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來往的婦人大多都心善,雖說別的幫襯不上,可山裏的野菜卻不算值錢。瞧着姐弟幾個實在受罪,就有人偷偷從自個籃子裏抓那麽幾把塞進三妮坐着的簍子裏。

等到後晌,三妮都困的打瞌睡了,李氏才歇下來。順帶着到坡上帶了幾個孩子回家。

“玉娘,你挖這些個野草幹啥?咱家沒喂啥牲口,用不着的。”李氏哄了三妮上炕睡覺,就瞧着崔玉滿臉寶貝的被弄她挖回來的那幾籃子草。

崔玉如今心情極好,這裏的野柴胡品質很好,而且都是長足了年頭的,所以并不細小。只要炮制好了,定然能賣出去。

“娘,之前我跟鎮上的大夫去拿藥,認識了幾種藥材。老大夫當時随口說過,這些藥材弄好了是可以換錢的。”她心思一轉,記憶裏許多時候都是原身跟了大夫去鎮上藥堂裏取藥。這會兒這麽說,想必也能應付的過去。

果然,李氏并不驚訝,只是有些疑惑。這些沒啥看頭的野草,當真能換錢?倒不是她不信,主要是陳河溝并沒有正兒八經的大夫,就算有個王大爺也不過是在醫館裏給人打下手。哪識的什麽野草還是藥材啊。他不過是看得懂那些常見的已經炮制好的藥材罷了。再者,王大爺平日裏也從未想過靠着挖藥材掙錢。

所以,這柴胡可就便宜了崔玉。

見崔玉說的正經八百的,手上動作一點沒有輕慢下來。李氏也就不再說什麽了,畢竟閨女好容易有個盼頭了,總不能讓她一棍子悶死不是?再者,萬一這東西真的能賣錢,也算是好事兒。

虎子學着崔玉的樣子蹲在一邊也開始幫着摘根莖,然後抖摟抖摟土,然後放到邊上。

大概弄了快半個時辰,倆人才把将近三籃子的柴胡根摘了幹淨。

“大姐,是不是要洗幹淨啊?”虎子見自家大姐提着籃子往外走,趕緊跟上去。“還是我洗吧,現在的水冷着呢。”

聽了崔虎子的話,崔玉心頭一暖。不過是個孩子,要不是家境差,怎麽可能這麽知事兒。她也不是沒見過,村裏那些跟他一樣的半大孩子,整日裏跑跑跳跳的。

揉了揉他的頭,崔玉笑道:“不礙事兒,等會你幫着娘看看柴禾堆壘結實了沒。別回頭下雨,又淋濕了。”

她說的是之前李氏曬好的幹柴禾,那是準備拿到鎮子上賣的,若是淋濕了可就不值錢了。其實李氏那麽小心謹慎着換錢物件的人,哪會不把柴禾遮個嚴實。她不過是不想虎子小小年紀,就像個小大人一樣擔心這個着急那個罷了。

