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想念之人

将離,本名趙凝,大宋國的十五王爺,趙祯最小的皇叔。他又是和宋真宗趙恒為同一母所生,趙祯與他也就更為親近。

交談之中,白玉堂得知,那名青衣先生竟然就是開封府府尹包拯包青天身邊的公孫策。

白玉堂不着痕跡了打量了下公孫策,年紀大概二十五左右,面容秀麗,怎麽看都是個文弱書生。

公孫策看看趙凝,又看看白玉堂,問,“你們倆怎麽會認識的?”這兩人根本是不可能湊到一塊的吧??

白玉堂和趙凝對看了一眼。

趙凝嘴角一挑,道,“一年前,我從關外回開封。途中看到山賊劫村,還沒等我動手。一道白影從我頭上掠過,一下子就把那些山賊給全砍了。他那在風中白衣飄飄的樣子很吸引人,我就跑去看看能不能跟他交上朋友。結果,我倆一拍即合,相談甚歡。恰巧,又遇上天降大雪,我倆就喝了一夜的酒,看了一夜的雪……”說到這,趙凝眯眼一笑。

白玉堂端着酒杯,眉眼彎彎,嘴角微翹,似乎也想起了當時的情景。

這樣的氛圍,公孫策發現自己有些無法插入進去……端起酒杯,悶悶地飲着酒。

“你來這裏做什麽?”白玉堂放下酒杯,問趙凝。然後瞄了一眼低頭喝酒的公孫策。

“哦……”趙凝把手裏的畫卷在白玉堂面前展開。

白玉堂看過去,上面一女子跪坐着,她身邊放着古筝,她的手搭在古筝上,溫柔地笑着,視線卻是看着白玉堂這邊,确切的說應該是看着作畫人。

在看到女子發髻上所插着的玉龍簪後,他的視線便緊緊地盯着那裏。

猶豫了一下,白玉堂從衣袖裏拿出玉龍簪,“這個……”

趙凝和公孫策都緊湊過去。

趙凝拿過白玉堂手中的玉龍簪,道,“你從哪裏得來的?”

白玉堂的視線往旁邊移開了一下,道,“……撿來的。”

Advertisement

“不對。”一旁的公孫策出聲,他看着趙凝手裏那支玉龍簪上的龍頭,他道,“這不是同一支。”

趙凝拿着簪子來回轉了兩下,放到畫上,與畫中發髻上的玉龍簪比對。

“的确。”白玉堂用手指指着發髻那裏,道,“……這裏,畫中的玉簪上的龍頭是緊貼着身體朝着下方,而……将離手中玉簪的龍頭卻是仰着頭,張着嘴……”

趙凝看了一會,把玉龍簪還給白玉堂,“看來,這也不是呢。”

白玉堂接過,收好。

公孫策看着收起畫卷的趙凝,眯眼一笑,“或許,說不定這兩支相似的玉簪是同一個人制作出來的?”

趙凝也笑了,“……或許吧。”

白玉堂掃了那兩人一眼,喝酒……有點意思。

酒樓下方,一人鬼鬼祟祟從巷內走出來,擡頭不經意間瞄到憑欄處坐着的白玉堂時,眼中驚恐一閃而過,見白玉堂還沒有發現他,他猛得竄回巷內,逃得無影無蹤。

…………

開封府院中一身穿紅色官服的人站在院中,單手搭上額頭,陽光照射在他的身上有些暖洋洋的,不禁感嘆道,“真是好天氣~~”

“展大人。”身後有人喚他。

這便是南俠展昭。

展昭放下手,轉身,一笑,朝那人走去,“王朝,何事?”

王朝對着展昭一拱手,他道,“王丞相要見你。”

“王丞相?”展昭皺眉,他見我做什麽?點點頭,跟着王朝走了。

廳內,王延齡見展昭就哈哈笑了兩聲,他問展昭,“展護衛,今年多大了?”

展昭一愣,瞄了一眼包拯,只見包拯看着他神色有些不自然。

展昭道,“回丞相,屬下二十四了。”

王延齡摸摸胡子,轉頭看向包拯,“包大人,展護衛的年齡正好合适。”

“相爺,這……”包拯有些為難。

王延齡一擺手,不打算讓包拯開口,他回頭看展昭,道,“展護衛,我侄女正值妙齡,展護衛可否與她見上一面?”

說到這,展昭也明白了王延齡的意思,合着他是來做媒人的。無奈一笑,展昭單膝跪地,“丞相,請容展昭拒絕。”

王丞相臉上的笑意漸漸淡去,他看着跪在地上的展昭,道,“展護衛是何意思?”

“丞相恕罪。”展昭改為雙膝跪地,雙手搭在地上,微俯着身體,道,“……屬下在七年前與一人相遇,至此便只傾心于他。”

王延齡見他目光堅定,知道他心裏再也容不下他人,嘆出一口氣,笑道,“老夫明白了。”

包拯心下也松了口氣,笑,“展護衛,我和丞相還有要事相商,你先退下吧。”

“是。”展昭退下。

走到院中,展昭仰頭看着天空中飛過兩只嬉鬧的麻雀,他的目光飄遠……

七年前,那坐在泥地上小小的白衣身影,和那毫無懼怕的臉早已映在心中。

溫柔一笑。

……你現在身處何方?可否記得當日身穿藍衣的少年?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