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放假 “哈哈哈萬年老二徐濤!!”……
“哈哈哈萬年老二徐濤!!”
“我居然進了一名!!”
“.....”
此類讨論聲一時不絕于耳。
“我曹,明黎居然在第五!”班上人各自談論着自己的成績,不知道誰率先吼了一嗓子,大家瞬間朝電腦看去。
坐在前面的霍昭也轉過頭來看了她一眼。
明黎的名字挂在第五,副科好幾個滿分。
成績越靠前,其實越難進步,有時候一兩分就能拉開不少距離。
對于這個名次,明黎其實自己也很意外。
“牛逼,我就知道你肯定行。”溫淑拍了拍明黎肩膀,看了眼自己第十三的成績瞬間就覺得嘴裏的糖不甜了。
成績好的女生,實在惹人注目。明黎進長禮的時候還頂着與霍昭齊名的數學雙子星名頭,想不被注意到都難,只不過也難免有不看好的,謂之中考成績而已。
這下月考成績一出,衆人心服口服。
“你好厲害。”楊蕾轉過頭向明黎祝賀,她差了一點,排在三十七名。
“好了好了,安靜安靜。”鐘晖拍了拍黑板,“都說女生理科成績會差一點,你們看看人家明黎,數學140,生物還是滿分,你們這些臭屁的男生多學習一下啊!”
“成績已經出了,考得好的繼續努力,考的不好的呢,也別太垂頭喪氣了,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不足,争取下次月考把成績提上去。”
鐘晖擰着保溫杯喝了口水,又繼續說:“明天上完第四節 課放假,回去後別忘了寫作業,周日晚自習得交啊。”
同學們直呼萬歲。
緊繃了一個月的學習,終于要迎來一次假期,盡管短暫但也值得高興。
周五上午四節課兩節語文兩節物理,語文老師年紀較大,脾氣很溫柔,有一股近代文人講話的氣質。不過明黎不怎麽聽語文課,一心二用在寫生物題。
她這次月考生物滿分不是沒有緣由的。
明黎覺得生物有點好玩,又或者說有點吸引她,用老楊的話來形容就是——她好像對生物學有點兒興趣。
數理化都是研究定理外物,而生物學,則是研究人類,研究萬物的本身。
當然,也可能和霍老師講課風趣幽默有點關系。
生物課本上的知識有限,上課的時候,霍老師通常都會講一點課外的知識補充,夾雜着一些關于生物學的玩笑,有時也會和他們講一講生物史上的名人。
...
最後兩節課鐘晖講了一下月考的物理試卷,同學們想回家的心思根本壓不住,鐘晖幹脆也懶得講太多,一到點就直接放他們走了。
溫淑沒回宿舍,在教室門口就和明黎道別。
“我把我q/q給你,你記得加我啊!”溫淑塞了張小紙條在明黎校服口袋裏。
“我...”沒手機,明黎話都沒來得及說完,溫淑已經飛快地往校門口跑了。
看着已經沒影的人,她嘆了口氣,只好将紙條拿出來折好放在書裏夾住。
長禮并沒有嚴禁手機,每個班有一個保險櫃,放假來的時候晚自習前每個班紀律委員把帶了手機的人登記一下,然後将手機上交鎖在保險櫃裏,月末放假再打開帶回去。
在此之外,如果有看到在校園裏玩手機的,一律上繳扣分,三次以上直接記過叫家長。
很通情達理的規定。
回宿舍整理了一下衣物,帶了幾本作業塞在書包裏,兩位學姐還沒回來,明黎關了門準備去找陳子怡。之前就問到了她的宿舍,但是當明黎到的時候,又被對方舍友告知,陳子怡已經提早先走了。
說不生氣是假的,但她已經習慣了。
五六歲時父母帶着自己從常市趕來江市,把自己托付給嫁在江川的姑姑黎蓉家裏,然後又匆匆的遠赴外地創業。
明黎基本在江川長大。來到江川的時候才五六歲,姑姑的丈夫叫陳建,為人老實善良,盡管當時的陳家并不富裕,但他也開心地接納了她。
作為姑姑的獨女,陳子怡無疑是有點被嬌生慣養的。那時明黎也是獨生女。年紀小,不懂事,正是争強好勝的年紀,兩人之間産生了不少摩擦。
不是很愉快的相處經歷,不過随着年紀長大,漸漸兩人不再像小時候一樣劍拔弩張,表面看起來也算和平。
而相處不開心的日子裏,明黎很多時候就會選擇待在老楊家。
“我來老師這裏會讓老師覺得麻煩嗎?”小時候的明黎曾經這樣問過老楊,畢竟非親非故,別人家的孩子總是跑來,并不是每個人都會表示歡迎。
但老楊對于明黎來說還是不一樣的。
“咋的,我還能打斷了你的腿不讓你來是不?”記憶裏的老楊吊兒郎當地回她。
...
