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食物的本味
第60章 食物的本味
陳言平時并不是個話多的人,即便他總是在店裏穿梭,但他還沒有總是在後廚的遙有存在感。
這可能跟他的氣質有關,他臉上總是帶着笑,因為胖,圓圓的臉總讓人覺得可親,覺得這個人沒有攻擊性,值得信賴。
但也正因如此,才很難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平時工作陳言也很少會戴手串,更不會把玩自己雕刻的核桃跟其它小玩意。
但他很大方,店裏的每個人,包括節目組的工作人員都收到過他自己雕刻的小東西。
韓導經常會跟他讨論怎麽盤小葉紫檀手串,在這方面陳言是個行家,韓導經常買到假的手串,還是陳言出手,才讓他買到了幾串真的。
平時他總是很低調,有事的時候人人都會想起他——因為他不僅脾氣好,還幾乎樣樣精通。
除了對機器一類的東西一竅不通外,書法繪畫文玩樂器,基本就沒有他不會的。
明謙還對陳言感嘆過,自己估計努力一輩子都沒有陳言會的東西多。
還是陳言安慰他:“我活了多少年?你才活了多少年?我在你這個年紀的時候還是個小娃娃呢,等你活到了我這個歲數,還沒有我的本事你再憂心吧。”
那時候明謙才知道,原來陳言是店裏除了幽君外最年長的。
算算年齡,遙只能算是他的曾孫子輩。
“那老頭怎麽回事?”遙把手上的水擦幹,站到明謙身邊問。
勝村陽太現在緊緊抓着陳言的手腕,陳言也不好直接硬掰開,現在正僵持着。
明謙也不知道,他小聲說:“禮貌點,別叫人老頭。”
Advertisement
遙:“……我錯了老板。”
明謙伸手揉了把遙的頭發,遙比較矮,站在明謙旁邊的時候兩人的身高正好,明謙能毫不費力的搭住遙的肩膀,或者揉一揉遙的頭發。
遙打了個哆嗦,慢慢往旁邊挪。
哎,老板喜歡他,他心裏清楚,可他不能回應老板的喜歡,不然幽君肯定會把他的皮扒了。
他才剛成年,還沒活夠呢。
揉完遙的頭,明謙準備去給陳言解圍。
此刻的陳言也搞不清楚這個老頭要幹嘛,剛剛把手串給了對方之後,對方就抓住了他的手腕,一臉沉痛的看着他,好像他是被迫下水的失足少男,急需他的拯救。
陳言:“先生,你是不是該松手了?”
勝村陽太努力瞪大他的小眼睛,誠懇地說:“大師,你有這樣的技術,為什麽要待在這個地方?難道你不希望讓更多人看到你的作品嗎?”
陳言無奈道:“你好好說話,不要抓着我行不行?”
勝村陽太這時才意識到自己還抓着對方的手腕,連忙把手收回來,倒是很有禮貌地說:“非常抱歉,是我失禮了。”
對方做出這樣的舉動,這麽鄭重的道歉,陳言反而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陳言:“……那手串你喜歡就拿去吧,我自己雖然雕了不少,但做成手串的不多,下回你來我可沒有第二串送你了。”
勝村陽太鄭重的拿出一條手帕把手串細細的包起來,然後放進自己的外衣包裏,這才擡頭對陳言說:“大師要在凡世中修行,我明白。”
陳言:“……”
你明白了個啥?
