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郡守治災,宋嬌獻策

宋大來忙将牛拉出來套上板車,“爹!娘快點吧!我把牛車套好啦!”

“大來!我在捆衣服!你進來幫忙呀!”錢氏在屋裏邊喊`邊把一家子的衣服捆進個大包袱裏狠狠的壓着。

家裏的豬被拴着繩子犟着不肯走,宋老頭滿院子跑着在捉亂跑的雞。

宋婆子急得要罵人,“老頭子你要錢不要命呀!趕緊把被子搬到車上,再搬上幾袋糧食!鍋也帶上了!”

宋嬌跑進屋裏趕緊把裝銀子的小褂穿上了,又把早就準備好的包袱背上,抱着一床被子往牛車上放。

招娣`來娣把棉襖穿上,趕緊跑出來幫宋婆子搬東西。

急急忙忙的一家人把牛車裝滿堆的高高的,宋老頭還抓到五只雞捆着腳放在背簍裏。

宋婆子見三個孫女穿着棉襖直誇她們聰明,趕緊進屋又把幾件舍不得扔的衣服都套在身上,在兒子着急的呼喊中趕忙鎖門。

一路上都是逃命的村裏人,挑着擔的推着車的牽兒帶女的。

等趕到了府城,城門大開着,衙役們在安排百姓排隊進城。

等好不容易進了城,宋大來趕緊跑着去稚勤私塾,兩兒子還在學堂裏呢。

宋嬌一家子都在西菜市自家租的檔口等着,滿大街都是人,還不斷有人加入。

張皓靈正從城外回來,他自得到堤壩塌的消息便急忙騎馬趕往城外,可到了雞頭溪村又想起來自己并不知道宋嬌家的具體地址。

便拉着趕路的人詢問宋家地址,待總算問到個知情的,道宋嬌一家已經駕牛車趕去府城了,便又急忙掉頭騎馬往城裏趕。

張皓靈趕到檔口那裏便見到宋嬌一家擠在那裏,旁邊牛車堆滿了東西,一頭拴着的豬在旁邊拱來拱去。

“嬌娘你們這出來有地方去嗎?”

Advertisement

宋嬌苦笑一下搖搖頭。

張皓靈急忙道,“不如你們一家都随我去镖局暫住幾天吧。”

宋嬌看看自家這一家子老老小小的,眼下不是矯情的時候,便趕緊答應下來。

“阿奶,這位張小哥是吳氏镖局的,他是我朋友,咱們就去他那裏暫住幾天吧。”

宋家衆人驚喜不已忙對張皓靈作揖感謝。

張皓靈窘的臉都紅了,連連擺手又還禮的。

宋大來領着兒子們跑過來,宋家衆人便都跟着張皓靈往镖局去。

镖局的人都聚攏在大堂,衙門的宋捕頭正在邀請吳鐵臂師徒一起維護府城秩序。

如今周邊的百姓不斷的往城裏湧來,街道各處已擠滿人了,眼下極易出亂子。

衙門人手人實在不夠,郡守便派遣衙役們到城裏各家,召集漢子們臨時維護治安。

張皓靈讓宋嬌等人在門口稍待片刻,自家忙跑進廳堂。

“師父,我自作主張邀請朋友一家來镖局暫住幾日。”張皓靈怕師父不同意,便忙道,“便住我的房裏,他們自帶糧食無需吃用镖局的。”

吳鐵臂郁悶的盯着小徒弟的嘴開開合合,自家還沒說一句話,他倒噼噼啪啪一大串。

旁邊衆人都在看熱鬧,他猛拍小徒弟的肩膀一巴掌,吼道:“我說不同意了嗎?平日裏也沒見你這般伶牙俐齒的!自己把人安頓好趕緊過來,宋捕頭有安排!”

張皓靈得到師父首肯,高興的大聲應道,“唉!謝謝師父!”轉身便往門外跑!

宋家一家被安置在張皓靈的房間,牛車和豬也被放在後院的牲口棚子裏。

“镖局還有事,你自己看着辦吧!”張皓靈說完就趕忙跑了。

衙門的郡守韓守誠,正在衙門口清點`召集來的城中壯漢。

“在城門守門維持秩序的跟着錢捕頭,動員城裏各家空出多餘屋子的跟着張捕頭,聯絡富戶搭建粥棚的跟着宋文書!”

韓郡守安排人聯系各村裏正,讓他們召集好自家村裏村民各分一塊位置。又安排衙役帶着幾個壯漢專門負責在府城裏巡邏,就怕有歹人趁亂做歹事。

衆人領命便趕緊跑開各自忙去。

郡守韓守誠出自涵關韓氏家族,這個家族歷代都以‘幹實事為民衆’為家訓。

安排好事務後,韓郡守的喉嚨已經沙啞。自夜裏收到快馬送來的邸報,他便連夜安排衙役快馬加鞭去往各村各鎮,疏散人群離開窪地`去往高處的地勢。

他已整整五個時辰都沒有喝一口水吃一口飯了。

此時見鄉民們源源不斷的進城,他才感覺到松懈下來的饑渴疲憊感,泗水郡二十萬百姓的性命都擔在他的肩上,他自是不敢一絲一毫的懶憊。

“大人,夫人來了!”

郡守夫人林氏帶着丫鬟端來一碗雞湯進來,“老爺你這是不要命了嗎?你快把這雞湯喝下,趕緊閉眼睡一個時辰,我守着你,莫要說話!”

