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18)

有好些随行。

這一下子,派系就出來了。皇子年齡跨度很大,說是兩代人也不為過。這就導致,大些的皇子早早出宮建府,和小些的皇子沒什麽交集。

兩撥人都有些互相看不上眼。

作者有話要說: 注1:北宋大家張載的名言。

☆、第 62 章

大的這撥呢,有差事有人脈,覺得弟弟們就是弟弟。可是因為寵妃之子的存在,大家覺得皇帝偏心眼。

尤其是,這裏竟是德克濟克與額爾赫的爵位比好些哥哥們都高。

更不要說,因為早前洪熙帝發了狠削過他們一回,所以他們互相之間關系不太好,擰不成一股繩不說,還誰都不待見誰。

小的這撥呢,是和大的那幫子兒子一起讀書長大的。本來是應該對哥哥們有些敬畏之心的。

然而為什麽皇帝那麽愛罵人啊,大家為什麽要苦練騎射啊,還不是因為前人挖坑,後人受罪!

等到了出發那天,更是熱鬧。

大的那撥皇子時隔多年後,又能跟着皇帝出京了。興奮啊。那一身行頭,甭管爵位是高是低,反正挺華麗。

小的那撥皇子也是有經常去蒙古盟會的,因為知道這次有哥哥們,那絕對不能示弱啊。也是什麽值錢穿什麽。

等到洪熙打眼一看,差點沒閃瞎雙眼。這都是啥?讓你們随駕真是白瞎了,怎麽不上天和太陽肩并肩呢?

皇帝是一臉的不高興,上車就走了。一幫子皇子還美滋滋的覺得自己這身打扮特顯眼呢。

晨妃向來是同去的,這次沒帶上寧楚閣,但不是有德克濟克與額爾赫嗎?那是時不時就從晨妃車廂裏就送出各種零食給兩位騎馬的皇子,別人全沒有。

Advertisement

德克濟克因為和四哥五哥的兒子熟,香火情上不免也要分些給這倆。額爾赫也因為巴克什,與大哥親近些。

四皇子五皇子算是這些年混的好的皇子,倆人都是郡王。因為兒子的關系,他們都是見過德克濟克的。

又因為想打聽額爾赫的事情,那是沒話找話。德克濟克雖然腦子不聰明,但謹遵和卓教誨。

臨行前,和卓是特意囑咐過倆兒子的,人多眼雜,別到處找存在感。皇帝那也少去,別上趕子的顯得和皇帝親近的沒邊。有事找晨妃,無事自己玩。

額爾赫這邊剛跟大哥商業互吹完,就看見德克濟克被四哥五哥纏住了,拉過馬缰就過去了。

一看正主來了,老四老五又笑呵呵的将額爾赫加入群聊。額爾赫和倆人聊的是天南海北,笑聲連連。

一分開,老四老五臉就不是臉了。“好心思,說了半天,竟是些有的沒的。一句實在話沒有。”

“可不是嗎四哥,這小東西難纏啊。”

“沒關系,好戲才剛開始。”

一路上,各路蒙古部族也加入了皇帝一行中。到了蒙古盟會的敖包,早就是龐然大物了。

剩餘的蒙古貴族們早就候着了。因為好幾代的聯姻,基本可以算是認親大會了。

比如晨妃就親親熱熱的拉着德克濟克與額爾赫和巴林部坐一起了。大家都是第一次見額爾赫,那是各種誇獎。

視覺效果上就是一群北極熊圍着一只小松鼠笑的見牙不見臉。小松鼠可憐無助但能吃。

洪熙帝對于各個孩子撒出去認親是樂見其成的,該幹什麽不該幹什麽他們應該很清楚。

然後就是各路勇士摔跤等等比賽。洪熙帝看着下場的大青将士勝多輸少,想着現在蒙古還是安穩的。

再一會,就是篝火大會。一個字,喝。然後洪熙帝把賞賜一分,明面上的事情就完了。

洪熙帝畢竟歲數到了,等到篝火大會的時候已經有些疲憊。和各路蒙古貴族喝完一輪後就想休息了。

但是車/臣漢旗的喀爾喀郡王又來敬酒了。而且這大嗓門突然說了一句讓洪熙帝立即清醒的話。

“大汗,滿蒙世代通婚,臣代車/臣漢旗想要迎娶大汗的固倫公主。”

哄,洪熙帝差點沒當場腦溢血。老子辛辛苦苦嬌養長大的女兒,能送到你們蒙古風吹日曬?你在想P吃!

