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錯覺
第84章 錯覺
在酒店待了四天,明謙還是跟幽君在第五天早上坐飛機回了x市,雖然明謙距離過氣還有很長一段時間,但幸好幽君有神通,弄兩個障眼法客人們就認不出他的臉。
明謙覺得旅游這種事,一年來個一兩次,每次時間不超過五天就夠了。
旅游輕松是輕松,可他總是覺得缺了點什麽。
看店的時候想旅游,旅游的時候想回店裏。
可能不是因為他有多沉迷掙錢,而是店裏人多,更有趣,而旅游只有他跟幽君兩個人,二人世界當然快樂,但他們待在一起也幹不了更多,而且擁抱接吻什麽的,在家也能做。
更多的,就需要他回去之後好好學習了。
而且他一個人學習也不夠,幽君也得一起學習。
到時候兩人一起坐在電腦跟前學習,那場面明謙想一想就覺得有點窒息。
但是沒辦法,兩個小白再害羞也得硬着頭皮學,不然到時候受苦的還是他們兩個,別人幫不了這個忙。
明父明母則是待在酒店裏,他們回去了也沒地方玩,而且明謙現在不缺錢,供得起父母滿世界玩,哪怕明父明母想來個世界環游之旅,明謙也出得起那份錢。
現在他是半點不為錢憂心,每個月店裏除去房租等開支後,他拿到的手純盈利也能有個一百多萬,這些錢他還沒有想好拿去幹什麽,放在那吃利息似乎有些虧,但是投資的話,明謙又沒有經驗,就怕自己要先“交學費”。
坐在飛機上,明謙還在跟幽君聊投資的事:“我準備問問楊總,他們不是一直走的現金流嗎?就算虧損也很有限。”
楊總雖然幹得是看起來賭性大的行業,但其實像他們那樣的公司并不會怎麽虧,他們買原石一般是先買明料,明料雖然也有賭性,可楊總他們都是專業人士,他們在入手一塊石頭的時候就要進行全方位的評估,确定哪怕虧損也在承受範圍之內才會下手。
真正賭性強的是全蒙料,沙細皮革好,但是霧層厚,打燈什麽都看不見,全靠經驗和運氣,常常有人倒在這上面。
據說賭石最瘋的那幾年,無數不懂行的老板們投下巨資,最後把家底都虧進去。
倒是楊總這種就掙個加工費的公司穩穩當當的活了下來,一夜暴富不可能,但慢慢累積,也有了千萬身家。
只是明謙也聽楊總說過,他說是千萬身家,但很多都放在石頭上,現金流經常不湊手,他們搞這個的也很少去弄銀行貸款,而是掙了這一筆,錢回流了,再拿去投下一筆。
因為公司小嘛,又不是那種買了原材料後做加工出售一條龍的珠寶公司。
楊總也不太敢讓朋友親戚投資,但凡生意夥伴跟感情扯上太深的關系,後面就全是扯皮。
可能是因為知道明謙現在手裏有錢,楊總也暗示過幾次,但那時候明謙都沒搭腔,因為他還需要時間考慮。
這幾天除了玩,他就在考慮這件事,覺得這事還是可行的。
楊總那邊是現金流,就能保證虧損有限,而且楊總的公司經營的也有十多年了,不大不小,員工也都是老員工,手裏有真本事,國內翡翠玉石行業也一直在蓬勃發展,價格漲得一年比一年高。
明謙:“這次回去我正好跟楊哥談一談,能談下來最好,前三年我都不報多少希望,只要之後能每年有固定分成,五年內能收回本就可以了。”
“不過更多的錢還是得存銀行,我預備着把二樓左右兩邊的鋪面也談下來。”
買的話,明謙還是買不起的。
租金一年都要接近一百萬,賣價肯定更可怕,雖說這一片的商鋪最近都是有價無市,但只要有人來詢價,報價都是天價。
老板們雖然自己開店不一定能掙到多少錢,但都一致認為這些鋪子是下蛋金雞,随時準備靠賣鋪子一夜暴富,跻身本地財富榜。
但買家也不是傻子,那麽高的本錢用來開店,還不一定能掙到多少錢,什麽時候能回本?
要是自己開店生意不好,轉頭租出去,租金什麽時候能讓他們買鋪子的錢回本?
