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所謂執着 …
作者有話要說:本期專題名為:【永遠的冰上角鬥士】可能先前一路追文追過來的姑娘們會覺得這個稱呼很熟~!沒錯,他就是我之前有在作者有話說裏放過比賽視頻鏈接的俄羅斯籍花滑選手,亞古丁。
他是與四周跳強人普魯申科系出同門的師兄,也是本文所放視頻裏的雙主角之一。當然,他的四周跳同樣彪悍。并且……比起普魯申科的四周跳,我想我也許更加喜歡亞古丁。在這裏就不仔細是說明原因且比對兩人的四周跳了,我只是十分主觀的說……我個人更喜歡亞古丁的四周跳。
并且,我不得不說一句,亞古丁他并不僅僅只會簡單的四周跳而已。他的師弟普魯申科在十七、八的時候就閉着眼睛也能跳出完美的四周跳了。亞古丁也能夠在比賽中跳出完美的4-3-2連跳。
當然,普魯申科也能這麽幹。在這裏不得不感嘆一句,他們倆的教練雖然直接造成了師兄弟的反目成仇,但他對于跳躍的研究和教授是真的很有一套。
或許……上個時代的四周跳狂潮會如此猛烈,這倆師兄弟絕對功不可沒。我記得我看亞古丁的自傳時,其中的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大意是這樣的:“現在什麽人都能跳四周跳了,所以我們必需得在步法上增加難度。”
由此可知,那是一個多麽燦爛的時代。不能說只要有四周跳就是好的,沒有四周跳就是不好的,但……比照起現在跳三周跳的人都能拿奧運冠軍,那個時代實在是太美好了。
亞古丁與自己的師弟不同,他開朗,喜好教朋友,學習成績優異,在理科方面的強項也十分搶眼。并且,他是一個十分有主見的人。對于教練提出的要求,他的師弟普魯申科會不問為什麽的竭盡全力去做到。而亞古丁則一定要打破沙鍋問到底,必需要知道這是為什麽。
那麽,兩人的不同當然會造成教練對兩人不同的态度。話說回來,誰不都希望教出來的徒弟能夠乖巧聽話而不是老把自己當十萬個為什麽嗎?更何況,兩人的教練的确是俄羅斯最富盛名的一流教練(可能有之一)并且,這位教練帶的學生有很多,難免會因為個人的喜好而厚此薄彼。
在長期的摩擦以及矛盾碰撞之中,亞古丁終于離開了那位挖掘了他的才能,并教授了他紮實跳躍技巧,曾經一心培養着他,而此時卻會在他奪得冠軍之後對他國教練說……我比起亞古丁奪冠,我更希望普魯申科奪冠的教練。
在投入了新教練的名下之後,亞古丁終于獲得了重生,逐漸找到了獨屬于他的風格。
在這裏,我想說……在我看來,亞古丁沒有他的前一任教練米申,世界冰壇上就不會出現亞古丁的名字。畢竟,在亞古丁最困難的時候,是米申接收了這位家境貧困到難以支持滑冰的男孩。盡管,當時的米申并不知道那個男孩将來會有如此的成就。
但,沒有亞古丁的第二任教練,亞古丁也不會綻放那樣的光芒,更不會有後來的王者之勢,也不會有“永遠的冰上角鬥士亞古丁”。
在我看來,師兄弟的反目成仇,全因兩人共同的教練,米申。亞古丁從小父母離異,在成名前他甚至都沒見過自己的父親。因此,當遇到米申的時候,還是小孩子的亞古丁理所應當的會從米申的身上尋找一種他從小就缺失了的父愛。
所以,當普魯申科從米申的身上獲得了幾乎全部的注意力時,亞古丁的心裏會是多麽的難受。他之所以會在之後選擇他的第二任教練,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他在比賽的時候看到了那位教練對自己所帶選手無微不至的照顧。他很向往那樣的相處模式,他希望從自己的教練身上獲得更多的關注和關心。
而普魯申科對于亞古丁的敵意,則可能是源于米申在他身上強加的複仇心理。米申和亞古丁的第二任教練素來不和。因此,在他看來,亞古丁的離開等同于背叛。因此他毫不掩飾自己想要讓普魯申科在冰場上大敗亞古丁的意願。而他的這一強烈意願也在無形中給普魯申科帶去了很大的壓力。
琅邪我私以為,普魯申科之所以會在都靈冬奧會上慘摔,其實和米申帶給他的巨大壓力是分不開的。若是米申能夠正确看待兩人之間的關系,而不是讓它變得那麽畸形,把自己情感強加于兩個孩子身上的話,或許普魯申科能夠在亞古丁因傷而在二十一歲那年退役前的最後一次比賽中和自己的師兄來一次更為精彩的冠軍争奪戰,讓冰迷們津津樂道,也不會讓自己留下這樣的遺憾。即使是輸,也不會是因為這樣的理由而輸。
Advertisement
嗷嗷嗷……說好了只說臉,結果我竟然一路廢話,一路說着滿口的主觀想法……那個,如果大家對這兩位師兄弟的往事感興趣的話,務必還是查點資料的好,這些僅為琅邪的個人臆斷。
那麽,接下去請看亞古丁的照片~!我想說,花滑真的是出美人吧~琅邪我沒騙大家吧?要知道,這些可都是比賽現場的抓拍,居然也能那麽美好……
“我只是……不想所有的人都叫我露西亞。那只是我的表演滑節目而不是我的名字,更不是我……”
當卿越猶豫着說出這句話的時候,那修的吃驚是可想而知的。自他有了那個猜測之後,腦中剎那間就閃現過許許多多的想法,卻沒曾想到……卿越想要轉變風格竟只是因為這樣的理由。這樣的一個……比他之前所想的任何一個想法都要簡單的原因。
“說實話,我……我沒想過你會有這樣的想法。還記得嗎,在上個賽季之前,很多媒體都發表了針對你的負面評論。你在低落了一陣以後又重新打起精神努力訓練。那個時候,你對我說……‘我終于發現了,其實真正的我只在我自己的心中,而不在別人的口中。’”
“是,但那不一樣。我不希望我給別人的印象被框定在一個單一狹小的角色裏。我……不是只能表現出那樣一個角色而已。雖然……我以這個表演滑為傲。”
那修一直都知道眼前這個和自己十分有緣的男孩一如當年的自己那樣倔強。只是……當年的那修是如此的清傲,令人能夠很容易的就從他的眼中看到那份倔強。而如今的卿越卻不同。從表面看來,你似乎只能看到那份柔和,以及那種讓人想要和他成為朋友的善意。孰不知,他的骨子裏卻是有着一股不輸與當年那修的倔強。
雖然有時候那份倔強會被他用在了鑽牛角尖上,卻也令那修覺得又好氣又好笑,但總也不忍責備。于是怒意消了一大半的那修就繼續問了下去。
“在剛剛結束的這個賽季,你所做的新嘗試不是也得到了裁判組的認同,并且獲得了冠軍嗎?”