沒等蒙古郡王說話呢,洪熙帝很直白的說:“朕的固倫公主不會外嫁,你們不要再提此事。”

大家是沒想到皇帝這麽直白的。四五皇子對視一眼,看來都不用德克濟克與額爾赫動手,皇帝自己就料理了。

這邊巴林部的塞騰郡王站起來了,“大汗,既然公主要留在京城,那就讓我們蒙古女子嫁給皇子吧。”

晨妃:你直接說嫁給德克濟克不完了嗎……

在座的都是人精,哪能不知道巴林部這是看上了德克濟克呢。多少年不見的少年勇士,招他做女婿那是真的喜上眉梢。

洪熙帝有些不高興這些蒙古郡王的催婚,皇帝要不要給他們臉面是皇帝的事情。大庭廣衆之下接二連三的求,讓皇帝下不來臺,也讓他們面上無光。

四皇子五皇子卻來精神了,看着這麽多蒙古郡王居然想招德克濟克當女婿,不說別的,額爾赫這次坐不住了吧。

不,額爾赫坐得住,而且看得津津有味。德克濟克還擠眉弄眼的跟額爾赫說自己不愁沒老婆呢……

洪熙帝只說:“此事再議。”就沒了下文。

雖然滿蒙通婚是件稀松平常的事情,但是蒙古公主嫁給皇子是需要深思熟慮的。畢竟蒙古公主只能做福晉,要麽就是嫁給皇帝做妃子。

但是今天蒙古郡王提起了寧楚閣,洪熙帝是真的警覺了。可不能再留女兒了,得趕緊找個好人家把她嫁出去。

晨妃對于德克濟克娶不娶蒙古公主毫不關心,但是轉手就把寧楚閣的事兒快馬加鞭告訴和卓了。

和卓一收到風就緊張了。皇帝這次是明确拒絕了,下次呢?不行,自己得行動起來,拉上太後。

太後這邊早就把豐生和白裏家祖宗十八代查清楚了。都是清清白白的人家,要說還是白裏家更勝一籌。

這就要說一下白裏的阿瑪和碩果親王德克薩了。

德克薩和洪熙倆人小時候也是同學,一起在禦書房讀的書,一起被阿禮教過騎射。

這位因為從小就胖,總是被人欺負。但是他被人欺負吧,是從來都要還手的,即使知道打不過。

所以經常能看到的一幕就是一個小胖子被幾個人追着打,然後小胖子奮起反抗,揪着其中一個人打。

德克薩的壞脾氣就是從奮鬥中凝聚的。而且跟誰都不太親近。也就對皇帝稍微有點尊重。

但是德克薩有一個最大的優點,他就娶了一個福晉!所以他們家所有孩子都是同一個媽生的,加上出嫁女一共四個孩子。

和卓看到這一點之後,只問了太後一句話:“那他兒子也都娶一個媳婦?”

太後一笑:“對!”

