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原配在朝堂
回答蘇荞初的青年脫口而出之後,就發現有些不對了,居然有人不知道二少爺是誰?
他打量着蘇荞初,“外地人?”
“是,我是剛來這裏的,想要去青雲寺看看詩作。”
聽到蘇荞初這麽說,那個青年恍然,原來這樣。
他臉上有些悲戚,“你也聽到了,在這裏小心一點。”
蘇荞初不解:“這裏沒有王法嗎?沒有人管他嗎?”
青年冷笑:“管?怎麽管,我當初也是這麽想的,但是咱們青天大老爺就二少爺一個兒子,還是嫡出的兒子,你覺得他怎麽管?他不幫着一起掃除痕跡就不錯了。”
蘇荞初:“這位二少爺不是排行第二嗎?”
青年:“對,他是排行第二,本來他上面還有個庶出的兄長,但是他那庶出的兄長不小心在冬天摔下河沒了,現在是獨子。”
蘇荞初:“照這麽說的話,這裏的縣令包庇,那麽上面的知府大人他們也不管?”
青年:“你不知知道什麽叫做官官相護嗎,官字兩個口,什麽都讓他們說了。”他看着地上莫先生的屍體,憋氣,“如果沒有人幫忙收斂的話,後面就會有人扔到亂葬崗,要是有人亂說的話,就會被抓到大牢裏面清醒清醒,然後就會說莫先生是自己跑到馬蹄下面的,這是意外,呵呵,你說這是意外嗎?”
“你別說了!”旁邊有個老漢拉了青年一把,讓他不要再說下去,要是這個面生的學子是縣令那邊的人那可就糟了。
他說的這些話足夠他被抓起來了。
青年被這麽一提醒,明顯也是顧忌這點,飛快的離開了。
蘇荞初壓抑着自己的憤怒,留下人處理這位莫先生的後事,把他的孫女也帶上。
她現在成了孤女,要是沒有人管的話,要麽被賣為奴仆,要麽可能會被送進那些不幹淨的地方。
Advertisement
這些圍着的人對祖孫二人是有同情心,但是蘇荞初看了,基本上身上穿戴都不怎麽光鮮,看的出來經濟結據,他們或許能夠出錢幫忙料理莫先生的後事,但是他們沒有能耐、也不想長長久久的養着這個女孩。
要等到她長大出嫁還有好幾年,吃穿用度,加起來不是一筆小數。
至于說跟縣令做對,他們不敢。
蘇荞初回了酒樓之後,那個小二哥也跟着過來了,他也知道了發生了什麽事,臉上神色不好。
蘇荞初順勢問了起來,“那位二少爺是什麽樣的人物?你跟我仔細說說吧,要是不小心犯了忌諱就不好了。”順勢又送上一份賞錢。
看在賞錢的份上,小二哥打量了一下四周,确定沒有什麽多餘的人在場,把他們縣的情況說了一遍,“你知道了也好,在這裏小心點,別惹到他們,一般情況,咱們是沒有和二少爺撞上的機會的,他要麽在花街,要麽跟人出去打獵。”
甄婉婉問了跟蘇荞初之前一樣的話:“沒有人管嗎?”
小二哥嘆氣,“夫人說的對,就是沒有人管,他可是咱們縣令大人和縣令夫人捧在手心的愛子,膝下只有這一根獨苗,你覺得縣令會為了咱們這些賤民,對他的兒子做什麽嗎?”
他搖頭:“不會的,要是不識擡舉,想要告發……”小二哥臉色更難看了,聲音也更低:“之前有個硬骨頭就是去告狀了,結果回頭就病死了,告狀也不了了之,你說誰還敢再去告,不要命了。”
他一邊說,一邊不安的左右打量,誰要是走近,他就立刻不說了,而且要是回頭有人問起來,他也是什麽都不知道的。
“這麽猖狂,知府大人他們就沒有人出面的?”
“我聽說縣令夫人和知府大人是本家。”他說了這一句話就沒再繼續往下說了,顯然,他們是親戚,親戚怎麽會不護着自己人呢?
