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意外之喜,殿試奇遇
北疆邊境。
李仲彥帶着兩個兒子成了守城門的服役兵士,說是城門也就兩堵高高的光禿禿的黃土堆中間,卡着兩扇原木色的破門。
若是真有人想進來的,翻過牆或是繞過大門便是了,只是稍微陡些,車馬不便而已。
這日李補之見一支駝隊裹挾着黃塵遠遠而來,似乎是在躲避着什麽,一路趕着駱駝直沖過來。
李仲彥他們見荒煙滾滾,便緊張地站立起來,近了才發現挂着商隊的旗幟。
“你們這是遇到狼群啦?跑的跟逃命似的。”衆兵士笑嘻嘻的拉住他們的駱駝。
這些人包着頭巾穿着長袍,人高馬大眼眶深凹進去,一望便知是胡人。
原來這個胡人駝隊帶了他們國家最重要的糧食黃金米,便一路被追殺。
李仲彥大笑道,這是上天要救我李仲彥呀!皇天後土果然善待我這替罪羊呀!
便有一封緊急文書快馬加鞭地送到了太子手裏,附帶的是一小包異域的糧食。
太子連夜召集幕僚前來,各位智囊各抒己見。
可是誰都不知道怎麽種植才是好,便都不敢擔責攬下,只是說些不痛不癢的話,怪誰呢?
信件裏只是說了産量高!若是攬去種植死苗或是根本長不出來,那還要不要在太子這裏混飯了?
冷峻的太子心裏甚是窩火,便去同李良娣訴苦:“你叔叔千裏迢迢托人送來一包異域的糧食,誇贊産量極高,可是大秦誰都沒見過也不知種植辦法,都不敢貿然接下呢。”
李良娣認識的人不多便只能在腦海裏苦苦搜索,那雙黑亮亮閃爍着狡黠的眼睛浮現了出來。
“我看那宋娘子知曉頗多新奇物事,還有張皓靈不是茅山派傳人曾經去過漠北嗎,便召他們前來問問吧。”
Advertisement
李良娣心裏暗道:好歹是二叔辛苦找到的,成不成的自家也算是盡力了,若是真能種成了正好給他們求個赦免,那堂弟自小便是嬌生慣養的,如今在漠北都兩三年了,也不知熬成什麽個鬼樣了。
那邊宋嬌和來壽心裏掙紮了好久,胡商開價要一千兩銀子才肯帶來一百顆種子!還不保證能不能活苗!
一千兩不是沒有,那得傾家蕩産!且那胡商非要現付一半的定金。
即便把種子安全拿到手,宋嬌也是理論行卻從未實操種過地呀,若是打水花了那怎麽辦?便糾結在這裏,真是雞肋呀,天大的好機會就在眼前,究竟是抓還是不抓?
胡商還催促道半月內便要動身了,一籌莫展中宋嬌嘴裏燎都起了水泡了,只能抱着苦丁茶皺着眉權衡賭還是不賭?
突然就接到李良娣的召見手書,說是娘娘上次見到宋娘子很是喜歡,自家也研制出來幾樣新鮮吃食,便想召見宋娘子這同好美食的人一起品嘗鑒賞下。
宋嬌倒是不好奇李良娣為何這般喜愛自己,信裏不是說了帶着張皓靈一起嘛,十有八九是太子想召見張皓靈又想避嫌,便走婦人交際的路子。
于是夫妻兩人應約去到太子位于京郊的梅林別苑。
====
眼前的白玉盤子裏盛裝竟然是玉米粒!
宋嬌震驚之餘眼冒淚花!竟然這裏已經有玉米,那自家真傾家蕩産去買玉米不是傻了嗎!
張皓靈細細端詳這金黃色的顆粒,捏捏硬的,聞聞似乎像糧食,卻是不認識沒見過。
“皓靈你見過這黃金米嗎?”太子溫聲問詢道。
“禀告太子殿下,學生沒見過這種物什,可是黃金米卻是聽聞過,好似是外域一種産量極高的糧食。”
李良娣端着茶杯小口品茗,一邊觀察着宋嬌,見她神色并無陌生感便心裏有數了。
“看宋娘子這神情,好似認識這個黃金米呀。”
宋嬌忙起身恭敬道:“民婦不敢隐瞞娘娘,我确實是認識這個!小時候翻看雜書時看見過畫像,裏面說黃金米好像來自一個日曬時間很長的國度。”
“那你懂種植的辦法嗎?”李良娣面帶好奇的看着宋嬌道。
“我知道些但是沒種植過,良娣殿下若是信任民婦,可以給十粒民婦試試。”
李良娣唇角翹起,太子正在傾耳細聽。
宋嬌眼巴巴盯着李良娣,急切的道,“便是五粒也行!民婦有個農莊,明年春天種下三四個月便能成熟的。”
李良娣微微側目見太子神色并無反對,便做主直接給了六顆給她。
不能怪李良娣小氣,實在這糧食太過貴重了,若不是宋嬌說的頭頭是道,她連這六顆都不敢給!
太子那裏定會再尋精通農活的老農試着種植些,那也不敢全浪費了也只敢拿小半袋先試試。
宋嬌喜滋滋的捧着六顆玉米粒的荷包坐在馬車裏,心道:真是天上掉餡餅呀!自家就是福氣好!