成了,寧楚閣的婚事基本上就定了。

還別說,白裏的大哥和二哥真的都娶了一個媳婦。還都過得不錯。這簡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啊。

雖然公主下嫁,額驸是不許納妾的,但是不讓他做和他自己不做那是兩回事啊。

和卓是不願意再節外生枝了,直接給洪熙帝遞了信。那意思很明确了,蒙古盟會回京後就給寧楚閣成婚。你好好考察白裏,順便讓他減肥。

洪熙收到信一看,怎麽就覺得白裏好呢?看白裏的眼光瞬間就毒了。

這邊蒙古盟會開的是三句話不離德克濟克,洪熙帝有些不耐煩。這朕的兒子,你們那意思是結婚後還讓德克濟克倒插門去蒙古咋的。

反正沒怎麽高興,蒙古盟會也就結束了。洪熙對于白裏的考察是不大滿意的。這胖子人不大,心眼可不少。那寧楚閣不一朵鮮花插牛糞上嗎?

對于拱自己白菜的豬,洪熙就不是很待見。雖然是比那幫子蒙古小夥子強,那也不是最優秀的啊。

蒙古小夥子除了身體好,還有什麽拿得出手?!

洪熙突然頓住了,身體好?蒙古普遍身體素質就是很優秀沒錯啦,所以他們的姑娘們身體也好。

那麽可以和身體不好的人結合,所以額爾赫的媳婦最好是蒙古人?洪熙笑了。

順便再讓太後給德克濟克找個腦瓜聰明的媳婦,成了,這仨孩子訂了。

蒙古盟會雖然洪熙一句準話沒說,倒是想通了孩子們的婚事。準備回去同和卓還有太後商量一下就定了。

大些的皇子們一看皇帝對額爾赫的偏愛,那是打翻了醋缸子。

額爾赫明明騎射就很一般,長的還瘦小,沒想到皇帝這都能無腦誇。說什麽騎射堪比德克濟克?然後就拉着這小矬子到處喝酒。

這就讓哥哥們很有危機感了。剛回京,洪熙帝就收到了讓十九皇子和二十皇子回京的奏折。

本來這個事兒過去這麽些年了,也應該讓他們回來準備娶媳婦了。洪熙這邊還在考慮,額爾赫已經過來找皇帝說這個事兒了。

因為額爾赫幫助皇帝處理奏折,自然是第一時間就知道有人坐不住了。這個事可大可小,額爾赫并不願意在這種無聊的事情上消費人品。

很痛快的向洪熙帝表示,不僅願意讓弟弟們回來,還願意親自迎接。

洪熙帝是有別的考量的,先不說奏折到底是誰幕後讓上的。單就是好些其他的事情都比讓兩個兔崽子回京要重要。他們,且往後排呢。

作者有話要說: 大家春節好!祝大家牛年牛氣沖天,牛運亨通,牛財旺盛,牛勁百倍,牛福永恒,牛年大吉!

在庚子年完結之際,文也完結。雖然今年有些困難,但辛醜年一定會越來越好的!

☆、第 63 章

這奏請讓皇子回京的折子沒翻出個水花,額爾赫這邊的陳情表倒是被洪熙帝在朝堂上說了。那意思很明确了,皇帝知道這個事兒了,剩下的別人不用管了。

在洪熙的心裏,現在當務之急是把孩子們的婚事辦了。雖然選秀還有兩年,那也不耽誤把人訂好啊。

再說了,要是嫁公主,皇帝想什麽時候嫁女兒就嫁女兒,還用得着等嗎?要是給兒子娶蒙古媳婦,那也是想什麽時候辦就什麽時候辦。

洪熙這邊在慈寧宮和太後與和卓詳談寧楚閣的婚事。別的不說,就是想弄明白為什麽看上白裏了。皇帝是真的好奇。

太後看着自己的好大兒,“你不懂。主要是家裏人少。”

洪熙:??懷疑皇額娘在驢朕,但沒有證據。

和卓開口了:“那皇上覺得白裏哪裏不好?”

這洪熙可說的就多了,叭叭叭說了一串。首當其沖就是,他可胖了。和卓立即有些嫌棄的說道:“不是叫你督促他減肥嗎?!”