甄婉婉聽着憋着一口氣,她看着蘇荞初,蘇荞初給了她個稍安勿躁的眼神。
“原來是這樣,居然是這樣。”她臉上有些震驚,“那在這裏生活不是要提心吊膽?”
小二哥苦笑,“還是那句話,只要不會跟二少爺撞上就不會有事,咱們這兒的青天老爺除了在這方面,其他的還好,你也不用太擔心,你們來這裏玩一陣子就回去了。”
這位小二哥在某方面來說很強大,因為他很會安慰自己。
看到蘇荞初眼裏的同情,這位小二哥眼一熱:“咱們也是沒辦法,等到他任期過了,他就會走了,希望下一位能夠好一點吧。”
只要忍到他任期結束,就好了。
甄婉婉:“……”
只能寄希望于他調走?
甄婉婉看着蘇荞初,“不會的,我相信這天下是有王法的。”
小二哥:“承您吉言了。”
小二哥離開了,準備上菜,甄婉婉摸了摸子君的頭發,他聽了他們的談話,生氣的鼓起嘴巴。
蘇子君:“爹,你會為他們做主的是嗎?”
蘇荞初:“是,那你想想,我會怎麽做?”
蘇子君疑惑:“不能直接把人抓起來送進大牢嗎?”
“我不會這麽做,具體原因,你好好想想,要是有什麽不懂得,咱們再讨論好嗎?”
甄婉婉沒有說什麽安慰的話,看着他們兩個的對話,鼓勵子君思考。
孩子雖然還小,但也要知道外面的世界并不都是那麽單純美好的。
回去之後,在房間裏,只有他們兩個人,甄婉婉:“你打算怎麽做?”蘇荞初回道:“先收集資料,現在确實可以按照現成的證據把那位二少爺逮捕歸案,但是那時候他的父親就已經有了警惕心,比較難抓到把柄,他還會想盡各種辦法幫他的二少爺開脫,還有與知府的關系,我也要探清楚。”
确實,那位縣令大人肯定也有責任,現在要是打草驚蛇了,後面的就不好辦了。
蘇荞初:“那個小女孩……”
甄婉婉主動攬下了照顧她的重任,“交給我把,這女孩遭遇了這些,也是個可憐人。”
甄婉婉決定好好把她養大,以後給她準備一份嫁妝,給她尋找一個好人家。
蘇荞初點頭,“那就要辛苦膩了,她現在喝了大夫開的安神湯睡着了,估計等她醒來也會很不安。”
甄婉婉:“我讓人在她身邊守着,要是醒了我就過去。”
蘇荞初:“以後她就是咱們蘇府的莫小姐了,你對女學的不是還心存疑慮嗎?她就是你的第一個學生。”
甄婉婉默然。
第一個學生……嗎。
蘇荞初派出去打聽的人回來了。
白熊縣的縣令姓榮,榮華富貴的榮,據說是地主出身。
他的妻子姓邵,出身林城,水原府即将和她交接的知府也姓邵,同出身林城。
看樣子小二哥說的這點不是空穴來風,或許真有什麽親緣關系。
如果是真的,因此邵知府對着這邊的情況睜只眼閉只眼,就怪不得這位榮二少爺在這裏橫行霸道,沒有人管。
這位二少爺是慣犯了,之前他還沒有那麽嚣張,自從他前面那庶出的兄長去世之後,就放飛了自我,怎麽痛快怎麽來。
邵夫人給他娶了一門門當戶對的親事,妻子賢惠大氣,結果除了新婚之夜,沒有一次進過她的房門,邵夫人以為兒子是不喜歡這個類型,又給他納妾,都是千嬌百媚的大美人,但是他也不愛,他就喜歡去花樓。
如果不是縣令夫婦堅持的話,這位二少爺差點就把花樓的女子帶回家。
只是他父母都堅決反對他才放下這個想法,但是他沒有少把花樓的女子帶到他的私人別院裏面,正正緊緊的養起了外室。
這點算是公開的秘密,那一條街,榮二少爺養的外室就有三個。
對于這些外室,只要他不把這些人帶回家,縣令夫人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
只是他沒有孩子,導致縣令夫人是青雲寺的常客,就是為了向菩薩求子,讓她早日抱上孫子。
關于這兩位的消息很多,但是縣令本尊的消息卻不多。
蘇荞初不覺得縣令只會在包庇兒子這方面有問題,讓人去打探更深層次的東西。
他看過白雄縣這位榮縣令的基本情況,他是小地主出身,在考中了舉人後不久,他的原配去世了,然後在媒人的牽橋搭線下,娶了邵夫人。
榮縣令家裏并不是很富裕,而他娶的這個妻子也不是什麽大商戶,她經常去青雲寺塑金身,還有在寺門口施粥,她的錢哪裏來的?
