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10)
氣壓非常低。不過春節總是要過的。大家這次都不敢鋪張,生怕撞到槍口上惹皇帝不痛快,那不就是給自己不痛快嗎。
到了後宮,自然也是相同。除了永福宮裏坐鎮的淳嫔這位神人,沒人願意張燈結彩的觸皇帝黴頭。
可到了永福宮的偏殿那可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和卓仔仔細細的裝飾着宮殿,這可是寧楚閣來到這個世界上真正過的第一個春節。自然是馬虎不得的。更何況洪熙的生辰就是正月。
之前那個春節,因為朝廷要對倭寇發兵,後宮也是不敢鋪張浪費的,關鍵是沒氣氛。這倭寇,真是不讓人舒坦。
洪熙看着寧楚閣對什麽都感興趣,自然也是湊趣的陪着小女兒高高興興的這摸摸那碰碰,還要講講習俗傳統。
寧楚閣也特別捧場的睜着大眼睛忽閃忽閃一瞬不瞬的聽着。
別說,就連眨眼的頻率母女倆都一模一樣。那聚精會神勁兒可把洪熙興奮壞了,終于明白了為什麽有些人好為人師。
和卓知道洪熙會寫福字賜給臣子,就讓洪熙也寫了一個福字貼在了門上。還瞄着邊和寧楚閣剪了福字的剪紙。
洪熙是萬萬沒想到和卓居然還能有這技能,不是繡花都不會嗎?居然還能弄出來窗花?那一定是寧楚閣的功勞啊~
對了,說好的鬥篷呢?“你之前答應給朕的鬥篷呢?”洪熙帝冷不丁的問了一嘴。
(`Д)!!和卓完全忘記這件事了……不過沒關系,鬥篷還不是縫兩條帶子的事兒嗎?
和卓趕緊回道:“做着呢做着呢,別着急,這不是要給皇上做的精細些嗎?”
不行,待會就得讓春紅把收好的皮毛找出來,趕緊動工。這位爺記性賊好,肯定老得念叨。
為了轉移洪熙的注意力,和卓追了一句:“正月十五燈節,皇上是不是給寧楚閣弄些花燈。比如小兔子啊,小豬啊。咱們寧楚閣就是屬兔子的。”
洪熙哪有不答應的,“崔乘岸,聽見了?朕要花燈擺滿永福宮。”
Advertisement
“喳。”崔乘岸麻溜的去內務府找其善了。其善現在被洪熙帝的各種要求催的已經成長為一名啥都能幹、啥都可以、啥時候都有的全能型人才。
區區花燈?放心,皇上,臣一定讓長公主成為元宵燈節最靓的崽!
自打和卓進了宮,春節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導致很多活動都被免了。今年雖然也有二皇子故去,但是看洪熙帝的意思是春節還是要過的。
和卓這邊聽晨妃說年夜飯肯定是整個後宮一起吃,就覺得這種大宴必須是吃不飽的!
更何況想讓寧楚閣體驗一下包餃子這樣的民俗活動,關鍵是臘八醋可以吃了。
禦膳房現在對于淳主子要求食材也是佛系了。人家主子就願意自己動手,就問你服不服氣。
和卓是不喜歡餃子餡裏有蔥姜蒜的。冬天和卓也偏向于吃白菜豬肉餡。
韭菜味大,晚上可是年會聚餐。這萬一打個韭菜味的嗝,或者牙上有個韭菜葉子,真就社死了。
這邊指揮着夏白領着小宮女們洗菜、剁菜、剁肉、和餡。特別囑咐了:“白菜攢水啊,然後肉和菜一樣多。”
那邊指揮着春紅領着另一幫小宮女們和面擀皮。沒想到,宮女們倒是有大多半也沒做過餃子。還是得和卓,這位曾經的無産階級撸起袖子加油幹。
寧楚閣看着白白的面粉變成了面團,小爪子上去戳了戳,立即樂呵呵的笑開了。和卓想着還可以讓禦廚房弄點小刺猬饅頭來。
說做就做:“小安子,跟禦廚房說蒸點小動物的饅頭、肉包子、豆沙包。什麽小刺猬啊這類的。”
“奴才這就去。”小安子趕緊往禦廚房跑。禦廚房一聽這要求,長公主兩歲不到,這牙口能吃這些嗎?甭管能不能吃,人家淳主子要,咱現在就去弄!