韓守誠實在是累了又拗不過夫人,這才閉上布滿血絲的雙眼休憩片刻。

吳鐵臂帶着徒弟們在府城巡邏,只見大街上擠滿了人,很是憂心再有民衆入城如何安置的下。

“路程遠的已安排當地鄉民就近上了山,這比來府城更加安全。”

宋捕頭說完又搖搖頭嘆息道:“待洪水通往東海那邊自然水患就過了,只是今年的秋收是完了,只盼着官家到時能免了秋稅吧。”

城中兩日後便下起小雨來,許多露宿在街頭的鄉民病倒,醫館整日都是煙熏火燎的熬藥。

官府號召富戶必須把家中的房間還有商鋪整理出來,騰出更多的屋子,讓鄉民都進屋子裏避雨。

韓郡守再次召集府城中的鄉紳富戶商議施粥的事宜,可是并不是很理想。

眼見秋收必定是絕收了,每家只願出幾百斤糧食,可是城中起碼十數萬民衆,如何能夠十天半月的?

郡守的夫人林氏發帖子給各富戶的家眷,動員大家捐糧捐物,只是婦人們雖有善心,可家中大事還是要聽自家當家人的。

待晚上韓郡守疲憊的回到家中,夫妻二人對視嘆氣。

城中的糧店已有偷偷賣高價糧的了,衙役們禁也禁不過來。缺糧食的人太多了,誰家沒吃的了能忍得住不吃嗎?有買的自然有賣的。

韓郡守正在頭疼怎麽熬過這關,現下六七天沒什麽問題,逃難的鄉民都有帶口糧,七八日後吃光了手裏的糧怎麽辦。

镖局裏衆人也都在商議府城的情況,吳鐵臂道:“聽聞韓郡守征糧不太理想,七八日後若是斷糧,鄉民們怕是會亂起來。”

宋嬌也被邀請在大堂裏,蕭紅特別喜歡宋嬌,覺得她很像自家那早夭的妹妹`很是疼惜她,見她與家人住在一起太過擁擠,便讓她們三個小姑娘和自己擠着睡。

宋家和別的住進來的人家不一樣,她們自己帶了糧食,每日等竈臺空暇的時候煮一鍋稀飯,然後剩下那頓都是自家用小爐子熱熱,除了必須出去給豬牛割草喂食,平時不随便出來亂逛。

宋嬌對張皓靈道:“富戶不願出糧食也是情有可原,城裏起碼十數萬人,哪怕是光喝粥,看這洪水退下去也得半個多月,若是我也怕是不敢捐,只怕洪水退了富戶也變貧民了。”

張皓靈道,“待百姓沒吃的了,怕是會亂起來。”

宋嬌道,“為何郡守不開官府的糧庫呢,不是有儲備糧嗎?”

吳鐵臂道,“若是沒有朝廷的手令,官糧倉是萬萬開不得的,私開糧庫是要抄家滅族的。且夏糧剛收完,鄉紳富戶手裏是有糧的。”

宋嬌道:“那韓郡守跟富戶借糧呢?”

衆人哄堂大笑,道:韓郡守只怕傾家蕩産也還不上嗷,

“那若讓各村裏正統計好自家村民半個月的糧食用量,讓他們自己報個數`分配下去,若自己提前吃光半月的糧,就活該餓着。衙門統計後向富戶借糧,待明年收糧後便交由官府再還給富戶呢?或到時用銀錢抵扣糧呢?如此這般,如果你是那些富戶會不會借呢?”宋嬌一番剖白道。

衆人齊呼此良策甚好!城中富戶誰也不敢冒着被搶光的危險惹犯衆怒。

于是吳鐵臂便要去衙門拜見韓郡守,宋嬌不願意露面,只說讓張皓靈代言便是了。

宋嬌又與張皓靈偷偷道,“可讓郡守夫人召集富戶家婦人們捐糧,在衙門口立個功德碑,按所捐數量排名,日後郡縣志裏便世代都記得她們家這次的功德。”

張皓靈眼神冒光的看着宋嬌,只覺得這姑娘的眼睛真好看,怎麽就聰慧呢。

吳鐵臂帶着張皓靈趕去衙門,韓守誠正與手下們開會商議如何借糧,衆人議論紛紛卻是沒有兩全其美的好辦法。

府城裏世代姻親盤錯,都是有攀扯的親朋好友,誰也不願意自家親友傾家蕩産呀。

待張皓靈道出征糧的良策後,衆人都是齊聲誇贊辦法好,有借有還`官府擔保,便群情激憤争着去找富戶商議。

張皓靈又與韓郡守獻策,将郡守夫人出面邀請各家夫人`認捐留名事項細說一遍,喜得韓郡守立即趕往後衙找夫人商議去。

鄉紳富戶們在有借有還的擔保後願意捐糧,但自家夫人回來後說道刻碑留名的事,便紛紛趕往到衙門裏,争着跟韓郡守報告自家願意免費捐多少,又借出糧多少。

最後府丞與文書根據衙役們與各村裏正統計來的數據後,發現竟然富戶捐的糧食比要還的糧多了許多!

韓郡守興奮不已,抱着夫人在後院轉圈圈舉高高。

如此府城便各安其職的安頓下來,偶有鬧事的,便被衙役立即鎮壓或關起來。

待幾日後府城暫時安定下來,韓郡守便點名要張皓靈來府衙面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