陳言莫名其妙的轉身,正好跟走過來的明謙碰上,兩人只能一起往後廚走。
“那桌人找你麻煩了?”明謙小聲問。
陳言搖頭:“沒有,就是抓着我的手,非說我是大師。”
明謙:“這叫慧眼識英雄,雖然我不懂文玩,但我也覺得你雕得好。”
陳言謙虛道:“我距離大師還差得遠呢,我只得其形,不得其意,真正的大師能把禪意刻在任何物件上,但我只能把人物場景刻在核桃上,這其中的差距不是耗費時間就能追上的。”
說完陳言還嘆息:“就像這世間從古至今熟讀詩詞歌賦的人很多,但詩仙詩聖還是只有那二位,這與天賦有關,我還沒有通那一竅,認不下大師這個名頭。”
明謙聽完後沉思了幾秒,終于說:“我距離你的境界也很遠。”
陳言看着明謙的眼睛,真誠地說:“老板,共勉吧。”
明謙:“……嗯,共勉。”
從小到大毫無藝術細胞的明謙覺得自己無論如何都體會不到陳言的煩惱。
他連唱個歌都能走調,畫畫只能畫出火柴人,讓他了解陳言的煩惱實在太難了。
還是開火鍋店适合他,他就是個俗人。
不過這也不妨礙俗人欣賞美的東西。
“你不是說缺錢嗎?不然你把你的作品挂在網店試試看?看能不能賣出去?”明謙重新回到竈臺前,忽然想起陳言之前說過幾次他的錢不夠。
倒也不是陳言抱怨明謙開的工資低,而是他自己的愛好太燒錢了。
他除了會購買原材料自己盤玩雕刻以外,還會去買成名的大師作品。
前者還算便宜,後者就貴的令人咋舌,大師作品不僅難買,價格還常常是幾萬起步。
如果想買大師之前的作品,還要去跟現在的持有者談價,那價格就更高了。
所以陳言之前哪怕到處給人看風水也沒存下多少錢來。
但明謙覺得他看風水之所以沒掙到什麽錢,根本原因還是因為他不會忽悠。
雖然明謙覺得風水師一類職業裏騙子多,但真才實學的肯定也有。
可掙錢多的一般都是騙子,騙子會揣摩人心,知道客戶真正想要的是什麽。
說對的,不如說對方愛聽的。
陳言有些猶豫:“我覺得自己雕刻的作品還沒到能賣出去的地步。”
遙在旁邊勸道:“我覺得你可以。”
何琴也說:“你送我的核桃我專門找盒子收起來了,我覺得那就是藝術品,你們看過核舟記嗎?我以前就想要有多精巧的手藝才能雕刻出那樣的核桃,後來也看過很多核雕,但都沒有陳哥雕的細致。”
兩個男嘉賓也說:“對,人的眼睛就跟真的一樣,還有頭發!這麽細致的頭發雕刻,一根發絲比真人的發絲還細,陳哥,不是我們誇你,是你水平真的高。”
陳言被一群人圍着誇了一頓,臉都被誇得有點紅,恨不得此刻就化為原形原地跳舞。
可惜這群人裏有人族,後廚還有攝像機對着他們,他沒法化為原形跳舞。
不然他還要唱首歌呢!
雖然歌詞永遠只有“當康”兩個字。
“那、那我就試試。”陳言害羞了,低着頭去拿菜,端着明謙剛剛炸好的小酥肉和南瓜餅就走了出去。
他從來沒有被人這麽直白的誇獎過。
可能是天性使然,陳言從不覺得自己學會的東西有多了不起,也從不跟人炫耀。
以前給人看風水的時候,客戶也更相信看起來年齡大,仙風道骨的同行。
不怎麽相信他這個胖胖的,看起來沒什麽經驗的中年人。
陳言把菜送到桌上,臉上的笑容根本掩飾不住。
“你們慢用。”他放下瓷盤,背着手走出了店門——他現在急需一個沒人的地方,獨自開心一下。
把拔絲蘋果,小米鍋巴和蔥油餅都準備好之後,明謙就端着餐盤出去。
他出去的時候那桌人正在喝湯,他們都沒有放蔥花和香菜,只用空碗喝清湯。
明謙把餐盤放下的時候,一看就是領頭人的老先生擡起頭來,眼睛眨也不眨的看着他。
明謙被他看得全身都起了雞皮疙瘩,有種汗毛倒立的詭異感。
勝村陽太放下手裏的碗,也收回了看向年輕老板的視線。
自從他過了七十歲,味覺就一再退化,比同齡人退化的速度更快,他已經很久都平常不到食物的美味了,或許他可以通過以前的經驗調配出适合普通人的調料,但他自己吃的話,只能吃出極端的鹹甜苦辣,任何一種都跟美味扯不上關系。
所以哪怕他是亞洲之晶的創辦者,是評審團裏最有話語權的人,但他其實并不怎麽參與投票。
因為他清楚自己這一票有多大的影響力,更清楚他這一票不該投出去。
所以他只分析廚師烹饪的手法,食材的新鮮程度,以及店內的裝修和環境。
他不認為店內裝修是無關輕重的東西,對食客來說,有隐私性,能讓他們安心用餐的環境才是好的環境。
再美味的食物,如果出現在人流雜亂的市場中,也只會被污水和灰塵掩蓋。
可是現在,他看着手裏這碗湯,竟然啞口無言。
他說不出贊美的話,因為任何贊美都顯得蒼白,這碗湯就連他這個味覺失靈的人都覺得美味。
那味覺正常的人呢?