從長禮回江川,有直達的大巴車。車費十幾塊錢,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
出了江市要過川江大橋,然後開過一段水泥路,才能到鎮上的停車場。
明黎暈車,車上沒什麽人,她抱着書包坐在最後一排,開了窗戶弓着背坐着,頭抵在前面位置的靠椅上。
司機開得很快,高樓一點一點後退,川江在她眼裏宛若一條銀蛇,随着車子的前進而擺動。
開往江川的路有點爛。反反複複修了好幾次,每次都豆腐渣工程,然後又翻修。鎮上長輩們抱怨過好幾次,又沒有什麽辦法,也就飯後談論談論。
車子一颠一颠的,快到江川的時候路上還跑過一群鴨子,好在司機技術老道,剎車得很及時。
明黎胃裏翻滾,忍了許久終于到站,幾乎是扶着椅子下的車。
一下車她就跑到路邊陰溝裏吐了好久。
太痛苦了,如果可以,下次月考完申請一下住校不要趕回來了,明黎渾渾噩噩想。
車站距離姑姑家要走十幾分鐘路,天氣燥熱,擦邊而過的汽車尾氣噴灑在臉上,碎石摩擦車輪發出尖銳刺耳的聲音,空氣裏各種氣味混雜,肉眼可見的灰塵飄揚在空中,這一切無一不充斥在明黎四周。
“哎呀,黎黎回來啦!”一路上遇到不少熟人長輩,見到明黎熱情地朝她打招呼,明黎勉強撐起精神回應着。
明黎到家時黎蓉正在碰牌。
“三筒,碰!”僞瓷做的麻将碰到一起,有點像玻璃子彈摩擦的聲音。
姑父常年在外打工,只有過年才回來,而姑姑黎蓉,大半數時間在牌桌上度過。姑姑開了一家小百貨超市,賣一點零食和日常用的東西,姑父鋸了塊方方正正的木板,用紅漆刷了個“陳家百貨”四個字挂在門口,買東西的人沒幾個,多數時間是放學的小孩子拿着幾塊錢買零食。于是姑姑騰了個地方,擺了個麻将桌,招攬起三大姑六大姨的生意,一下午收20塊錢的牌桌費,她陪着一起,打的不大,輸贏一下午也就十幾來塊錢。
生意挺紅火,江川小鎮上的男人基本都出去打工了,一幹婦女們只能在家,閑得沒事湊在一起搓麻将。黎蓉怕明黎和陳子怡學到這些不好,從來都在放學前收了牌局。
而周六日也趕着她倆去周叔家裏寫作業。
明黎剛來江川的時候其實沒那麽聽話,小學生作業又不多,寫完了就瞎晃悠去了,就這樣誤打誤撞地認識了老楊。
那時候老楊還比較年輕,明黎只知道這是學校的老師,但并不教她。認識那天老楊正坐在門口抽煙,門半開着,裏面是幾個正在寫作業的學生。
原來是在偷偷給學生補課。
“老陳家小孩,幹嘛呢。”老楊掐了煙朝她招了招手,明黎也不怕生,還真就走了過去。
然後老楊從兜裏掏出一顆大白兔奶糖,塞給了她。
後來明黎就常來老楊這裏,老楊有時會教她一些課本外的習題,有時只是讓她自己呆他家裏寫作業。
黎蓉知道後也沒說什麽,只是讓她記得謝謝老師,逢年過節讓她帶了水果給老楊送去。
黎蓉坐在牌桌上雖然沒擡頭,但顯然知道回來的是誰,囑咐道:“冰箱裏有西瓜,自己拿着吃,考得怎麽樣?我聽子怡說你進尖子班了?”
明黎放下書包,去飲水機下接了杯水,嗓子幹得疼,咕嚕咕嚕灌了幾杯才回黎蓉的話:“全校第五,在尖子班。”
“哎喲,陳家媳婦,那你家這倆娃娃成績都不錯啊,大學生的料。”
“你這咋教的孩子,都這麽優秀。”
“不過女娃娃讀多了書也沒多少用,将來還是要嫁人的。”
黎蓉本來挺開心的,聽到這話有點不太高興,只是牌桌上也不好甩臉色,陰陽怪氣回了句:“那要看她們自己的造化,總歸不會比咱們差。”
被怼的人神色讪讪,閉了嘴,黎蓉伸手朝明黎招了招手,“手機在這裏,你要不要給你爸媽先打個電話?”
“我去老師那裏坐會,就用他手機打吧。”
“也行,冰箱裏切了半邊西瓜,順便給你老師捎過去呗。”
“行。”
說完她從貨架上拿了個塑料袋,從冰箱裏把半邊西瓜拿出來兜住了。
“你別說,黎黎這孩子還挺有孝心的。”
“老師看得出什麽啦,你看以後黎黎怎麽對陳家媳婦咯,這才是最重要的。”
“說起來,黎黎來江川好幾年了吧,老陳媳婦,這可是當了半個女兒在養嘞。”
黎蓉淡淡摸了一張牌,将零散的條子打出去,語氣聽不出情緒:“姑媽本來就占了半個媽,明黎這孩子也挺懂事的。”
...
明黎微微垂眸扯了扯嘴角,提着袋子往巷子裏一拐,屋裏阿姨們說話的聲音漸漸聽不清楚,她心裏不由松了口氣。
明路巷45號。
熟悉的門牌號,老楊房子門關着,此時已經六點多,向陽應該已經下課放學了,明黎敲了敲門。
“嘎吱——”
老楊拉開門,常年帶着笑意的語氣在明黎頭頂傳開:“喲,讓俺老楊看看,是誰家的學生放假回來了?”
老楊住的房子坐北朝南,太陽還沒下山,明黎的影子被殘留的日光拉得很長,老楊背對着房子裏面,暖黃的燈光将他影子照射在外面,一高一矮的影子仿佛像是站在一起,他手放在門把手處,地上的投影看起來就像是高個子在用手在撫摸低個子的腦袋。
在學校裏有時漫過的想念,考試時的緊張,剛回到姑姑家時的壓抑,好像在一瞬間都有了宣洩的理由,明黎低着頭,差點紅了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