不到中午,寧楚閣已經在挑選先吃哪個小動物包子了。禦膳房沒敢做實在饅頭,那多埋汰人啊。裏面全加了餡。
寧楚閣拿着包子樂呵呵的自己一口,額娘一口。和卓這還沒吃餃子蘸臘八醋就快飽了。
“寧楚閣,咱不能吃了,再吃咱待會更好吃的餃子就吃不進去了。來,和額娘一起包餃子。”
奶嬷嬷抱着寧楚閣遠離了那一籠包子,做到了羅漢床上等着包餃子。和卓這麽些年不包餃子,但是,吃飯的家夥從不生疏。
分分鐘大肚子餃子就出來了。為了能多吃餡,必須皮薄大餡。周圍的奴才們也有樣學樣的包起來。
寧楚閣包的一個個都是小太陽。雖然煮進鍋裏可能就成了白菜豬肉片湯,但是小孩子能有什麽壞心眼呢,最後可以讓洪熙喝了他閨女做的湯啊。沒毛病。
☆、第 36 章
洪熙帝還不知道自己的命運,只是打了一個噴嚏。崔乘岸還沒來得及給皇上披上衣服,洪熙就說:“和卓給朕縫的鬥篷怎麽還沒好?”
崔乘岸能說什麽?只能一邊叫人催催淳主子,一邊當着戀愛小顧問啊。
“皇上,淳主子做活肯定細。到時候您穿上,肯定合适。可以着畫師給您和淳主子畫幅像。”
洪熙笑了一下:“嗯,這個主意好。出了正月就畫。”心裏已經盤算上要穿哪件華服了。
永福宮這邊。餃子很快就煮好了,和卓趕緊讓人打開了裝臘八醋的壇子。果真,裏面的蒜是各個翠綠翠綠的。啥也甭說了,趕緊找晨妃一起開吃!
大家吃了一頓熱乎餃子,關鍵是有了臘八醋的加成,都快樂似神仙。和卓反手就給晨妃一小壇臘八醋。
想了想,又讓煮了好幾份餃子,包上好幾壇臘八醋,揣上寧楚閣出宮了。
這京城的天兒啊,臘八時節冷得很。和卓給自己套上了大鬥篷,另外給寧楚閣也包的密不透風。倆人粽子似的進了暖轎。
第一站必須是給洪熙送過去。和卓是不想在皇帝工作時間去打擾的。別看已經是大年三十了,皇帝可沒歇着,據說還在想怎麽滅倭寇呢。
即使封筆了,也是有好多事情要做的,只是不批奏折了。洪熙心裏的算盤那是打的噼啪響。畢竟打仗花了多少銀子啊,不得精打細算接下來的日子。
和卓直接讓小安子拎着食盒送到養心殿去。特意囑咐了那一碗片湯是寧楚閣親手包的餃子。
不過皇帝這邊倒是沒包壇臘八醋,只是吝啬的給了一小碟。他要願意可以來永福宮吃啊。
洪熙帝盯着這碗片湯,那是吃出了魚翅的味道。就一個字,好!再吃點餃子蘸着臘八醋,晚上那什麽宮宴是一點不想去了。
要不是時間不夠,這邊弄完公務就要去坤寧宮和皇後結伴去晚宴,怎麽着也得去永福宮坐坐啊。
這也許是洪熙吃過的最沒樣的餃子,但是洪熙一邊吃一邊樂。等到了晚上再吃到禦廚做的餃子,直覺的沒有永福宮進的美味。
第二站就是太後處。本來和卓是不大願意招惹這位老太太的。但是誰讓女兒被人家照顧了好幾個月呢。
寧楚閣一看見皇阿奶是高興地立即撲了上去。因為穿得厚,完全就是一團棉花滾過去了。