太後跟着說:“讓他當個侍衛吧,好減肥。”

皇帝能怎麽辦。這果親王世子還沒襲爵呢,人小弟白裏晉升為了禦前侍衛。果親王德克薩也沒鬧明白怎麽回事呢,問白裏,白裏說因為和額爾赫投契。

重點全錯。德克薩還以為皇帝這是準備立太子了,給找班底呢。沒想到随後就被皇帝給招來禁宮了。

洪熙帝看着德克薩,心裏還是不太高興自己的寶貝女兒要嫁給這家胖子。

“德克薩,你已經是和碩親王了,朕呢也就不給你再加頭銜了。但是你放心,白裏朕不會虧了他的。”

說完,洪熙帝眨巴着眼睛看着德克薩。

德克薩:?不是很明白皇帝的意思。我兒子發達跟我有啥關系,幹嘛給我加封進爵啊?除了給妻族這麽幹……

德克薩和洪熙帝對視了一陣之後,“謝主隆恩!”

翌日,洪熙帝指婚固倫公主與和碩果親王第三子,朝堂上炸鍋了。誰不想娶固倫公主?那真是娶了她就少奮鬥一輩子啊。

寧楚閣這邊也早就被太後與和卓隐晦的提醒過了。德克濟克和額爾赫對于白裏的感覺卻一下子不同了些。熟悉的小兄弟變成了姐夫?呵呵。

白裏是從沒想過這大餡餅能掉自己頭上的,現在還暈着呢。什麽都先放下了,直接把家裏壓箱底的寶貝整理出來了整整十箱送進了一心宮。

一切都要十全十美才好。更是滿京城的搜羅好玩意兒,那是源源不斷的囤起來等着進公主府了。

畢竟,聽說皇帝是比着仙宮造的公主府,那這額驸要是帶的東西太差了,可不就跌份了不。

等寧楚閣終于嫁人搬進了公主府,洪熙帝才轉移注意力到倆兒子身上。

德克濟克雖然讀書不如兄弟們,但是當個武将那是綽綽有餘。至少洪熙帝是這麽認為的。

德克濟克自打接受了姐姐嫁人這個設定後,經常去公主府看姐姐順便敲打白裏。比如每次去公主府都要胸口碎大石,拉着姐夫白裏摔跤等等。

寧楚閣是不說什麽的,但是覺得德克濟克必須是因為沒老婆太閑了!看看額爾赫,那就是幹大事的人,可不總來還在蜜月期的公主府上興風作浪。

确實,額爾赫不像德克濟克跑得勤。那是因為人天天在禦書房看着白裏呢。洪熙帝就讓禦前侍衛白裏在禦書房站崗,多大的體面啊。

寧楚閣回宮的時候,就跟洪熙帝不經意的說了一嘴德克濟克沒事兒就去公主府的事。第二天洪熙帝就給德克濟克弄了個差事。

要不是為了寧楚閣美滿的婚後生活,那就不能夠讓德克濟克還沒結婚就領了差事啊。

順便讓太後趕緊給找個聰明的孫媳婦配德克濟克。太後對德克濟克的情感挺複雜的。特直爽一孩子,太後自然是喜歡的,但是太後輔導過德克濟克讀書。

想了想皇帝特意要求的聰明這個選項,太後其實有些慌。你說德克濟克媳婦要是太聰明,那能跟德克濟克過一塊去嗎?

這邊正愁着呢,皇後聽到風聲就過來了,推薦了娘家侄女。太後一想這麽些年皇後自己做的蠢事,是有些遲疑的。

但到底給了皇後面子,讓小姑娘進宮來見見。這一見就喜歡上了。要說聰明得分兩種,一種是智商高,一種是情商高。

這小姑娘就是典型的情商高的主。據皇後說,讀書倒不是多有天賦,但是腦子轉得快。是個可人疼的姑娘。

洪熙帝聽說了之後,還是讓太後多挑挑。畢竟智商也很重要啊,萬一将來德克濟克的孩子就因為媳婦沒娶好,連字都不認識可怎麽辦?

和卓表示,感覺在內涵自己。哼!