縣令的俸祿絕對不能支撐她這樣花錢。
還有這位二少爺去花樓、鮮衣怒馬,可以想象,他的花銷也曉不到哪裏去。
他的錢是收受賄賂得來的,還是貪污得來的?
小打小鬧的貪污屢見不顯,要是真的仔仔細細的查起來的話,沒幾個地方官可以完全不收別人送的禮物,但這有個度。
蘇荞初去了榮家宅子轉了一圈,這占地很廣,站在高處往下望,隐約可見裏面的亭臺樓閣,廊腰缦回。
這是南方的園林式宅子,在北方建這個,除了要有這愛好以外,還要有那份財力。
榮縣令有問題,還不是小問題。
讓人留下來打探,蘇荞初不能一直在這裏,他要回去和邵知府交接。
蘇荞初帶着李峰他們在任期倒數第三天的時候到了府城,拿出印信和邵知府交接,甄婉婉帶着行李和大部隊遲兩天再過去。
蘇荞初到的時候,邵知府笑的非常熱情,他知道,這位蘇知府、蘇爵爺是皇上的心腹。
邵知府長得圓圓胖胖,笑起來的時候看着有點像寺廟裏的彌勒佛,他現在調去別的地方任職,等級不變,不過那裏比水原府富庶,對于他來說已經是升職。
蘇荞初表現得有些冷淡,不過在邵知府看來,這是他這個身份該有的态度,依舊熱情周到。
他相信這位蘇大人來到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沒多久就會回去了,跟他不一樣,看到這種人就會挑戰自己的忌妒心,因為相比起他們,這種人的路太順暢了。
比如現在,他已經是知府了,但是現在還沒有三十歲,而他已經五十多了。
後浪太過兇猛,把他們這種前浪拍死在沙灘上。
“蘇大人,您請看,這是水原府的戶籍冊、府志,稍等同知他們就會到了。”
“縣令們遠一些,要花一點時間。”
蘇荞初:“他們不着急,我先熟悉府衙的情況。”
水原府轄區範圍內有四個縣,除了白熊縣,還有沿海的江正縣、烏頭縣,另外還有一個就是靠在山腳下的知雲縣。
從縣的數目就能看出,水原府不怎麽的。
也沒有什麽出名的特産。
人口數量也不多。
蘇荞初看着,臉上很平靜。
蘇荞初要交接的東西很多,他要先把府衙的情況先摸個大概,之後再着手縣令。
對于白熊縣的榮縣令,也先往後拖,現在她初來乍到,手上還沒有收集到足夠的證據,不是把他們一家繩之于法的時候。
甄婉婉同樣很忙,她要帶着大家在蘇良初他們購買下來的宅子裏安頓下來,要照顧被吓得不輕的莫嫣然,他們做了她爺爺的牌位,也把她家裏父母的牌位帶上了,有這幾塊牌位在,莫嫣然安心多了。
這孩子已經不是什麽都不懂的小孩子了,她今年九歲,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她已經知道發生了什麽事,知道自己非常幸運的被大官帶走了,她現在衣食無憂,而且那個非常好看又溫柔的夫人還跟她說,讓他等等,不用很久,就能看到殺死她爺爺的人被判刑。
這個女孩冷靜下來之後,甄婉婉就着手先教她一些東西,讓她安穩下來。
雖然她是個女孩,但是她爺爺正經的教過她讀書認字,她去世的父親還是童生。
她有一定的基礎在起來,甄婉婉教起來也沒那麽吃力。
甄婉婉教什麽?她沒有教她詩詞歌賦,而是教她看律法。
通過這本厚厚的書籍,莫嫣然知道了那位二少爺會有什麽下場,心情也變得迫切了起來。
他們叫那位好心幫她的公子叫做知府大人,什麽是知府,就是比縣令還要大的官員。
他說會按律法行事。
莫嫣然不覺得這麽大的大官會騙她一個小女孩,她等着,所以她表現得很乖巧,夫人讓她做什麽,她就做什麽。
如果不是被阻止了,她還想去幹各種活來報答他們對她的恩情。
懂事的讓人心疼。
這件事情對蘇子君的震撼也很大,他是看着這個被吓的丢了魂的小姐姐怎麽變成現在這幅積極的樣子的。
他還在思考爹說的,不會立刻動手。
他有去翻看一些邸報,大概有些了解,但是還了解的不夠深刻。
他會繼續思考。
他還跟莫嫣然保證,“我以後一定會做一個好官的,像我爹一樣。”
莫嫣然看着這個玉一般的小弟弟:“我相信你,你以後要是做官了,你也會是一個好官!”
