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文學城首發 你不會不喜歡姑娘家吧……
到了休沐日,用過早膳,梁樂與李軻便按着龔夫子的安排,前往醫館幫忙。
醫館離他們屋舍較遠,接近後山那兒,平日裏不是有事尋大夫的話,沒什麽學子會往這邊來。
胡大夫早年喪妻,只留下一位女兒,自此便在書院裏頭安家,安心撫養女兒成人,一心琢磨醫術。後山上亦是種滿了藥材,供他采摘。平日裏若是沒有學子生病,他便待在醫館之中,并不太愛出來見人。
他這位女兒名為胡璇,不過十二三歲,便每日跟着他學習醫術,有時若是他忙不過來,也會在一旁幫襯着些。
父女倆在這書院中生活了十來年,一切都井井有條,梁樂也沒想通自己和李軻能有什麽幫得上胡大夫之處。
走了一陣,二人才見到一間小竹木屋,便是醫館所在了。
屋門緊閉,安靜得很。李軻上前叩門:“學生李軻,得龔夫子吩咐前來,敢問胡大夫可在?”
裏面傳來些聲響,接着便是一位小姑娘将門從裏頭打開。
胡璇眉目清秀,雖然一身白衣,襯得她容貌有些寡淡,但少女稚氣未脫,仍是有幾分可愛。
見了來人,她微微睜圓眼睛,問道:“你們是來找我爹爹看病的嗎?”
雖然她并不在書院念書,但書院學子卻是見過不少,凡是來過醫館瞧病的都算是面熟。而此時面前的兩個少年人,容貌不俗,若是見過,定然不會沒有印象,是以她也多了幾分好奇。
梁樂見是個姑娘家,年紀又小,在這到處是男子的書院之中不免有些親近。她上前一步,答道:“胡姑娘,在下梁樂,我們是龔夫子派來給胡大夫幫忙的。醫館中僅你一人嗎?”
方才李軻站在門前,擋住了梁樂,胡璇只模糊覺得這人好看。這會站近了,細細看起來覺得這人的眼睛可真亮——黑白分明、清澈而富有神采。
胡璇忍不住盯着梁樂多看了幾眼。比起高一點、冷冰冰的敲門的那個學子,她還是更喜歡眼前這個人。
她朝着梁樂笑笑:“梁師兄,我爹爹在裏面呢。我帶你們進去。”
“謝過胡姑娘。”梁樂朝她一揖,帶着李軻跟上了前方的胡璇。
Advertisement
進了屋內,一中年男子正伏案寫着什麽,手邊是各種梁樂叫不出名字的藥材。他正以右手食指蘸了些粉末,放進口中,閉目思索了一會,接着記錄下自己的感受。
胡大夫顯然是在忙正事,梁樂他們自然不敢出聲打擾,只站在一旁觀察。胡璇見他們等了許久,倒是不願讓他們幹等着,朝着桌前的男人喊道:“爹爹,有兩位師兄找你。”
胡大夫這才擡頭,注意到屋內多了兩位陌生學子。
大抵是龔夫子已交代過,他并未問二人名字,也不問為何來此,而是直接吩咐道:“後頭院子裏有些剛摘下來的藥材,尚未分開。你們去把那些藥材理好,等我查過,再放進鬥櫃中。”
梁樂聽到這裏,知曉這便是來醫館幫忙做的事了,稍稍放心了些。畢竟只是藥材分類,似乎不算太難。雖然她對不上藥材的模樣與名字,但只要把長相相似的放在一起便行了。
胡大夫給他們安排完事兒便又埋頭嘗藥材。
胡璇似是已經習慣了自家爹爹的行為,自覺地領着梁樂二人往後院裏頭走。
推開一扇木門,便到了醫館後院。
“就是這兒了。”她站在門邊,對二人說道。
梁樂迎面便看到她身後堆得成山的植物,以及看不到院牆的空地。
胡大夫在後山種下的藥材太多,品種各異,極難整理。
他畢竟不是年輕人,不能來回采摘,只能一次性把所有需要的、成熟的藥材都摘下,放在一處。藥材有些需得要新鮮的,但大部分都是能長久放置的。久而久之,這些混雜在一起的藥材便堆成了小山。
這……也叫後院?