太後拉上淳貴妃一起相看,免得到時候這親媽不高興。別說,看了這麽多小姑娘,還真就是皇後娘家侄女最能看。

皇後一聽太後的口風就知道,這是穩了。皇後一家感覺腰杆子又直起來了。

德克濟克雖然媳婦定下來了,但是得等着選秀年份。洪熙帝轉手就開始給額爾赫定媳婦。

額爾赫的身體雖然一直沒出大問題,但洪熙是擔心的,尤其是額爾赫長不高可能就是身體不好的表現。

洪熙看額爾赫是越看越親切,越看越舒服。究其原因還是因為額爾赫長的像和卓。但所有人都說無論從性子還是小動作上,完全就是皇帝的翻版。

給額爾赫相看媳婦,不僅僅太後下場,這次還得加上晨妃。晨妃才是對蒙古各部的女孩最熟悉的人。

晨妃一聽居然要給額爾赫娶個蒙古公主,心裏是高興地。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自家巴林部的公主恩和。

恩和是晨妃的大堂哥,也就是巴林部的郡王的孫女。別的不說,和晨妃是很投緣的。長相更是沒的說,有草原上的明珠一說。

洪熙帝自然不可能只讓一個候選人入選,但是蒙古公主并不是可以随意拿捏的,不能說一口氣讓蒙古送來十好幾個大姑娘随便挑。

更何況,給皇子挑選蒙古公主是有講究的。比如晨妃所在的巴林部,當年在蒙古各部中是最強盛的。但是現在已經不如從前。洪熙帝也不希望與某一個蒙古部族過于親近。

洪熙帝看中的是車/臣汗部。可惜那裏的公主和額爾赫的年齡都有些對不上。大了的嫁人了,小了的難道讓額爾赫再等個好幾年?

退而求其次,最後還是讓巴林部的恩和公主進京了。晨妃是真的高興,恩和可是個好姑娘,必須不能埋汰了額爾赫。

等到恩和進京後,和卓等是第一批看見草原明珠的。別說,還真是落落大方的孩子。雖然美貌程度被大家一致認為是晨妃過度渲染了,但是仍舊不失為一個美女。

恩和不僅滿蒙漢語說的都好,就連書都讀的好,至少比和卓強。和卓是相當滿意的。

如果一定要說缺點,就是個頭比額爾赫高一些。這麽些年了,每天讓額爾赫喝牛奶、蹦高,都不怎麽起作用。只能寄希望于額爾赫二次生長了。

額爾赫結了婚就領了差事出宮建府了。和卓有點放心不下,總是讓德克濟克出宮去看看姐姐和弟弟。現在就只有德克濟克等着選秀年結婚了。

洪熙帝點了額爾赫去戶部幹活。額爾赫是個悶騷的人。居然在戶部幹的很好。這讓洪熙很滿意。

因為不僅僅是上司同僚說額爾赫好,就連洪熙仔仔細細看了奏折也覺得辦的漂亮。讓一方高興和讓每個人高興那難度完全不一樣。可是額爾赫就能做到。

而且戶部尚書可是老臣子混不吝的阿克善。最是不屑于溜須拍馬的一個人,居然能夠說額爾赫是個不錯的小夥子。

不貪功冒進,還能和同事打成一片,沒什麽架子。自己有真才實學卻謙虛謹慎。還願意接濟比較困難的同事,比如帶點零食去上班神馬的。

這些都是小的時候和卓讓寧楚閣、德克濟克和額爾赫上學時候的标配。畢竟誰還不是因為零食走在一起的呢!

