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林琅
我聽說,一個人要走很長很長的一段路,才能遇到對的那個人。
林琅出生的那天,是1988年的立冬,典型的深秋天氣,窗臺上林媽媽最喜歡的那株四季海棠開得嬌嬌怯怯,顏色能鮮豔到人的心底去。林爸爸慌慌張張地推着林媽媽出了門,仰起頭是漫天的晚霞,夕陽的餘晖媚豔而蒼涼。
林琅剛出生的時候只有四斤四兩,用林爸爸的話講,就是小胳膊小腿,看着十分可憐。在林琅之前,林家已經有了兩個兒子,夫妻倆一心想要個貼心小棉襖,這輩子也算完滿。所以當林媽媽知道這次懷上的又是個帶把兒的時候,不但沒有欣喜,反而想把林琅給做掉,畢竟對于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夫妻兩個來說,三個兒子确實是有點可怕了。關鍵時刻,還是林奶奶發了話,老人家思想傳統,說什麽也不忍心舍棄了已經長成人形的小孫子,于是一拍板:“生!你們要是養不起,我幫你們養!”
林奶奶當年也算是大戶人家的小姐,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可惜嫁到林家沒幾年就守了寡,文革那會兒又被劃為“黑五類”,沒少挨批鬥。可就是這樣,她一個小腳女人還是咬着牙把三個兒女養大成人,其間的辛苦程度可想而知。林爸爸是個孝子,自然不敢把養兒子的重擔交給老太太,于是咬咬牙加入到南下打工的行列中。過了兩年,林媽媽夫唱婦随,也跟着去了南方,家裏的三個兒子便全都交給了林奶奶養活。林媽媽是個大字不識的農村婦女,可林爸爸卻多少喝過幾年墨水,一次在工地上撿到一張報紙,說是留守兒童沒媽疼沒爸愛的要多可憐有多可憐,心裏就十分愧對自家的三個兒子,于是隔三差五就打錢回來給他們改善生活。林奶奶多年來練得一手好廚藝,蘿蔔白菜都能做出大魚大肉的味來,又格外疼愛老小,所以林琅的生活可以說是無憂無慮的。
不知道是不是早産的緣故,林琅從小就比別人生得瘦小些,但是十分白淨。這在他們村子很是難得,因為農村孩子土裏來泥裏去,要麽長得白胖白胖,要麽長得黑瘦黑瘦,只有林琅是白白瘦瘦的,照林奶奶的話講,那就是活脫脫一個小秀才。秀才這個稱呼,你可不要以為沒有狀元縣官高,在莊戶人家,在這四面環山的十裏溝,秀才已經是很了不得的事了。
可沒想到還真被林奶奶給說了個準。因為爸爸媽媽都不在身邊的緣故,林琅上學就比一般人早一點兒。那時候小孩子都是八九歲才入學,可林琅六歲就跟着二哥一塊入了小學。那時候農村還不流行幼兒園,只有一個學前班,數字能背到一百就可以入學。林琅過去原本是湊份子,沒想到他的繁華盛世竟然就此開始了,第一次考試就考了個全班第一,喜得林奶奶領着心愛的小孫子逛了一家又一家,不消半天功夫,整個十裏溝都知道林家出了個小鳳凰。自此以後,林琅的成績高歌猛進,得到的獎狀挂了整整一牆,俨然成了林家不可不看的一道風景。等到了林琅小學三年級因為成績優異直接蹦上五年級的時候,林奶奶就已經見怪不怪,相當淡定了。
農村人最重學識。因為成績好的緣故,林琅成了村裏孩子的楷模,誰家孩子不聽話啦,考試不理想啦,大人就會拉出林琅來:“你看看人家林琅,又聽話學習又好!吃一樣的飯,喝一樣的水,你要是能有人家林琅一半争氣,我跟你爸(媽)這輩子也就值了!”
林琅從小就安安靜靜的,不大愛說話,小夥伴們一塊玩,林琅永遠是安安靜靜地站在一旁,笑的也是得體可愛。可是不愛說話不等于不會說話,林琅一副文文靜靜的模樣,對人又很有禮貌,學習又那麽好,這樣一個可心的人兒怎麽能不招人疼?所以林琅在家裏受盡寵愛,出門走親戚,也是姑媽舅媽姨媽表揚的對象。同輩的兄弟姐妹也都很愛護他,林琅那麽清秀文靜的一個人,動他一手指頭都覺得有犯罪感。
林琅初三那年寒假,林爸爸買了一輛機動三輪車帶着全家去林琅他大姑家走親戚。林琅的大姑姑嫁得遠,隔了好幾個山頭,一年到頭也難得回來幾趟。那一天是大年初六,積雪融化後的山路泥濘不堪。林琅怕冷,窩在林媽媽懷裏笑着看兩個哥哥把着扶手高唱那年最火的《雙節棍》。
車子是在突然翻到山下去的。林琅對那一段記憶非常模糊,他只記得當時林媽媽緊緊抱住他的頭,尖叫了一聲,接着車子便翻滾了下去,林琅在驚叫聲中失去了意識。
林琅在外婆家住了一個月,回來以後,他便和林奶奶相依為命了。人們再提到他,除了驚訝于他越來越俊秀的相貌,便是一聲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