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上山

“姑姑要養雞?”大侄子問, “阿公不是說你要去學校當老師嗎?我還以為以後姑姑要教我讀書了。”

劉璃說:“不當,當老師不好玩,你要是想讓我教你讀書, 在家裏也能教啊, 以後你們都不要出去玩, 待家裏跟我讀書。”

幾個孩子年紀尚小,玩性正大着呢, 現在好不容易放假可以到處撒野, 一聽姑姑說要在家裏學習,頓時哀嚎道:“不了, 姑姑,老師說了,我們要勞逸結合, 不能整日讀書,放假的時候要幫家裏分擔勞動。”

劉璃說:“可是現在你們也沒幫家裏的忙, 就跟我學習嘛。”

幾個孩子大概并不喜歡讀書,聽了她的話後, 都飛快地跑開說:“那我們現在趕快去領任務。”

劉璃拎住跑在最後的三侄子衣領說:“都別跑, 姑姑給你們安排了工作了,這段時間就跟着我上山養□□, 現在帶我去找你們阿公,知道他在哪裏嗎?”

劉大洋是大隊長, 每天要處理的事情很多, 除了回家吃飯睡覺外, 指不定在那塊地上,現在想找他還得問人。

好在劉亞鑫知道他在哪裏,停下腳步回頭說:“我知道, 剛剛看到他了。”

“好,你前面帶路。”劉璃說。

“好的,跟我來。”大侄子在前面蹦蹦跳跳,劉璃帶着其他幾個孩子跟在他後面,沒一會兒功夫就找到劉大洋。

劉大洋看到女兒來了,站起來拍拍褲子上的泥土,還沒開口呢,旁邊的人就好奇地說道:“唉,大隊長,終于舍得讓你家妹崽開始上工了?”

劉大洋擺手說:“沒有,我對她另有安排,你們別偷懶啊,都湊過來幹嘛,幹活去。”

圍觀的人頓時笑着轟然離去,劉大洋這才問道:“你來幹嘛呢?”

劉璃說:“我之前不是說要養雞嗎?這兩天看了一點書,有點頭緒了,找你要塊地,我先把地弄好,等你把雞買回來剛剛好。”

“還要專門給你批塊地?”劉大洋聞言皺起眉頭。

劉璃說:“對啊,我還要在那地裏種一些專門給雞吃的草,沒地怎麽種?”

“你想要什麽樣的地?”劉大洋說,“要是耕地我可給不了。”

現在耕地都要用來種糧食,不可能讓她拿去養雞。

劉璃說:“你給我在山上劃一片地就行,不用多好,但是樹不能太多。”

樹太多遮陽,到時候牧草不知道能不能種起來。

劉大洋想了一下說:“那就山神廟後面那塊地吧,那裏沒什麽樹,有個廟在旁邊,你要是累了還能進去休息,也不怕刮風下雨。”

“好咧。”劉璃說,“那我現在就去整地了,您繼續忙吧。”

“你去了山上注意點啊,不要跑太裏面,山上還有野豬跟狼的,就在山神廟附近活動就行,要是碰到野獸,大聲喊人,梯田那邊的人能聽到的。”劉大洋交代道。

“哦,好的,我知道了。”劉璃沖着他擺擺手,表示自己聽到了,然後帶着幾個孩子上山。

她上山的這一路,碰到許多村民。

大家都好奇地跟她打招呼,問她:“下地上工呢?”

劉璃一律笑着搖頭說:“沒有,我上山呢。”

其他人以為她是上山割草撿柴火之類的,便沒有繼續問話。

中途劉璃還經過村裏的小學。

這個學校是用土地廟改造的,原本這裏供奉着附近幾個村的土地仙,廟裏與幾個村的距離都差不多長遠。

破四舊活動開始後,村民們把廟裏的神像都砸了,後面幾個村的大隊長商議要建學校時,秉着舊物利用的原則,還有考慮到學校是幾個村合辦的,他們将土地廟改成學校。

從前土地廟的香火鼎盛,所以廟宇建得很好,是青磚綠瓦,裏面有好幾個大殿,正好一個年級一個大殿,廟外的陽場充當操場。

原主的小學也是在這裏上的,劉璃有她的記憶,對學校的格局很熟悉。

她經過學校時,看到學校的老師在土地廟外的陽場曬蘿蔔幹。

他們看到劉璃,笑着跟她打招呼:“你上哪兒去啊?”

劉璃說:“上山呢。”

唯一的一個女老師放下手裏的活,走過來說:“聽說下學期你要來當老師了?”