所以價格有,但沒市場,沒人買。
“還是需要錢。”明謙嘆了口氣,“我還是要想辦法把現在的這些鋪子買下來,不然到時候老板漲租或者不租了,我就傻眼了。”
這錢就不是送父母出去旅游一類的小錢了,想把除了自家鋪子以外的兩家都拿下來,至少要準備個幾千萬。
這麽大一筆錢,明謙以前覺得自己一輩子都掙不到。
現在雖然也覺得壓力大,但卻不再覺得不可能了。
飛機落地後,明謙跟幽君就直接打車回了家。
打開家門,剛剛走進去,明謙就覺得踏實了。
只有待在自己熟悉的,有安全感的地方,人才會真正的放松。
明謙換了拖鞋後就去廚房燒水,給自己和幽君都泡了茶,然後才端到客廳的茶幾上,跟幽君一起坐在沙發上休息。
“以後我要是真的跟你壽命一樣長,是不是就不能在一個地方長久的待着?”
明謙記得自己以前看小說,男主角就是不老不死,他一直想有一個家,卻永遠不可得,因為他總會看着自己的妻子死去,也不會有自己的孩子,而且因為臉,他還不能在一個地方久待,無論他對那個地方再有感情。
幽君看了眼明謙,似乎覺得明謙有點傻:“有障眼法。”
明謙:“……哦。”
在家休息了兩個小時,期間幽君還去廚房煮了兩碗面。
明謙都不知道幽君是什麽時候學會煮飯做菜的,之前幽君也給明謙做過早飯,但明謙那時候光顧着感動了,完全不知道幽君是什麽時候學會的。
吃飯的時候明謙還從冰箱裏拿出了裏兩瓶橙汁,他看着橙汁,忽然說:“我們店裏可以自己做鮮榨飲料啊!”
他拍了把自己的額頭。
鮮榨果汁的利潤可不低,雖然比不上兌出來的奶茶暴利,但鮮榨果汁健康,也不會影響店裏的口碑,更何況灌灌種的水果可不像依依家養的牛和豬消耗的那麽快。
就算火鍋店的自助區能随便吃水果,可免費水果就拿幾樣,而且顧客也不是專門過來吃水果的,平均下來一人甚至吃不了三塊錢的水果。
換成果汁就不同了,賣價高,利潤高,而且還能讓灌灌掙到更多錢。
除了果汁,奶茶也可以做,不過不是勾兌出來的奶茶,而是用鮮牛奶煮茶葉,再放些糖,味道應該不會比勾兌出來的差多少。
而且這些東西也很易得,自從陳言自己炒的茶受到客人們的歡迎後,陳言一放假就回家炒茶,現在已經累積了不少,而且還是不同的茶葉,紅茶綠茶都有。
到時候紅茶就用來煮奶茶。
小料就更簡單了,珍珠直接用木薯粉做,椰果可以買現成的,紅豆什麽的也不麻煩,布丁也一樣。
這些東西都是小成本大利潤。
不然為什麽奶茶店能那麽快的占據大街小巷?明明市場都快飽和了,可每年還是會出那麽多新的奶茶連鎖品牌?
人們愛喝,商家能掙到錢,市場當然欣欣向榮。
明謙雖然不準備一口氣吃成個胖子,但這些不用耗費太多人力物力的東西還是可以加上去的。
最好能讓顧客都知道他們的奶茶都是現熬的,一杯奶茶賣個十五到二十塊不過分吧?
外面的奶茶現在基本都是這個價,也有便宜的,不過他這種真材實料的奶茶要是賣便宜,他自己都會接受不了。
主食不怎麽掙錢,這些客人自己選擇點不點的東西還是可以适當的提高一下賣價。
明謙想到就想做,他吃完面就立刻給依依發消息,問她老家有沒有賣鮮牛奶的。
依依回消息也很快,表示她有個親戚就有養牛場,自家産的鮮牛奶都是賣給周圍的居民,賣價不貴,而且不兌水。
明謙就再給依依發消息,讓她明天進貨的時候也進點鮮牛奶回來,先試試煮出來的味道如何,好的話就給客人們推廣一下,看看顧客的反饋。
還有水果茶,水果汽水,這些都可以跟上。
明謙:“走吧,我們現在就去店裏。”
明謙吃完飯就急急的把碗筷收了,跑到廚房裏去洗碗。
現在他跟幽君在家就是誰做飯,另一個人洗碗。
家裏的清潔衛生明謙也不讓幽君弄神通——主要是他買了個掃地機器人,要是幽君一擡手就把家裏打掃幹淨了,那現代科技明謙就享受不了了。
洗碗鍋和碗,明謙就跟幽君出了門。
這個時候正好是下午五點二十。
還沒走到店裏,他們就看到了浩浩蕩蕩的排隊大軍。
