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私心 才回家的第一頓飯就吃得不歡而散……
才回家的第一頓飯就吃得不歡而散。
剛才的飯菜才吃了兩口,這會胃裏空空的,十分難受。明黎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着,窗外的街燈沒有滅,巷子之間沒多寬從她房間看出去還能看到對面住戶沒拉窗簾,一家人正圍坐在一起聊天看電視,還有外面時不時傳來的煙花爆竹聲,盡管還沒過年,但已經熱鬧非凡。
黎蓉和明秀雅不和已經很多年了。
從明黎出生姓明開始,兩個人之間就産生了間隙。幾年前黎蓉拉着明黎苦口婆心地說,她應該是江市人,該姓黎而不是明的時候,明黎就隐隐約約能感覺得到,也許姑姑并不是很滿意明秀雅這個嫂子。
“你爸爸那麽優秀的人要不是看上了你媽媽,會入贅嗎?”
“你媽媽就是太強勢了。”
“現在好了,早知道落戶到江市就不用多交這一筆錢。”
“......”
諸如此類。
黎蓉心情好的時候,會和她說一些父母之間的故事,比如什麽他們是自由戀愛,兩個教師在山區支教認識的,然後父親不顧家裏的阻攔入贅到了常市的母親家——因為明秀雅是獨生女,明爺爺是不會允許她嫁到外地的。
令人唏噓的是,琴棋書畫詩酒花變成了柴米油鹽醬醋茶,風花雪月磨成了锱铢必較,這一段當時令人豔羨的愛情如今已經看不出幾分恩愛模樣。
明黎也覺得很唏噓。
小時候一家人還在一起的時候,母親不經意間流露出的抱怨,父親的不思進取,爺爺無力的嘆息,都有可能随時爆發一頓争吵。在她為數不多與他們的童年記憶裏,母親争強好勝,重面子,因為爺爺只有她一個孩子,又是女兒家,所以她只能咬牙将自己變得優秀更優秀,而父親是被父母嬌寵着長大的幺兒,雖不至于懶惰,但總是比較閑散。
明黎不知道是什麽致使他們兩個走到一起的,可能年少氣盛,可能當時也有過刻苦銘心。
“黎黎你是明家的孩子知道嗎?媽媽在觀鎮買了房子,以後不管怎麽樣老了都要回到常市來的。”六年級畢業那個暑假明秀雅将她接了去浙市,洗腦般地叮囑她。
“黎黎你想到浙市來讀書嗎?和爸爸媽媽一起。”
“想。”小時候的明黎這樣回答,還沒學會藏住心事,眼裏都是渴望,但事與願違,因為戶口問題入不了C省的學校,明黎只能呆在江川繼續讀初中。
盡管後來這個問題不再成為限制,明秀雅再度問她要不要來的時候,明黎婉言拒絕說要中考了,不必再麻煩。
黎蓉沒有撺掇她,但黎蓉也确實有自己的私心。
而明黎夾在明秀雅和黎蓉之間,進退不得。也許是女人的共性,兩人面對明黎時的問話都差不多。
黎蓉總是喜歡問自己:“黎黎你喜歡你媽媽多一點還是姑姑多一點呀,以後你回到你媽媽身邊還會不會記得姑姑呀?”
等等這類我和你媽同時掉水裏先救誰的送命問題。
明秀雅不外如是。
明黎十五年的人生,差不多十年在黎蓉身邊度過,多少有着不一樣的感情,而明秀雅則是親生母親。黎蓉擔心明黎回了家忘了自己,明秀雅擔心明黎更依賴養她的姑姑而和自己生分,兩人互看不對眼。
女人間的矛盾就是如此糾葛複雜。
淩晨三點半,明黎在饑餓中醒來。父母房門緊閉着,她輕輕開了房門下了樓,想着廚房的冰箱裏應該還有一些水果。
廚房被收拾得很幹淨整潔,明黎剛準備打開冰箱看一眼,卻看到了沒拔掉插頭的電飯煲,下意識地明黎按了一下按鈕,電飯煲蓋被彈開,露出了裏面熱騰騰地白米飯,還有一碗胡蘿蔔炒肉蒸在上面。
小時候家裏并不富裕,明爺爺和他的弟弟住在一個院子裏,兩家人住在一起難免磕碰,而明爺爺的弟弟,也就是明秀雅的叔父從小自豪于他家生了個大胖小子,也就是明秀雅的表哥,那也是被溺愛的孩子,總是喜歡欺負明秀雅,長輩又不好計較,總是以一句男孩子調皮揭過。
以前明爺爺在世的時候,兩家就為了大小院子的歸屬争得不可開交,明爺爺占了個長,可明叔家有兒子,矛盾徹底爆發在明秀雅的爺爺去世前,将大院子留給了明叔,旁邊的偏院給了明爺爺,從此明叔一家總是冷嘲熱諷,兩家徹底交壞。
而大院子前面有一個小池塘,池塘邊有塊地,地裏種了些白菜,胡蘿蔔和莴苣。于是一到冬天基本頓頓白菜,難得的一頓胡蘿蔔炒肉變成了珍馐,要說喜歡其實倒談不上多喜歡。
明黎眨了眨眼,一時不知道該說些什麽,盛了晚飯就着溫熱的菜慢慢吃着。其實飯已經有點幹癟癟的了,畢竟保溫了這麽久,但她還是感受到了在自己家才感受得到的舒适。
客廳裏只餘下明黎細嚼慢咽的聲音,寂靜的環境總容易讓人想起很多事情。
小時候明秀雅和黎智博白天要在學校上課,而明爺爺一般總是坐在門口,削了一堆竹篾條放在一邊,不緊不慢地編着一些小東西,竹筐、籃子、籠子等等,明爺爺手巧,編出的東西細致,所以總能賣個好價錢,這個時候他就會拿出一些零碎的錢買點零食給明黎吃,有時是七巧豆,有時是酒鬼花生,藏在大衣口袋裏讓明黎自己找。
他們家裏二樓有個陽臺,明奶奶掃地的時候明黎總會搗亂,從這頭跑到另外一頭,将掃好的垃圾搞得到處都是。
院子後面是一口井,小孩子不允許靠近,因為據說很深,但明黎皮,尤其是夏天,在大人不注意的時候會跑到一邊用手撈着水玩,幸運的是還好從沒掉下去過。
再有她曾在隔壁爺爺家葡萄還沒熟的時候去摘葡萄結果把人家的葡萄藤拽斷了,然後對方告狀到了家裏來,她因此挨了一頓打。
......