完全可以說是後山吧!
梁樂沉默半晌,良久才找到了安慰自己的借口,總歸胡大夫沒限定時間,她與李軻慢慢弄總是能理完的。
“勞煩胡姑娘了,只是不知理好的藥材放置在何處?”
胡璇指着一個角落中的一堆竹簍,說分揀出來的藥材放在竹簍之中便可。
知曉了該如何去做,二人便不再耽誤功夫,開始着手挑揀。
梁樂選擇了先撿出來人參。
至于為什麽選擇人參——因為對藥材一無所知的梁樂只能在這茫茫多藥材中認出最特別的一種。
如今入了秋,正是采人參的時節。
胡大夫許是在後山種了不少,這種外頭珍貴的藥材竟然院子裏扔得到處都是。
梁樂将形狀與蘿蔔十分相似,底部卻帶着無數長須的人參都放進同一個竹簍中。找起來也不慢,沒多久便将之弄完了。
她把半簍參放在角落中,又拿了個空簍子,開始挑揀另一種藥材。
這藥材她自然認不出來,但是模樣卻十分特別,像是曬幹的樹幹。表面呈黃棕色,帶有數道縱皺紋,下部分支奇多,環痕繞于其上,許是某種植物的根莖。
雖然不知曉它的名字,但能與其他藥材區分開便達到了梁樂的目的。她撿得歡快,不一會便又折騰出一簍來。正準備将這婁放置到一邊,卻被一旁正好經過她身邊的李軻攔住。
“這不是一種。”
李軻将她簍子裏的藥材拿出兩塊來,左右手各擺了一塊。他看了眼左手的褐色根莖,說道:“這是當歸。”
接着右手伸到梁樂眼前,讓她能看的更清楚些:“這是獨活。”
這兩種藥材的名字梁樂雖然聽過,但是并沒見過植物狀态的它們。皺着眉頭看了許久,也沒瞧出太大區別。
“當歸上端圓鈍,有紫色或黃綠色的莖,歸身凹凸不平,歸尾上粗下細,糾纏扭曲。斷面呈黃白色。”李軻将手中的藥材展示給她看,“獨活頭部膨大,稍有些凸出,下部分支少些,且斷面呈灰白色。”
“它們極為相似,藥性卻相去甚遠,要仔細一些。”李軻解釋完二者區別,把手裏的兩塊根莖放到梁樂手中,供她細瞧。自己蹲下來将簍子裏的藥材分成兩批,重又拿了個竹簍裝好。
“李軻哥哥,你可真厲害!”梁樂向來不吝啬誇贊,“往後我有什麽病痛都不消得找大夫來,直接讓你幫我看看就好。”
李軻聽不得這話:“童言無忌,這話也能胡亂說麽?”
見他嚴肅起來,梁樂沖他笑得燦爛,吐吐舌頭,裝作知錯的模樣。
接下來李軻便一直跟着梁樂,不論後者舉起什麽藥材,他都會說出這藥材的特別之處,免得與旁的弄混。
是以一個上午過去,二人也僅僅理出來了一小部分。
“梁師兄、李師兄,午時了,一起用個午膳再繼續吧。”胡璇不知何時來了後院,讓他們歇會。
梁樂從未接觸過這些藥材,加上還有一個博覽群書的李軻在她身旁為她解釋藥材的特性,辨析各類藥材的異同,一時也覺得十分新奇,投入其中,倒不覺得時間漫長,反而享受這種寓教于樂的感覺。這會被胡璇這麽一喊,才意識到已然正午了,彎了一上午的腰身才覺得酸痛,竟有些直不起來。
最後還是李軻半扶着她才順利走到了堂廳飯桌前。
桌上擺着道粉蒸肉、炒莴筍,還有個豆腐湯。瞧着便與食肆之中的飯食不同,更顯清淡,也更家常。
胡璇招呼着他們坐下,見梁樂他們不動筷子,似是在等什麽的時候,說道:“爹爹琢磨起藥來便不願出來了,我已給他送了飯過去,二位師兄不必拘謹。”
既然主人家都這麽說了,梁樂道過謝便吃了起來。
她口味雜,各種味道的食物都願意嘗嘗,也算是嘗遍江南美食。今日竟覺得這道粉蒸肉肥而不膩,十分對她胃口,忍不住多吃了幾口,甚至與胡璇聊了起來。
這醫館之中除了她與李軻,就兩個人。這一桌子菜自然不可能是胡大夫做出來的,那便只能是胡璇所做。梁樂有些好奇,問道:“胡姑娘,書院不是有食肆,怎麽還勞煩你親自下廚?”