兩個人鄭重其事的坐下約定:“好,你以後看着我。”
蘇良初、蘇敬初、張坤和他們三個同樣很忙。
他們是輔佐主子的。
很多資料他們先整理歸納,再交給主子。
這位邵知府在任期間表現平平,不少案子還有沒結,人口土地這方面也有些不清不楚的。
要是問到一些敏感的方面,他就裝傻,一推三不知。
有句話叫做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這位邵知府,看着……不太清白。
只要到了三節兩壽的時候,凡是在位的,都會有人主動捧着錢來送到手裏,要是需要辦事,可以不收,但是有些在正常範圍內的,就是這些當地的商戶,還有鄉紳世家們,對現管一種正常的人情往來。
當然,如果某個地方鄉紳力量過大,那麽就算是現管也不容易,下面的人陽奉陰違,可以把一位官員架空。
在這個府城,就有那麽些說得上是地頭蛇的存在。
一個是張家現任家主,他是舉人,他的祖父是五品致仕的,到他這裏是第三代,在這裏紮根許多年,人口衆多,涉及方方面面,府城周邊的上好的田莊有差不多三分之一是姓張的。
還有李家,他們家多是走武之一道的,他們族內最高的一位現在是四品将軍。
還有水原府同知的妻族王家。
本來只是個小地主,現在已經成了勢頭。
終于,蘇荞初敲定了宴請的日子,而在蘇荞初宴請府城的世家官員及其家眷以外,她要先見一見這四位縣令。
最先來到的就是白熊縣的榮縣令,出乎意料的,這是一位看起來很文弱的男子,他很瘦,留着精心打理的胡須,一雙眼睛溫和,斯文有禮,很容易給人留下好感。
相比起一名官員,他更像一位名士。
一位不沾染世俗銅臭、只有風花雪月的名士。
他行禮:“下官拜見知府大人。”
“不必多禮,榮大人,幸會。”
榮縣令極懂得怎麽“做人”,他讓人送上了一個箱子:“這是下官讓人整理出的白熊縣近幾年的文書資料,知府大人還請不要嫌棄。”
有人過去打開,滿滿一箱子的資料,最上面放着兩本古籍。
榮縣令彬彬有禮:“這是臣僥幸收集來的,市面上尋找不到,聽聞知府大人是個愛書之人,想必比下官更能欣賞。”
蘇荞初看着他,臉上在笑,心下嘆息。
這是個聰明人嗎?
是。
但是他的聰明不在正地。
因為有皇上的信任,給他送禮的人不要太多,很多人會送銀子、名貴寶物、宅子田地等等。
這些蘇荞初通通退回。
放出了話,她不會收任何過于貴重的東西。
那麽,送禮的人這下子送什麽?
辦法總比困難多。
蘇大人不收名貴禮物,要避嫌,那就送一些不值錢的東西。
比如價值不好判斷的古籍,比如不知用處的稀奇玩意。
蘇大人愛花、愛書、愛稀奇玩意這點,在京都很多人都知道。
他們也知道,蘇大人在鹽鐵司很得信任,能力出衆,在工作中是一位實幹家。
所以榮縣令送了能幫助蘇荞初理順資料的文書,這能刷好感,也能自己先把一些不能看的東西整理幹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