勝村陽太看着一同過來的同伴,他們也相繼放下了手裏的湯碗,每個人表情各異,但不難看出他們對這碗湯都有着一致的看法。
“你們覺得怎麽樣?”勝村陽太問道。
評審員們支支吾吾,因為知道勝村陽太味覺早已退化,外加他還不喜歡這家店的裝修,他們也不想說的太誇張,免得得罪對方。
“我覺得還不錯。”
“對,比我以前喝過的湯都好喝。”
大概是說嗨了,後面說話的人忘記了勝村陽太剛剛的态度。
“我覺得這才能叫高湯,那些只熬了十幾分鐘的湯不應該有前面那個字。”
“上次喝的高湯差點把我喝吐了,真該把那個老板拉過來,讓他嘗嘗什麽才叫真正的高湯。”
“不僅湯面看不到油,喝起來也沒有任何腥味,不油膩,味道卻很醇厚鮮美,這樣的湯太少見了,放在一家火鍋店裏實在是暴殄天物。”
“對,這樣的湯應該出現在高端的中餐廳,如果不是我嘗到了,我肯定不會相信一家火鍋店能熬出這樣的湯。”
陳言在外面找了個沒有攝像頭的地方施了隐身咒,然後痛痛快快的跳了一場舞,快活的唱了幾首歌後才回到店內。
結果他剛走進去,就被店內唯一的那桌客人叫住了。
沒辦法,誰讓他是在場唯一一個會說日語的?
陳言只能走過去,同時打定主意,不管這個老頭再說什麽,他也不會給對方送東西了——他還要挂到網上去賣呢,老板和其他人都說了,他的作品肯定能賣出去。
他倒也沒想靠這個掙錢,但如果有人願意買的話,就是對他雕刻能力的最大褒獎。
“這湯是誰熬的?”勝村陽太問陳言。
陳言松了口氣:“我們老板。”
勝村陽太:“可以讓我見見他嗎?”
陳言:“我去問問。”
陳言到後廚把明謙叫出來,明謙來到勝村陽太面前,笑着問:“請問有什麽事?”
不過由于明謙不會日語,所以還需要陳言把這句話翻譯過去。
勝村陽太輕咳了一聲:“我想問這湯都用了哪些食材?”
明謙:“豬筒骨,雞架,牛骨和牛肉,別的就沒了。”
勝村陽太激動地站起來:“不可能!這樣的湯不可能是用這些食材熬出來的!如果能用這些食材,那這樣的湯早就應該到處都是了!”
他因為太激動,口水嗆住了嗓子,手放在桌沿,彎腰猛咳起來。
陳言吓了一跳,唯恐這位要碰瓷,伸手在勝村陽太的後背拍了拍。
勝村陽太:“咳……咳?”
他還沒咳盡興呢,一下就不咳了。
就跟打嗝打到一半不然不嗝了一樣,說不上解脫和舒服,還有種意猶未盡想再來兩下的感覺。
勝村陽太端起茶杯,喝了口茶。
明謙只能說:“除了這些以外,剩下的就是我的獨門秘方了,不能告訴別人。”
“不過你們放心,店裏是通過了衛生部門的檢查的,不會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和材料。”
勝村陽太聽見“秘方”之後,臉上的表情就好了起來:“我就知道,一定有神奇的秘方,我聽家裏的長輩說,中國以前每家飯館都有自己的獨家秘方,後來漸漸遺失了,實在讓人非常遺憾。”
“因為缺少秘方,所以有些名菜即便複原也不能重現以前的味道。”
勝村陽太換了一個視角看這家店,就覺得這家其貌不揚的火鍋店很符合中國人對“大隐隐于市”的看法,真正的高人不需要華美的店面裝修做招牌,也不需要漂亮的擺盤,哪怕只有一口大鍋,也能做出堪比國宴的美味。
“您要不再試試小菜?”明謙覺得這個老人家有些太激動了,唯恐對方在他店裏出什麽事。
他的湯确實好喝,羹石水也确實神奇,但絕不能包治百病,這要是對方暈了,還是外國友人,他不得賠個傾家蕩産?
賣石頭的錢他還沒拿到手呢!
勝村陽太點點頭,一臉嚴肅的用筷子夾起一塊拔絲蘋果。
這是一道很簡單的菜,只需要糖和蘋果,只靠這道菜是看不出廚師的手藝的。
但勝村陽太還是伸出了筷子——主要是他想吃甜的。
老年人嘛,嗜甜嗜鹹都很正常。
原本他還擔心自己咬不動外面的糖殼,但出乎他意料的是,在他牙齒碰到的瞬間,那層糖殼就碎裂了,他的牙齒咬到了果肉了,果肉很脆,這是新鮮蘋果才能有的口感,混合着糖殼一起嚼碎後咽下去,滿嘴都是甜味和蘋果的汁水及清香。
勝村陽太激動的說不出話來,他已經有多少年吃不出水果的味道了?
那是只存在他記憶中的味道,硬一些的水果他根本就吃不動,只能榨成汁,可果汁的味道他也只能嘗到一點。
是這家店的廚師手藝絕妙,還是這家店的食材水準絕妙?
勝村陽太強忍着激動問:“請問你在哪裏進的食材?”