舀了水在大盆子裏,崔玉把摘好的根莖倒進去,然後去掉上面的雜質及殘莖。又過了兩邊清水,沖洗幹淨。這才起身揉着有點酸疼的腰,咬牙把柴胡切成厚片。

其實炮制柴胡的法子,至少有十來種,就算是現代最常用的也有三四種。無論是用米醋炮制還是用鼈血炮制,都是很好的。可現在她家,別說是鼈血了,就連米醋也沒有。

不過話說回來了,反正她也不是真的清楚這個朝代有什麽炮制法子,萬一人家并不稀罕米醋跟鼈血炮制的,那可就虧了。左右,要等下個集上,去瞧一瞧。

揉了揉僵硬的胳膊跟肩膀,她再次低着頭切起來。家裏就一把菜刀,就算想找人幫忙,也沒法子。

“大姐,我幫你做什麽?”崔虎去看完了柴禾,又進屋給靠着炕頭睡着的娘親蓋了被子。這才又回到大姐身邊,瞧着大姐臉色發白,手上好像沒了力氣的模樣,他趕緊問道。

正好崔玉也覺得自個今兒有些用力過猛了,也就不強撐着,直接讓虎子拿了簸箕把切好的柴胡片晾曬出去。這幾天天氣好,估摸着三五日也就能曬幹了。

這麽一耽擱,日頭就偏西了。耳聽着虎子一邊幹活兒,肚子就咕咕叫了。讓崔玉沒忍住笑出聲來,搞的虎子忽悠一下子就紅了臉,期期艾艾的叫了聲大姐。

“行了,屋裏的櫃櫥裏不是還有之前王大娘送來的幹糧麽,你先去掰半個吃。等會兒大姐做好飯,再叫你們。”崔玉從來沒想過餓着孩子,就算虎子已經能幫着幹活兒了,也抗不過正長身體時候的消耗。

崔虎抿着嘴想了想,最終也沒進屋去。反倒是蹲下身子,拿了打火石開始燒火。那幾個苞米饅頭好吃,可也得大家一起吃。再說三妮好像很喜歡吃那個饅頭,今天早晨他還看見大姐用苞米粥泡着為了她小半個呢。

崔玉也猜出了他的心思,除了心疼倒也不再說什麽了。利落的把野菜洗幹淨切碎,然後進屋去拿了兩個雞蛋,就着大鍋裏燒開的水撒進去,開出了雞蛋花。

也就是搭配着點野菜葉子,才顯得有了幾分好看。因為沒有鹽,她幹脆把早上吃剩下的鹹菜絲剁碎了一股腦丢進鍋裏。想着虎子跟三妮那副明顯營養不良的樣子,她又尋了早就刮幹淨的油翁,把鍋裏的湯舀進去涮了兩下。

好歹,也算是有點油性子了。

想了想,她也就溫了兩個幹糧,又蒸了十幾個土豆。李氏每日裏幹最重的活兒,可在吃上卻是能省就省的,這樣下去,要不了幾個月就要扛不住了。

而虎子,八歲了哪可能吃不完一個苞米饅頭?想來,也是忍着謙讓家人呢。

吃飯的時候,李氏看着碗裏的雞蛋湯,再瞧瞧虎子跟三妮抱着碗喝的歡喜的模樣,心裏更酸了。原本怪崔玉浪費的心思,也淡了許多。算了,就當給孩子們解饞吧。

一家人和樂香甜的吃了一頓“豐盛”的晚飯,到了睡覺,虎子都是眉開眼笑的。少了幾分曾經的老氣,倒是恢複了許多孩子樣。

夜裏,因着擔心自己的柴胡,崔玉起來瞧了好幾次。好在三妮睡的安穩,并未哭鬧。

半夢半醒之中,她腦子裏恍恍惚惚的想了許多,可等醒過來,卻什麽都想不起來。

果然,并不是沒一個穿越的農家女都會有金手指,比如靈泉或者空間。

因着家裏都忙過了秋收的事兒,鄉裏鄉親的又都聽說崔家玉娘身子大好了,所以村裏老老少少的也都來探望一下。雖說幫不上什麽忙,卻也都你家一把豆子,我家一碰米面的來湊幾頓吃的。

說起在村裏熱心腸的老好人崔大郎,不少老嬸子都紅了眼眶。而年輕點的,也湊在崔玉邊上說起了話。無非是誰家的閨女思春了,誰家的兒子定親了。雖說也是背後嚼舌根,但根子上也并沒有什麽難聽話。

大夥兒坐了會兒,也瞧出崔玉一家孤寡提水費勁,所以也沒多留就走了。倒是陳二家的婆娘陳嬸子,臨走前拉了崔玉的手讓她放寬心,等回頭讓她男人陳二狗去趙家村打問打問。

這話說的崔玉一頭霧水,于是面上也就有些淡淡。好在陳嬸子也怕勾起她的難堪,并沒有說個明白,所以這件事兒也就撂下不提了。

其實若是崔玉知道,陳嬸子跟李氏是都在擔心她跟趙家村親事黃了,只怕她肯定暗中高興。畢竟,就算再認命的開始适應這個世界,她都是受了近三十年現代教育的人。不說人人平等,就說盲婚啞嫁,就是她不曾想過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