很多覺得模糊的記憶像是被突然銳化刷新了一般重新鮮明起來。都說小孩子不會有什麽記憶,但明黎覺得記憶就像一個大的罐子,随着時間的增加而一點點被填滿,而小時候的記憶就在最底下,如果不再去觸及,就會被上面的慢慢掩蓋,卻不會消失。
明黎吃了飯覺得舒服了很多,但躺在床上沒有睡意了,于是拿起手機刷了會空間,考完那天溫淑幾人去玩時拍了很多照片,每一張都被她精心修了,明晃晃的“美圖秀秀”四字水印挂在左下角。
溫淑漂亮上鏡,站在最中間,楊蕾個子小小的站在一旁,笑得很內斂,而徐濤和周洲勾搭着肩靠在一起,徐濤和曾志偉規規矩矩地站在旁邊,後面是一個大大的充氣拱形柱,上面寫着江市歡樂嘉年華,周圍站着幾個玩偶扮相的工作人員在發傳單,入鏡的還有一個孫悟空耍着金箍棒擺着poss,以及拿着一個米老鼠氫氣球的小姑娘......
一切朝氣又蓬勃。
圖片很多,翻着翻着明黎就看到了相冊裏其他的照片,有溫淑自己的自拍,演出照,畢業照,甚至有幾張是拍的霍昭,還有幾張是他們的合照,明黎手機裏并沒有霍昭的照片,無論是偷偷地還是正大光明,她都沒有去拍過他。
明黎将它們偷偷存了下來。
溫淑鏡頭裏的霍昭比平日少了一點生人勿進,目光多半是無奈,有他小時候幾歲的照片,也有他中學穿着長附的照片,還有一張比較特別,鏡頭裏有霍老師和一個年輕女人,生得很漂亮,眼神很溫柔帶着一點笑意,眉目與霍昭五分相似,而小小的霍昭站在中間,抿着嘴眼裏卻是很高興。
應該是他母親吧。明黎這樣想,但不知道為什麽,她明明沒有見過霍昭的母親,卻在看到照片的時候,莫名覺得似曾相似,很眼熟但是又記不住是在哪裏見過。
可能好看的人都有一點相似的地方?可能是因為她和霍昭有點相似?明黎只能這樣猜測,不過也就遲疑了一下,并沒放在心上。
明黎聽溫淑談過一點霍昭的家事。起初是因為他們競賽的幾人去他家裏補課的時候,只看到了霍老師,而從來沒見過霍昭的母親,沒管住嘴的周洲在一次課間跑來問了下溫淑,她只說霍阿姨在霍昭很小的時候生病去世了,其他的她也不是很清楚。
看不出來。
房間裏沒開燈,唯有床頭一朵蘑菇雲一樣的小夜燈亮着,暖黃的燈光,不是很亮,明黎盯着它出神,腦海裏浮現出對方自信矜驕的神态,心裏不由得出這個結論。
江川有許多單親帶孩子的家庭,多數這種環境下出來的孩子性格有點自閉孤僻,明黎常年寄居姑姑家,雖然性格談不上自卑冷漠,但确實也有點受影響,如果沒有必要,實在不想和無關緊要的人交流。
環境不是形成一個人性格的必要因素,但對其的影響程度卻也不小。
霍昭雖然也不是溫淑那樣熱情的性格,但較之自己好像更加溫和一點,班上同學遇到困難找他,他似乎總是力所能及地去幫忙解決,不驕不躁,不愠不火。
百無聊賴間明黎打開了知乎,想着随便刷一刷,可首頁一條問題卻抓住了她的眼球。
——你喜歡的人叫什麽名字?
關注和讨論都很多,最高贊是一個匿名答者,似乎是個和明黎差不多大的女生,說着自己班上有個男神一樣的男生,成績優秀,長相帥氣,家庭條件也很好,而答主說自己成績一般,長相雖不至于醜但只能說是普通,家庭也十分普通,和男神唯一交集就是對方作為數學課代表每天收作業時的點名。她不敢和對方說話,也不敢表露心跡。
她說她要努力學習,希望在某一個方面,她能夠追上他的腳步,還說如果高考前能将自己成績提高到前一百以內,就在畢業的時候向他表白。
“怕他知道,怕他不知道,怕他知道裝作不知道。”答主在故事的結尾處這樣寫道。
明黎點了個贊。
在她客觀看來故事文筆不怎麽樣,敘事也很沒邏輯,一些小事沒頭沒尾,但偏偏就是這樣才顯得格外真實。明黎無可抑制地将自己代入到了故事裏的答主角色之中,可仔細想來,自己卻要比對方幸運太多。
她和他有許多交集,也許還能算得上是一句朋友的關系。
“對于喜歡的東西要學會克制。”這是爺爺從小教給她的道理,爺爺說,有些事一旦開了頭,就容易收不住尾。
那時明黎不明白,可此時明黎恍然大悟。
對于霍昭,她哪裏是只想做朋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