太後看見寧楚閣過來,高興極了。太後聽着老,其實這位老太太也不過五十多的年紀。保養得好,一點不顯疲态。
這淳嫔一回來,寧楚閣可就沒能天天見了。
就連請晨安,因為天太冷,淳嫔也是不喜歡把寧楚閣時時帶在身邊的,生怕生病了。太後自然是擔心孫女的,也不好多說什麽。
現在這麽一看寧楚閣,別提心裏多美了。趕緊讓小廚房給寧楚閣做好吃的。
和卓來太後宮裏這麽多次,這是第一次沾了女兒的光,不僅有了一杯飲料還能吃點心。
飲料是寧楚閣喜歡喝的果子露,點心是寧楚閣喜歡吃的肉松塔。
這個只有太後宮裏的禦廚會做,別的地方還真吃不到。特意為了牙沒長齊的長公主填滿了不用嚼的肉松。
說明了來意,太後雖然用過午膳了,也是立即嘗了一口餃子。寧楚閣在旁邊一瞬不瞬的看着,太後能說什麽?只能說好啊。
“嗯,淳嫔有心了。咱們公主這麽小就知道孝順皇阿奶了,皇阿奶沒白疼你。”一邊說着一邊摸着寧楚閣的頭頂,怎麽看都不夠。
太後只有皇帝一個兒子,自己沒閨女。到了兒子這兒,之前也沒女孩。本來寧楚閣的出生就稀罕。再加上寧楚閣不哭不鬧,天天樂呵呵的,那能不招人待見嘛。
在慈寧宮裏,和卓是不大用說話的,就是個領着寧楚閣來看奶奶的工具人。人家祖孫倆好得很。
為了餃子不涼,和卓非常不仁義的帶着寧楚閣告退了。太後一揮手,和卓麻溜的往坤寧宮去了。
雖然和卓在膠東的時候是太後照顧的寧楚閣,但是皇後也沒少出力。光是給皇帝事無巨細的彙報寧楚閣的近況,就沒少了皇後的功勞。
皇後現在能有什麽心情?什麽心情都沒有。不至于以淚洗面,但也差不了多少了。心心念念的大兒子還沒能回來。這心裏能爽利?
皇後聽到淳嫔帶着公主來的時候還愣了一下。這平常從不來的人來幹什麽?不是皇後瞧不起淳嫔,但這虎娘們還真不是落井下石,會來看熱鬧的人。她才不費這勁呢。
誰知道到了殿上,一眼就看見了好大一個食盒。
皇後現在憔悴得很。和卓并沒提大阿哥的事兒。一方面,自己一個和大阿哥差不多歲數的他老爹後宮的女人能少提就少提。
另一方面,自己也沒資格安慰皇後。真正該說這些話的是皇帝。自己越俎代庖,那可就是鹹吃蘿蔔淡操心了。和卓只略坐了坐就抱着寧楚閣跪安了。
皇後因為心緒不佳,午膳就沒吃。而且宮裏的女人,一般在大宴會前都是不怎麽吃東西的。生怕穿上禮服不好看。
許是寧楚閣讓皇後想起了大皇子,倒是吃起了餃子。一邊吃一邊念叨着:“以前來的,現在不見了。從前不來的,反倒來了。有意思。”
今年的年夜飯一點沒有歌舞升平的祥和氣息。大家都知道皇帝心情不好,二阿哥也是新喪。還有很多皇子和皇子額娘生怕皇帝訓人,恨不得能隐身。
太後自然興趣也不高。皇後更是沒有笑容,就連裝裝樣子都懶得做。每次能夠彰顯皇後氣度的時候,皇後是真的高興,覺得高人一等風景獨好。現在只是擔心自己的兒子了。