還總是一邊誇着孩子,一邊讓孩子團結同學。不能因為自己不錯就小看了別人,須知人外有人山外有人。做事不怕慢,三思而後行。

但一想額爾赫和和卓那麽像,就覺得額爾赫肯定什麽都能辦的井井有條,游刃有餘。洪熙是對額爾赫越來越滿意。

洪熙帝的皇子們幾乎都已成年領了差事。幹的好的,也有封王的了。幹的不好的,領個多羅貝子的名兒,也沒機會了。

洪熙今年五十多了,想着自己的皇阿瑪皇瑪法薨逝的歲數,覺得繼承人的事情不能再拖了。

既然如此,就把孩子們聚在一起,治理海運吧。這可是最近讓洪熙帝大為惱火的事情。

因為利益讓人眼紅,那是各種惡性事件頻發。無論出海還是分紅都有弊端,如何才能保住這份紅利讓洪熙非常頭疼。

洪熙帝并不願意為了防止惡性事件發生而直接犧牲掉海運,可是把這種會影響社會安定的大雷埋下也是件禍事。

那就群策群力,順便把十九、二十皇子也召回來了。

☆、第 64 章

大家似乎也心有靈犀般,都明白是要為太子之位競争。上一次沒發揮好的大些的皇子更是摩拳擦掌。

洪熙帝是誰都沒落下,每個兒子都有活兒。一時間,暗流洶湧。

雖然洪熙心中有了人選,但是總要讓這個人服衆才好。更何況,不給這幫敗家子機會,他們自己心裏都沒數有多差!就得找機會臊臊他們。

和卓特意叫來了兩個兒子,這種時候可得給兩個兒子提個醒。尤其是德克濟克,額爾赫的話就是順帶手的。

和卓看着眼前的兩個兒子,一晃眼就這麽大了。屏退了左右,拉着兩個兒子坐下才開始說。

“你們皇阿瑪現在讓你們弄海運的事兒。自個心裏有個章程嗎?”

德克濟克樂呵呵地說:“皇阿瑪把我調到兵部去了。正好豐生在呢,我們倆一處想着要在嶺南屯兵,威懾文榮國。”

額爾赫接着說:“兒子本來就在戶部,這次主要是清點當地的人口。要讓黎民百姓不受波及才好。”

和卓聽完兩個兒子的回答沉吟了稍許:“看來你們倆都心裏有數,額娘對你們如何做沒什麽可以建議的。只是想給你們降降溫,別腦子一熱做些後悔事。”

德克濟克和額爾赫坐直了等着聽下文。

“沒有一個皇子不想更進一步。但是争天下丢了命的人多的是。你們該如何選要心裏有數。想清楚為國為民,還是為你們皇阿瑪做事兒。

最是無情帝王家,但額娘希望你們能感受到愛,這是人最基本的訴求。也希望你們永遠記得咱們是一家人。”