劉璃做出一副疑惑的樣子,回道:“啊?有這回事嗎?我不知道啊。”

她沒說自己不想當老師,就怕到時候養雞場搞不起來沒有退路。

那女老師看她這個樣子,有些失望地說:“啊?難道我的消息不準?我本來還想說你要來當老師那就太好了,不然只有我一個女老師,有時候想找人說說話都沒對象。”

這位女老師是下鄉的女知青,如果真想找人說話,知青點多的是人可以說,劉璃沒有把她的話當真,笑着說:“你們這消息上哪聽來的?”

女老師說:“校長啊,他說下學期你要來。”

劉璃點頭表示知道了,估計是劉大洋先找校長通氣了,校長以為這事十拿九穩,就跟老師們提前說了,不過她不想再繼續這個話題,所以只是笑了笑,然後說:“我就不跟你多說了,上山還有事呢,以後有空再聊。”

“行吧,你先去忙。”女老師朝她揮揮手。

劉璃跟她告別後,帶着幾個孩子繼續往山上走,走出去一段距離後,聽到後面若隐若現地談話聲。

女老師說:“我問過了,她說沒有這回事,我估計應該不會增加老師吧,不然肯定會弄一場考試,跟之前一樣,不然她這老師怎麽服衆……”

後面的話劉璃已經走遠了,便聽不到了。

過了學校後,她又走了一段距離,前面出現一條河。

這河不是很寬,但非常深,劉璃走到河邊的時候,被吓了一大跳。

因為她之前沒注意到這個河,原主的記憶也不會特意把河标出來,突然猛地看到這麽深的河溝,還是很吓人的,尤其是下面的水流很急,她很怕腳滑掉下去被沖走。

要進山得先過河,但河上只有一座獨木橋沒有別的路可走,劉璃看着幾米深的河溝,吓得兩腿發軟。

幾個小侄子帶着妹妹熟練地走上獨木橋,飛快地跑到對面,留下劉璃一個人還在傻站着。

幾個孩子過了橋回頭看到她沒跟上,在對岸大喊道:“姑姑,快過來呀。”

劉璃做足了心裏準備,才顫顫巍巍踏上橋,她的眼睛不敢往下看,只能眯起來,用一條縫只專注在橋梁身上,然後雙腳慢慢往前挪。

幾個孩子在對岸看到她這幅如臨大敵的樣子,嘲笑道:“姑姑你也太沒用了。”

劉璃在橋上都不敢大聲說話,只能低吼道:“別吵我,別分散我的注意力,小心我掉下去。”

幾個小孩沒見過這種場景,在對面哈哈大笑,最後還是大侄子有人性,跑上橋來接她,牽着她的手帶着她往前走。

下了橋後劉璃忍不住抱着大侄子親了一口:“媽呀,你真是個大暖男,救了我的命,要是沒你我可怎麽辦呀?”

那條河就是她事業之路最大的阻礙,一想到以後每天都要來回過河,劉璃覺得她的養殖事業好像可以放棄了。

現在的人不實興感情外露,也不會表達心裏的愛,更別提在大庭廣衆之下親吻自家的孩子。

劉亞鑫被親了一口,害羞得臉都紅了,不好意思地直跺腳:“哎呀!姑姑,你這是在幹什麽呢?怎麽可以親人?太不害臊了。”

大侄子說完話,整個人不自在地往山腳下跑,好像後面有鬼在追一樣。

劉璃笑哈哈地牽着小侄女的手跟上去,沒一會兒功夫就走到山腳下。

說是山腳下,其實也都是田地,靠近山腳的地方都被開墾成梯田,村民們在梯田裏忙碌。

有些人看到劉璃來了,放下手裏的活跟她打招呼,劉璃也跟一一回應,并沒有多做停留,直往山神廟那邊走。

山神廟與梯田有段距離,廟附近的地并沒有被墾作田,因為周圍有許多墳墓。

劉璃看到一路的墳墓,差點罵粗口。

因為這裏有一個喪葬習俗叫“拾骨葬”,就是人死後先土葬,等三五年化為白骨會重新開棺,将棺木裏的骨頭撿起來敲碎放在陶甕裏,再找一個良辰吉日重新下葬。

二次下葬的日子沒到,裝着白骨的陶甕大喇喇地放在墳墓旁,要去山神廟必須經過一路陶甕,劉璃差點沒瘋,她覺得自己眼前的空氣都是腐屍的味道跟各種可怕的細菌。

幾個小侄子估計常上山,對這些陶甕接受良好,一點都沒受到影響,還在嘻嘻哈哈的。

劉璃只能苦着臉快步走過去,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她終于到山神廟了。

進到廟裏她總算找回一點安全感,心裏想後世的火葬果然非常有必要推行,這種傳統的喪葬真的太吓人了,還很不衛生,她現在覺得身上肯定爬滿了細菌。

也不知道那些人去撿骨的時候,有沒有做好防護措施,會不會感染病毒之類的。

劉璃覺得不能再想下去,再想今晚要做噩夢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