洪熙看着這滿座男女,只有角落的寧楚閣笑的真誠,滿心歡喜的期待着新年的到來。就連和卓都沒表示出欣喜。也是,和卓向來是不在人前說笑的。
因為二皇子的故去,宮裏都是素色為主。和卓母女二人只帶了紅色的頭花,估計為了讨個吉利。寧楚閣戴着皇帝親自挑選的長命鎖,一下子就壓過了周圍那些帶着銀制長命鎖的皇子們。
和卓與洪熙心有靈犀,往主座上望去,離得有些遠看不真切,但好似皇帝正在看着自己。和卓一笑,抱起寧楚閣,兩人都沖着皇帝笑着。洪熙的嘴角總算是揚了上來。
太後在旁邊挑了個眉,兒孫自有兒孫福。自己的修行已經圓滿啦。
皇帝今年為了二皇子沒飲酒,自然就沒有一個人敢喝酒。還特意賜宴與鎮國公福晉,以前的二福晉宮宴。二福晉要為丈夫守孝,幾乎足不出戶。更不要說什麽參加聚會了。這宮宴是整桌的席面搬到了鎮國公府上。
春節大家都覺得沒有年味,好不容易戰戰兢兢的過完了。洪熙是正月出生的,萬壽節洪熙直接就說不過了。不過壽禮大家是不敢不送的,和卓這邊的禮物很別致。
正月十五,皇帝是要陪皇後的。但是今天為了看看寧楚閣的花燈玩的開不開心,洪熙還是下午就來了永福宮。
內務府總管其善,這位是真的下了苦工。還沒到永福宮呢,這倆邊宮牆上前就擺滿了花燈,一直延伸到永福宮門口。
進了永福宮,那可了不得了。但凡能挂燈的地方就不能讓它空着。這要是晚上來,絕對比牛油大燭還亮堂。
晨妃也願意哄着寧楚閣,所以這永福宮整處都被布置的滿滿登登的。本來其善還想着弄個主題啥的,咱得雅。
不過後來由于工匠們都想巴結淳嫔,花燈做的那是挑花眼了,幹脆都給公主拿來吧。就這,還有好些挑剩下的精品給了其他皇子呢。
寧楚閣對每個花燈都愛不釋手。畢竟還沒怎麽見過世面。和卓這種自诩見過大場面的現代人……跟着女兒一起目不轉睛的看着呢。
洪熙看着這一大一小這麽高興,心裏也就放心了。剛準備走,面前就被放了一大碗元宵。
有黑芝麻的、花生的、肉的、山楂的。反正禦膳房得知淳主子沒準備自己包元宵之後,那是使着勁的要給主子露一手。
洪熙看着元宵不大,想着陪着倆寶貝吃一點也行。和卓吃完了芝麻花生的元宵,就想吃肉元宵。看這架勢,晚膳是不指望了。
結果,第二碗山楂的剛進嘴,吐了。永福宮那是人仰馬翻,你說這事鬧的。洪熙還沒想好怎麽處罰奴才呢,禦醫就沖進來了:“皇上大喜,淳嫔娘娘有孕了。”洪熙這才覺得自己這個生日過得有些滋味。
成了,皆大歡喜。禦醫的開年紅包有了。禦廚房不僅不用受罰,還被委以重任。永福宮更是人人都有賞銀。
因為之前各種皇子結婚到打仗,國庫的銀子眼瞅着少了。但是作為勤政愛民的明君,洪熙是不願意随便加重稅負的。
那怎麽辦呢?簡單,好好反腐倡廉一下。之前監國的群魔亂舞,洪熙帝能記一輩子。
等開了春一暖和,正好滅了倭國再開海運。銀子還不手到擒來。後面這麽多兒子還得娶媳婦呢,這事兒得重視。