因為用了障眼法,所以沒人把他們認出來,明謙還從來沒有排過自家火鍋店的店,一時間來了興趣,就拉着幽君的手去取號。
竹也沒把他們認出來,畢竟是幽君施的障眼法,哪怕是店裏修為最高的陳言和歲如都肯定看不出來。
明謙和幽君排到了人群最後,他們也去買了兩個冰淇淋,雖然是冬天,但冰淇淋的生意似乎也能從春天做到冬天,而且排隊的人有這麽多,在人群中根本感覺不到冷。
“這也太難排了,要不是名氣大,我才不來排這麽久的隊。”前面有人在抱怨。
但他抱怨後,就有來吃過的人說:“只要你吃了,肯定就覺得排隊值得。”
“我第一次來的時候看到這麽長的隊也不想吃了,幸好我朋友把我拉住了,真的,絕對不會後悔。”
“服務也好。”
“你們知不知道,有件事特別稀奇,我朋友說他跟一個朋友過來的時候,他朋友去洗手池那拿了個一次性的刮胡刀,想以後旅游的時候帶出去,結果一出門,刮胡刀就不見了。”
“剛開始還以為是掉了,後來發現沒人能把洗手池上的東西帶出來。”
“這麽神奇?我不信。”
“那有什麽不信的?我就覺得不屬于你的東西,你拿了,肯定會丢,不屬于你的東西就是不屬于你。”
“不過還是很神奇啊。”
“而且現在洗手池那邊都有人看着,你想帶出來都帶不出來。”
“也不知道那些想占這種便宜的人是怎麽想的,小樣又不貴,而且也用不了多少次,真想用就去買正裝啊,天天盯着這些小便宜占,真是絕了。”
“到時候店家一不爽,把那些東西都收了,所有人都別想用就爽了。”
“不過店裏客流量這麽大,店家肯定也能想到解決辦法吧?而且我覺得那些東西就是用來救急的,店家能想到,是人家體貼。”
明謙聽着客人們在讨論店裏的洗手池,這才發現陳言已經把他說的東西都準備好了。
作為老板,當然喜歡陳言這樣的員工,無論老板有什麽想法,他都能迅速接受,并且嚴格的執行下去。
這樣的員工可不是随時都能遇到。
明謙小聲跟幽君說:“我發現我們店裏找到的員工都挺好的。”
這确實是值得慶幸的事,人族裏面有好吃懶做的,沒道理妖獸裏就沒有。
只是他運氣好,火鍋店的運氣也好,請到的員工全都是能幹的。
至于聰明……也不需要各個都聰明,只要不好吃懶做就行了。
旁邊的客人還在聊:“也不知道老板什麽時候回來。”
“我看他短期內都不會出現了,你沒看那幾個上了節目的員工都躲着嗎?要是他現在出來,店能被擠爆,吃飯的客人都要被擠死。”
“對啊,現在愛看名人和蹭熱度的人可多了,到時候他們才不會管店裏有沒有人吃飯,沖進去就拍照錄視頻,店裏的人能怎麽辦?總不能把人趕出去吧?到時候他們怎麽分得清拍照的人是真客人還是進去湊熱鬧的?全趕走?那就等着上熱搜吧。”
“你想的還挺全面啊。”
“那是,這家店還有我的股份呢。”
一堆人來了興趣,明謙也來了興趣,有人好奇地問:“什麽股份?你投資了啊?你跟老板認識?”
那人一臉得意:“我認識他,他不認識我,我可是火鍋店的粉絲,算是雲股東。”
“這家店還沒幾個人客人的時候我就關注了,天天看視頻。”
人們笑着“切”了一聲。
“照這麽說,我也能算是投資商了,因為我每周都要過來吃一回。”
“哈哈哈哈哈,話是這麽說的,還挺有道理。”
明謙正好湊過去問:“那你們覺得這家店有沒有什麽不好的地方?”
他之前也問過客人,但當着老板的面,客人們總是說“沒有”“挺好的”:“我覺得沒有不好的地方”,雖然火鍋店确實不錯,但明謙覺得這世上就沒有完美的店,每個客人的體驗都不同,有些問題一些客人就能接受,有些問題一些客人就接受不了。
而他要做的就是把這些問題縮小,讓所有人都能接受。
客人們只以為明謙是第一次來吃的新客,倒是都很熱情的對明謙說:“這家店挺好的,以前比較小,現在寬敞了,非要說有啥不好的地方,估計就是客人太多了。”
“我覺得這家店挺不錯,主要是氛圍好。”
“對,就是熱鬧。”
“不喜歡熱鬧的人可以訂包間。”
“我覺得坐包間沒意思,還是要坐在大廳才有意思。”
“我還在店裏找到了女朋友呢,我這運氣,嘿!”