因為每個皇子都有自己的差事,很快三六九等就分出來。

有因為母親已經去世或者品級很低、舅家不顯赫的就老實當差。至于這差事辦的好不好另說。

也有各方面實力都很不錯,也忘了當年被削的蹦跶的比較厲害的。比如明明幹着這份活,但是天天利用下班時間和別人互通有無的。

還有純屬湊熱鬧拖後腿的,自己不行那就把別人拖下水的。什麽份內的差事,根本就不在心中,只知道用手裏的小權利限制別人不得自由罷了。

德克濟克和豐生想的好好的,先是被老成持重的上司給駁回了。也行,那就不推陳出新,老實做好本職工作呗,反正是給朝廷做貢獻。

然鵝,上司本着少做少錯的原則,每天一杯茶,看天到下班。這就很難受了。尤其是德克濟克和豐生這種想要幹一番事業的年輕人。

上司也很無辜,你們這幫皇親國戚是沒事,結果瞎折騰還不是我們這幫奴才頂缸?但是德克濟克好歹是淳貴妃的兒子,那就給人派個別致的活兒。

于是,德克濟克作為兵部聯絡員,每天的活兒就是往六部各部門跑,要麽要人、要麽要錢、要麽要糧。

這個活,別以為德克濟克是寵妃之子就能好幹了。不過是大家說着好話,但就是不落到實處而已。

洪熙看着德克濟克幹活都替他着急。這是根本就沒明白其中關節。幹脆,皇帝也不指望了,開心活着吧。

德克濟克從最開始的憤怒,到現在掄拳頭幹活,要不是因為不好意思找自家額娘掉眼淚,早回宮哭訴了。

就這,還不敢跟和卓說呢,生怕掉面子。洪熙帝向來是覺得朝堂上的事情不讓後宮摻和,自然是一個字不漏的。

和卓還每天給德克濟克準備愛心便當呢。德克濟克的問題不僅是嘴太笨,還有就是太純良。猛一看人家什麽錯兒都沒有,但是他的事兒就是辦不成。

洪熙帝對德克濟克的情感就是,兒子是個好兒子,就是只能當個吉祥物。但還是覺得德克濟克可愛,太沒心眼了。好怕被人騙。

哎,可惜了那麽聰明的福晉還沒娶進門。要不肯定能有個人商量着辦啊。

額爾赫聽到了風聲,對于膽敢欺負自己哥哥的人那是必須教他們花兒為什麽這樣紅的。

額爾赫從額娘那裏明白的道理就是不争不搶,做好分內事。不卑不亢,做人有底線。不聲不響,要有的放矢。

但是同時還學會,別忍着,該動手時就動手。尤其是要把家裏人護的嚴嚴實實的。

那幫子對着德克濟克陽奉陰違的人自然也沒瞧上小矬子額爾赫。結果前腳惡心了德克濟克,後邊直接就被額爾赫吊打。

額爾赫可不是德克濟克什麽都在臉上顯出來的天真無邪,這位可是完美繼承了洪熙帝黑心眼。

于是,繼德克濟克是個傻大個傳言後,額爾赫是因為心眼墜住了長不高的傳言也不胫而走。

德克濟克感動的嘩嘩的,額爾赫表示,只要哥你不要随便再來我府上做客,一切都好說!

額爾赫雖然給兄弟找回了場子,但是在自己工作的一畝三分地上,還是該怎麽幹怎麽幹。

既沒有和兄弟們搶功,也不和大臣們有矛盾。原則就是國法,誰也說不出什麽來。對誰都客客氣氣的,但是也別想蒙我。

主要能這麽平靜,還是和卓的話起了作用。這天下是皇帝的,自己在這裏搞什麽特殊呢。

一共二十幾個兄弟,除了去世的,還有好幾個都封了王,給皇阿瑪打了好久白工的哥哥們可不是吃素的。自己何必招人煩。

經過十幾年的訓練。現在大家互相使絆子的手段那可就高端多了。畢竟還記得當年監國沒弄好,被皇阿瑪一頓削。

但是皇位只有一個,大家現在在同一起跑線上,不拉扯一把真是白瞎了當差這麽多年拉上的黨羽和結了的仇。

上上眼藥必不可少,還有拉幫結派的,推诿的。畢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洪熙看着這幫小夥子,又想起自己還是太子的時候,有多少人想拉自己下臺呢?很多。但是舅家不好惹,自己是皇後生的嫡長子。幾乎沒有犯過錯。

皇阿瑪動搖過嗎?應該有吧,老年喜歡小兒子。

然後呢?有向自己示好的弟弟們,自然就有對着幹的弟弟們。

說句大不敬的話,皇阿瑪如果不是因為帶着小兒子墜馬駕崩,也許就是另一個局面。那些與自己不和的肱股之臣會怎麽樣呢?

哦對了,自己還娶了同樣娘家顯赫的皇後。而那些對手似乎都已經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中。