☆、第 37 章
正好今年還是選秀年,得問問太後有沒有相中的姑娘。要是沒有,正好讓兒子們等等,洪熙覺得自己得再攢攢錢。
一想到這幫吞金獸,洪熙就覺得不能放過任何壓榨他們的機會。這次查貪腐,把兒子們叫到身邊近距離觀察,就是要看看他們腦子裏裝的是不是鹵煮。
幾個皇子和皇子額娘都很明白,這次考驗再做不好可能要完蛋。幾乎所有皇子的額娘和媳婦都動用了娘家所有能用的力量幫助自己的兒子和老公。
皇子府內的幕僚也各種打了雞血。這上不了戰場,官場是他們的主戰場啊。
洪熙看着底下的各種串聯,內心冷笑一下。就算貪官污吏殺不盡,你們這幫結黨營私的也一個別想跑。
自古君強則臣弱,權臣一定配少主。洪熙往上數這幾代帝王甭管能力行不行,性格就沒軟柿子。
底下的臣子雖有幹才,但離翻出花來還差了不少。畢竟能翻出花的都送走了。但凡敢撬皇帝銀子的,那必須沒有好下場啊。
洪熙是真的想再給他們一次機會嗎?不可能的。洪熙帝的兒子那麽多,又不是對哪一個下了多大心血。只要讓皇帝厭棄了,就別想再爬起來。
要不為什麽讓查最難的貪腐啊。以他們的能力就不可能辦個漂亮的差事,但是查貪腐又一定會得罪無數的官員,甚至他們自己的勢力都朝不保夕。
到時候再處置這幫敗家子不就易如反掌,毫無阻力了嗎。辦任何事情都要師出有名,這一直是洪熙帝的規矩之一。
貪腐永遠是難中之難。幾個皇子雖然小心思不少,也耳濡目染了不少官場之道,但和官場老油條一比都是優柔寡斷的乖寶寶。
能在皇帝眼皮子底下挖皇帝的小金庫,那能是普通人嗎?那必須不能啊。但凡膽子小一點、智商低一點、運氣差一點,那不早就午門外了嗎?
洪熙現在早就不是從前喝清茶吃點心的洪熙了。現在的洪熙已經習慣了飲着茉莉花茶,吃着年糕和軟炸肉作為小零嘴。和卓真的功不可沒。
制扇的小愛好也變成了在和卓寧楚閣面前裝逼,逼格無局限性。只要能讓兩雙眼睛一瞬不瞬的充滿崇拜感的盯着就行。
看着奏折,洪熙一笑,“崔乘岸,你說朕的幾個兒子誰最像朕?”
崔安達一看洪熙那一笑就知道這是憋着火呢,“回皇上的話,依奴才看,別的不說,公主和主子爺完全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想保命,提淳嫔和公主肯定沒錯。
果真,“那必須的,寧楚閣那可是……”此處省略彩虹屁一萬字。一說寧楚閣和卓心情好一點了,繼續吐槽敗家子們。
“就這些賠錢貨沒一個像朕的!一定是他們額娘教壞的。腦子腦子沒有,就知道互相使絆子。還被那些貪贓枉法的耍的團團轉。
朕說東,他們就不知道還有西南北。豬都比他們聰明!這麽多年讀的書都進狗肚子裏了?那些師傅也不是東西,還一個一個以大儒自居。教出來的都是些什麽玩意兒?”