明明是問店裏有什麽不好的地方,但大家都統一吹起了彩虹屁,因為他們在這家店裏能感受到不同的東西,現在人人都有手機,看起來距離是拉近了,實際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卻遠了。
以前手機不普及的時候,去店裏吃飯常常要跟人拼桌,吃飯的時候就能跟同桌的人聊起來,明明是來自天南地北的人,卻能立刻聊起來,聊得熱火朝天。
但現在大家都是各坐一桌,拿着手機跟熟人聊天。
只有在這家店裏,還能依稀找到點以前的感覺,相鄰的兩桌很快就能聊起來,熟客還會給新客介紹店裏有哪些菜是必點的。
也因此店裏有很多年輕人成了一對。
同樣的口味很快就能讓他們找到共同話題,然後順理成章的交換手機號,慢慢就談出了感情。
男生的女朋友也笑着說:“剛開始就是因為我們倆都喜歡吃蝦滑,還都喜歡放在紅湯鍋裏煮,別人都愛吃清湯鍋裏煮的蝦滑。”
旁邊的人就笑:“口味這麽像?那還真是緣分。”
“能聚在一起都是緣分嘛,不然全世界這麽多人,怎麽就我們在這個時間點來了這家店呢?”
說着說着,隊伍就慢慢往前挪,剛剛還在跟他們聊天的人被叫到了號,立馬就往店裏走。
現在一樓不像以前那麽擠了,因為一樓只能吃火鍋,二樓卻是火鍋烤肉都能吃,所以很多人寧願多排一段時間隊也不想在一樓吃。
但也有專門沖着一樓來的,比起一個人一口小鍋,愛吃火鍋的人還是喜歡一群人圍坐在一口鍋邊上,熱熱鬧鬧的吃火鍋。
所以一樓雖然沒有以前那麽擠,但還是座無虛席。
只是排隊的人比以前少了而已。
明謙排了四十分鐘的隊才走進自家火鍋店,接待他的是粥粥,粥粥也沒把他們倆認出來,在別人眼裏,明謙和幽君看上去就是長得比較高的普通男生,怎麽看怎麽普通,走在路上可以抓出一大把。
就連粥粥他們都認不出來。
在自家店裏消費,對明謙而言還是第一次,他終于可以正兒八經的體驗一下客人們的用餐感受了,被帶到雙人桌後,粥粥就問他們是要二維碼點餐還是用紙質的傳統菜單點。
明謙選了後者。
店裏現在還保留着紙質菜單,明謙以前就很不能理解,為什麽有些店完全放棄了紙質菜單。
這些店是完全不做老年人生意嗎?
二維碼點餐是方便,但明謙覺得紙質菜單也很方便,因為二維碼點單,菜單要不斷上劃下劃,紙質菜單卻能一眼看完大部分菜和分類,選起來反而更清晰。
而且不是每個人都能用手機點單,如果是老年人呢?如果是一個客人來吃,那個客人手機還出了問題呢?這部分客人的生意就不做了嗎?
明謙怎麽想都覺得不能理解。
所以他一直要求服務員在讓客人點單的時候要說明二維碼和紙質菜單這兩種點菜方式他們店都有。
“你們要先烤牛肉還是其它的?”粥粥把他們點好的才送過來。
明謙一本正經道:“先烤鵝肝吧。”
粥粥笑着說:“好的。”
明謙就看着粥粥給他們烤上鵝肝,然後馬不停蹄的走到另一桌旁邊,給那一桌烤牛肉,等鵝肝馬上要翻面的時候,粥粥又瞬間出現,給鵝肝翻面。
她就像個超人。
明謙在依依給他們烤五花肉的時候問:“最近店裏生意怎麽樣?”
依依專心的烤着肉,嘴裏說:“店裏的生意一直都不錯,每天都跟今天差不多。”
“那你想不想漲工資?”明謙仰着頭朝依依笑。
依依一愣,她認真的看着明謙的臉,然後又看向坐在明謙對面的幽君,她迅速反應了過來,立刻壓低嗓音小聲說:“老板,你們這麽快就回來啦?”
明謙也小聲說:“不快了,這都好幾天……”
他的話還沒說完,後面就走出了個腳步匆忙的年輕男人。
明謙看向對方,他愣了兩秒,愣完才反應過來——這人好像是明信。
明信跑過來,把明謙這桌的菜放下,看樣子也是累極了,他放下餐盤的時候小聲吐槽了一句:“等我堂哥回來了,我肯定跟他說,你們壓榨我。”
粥粥:“……”
明信最近因為明禮性情大變,找不到同盟,只能自己憋氣。
他恨恨道:“我堂哥可疼我了,等他回來我肯定跟他說。”
明謙:“……”
他怎麽不記得自己有多疼明信?
到底是什麽給了明信這種錯覺?
難道是小時候他送給明信的玩具手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