張皓靈坐在車轅上默默地趕着馬車,有些擔心得回頭看着她,安慰道:“若是沒種成也沒關系,大不了我給太子請罪,這個糧食咱們大秦也是從未有過的。”
當添壽再來尋答複時,宋嬌直接告訴他道,“那個胡商你便回了吧,就說咱們沒那麽多錢也別耽誤他啦,讓他再尋買家吧。”
胡商聽說本十拿九穩的買家竟然撂挑子不買了!深邃的綠色瞳孔幽幽地泛着波光,都快急哭了!
他哇啦哇地說,“你怎麽能這樣呢,生意不行就談呀,還價知道嗎?!怎麽就不買了?便宜點算你八百兩吧,大家都是朋友嘛。”
添壽又颠颠地跑回來,宋嬌獅子大開口的道:“那就二十兩買一斤黃金米,不行就算啦。”
添壽沒加量地直接複制回複了,胡商一言不發吹着胡子昂着頭轉身便走,他心裏想等阿恰哥回京都來,還怕找不到買家嗎,哼!
他哪裏知道阿恰哥是在回來的路上了,但是那包黃金米被看城門的搜走了!換成一百兩的銀子還有大秦北地關卡看門人的友情,另外就是京都李府的一封引薦信。
宋嬌帶着弟弟妹妹們紅紅火火的做着生意,很快寒風吹起到了臘月。
老家宋奶奶托吳氏镖局帶來信件和家裏的特産,還有嬸娘和她做的衣裳,信裏道:待初夏想來京都看望她們。
過完年後,忽忽的就到了三月初九,三年一次的殿試時間到了,倒春寒還在,可是這考試時間卻是固定的并不會因為天氣便改了。
整整七天,張皓靈吃住都要在考試院那個兩平米不到的小格子間裏。
宋嬌給他準備了好些油炸好的糯米圓子,裏面還夾雜了臘肉丁和蘑菇丁。
這樣張皓靈就着格子間裏的小火爐就能熱了吃,或者燒開水泡了吃。
宋嬌還準備了腌好的鹹菜,又怕吃渴多喝水便做的淡味的五香蘿蔔幹,堪堪地裝了一竹籃,多的不讓帶呀!
進去穿的一身新換的嶄新衣裳,出來時候張皓靈身上都臭了,老林和狗娃早就在外面等着接他。
張皓靈回家後倒頭睡了一整天才緩過來,一家子圍在一起吃飯聽他眉飛色舞的描述考場奇事。
考試場上好幾個人都生病擡了出去,還有那嫌棄飯食不好的,嚷了幾句給沒收了卷子!
還有吃的肚子不舒服的拉稀了沒衣服換便穿着考試,熬到交卷出門大家都遠遠躲着,幸虧宋嬌給準備的糯米圓子頂餓還方便,又謝謝小姨子招娣的送來的餅幹。
宋嬌經歷過高考是知道考完就等通知就行了,沒必要再去複盤自己考的怎樣,那簡直是折磨,張皓靈此時正好放假,便讓他一同去莊子裏盯着種玉米。
米莊頭一家把主人的房間收拾很幹淨,棉被曬的噴香。
“太太,地裏的肥料已經按您說的燒制好了,如今油菜和小麥都在用這種肥,咱們家的莊稼比別家的都長的好,還有人來問,我才不告訴他們呢。”米莊頭一臉喜氣得意洋洋的道。
“嗯,米大爺您做的很好,待收成了我便給你包個大紅包呀,不過如今還要勞駕您做點事,你和米大哥去挑些肥土來,我想在後院空地種點莊稼。”
宋嬌觀察過了種在田裏很不放心,在院子裏怕光線不夠。
這莊子離村裏還有段距離,房子是蓋在田地中間的,在屋後就很好`便與看管,就是地不太肥,那就從田裏挑土回來改良吧。
七天後玉米出來了小小的苗,宋嬌便放心了,這幾天兩夫妻都是城裏城外各住一天,走時叮囑米莊頭一定要好好照看,絕對不可大意了。
米莊頭一臉嚴肅的把胸脯拍的邦邦響!“太太您就放心,我就是把孫子丢了`都不會把這苗子看丢了!”
到了四月十五,杏花開了放榜的時間也到,張皓靈名列進士頭榜第七名。
頭榜的前十名還要去皇宮面見皇帝,再進行一輪殿試,至于狀元和榜眼還有探花都是皇上當堂定的。
太子爺當然要參與其中,此時便在殿上。
皇帝出了個關于前幾年水患時候的政令題,正好張皓靈曾參與其中的便言之有物,答題答的考官和皇上頻頻點頭很是滿意。
太子趁機進言想把狀元定給張皓靈,皇上也微微颔首。
哪知燕王突然出列道:“張皓靈頭榜進士名額僅僅第七,如今他雖殿試湊巧答的好,但是文采`兒臣卻是認為不及另兩位,他不是貌美如花嗎,便全了探花的美名呗!”
皇帝眉開眼笑的拍着龍椅,大笑道:“太極你這話說的有趣,便全了探花的名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