崔乘岸心說,總感覺把皇帝自己罵進去了,但不敢說。哎,說句心裏話,您說東,大家自然不敢去其他地方啊,這不按您說的做,死的更慘。
為他們點蠟,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無妄之災啊。怨只怨,人群中多看了您一眼。
“什麽五阿哥的門客被舉報在老家圈地,五阿哥說是讓他去調查老家貪腐被誣陷。還有四阿哥的舅舅被舉報和貪官勾結,九阿哥大義滅親。真是一出好戲啊。”
這要是和卓在,估計就該說,奧斯卡欠他們每人一個小金人了。
這幫皇子小可愛們,還沒有遭受過太多的社會毒打。雖然悟了20%的帝王之道,但是鬥不過好多老油條。
洪熙一只眼睛盯着石敢當滅倭國。一只眼睛盯着皇子們查貪腐。沒有最失望,只有更失望。怎麽教都教不會。
這麽多人幫着這些個吞金獸都沒辦法扭轉乾坤。洪熙如何放心把國家交給這幫毫無閃光點的敗家子。關鍵是他們是真的努力,然後還不行。
果真,自己不努力一把,都不知道事兒能黃。別說洪熙帝替他們嫌寒碜,這後宮裏的女人們也着急上火啊。
按照榮妃的想法,要麽能夠讓七阿哥立件大功勞,這個基本不可能了,畢竟其他人全都虎視眈眈的看着呢。要麽就是讓其他人更慘,襯托一下雞群裏的鶴。
說實話,現在幾個皇子全都是菜雞互啄,殺傷力不大,但侮辱性極強。就是拼着惡心人去的。
但是架不住媳婦娘家和額娘娘家加入戰局啊,還有幕僚呢。這簡直是要了命,各種無間道玩的飛起,畢竟大家全都有各種親戚關系。
滿人入關了一百多年,這心眼至少是滿漢同化了。榮妃用她聰明的小腦瓜構思了一下如何能夠損人利己,當然,真正結果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
那邊有成年兒子的宮妃們兢兢業業的作鬥争,這邊和卓娘家倒是想着能不能在打倭國上再立新功,争取讓阿禮早日退休,讓和卓大伯襲爵。
至于副統領的官要是能不丢就更好了。所以瑪瑪特意進宮找晨妃為由,想讓和卓向皇上推薦自家。
和卓一想,也對。膠東那邊據說不太順利。先是因為海上風浪沒能一鼓作氣打過去,然後就是什麽訓練游泳死了人,之後還有迷路到別的島上了。要不春節的時候,洪熙帝能那麽不高興?但凡看了黃歷也不能這麽背啊。
其實阿禮想要乞骸骨的折子上過兩次了,都被洪熙擱置了。現在倒是個好機會。全家也沒覺得能再往上走走,現在這樣已經是潑天的富貴,非常滿足。只求皇帝能高擡貴手,讓阿禮回家享享天倫之樂。
和卓非常實在的和洪熙說了。洪熙是第一次聽到如此沒有拐彎抹角的請求,想了半天沒想到其他的彎彎繞。
這就是做慣了奧數的人突然看到教科書上的例題,必須得每個字再想想再看看,覺得背後隐藏了天大的秘密。其實就是湊個字數,但能把學霸一把幹懵。
哽了半天,洪熙說:“圖門家想為國盡忠是好事,朕準了。但是襲爵的事情再說吧。”
洪熙同意和卓的瑪法、大伯、阿瑪、小叔、大堂哥和大哥去。阿瑪和大哥本來就在濟南府。只需要瑪法、大伯、小叔和大堂哥趕過去就行。
襲爵的事情洪熙早前是想給阿禮降一等的,副統領的官自然也是要給別人的。但先不說和卓,就單說練兵以來,能和圖門家相媲美的少之又少。這就讓洪熙有些感悟。
這次如果圖門家能夠立功,洪熙不介意給和卓的娘家些好處,這樣和卓在宮裏也體面。
廣大貴族還都沉浸在反腐倡廉的争鬥中,直到有消息靈通的人知道淳嫔娘家居然又有去前線的。
大家似乎也終于明白了,趕緊抓着仗打,讓萬歲爺高興,要不抄家滅族了。看看人淳嫔,要麽得寵呢,這萬歲爺的心思拿捏的死死的。
于是湧上了一批自薦去膠東的浪潮。洪熙倒是樂見其成。挑選了得用的人,打包一起送走。
為了減輕貪腐的查處力度,從中樞到地方,這次對滅倭國表示出了極大的誠意。争取在這上面立個大功,讓洪熙忘記另一件事。
洪熙看着他們你方唱罷我登場,哼,還不是朕運籌帷幄。
不說朝堂上暗潮洶湧,膠東的石敢當終于申請一戰。按照洪熙的成算,也覺得更方面都準備好了。這次如果不能打個勝仗,估計洪熙是無顏見列祖列宗了。
石敢當、阿禮等各領一路。倭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大家迂回着你來我往,那是攪和的倭國人仰馬翻。
阿禮帶着全家男丁一路立功不少,不求加官晉爵,只求順利退休。所以不貪功冒進,還願意帶着些熟人子弟賣個好,留個人脈。
戰場對于圖門家那真是長在了天賦技能點上,因為願意提攜左右,更是各種被贊揚。
打仗最怕的是什麽?主将不靠譜。現在圖門一家子身先士卒,完全是個順風局。那可不就怕論功行賞沒自己了嗎?結果圖門一家子沒落下一個人,有福同享。
那必須士氣高漲啊,全等着打了勝仗回去解了貪腐的死棋呢。這年頭,哪家能說清廉呢。誰家不是超生游擊隊啊,讓一大家子喝西北風嗎?
