和碩果親王……跟誰都不和。這位老兄除了能稍微聽聽洪熙帝的話,其他人說的話全當放屁。
剩下的三個阿哥也是絕了,後宮兩大山脈,榮妃李妃的兒子可都在呢。你說這滿臣漢臣還能不能心平氣和?
三個皇子福晉的娘家也互相別着勁呢,連個勸架的都沒有。
心思多的人,甭管別人說什麽,都得細琢磨。衆大臣覺得皇上此舉必有深意,不能輕舉妄動。
更是發散思維,開始想這是不是試探鐵帽子王和三公的忠誠度啊?看看大家都支持哪個皇子啊?後宮的态度啊?
後宮更是擺好了陣勢,皇子監國?怎麽可能沒有象征意義。
一時間,多少青絲滑落。
和卓這邊也得了信,知道洪熙居然要禦駕親征。
這種情況,要麽大獲全勝給自己長臉,史書上會把洪熙吹成文治武功第一人或者并列第一。要麽就是……完犢子。
關鍵是,倭寇不跑了嗎?怎麽還要去啊?還是5個月後去。難道那個時候倭寇還會再來嗎?要是不來多打臉啊。
看着寧楚格的小臉,和卓給洪熙編了平安節。洪熙啊洪熙,你可別把自己整坑裏,好歹現在還是盛世呢。
雖然和卓的手工不咋地,但是有手巧的人教啊。
經過一個下午不間斷的練習,和卓從幾個自己親自做的成品中挑揀出了最好的一個。想了想,也沒讓小安子去送,洪熙肯定會過來的。
洪熙這邊另傳了随軍的兩位統領、吏部尚書和監國9人組。幾個人在禦書房一直商讨到半夜。如此連續三日,洪熙才讓休息。
特特留了阿禮。衆人一想,這是準備敘舊了,忙不疊抛下阿禮匆匆回家。
“阿禮,此次你先行到膠東處理相關事宜。”洪熙帝拿起茶,慢悠悠喝了一口繼續說,“你許久不見淳嫔與長公主了吧。”
阿禮想了半天才明白淳嫔是自己的孫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