可是洪熙不希望自己的兒子們這樣。這不是虎毒不食子,而是覺得面子上不好看。

所以洪熙要讓他們全都好好地活着。要讓史書上記載着洪熙帝子嗣興旺,兄友弟恭。

人在臨門一腳的時候總是會做出很多迷惑行為,這些皇子們也不例外。

洪熙是每次一看自己的兒子狗咬狗就頭疼。不對,他們狗咬狗,那朕是什麽。洪熙帝覺得看着他們在這胡鬧完全就是降智打擊。

這一圈觀察下來,四阿哥、十阿哥和額爾赫是表現得最好的。兩個大的老成持重,早就封王。幫手衆多,處理事務也很老道。

四阿哥各方面都不錯,是個可造之材。可惜母親是死後晉位的嘉嫔,家室實在太差不說,四阿哥的幾個兒子,也就是洪熙的孫子可不招人待見。

除了保和和德克濟克混,另幾個庶出的都在國子監學習。那是恃強淩弱、不學無術,總之就是五毒俱全。

這還不算,四阿哥幾個兒子圈地的事情又被人爆了出來。你說這節骨眼上,時間掐的多準啊,四阿哥的臉皮是徹底被撕下來了。

洪熙的意思是,你連兒子都管不好,你還想治理國家?直接PASS。四阿哥因為被兒子坑爹,基本出局。當然,四阿哥本人還沒明确意識到這個問題。

十阿哥非常精幹,就是想法太多。而且很多時候太急躁,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

又是李妃的兒子,洪熙總是覺得血統上有點不好辦。關鍵是,十阿哥因為想太多,總是朝令夕改,這就比較讨厭了。

額爾赫什麽都好,就是小的時候身體不好。洪熙很擔心。這到現在還沒有孩子就是讓人很捉急。

經過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本來是要解決海運問題,結果矛盾完全轉移到內部來了。也對,本來就是選太子,不正是內部問題嗎。

大家的想法最初是自己好好幹,讓皇帝覺得額爾赫不行自己行。現在發現好好幹不了,那就集體先拉額爾赫後腿。打倒最強大敵人後就可以菜雞互啄了。

不管前朝怎麽折騰,後宮裏的和卓還是每天高高興興的。心想女主角不是一般都是奪嫡中成為紅顏禍水嗎,自己這次不是了。然而她高興地太早了。

各路英雄好漢已經想着是不是得先扳倒宮裏的淳貴妃了。

人最怕對比。大家一看洪熙帝看額爾赫的眼神還有什麽不明白的。反正就是毫無理由的偏心眼呗。大家自然覺得肯定是淳貴妃吹枕邊風了。呵呵。

于是,在風和日麗的大朝會上,言官彈劾淳貴妃驕奢淫逸。洪熙帝是真的急眼了。他們憑什麽對和卓指指點點?當場就和言官對罵了三百回合。

☆、第 65 章

洪熙帝向來養氣功夫到家,更是不願意做些自降身份的事情。結果這剛聽了個開頭就直接站起來破口大罵可是從沒有過的。

按照皇上的性格,要是生氣也應該是午門外啊。怎麽就親自下場了呢?

向來自诩才高八鬥的洪熙帝到底沒能辯過靠嘴皮子吃飯的言官。最後只能用皇帝的威嚴讓所有人閉嘴。

這一冷靜下來,洪熙立即意識到草率了。

剛才說的話就有些尴尬了,也就用腳摳出個禁宮的程度吧。還好,只要皇帝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別人。

德克濟克和額爾赫等皇子都是能參加大朝會的。

德克濟克剛要上去抽人就被額爾赫拉住了。額爾赫拳頭攥的緊緊地。現在每個人的表情都在額爾赫腦子裏記得清清楚楚。記仇小達人額爾赫上線了。

只忠于皇帝的這幫大臣們已經醞釀好怎麽給皇帝挽尊,額爾赫出列了。大臣們一看,再等等吧。

其實後面所有的事情不過是一出淳貴妃引發的血案罷了。按照洪熙帝的意思,是要平穩過渡政權的,讓這大青的盛世一直延續下去。

但就因為敵方選錯了目标,碰了洪熙帝和額爾赫的逆鱗,這結局徹底變了個樣。

額爾赫表面上是個良善正直的好青年,但心裏和洪熙帝是一模一樣的七竅玲珑黑水晶。這次言官這麽說他親媽,那真是沒有回頭路了。

平時額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