眼瞅着不過幾個月,青兵攻破倭國國都平城京。倭國國君上了罪己诏,願意臣服。另進貢公主阿室。
捷報傳到京城的時候,和卓正好生下了十七皇子。洪熙賜名德克濟克,滿文是興隆繁昌的意思。
後宮現在對淳嫔那是真的服氣了。你說怎麽就她能在捷報傳來的時候生孩子呢。要是真運氣好,那就惹不起。要是能算計成這樣,那就更得躲着了。
好在淳嫔是從不主動找茬兒的人,只需要不與她起沖突那就能相安無事到永遠。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在2021-01-26 18:22:59~2021-01-28 10:41:53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晚晚 200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 38 章
洪熙看着倭國都滅了,貪腐就是治理不好。在早朝上連問皇子們幾個尖銳的問題,無一人能回答出來。場面一度非常尴尬。
和卓知道洪熙心裏有多難受,一晚上一晚上不睡覺。呆呆坐着,也不點燈。這是對自己治下居然有如此多的蛀蟲而不自知的惶恐。
想想之前天下盛世的假象更是毛骨悚然,更有對帝國未來繼承人的深思熟慮。
“皇上,我覺得您沒讀通《史記》。”和卓一邊吃着山楂鍋盔一邊說着。
???洪熙心說,就你一文盲,你說朕沒讀通《史記》?朕八歲的時候都能倒背如流了好嗎!
和卓一看洪熙那表情,“您還別不信,讀通就說明以古為戒。那您給我講講天下熙熙皆為利來是什麽意思。”
洪熙一愣,竟說不出話來。
“皇上,我雖然通俗話本看了不少,沒讀過什麽正經書,但是也不是什麽都不知道。不僅僅是剛才那一句,還有一句話,兒孫自有兒孫福是《二十四史》裏面說的。”
洪熙好似打通了任督二脈般,思路開了。
每逢初一、十五,皇帝都要到坤寧宮上班打卡的。
即使不是大朝會的日子,洪熙的作息時間也不變。工作是永遠做不完的。看了看堆積如山的奏折,洪熙破例,第一次在申時就到了坤寧宮。
坤寧宮位于乾清宮正後方,比其他後宮宮殿都要離皇帝近。但是洪熙卻并不喜歡踏足這裏。
往常即使打卡上班,洪熙帝也是基本挨着戌時末踩點到,甚至更晚。不過皇後是守規矩的皇後,即使沒有笑臉也絕對正襟危坐在正殿等着皇帝,即使天色将明。
自從皇帝班師回朝,見皇後是非必要不參與。就算來了也是根本沒正眼看人家,非常敷衍。可今天再瞧皇後,洪熙才驚覺自己的發妻蒼老了很多。
少年夫妻,兩人歲數一般大,都是快40的年紀。皇後一直保養的很好,天生白皙的膚色和微胖的身材,渾身上下都透着從小嬌養的富貴,每一處都是花了心思的精致。
可是現在,原本飽滿的臉頰已經凹陷下去,甚至有些白發連頭上的钿子都掩蓋不住。衣服也顯得大了,可見還沒讓縫制新衣。
皇後對于洪熙帝這麽早來到坤寧宮卻是吓了一跳,不會是有什麽鬧心事吧?現在的坤寧宮可絕對經不起皇帝的絲毫火氣了。
洪熙道: “膠東那邊事了了。老大的身子也養的差不多了,該回來了。朕也一直沒來和你說些體己話……朕的心裏,同你一樣,不好受啊。”
皇後是萬萬想不到洪熙能說出這番話的。只要讓皇帝厭棄了,就絕對不可能翻身的。這次查貪腐,洪熙帝就沒發話讓膠東的老大和老八參與。什麽意思大家還不明白嗎?