胡璇對這個話題似是十分有興趣,與梁樂交談起來:“梁師兄,我覺得食材與藥材無甚區別,都是尋了最好、最合适的幾種配在一起,後者治病,前者治饞。我平日裏除了與爹爹學學醫術,剩下便是愛研究這些菜式了。”
沒想到大夫的女兒竟會喜歡做菜,梁樂便問了兩句這道粉蒸肉可有什麽特別之處,為何平日裏她吃過的那些都沒有這股甜味,想着問來了以後吩咐家裏廚子也這麽做。即便現在在書院裏,沒什麽機會吃到,但以後回家了還是用得上的。
胡璇亦是十分高興自己的廚藝被肯定。她做的菜只有自己與爹爹吃,她爹爹又一心在醫道之上,每日只顧着不餓就足夠了,哪裏顧得了好不好吃。梁樂這歪打正着,倒成了第一個誇獎她的人。
她本就對梁樂這白白淨淨的師兄有些好感,說了幾句自己做粉蒸肉的訣竅之後,主動提出建議:“梁師兄,你若是愛吃我做的菜,我往後得了空便給你送份飯食去。”
許是覺得這樣有些太過刻意,胡璇頓了一會,補上一句:“若是李師兄喜歡的話,我便一道送去。”
“啊?”梁樂沒想到自己一句誇贊能換來這回報,她連忙拒絕,“不用不用。我們屋舍不能用膳的,今日我與李兄被吩咐來醫館幫忙就是因為這事,可不敢再犯了。”
胡璇有些遺憾,但她也知曉書院的院規,不再勸了。
桌子上的另一個人卻吃得十分沉默,似是對他們的談論一點也不感興趣,并不回答胡璇那句勉強帶上他的話,只想趕緊吃完繼續去後院裏幹活。
李軻将碗中的米飯吃完,給梁樂夾了幾筷子她一直吃着的菜,打斷了與胡璇聊得熱火朝天的同窗。
“後院藥材還有許多,我們吃快些,趕在太陽落山前理出大部分來。”
這話也讓梁樂想起了正事,她不再閑談,轉而專心吃飯。
用完午膳,她主動将碗筷收拾起來,總不能讓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姑娘給他們做飯還要洗碗吧。結果剛把碗摞起來,便被李軻接過去:“我來。你再和她聊會。”
梁樂眨眨眼,這話聽着總覺得有點兒奇怪。
李軻好像又不高興了!
她忍不住笑了笑,朝着一旁的胡璇說道:“胡姑娘,我與李兄去洗碗,你且忙自己的去吧,不用照顧我們了。”
說話時,她眼中笑意未散,如春風拂面一般。胡璇先是點了點頭,接着才意識到自己竟然讓初次來醫館的師兄們幫着洗碗。
她想追上去,又見二人已經走遠了,跺跺腳還是回了自己的房中。
梁樂快步追上李軻,總歸周圍沒有外人,她便直接問道:“李軻哥哥,你是不是不喜歡胡姑娘啊?”
“方才不是還喊我李兄。”李軻将碗筷放入池子之中,舀了瓢水浸滿。
梁樂見他這态度,不由得聯想到了舒瑤。好像面對舒瑤的時候,他也是這副模樣。
再想到這些日子他對着男裝的自己如此奇怪。
心中忽然閃過一個可怕的念頭。
她像是做賊一般,湊近李軻,正欲将自己的猜測問出口,就聽到李軻低聲道:“這些女子有這麽好麽?”
“李軻哥哥,你……你不會不喜歡姑娘家吧?”梁樂組織了半天語言,選詞斟句,終于問了出來。
接着就見到面前的少年猛地回頭,鼻尖幾乎要擦過方才湊到他身邊的自己。
詢問的句子自他口中說出:“姑娘……有什麽好?”
他的尾調上揚,不知是在反問她,還是在反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