“那不一樣……”感受到那修語氣中的柔和,卿越咬緊了下唇,緩慢的開口道:“即使是在這麽成功的賽季之後……大家也只是記得那個表演滑,甚至記不得我世錦賽奪冠節目的名字。這說明……兩套節目的變化還是不夠大。而且……這次世錦賽的比賽節目的風格甚至被那次表演滑的蓋住了……”
“可是你也應該知道,比賽和商演的側重是不一樣的。比賽注重的是競技,商演注重的則是表演。”
“我知道,但……我還是希望我能夠有一個風格鮮明的轉變。與露西亞完全相反的風格,又強烈到能夠讓人淡忘了露西亞。那個時候……我才會在商演上繼續演出這個表演滑。我……我知道這是一個冒險,可……我真的希望我的比賽節目在奧運賽季可以有一個剛硬的風格。”
是的。COI公司在世錦賽結束之時就又再次找到了卿越,希望他能夠再次參加今年的夏季巡演,并繼續在商演中演出《拉美莫爾的露西亞》這個高人氣作品。但COI公司的這一邀請卻被卿越婉言拒絕了。但卻并非如外界所說的,未成名就先耍起大牌。
他……只不過是簡單的在堅持着自己的執着,自己的倔強而已。
那修聽到卿越的話,再看一眼卿越那瘦削的小身板,簡直哭笑不得了。感覺到那修目光中的含義,卿越頓覺大為窘迫,之前好不容易鼓起的勇氣就這麽不知漏到哪裏去了。正在找冰窟窿鑽進去的途中,卿越聽到了那修所說的……在他聽來幾乎可說是默許了他那冒險決定的話語。
“強硬的風格啊……那可得有首好曲子。很多時候,表演的氣勢是需要音樂烘托的。”
只見那修無奈的仰起頭,看着從冰場的窗口透進來的陽光,嘆氣道。如此一來,卿越的眼睛立刻亮了起來,連忙說道:“是的!我已經找好原聲音樂專輯了!那是十五年前的老電影,《斯巴達三百勇士》!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
那修甚至不用聽完卿越在興奮之餘滔滔不絕說出的話,只需“斯巴達三百勇士”這個詞就已足夠那修覺得頭一暈,險些眼一黑的倒下去。于是他再不聽卿越的胡言亂語,臨走之前只留下一句:“兩個月內增重八公斤,并且練出幾塊稍微能看的肌肉,不然你就不用再來和我說《斯巴達三百勇士》了。”
那修就這樣走了……留下才因看到一絲希望而興奮不已,幹勁十足的卿越。卿越因此變故而愣神,随後又因為反應過來那修走之前到底說了什麽而幾欲以頭捶冰。最後,他跑到了冰場的走廊,從自己的背包裏翻出《斯巴達三百勇士》原聲音樂的專輯,看着那長劍與盾牌,勇士與勇士構成的封面久久惆悵。
《斯巴達三百勇士》,那是一部講述了久遠傳說的史詩巨作。
傳說,斯巴達的孩子被教育要永不退縮,永不投降傳說,斯巴達人都認為……為自己的國家戰鬥至死是人一生所能成就的最大榮耀。
傳說,斯巴達的男孩7歲就從母親身邊被帶走,投入到一個殘酷的暴力世界。
傳說,斯巴達人以棍擊和鞭撻來懲罰孩子,教他們痛苦不行于色,不要憐憫敵人。
傳說,斯巴達人是世上最頂尖的戰士。他們從不過問敵人有多少,只問敵人在哪裏……
那是一部令人久久難忘的電影。即使是多年前拍攝的畫面,比起時下的電影它也不會有絲毫的遜色。為了自由大笑着赴死,直到戰至最後一人都無畏無懼,更不後悔的精神令人神顫。
這是一個有關于信念,勇氣,自由,以及偉大愛意的故事。
或許……卿越會需要那樣的勇氣。
他會需要那樣的勇氣去面對來自外界的壓力,有關希蜀冰協的希冀,有關媒體的猜測。
他會需要那樣的勇氣去告訴世人,他只是他,來自希蜀的卿越,而并非只是他演出的某個角色。
他會需要那樣的勇氣支持他在奧運賽季的前夕嘗試如此冒險的轉變。
他會需要那樣的勇氣伴随着他在冰上所待的每一分每一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