皇後心裏非常清楚,洪熙帝不過是不願意讓別人說嫡長子無能,壞了皇家的臉面才冷處理,絕對不是因為憐惜任何人。
“朕想着老大畢竟是嫡長子,就讓他娶了日本進貢的公主。皇後覺得呢?”
皇後的眼淚啪嗒就掉了下來,直接跪倒在地,“謝主隆恩。”這算是翻篇了吧?讓兒子娶了勝利果實,是原諒了老大,是吧!
“老大和他媳婦都在膠東,你派人把他們宅子收拾收拾。另外也給老大媳婦說說,這娶的不過是個妾,上不了臺面。叫她不要多想。”
洪熙一邊絮叨着,一邊環顧這座有着自己嫡長子回憶的宮殿。內心也多是感慨。不過沒關系,一個兒子倒下了,會有千千萬萬個兒子起來!愛新覺羅的子孫,從不認輸。
原先熱鬧的大皇子府,現在可是門可羅雀。就連大福晉的娘家都是不願意明面上來往的。皇後自己也不敢與娘家多走動,生怕再觸及到洪熙的底線,招來滅頂之災。
今兒聽到皇帝說的一席話,終是一顆心放了下來。前塵往事,也就煙消雲散了吧。直到此刻,皇後才第一次真真切切的明白娘家人的殷切囑托。帝王的恩賜應珍之甚之,永記于心。
榮妃本來就在憋大招。結果一看皇帝這是原諒了大皇子,立即就坐不住了。自己的老七本來都有望出頭了,結果皇帝這是下不了狠心,準備對某些人網開一面了?
從上數,老大廢了,老二去了,老三老六早就夭折了,老四老五差辦的不行。可不就是自家的老七排上號了嗎?不行,自己這個當娘的必須給兒子加把火。
好家夥,您确定您這是加把火,不是直接炸街嗎?
榮妃串聯了娘家做立項、出主創,內幕了自己兒子老七做主演,只等皇帝投資了。
榮妃祖上竟出驸馬爺,家裏的媳婦動不動就是覺羅氏。要不是洪熙當年是太子,斷不會讓榮妃這種家世的做側福晉。
只是這樣的家族沒有實權,只能做個高級掮客。在朝堂上,聽着是親友滿堂。但真正能指揮的也不過是五品下的官員。剩下的,都是面上情。
洪熙帝在養心殿看着面前的老七,想着,怨不得原來老大壓你們一頭。這一個個的都是哪裏不對?
皇上,他們是基因不對。
老七按照榮妃的指示,私下來找皇阿瑪說自己對這場貪腐整治的認識:“皇阿瑪,兒臣覺得可以讓幾名大臣在早朝時當衆上繳孝敬。餘下衆臣必當效仿。”
洪熙帝喝着茶,心裏不停吐槽。先不說能不能讓他們把銀子吐出來,光是讓他們上繳這個動作,你當做善事呢?
還當衆,這世上的事有多少能當衆做?給所有人看?好,退一萬步說,什麽是孝敬?那就是貪腐的銀子,朕的銀子!
老子真想讓他們吐出來,抄家滅族不快嗎?還等着他們主動還?讓他們主動上繳,怎麽着,那意思是老子現在缺錢,大臣們趕緊給朕點零花錢的意思?
查處貪腐,和讓他們上繳利得。這是完完全全的兩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