明謙回答道:“店裏有員工的老家就在種植水果和養殖牲畜,我們店都是直接從那裏提貨,那邊的養殖環境很好,他們也有自己獨到的養殖技術。”
這些話明謙都倒背如流了——反正聽起來越高大上越好,這樣對方就不會一個勁的問了。
偏偏勝村陽太不是個會點到即止的人,他繼續問:“可以告訴我地址嗎?我想去拜訪。”
明謙傻了,不是吧,吃個火鍋還要去食材的原産地看看?
明謙:“我去問問。”
明謙走到後廚,問依依能不能地址告訴外面的客人。
依依搖了搖頭,她打字說:“我們不太想跟外人打交道。”
依依她們一族确實是這麽想的,之前賣菜她們都是混在鄉親裏面,保證菜不會跟其他人種的區分開,這樣買菜的人即便覺得某一個西紅柿或者南瓜特別好吃,也不會去找菜商。
她們的族群并不龐大,也不想與人族為敵,因此保護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事,別說讓她們把食材賣給外國人了,就算是賣給本國人也不行。
明謙向勝村陽太轉告了依依的意思,她們并不願意讓外人參觀她們的種植基地,也不會把自家的菜和牲畜賣給除這家店以外的店面或人。
“那真是可惜。”勝村陽太遺憾道,“這樣的食材原料,不能大力推廣開是美食界的損失。”
明謙:“……”
都到美食界了嗎?果然外國人說話就是高大上,他還有得學。
勝村陽太:“如果可以的話請讓我見見這位女士,我要向她表示我的敬意。”
“能夠想盡辦法培育更好的水果蔬菜,而不是原地踏步,這是非常值得尊敬的精神。”
“雖然很多人不理解,但美味的食物才是最能慰藉人的東西。”
對方都這麽說了,明謙只能跑回後廚又問了一遍依依。
依依不願意去見對方——因為她沒什麽可送的,陳言送出了一個手串,她全身上下可只有用來挽頭發的木簪可以送,這木簪可是青姑送她的,無論如何都不能送人。
“不好意思,她現在臨時有事。”明謙只能撒一個無傷大雅的小謊。
勝村陽太皺了皺眉,剛想發火,又強行按捺下去,畢竟明謙不是他家裏的晚輩,他不能想吼就吼,于是說:“那好吧,我不喜歡強迫別人。”
明謙松了口氣:“那您慢用。”
明謙走後,勝村陽太又嘗了南瓜餅,每嘗一樣菜他都會閉着眼睛咀嚼很久,細細的品味其中的味道。
這麽多小菜中他最喜歡的是拔絲蘋果。
清脆香甜,更重要的是他能品味到蘋果的本味。
其他人喜好不一,但他們都認為哪怕只靠這些小菜,這家火鍋店也已經足夠進入亞洲前五十了。
“我認為我們不能以店面裝修為評判标準。”
“是啊,美食應該是不分國家,不分地域種族的美好事物,哪怕是一家開在鬧事中的菜館,只要它的味道好,我們就應該以公平的态度去看待它。”
“我也這樣認為。”
勝村陽太聽着他們說這些話,如果換做平時,他肯定已經勃然大怒,認為美食跟環境密不可分,中國都有孟母三遷的故事,好的環境可以成就一個人,壞的環境可以毀滅一個人,美食跟人有什麽分別?
可是此時此刻,他卻發不了脾氣,說不出反駁的話。
他只想再點一份拔絲蘋果,如果可以的話,他真想見見那個采購食材的店員。
優秀的廚師可以讓食材煥發新的魅力,但再優秀的廚師都不能化腐朽為神奇,不能把垃圾食材變成頂級美味。
廚師和食材,這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勝村陽太忽然說:“我覺得這家店可以進入前十。”
衆人沉默了幾秒。
有人小心翼翼地問:“先生,您真的認為它能進……”
勝村陽太:“因為就連我都可以品嘗到食物的美味。”
“好的美食,不是只有美食家才能品嘗到。”勝村陽太笑道,“美食家覺得好,食客覺得不好,又有什麽用?”
勝村陽太:“美食和藝術品不一樣,它不是曲高和寡的東西,是吃到嘴裏,咽到肚子裏,能讓人感覺到幸福的必需品。”
其他評審雖然覺得這家店被列為第一也不出奇。
但還是覺得恍惚。
畢竟年年的第一都是高檔餐廳,今年來一家火鍋店,怕是要跌破全球粉絲的眼球吧?
到時候會不會有人罵他們收了店家的錢?
評審團裏忽然有人說:“我們現在人數不夠,應該讓更多的人過來試試。”
其他人反應過來,連連支持:“對對對,就是這樣。”
這樣到時候粉絲罵人,也不會逮着他們罵了,大面積掃射的話,每個人分擔的火力會小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