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章節

-----------

“阿瞞,回來了?這有兩封信。”待曹操回到自己的住所,迎上來一個一身戎裝,身材健碩的男子,古銅膚色,比曹操略高一頭。

曹操看了看案上擺着的兩封信,一卷竹簡一側寫着洛陽,一卷寫着陽翟。他見了這兩個地名,勾起一抹笑容,心情愉悅地對站在一旁的男子說:“元讓,你那邊訓練地如何了?”

被喚作“元讓”的男子正是曹操的好兄弟之一,夏侯惇。他也笑道:“放心,你的虎豹騎馬上就不再是夢想了。”

曹操此時已拆開那封洛陽來的信,見上書內容果不出他所料,道:“王允已布置妥當,另有呂布作保,董卓必退涼州。”

夏侯惇問:“那,戲先生又如何說?”

曹操拆開另一卷竹簡,先是凝眉,又瞬間豁然開朗,道:“他半月後即可抵達冀州,到時我們放心追擊董卓便是。”

ˇChapter 04ˇ 最新更新:2013-07-12 17:49:08

這一日清晨,荀襄仍在半夢半醒之間,迷迷糊糊地便看見荀樊已在梳妝了。她嘀咕道:“今天怎麽起這麽早……”

不想荀樊竟聽到了,回過頭來淡淡地說:“今天有大事傳入耳中,想不起都難。”

荀襄翻了個身,不以為意地說道:“能有什麽大事……董卓打過來了?”

荀樊冷哼道:“他的膽子竟是要比這還大些,毒死了弘農王,一把火燒光了洛陽,才肯退回涼州去。”

荀襄迷糊着應道:“哦……原來是把洛陽燒了……還好……”這樣她就不用立刻從床上爬起來逃命了……她正準備重新進入夢鄉,卻忽然醒過神來了,一下子從床上坐起來,不敢置信地問道:“什麽?洛陽燒了?!”

經歷四百年的漢都城,就這麽被董卓的一把惡火燒了?

“連弘農王的屍骨都同未央宮一起化成灰了,你說呢?”荀樊又回過頭去,對着銅鏡理了理發鬓。

“弘農王……”荀襄用尚不清醒的頭腦想了半天才想起弘農王劉辯的名字。這小皇帝真是慘,先教董卓廢了,又教董卓毒死了,現在怕是連屍骨也找不全了。

Advertisement

“可是偌大的洛陽城……怎麽就能輕易地燒光了?”荀襄想起她在洛陽的幾個月,那時的街市對她來說怎麽都是新鮮的,她還道荟香居的十二果酥是她一輩子都忘不了味道。

荀樊似是也不願多說,簡單道:“宮殿裏能帶走的都帶走了,帶不走的砸了、燒了;百官、老百姓都驅逐出去,不願走的大可以與洛陽同葬。”事實上,洛陽的血景,只怕比荀樊形容地更殘酷,宮殿房屋盡毀,董卓連墓穴都不放過,昔日繁華似夢的洛陽,今日已成埋葬枯骨的廢墟。

“大火連燒了十天十夜,連老天都幫他。幾百裏都沒了人聲,俨然一座鬼城。”荀樊想了想,又補充道,聽得荀襄打了一個又一個冷戰。

荀襄小心翼翼道:“那……袁紹要怎麽辦?”

荀樊好像依然說着與自己無關的事:“諸侯們又氣憤又高興,一邊罵着董賊陰險暴虐,一邊又暗地裏慶幸終于可以退兵。”關東聯軍裏,有多少是渾水摸魚的,有多少是借機謀利的,又有多少是真心讨董、複興漢室的?董卓一退,他們雖不能從洛陽中撈取油水,可也沒損失什麽,況且董卓的暴行也再不能波及到他們。荀襄也多多少少從荀彧他們那裏聽來一點,袁紹大帳內的情形怕是很不樂觀。

------------------------

荀襄想的不錯,袁紹大帳中,衆人态度雖很随意,暗地裏卻各自較勁。尤其是早已相看兩厭、又尚未翻臉的袁氏兩兄弟。

曹操依舊坐在席末,依舊穿着一身低調的鴉色深衣,面沉如水地坐觀諸侯亂鬥。

“紹,欲請立皇室宗親劉虞為帝。”如荀樊所言,各路諸侯都不願再對董卓軍窮追猛打——何況所謂的關東聯軍一直遲遲按兵不動,與其耗兵耗財,不如各回各家,樂得逍遙。袁紹雖是名義上的盟主,其地位實與各諸侯平起平坐的,若是沒有共同利益在前,哪裏指揮得動他們?

而袁紹竟想出另立皇帝這一說,帳內一片嘩然。曹操聞言挑了挑眉,又在心裏搖了搖頭。他的眼神有意無意地飄向荀彧,見荀彧也蹙了蹙眉。

當今皇帝劉協是為董卓所立不錯,可畢竟這皇位來的路子不正,不少世人固執地認為劉辯才是正統。而董卓退回涼州前仍不忘毒死劉辯,也是斷了諸侯們複辟的念頭。袁紹打的算盤,和董卓差不多,另立皇權,何況劉虞乃是東海恭王之後,位及三公,比劉協這個小孩子有威信得多。

袁術幾乎是立刻就反駁了他:“今董卓禍亂天下,關東聯軍興義兵,兄長你卻失信背義于陛下,這樣不妥吧!”

諸侯将領們紛紛附議,竟鮮少有人持贊成态度,袁紹直覺胸中氣悶,一時難言。

曹操見狀起身出席,在衆目睽睽之下朗聲道:“我等舉義兵,誅暴亂,董賊焚燒宮室,劫遷天子,今雖退敗涼州,猶足為患!此乃天亡董賊之時,一戰可定,諸君何疑?”

此言一出,席間衆人為之一振,誰也沒有想到曹操會在這個時候慷慨激昂地要興兵伐董,畢竟連袁紹都沒這個意思。不過曹操這一句話亦是表明了他的立場,并不支持袁紹另立皇帝,此行此舉豈不諸如董卓?

話雖如此,仍有不少諸侯或出言相阻,或沉默寡言,曹操如袁紹一般,也無人支持。而曹操是料定了這局面,并無驚憤之色,當即請命領兵前去追擊董卓。

袁紹沒有心情理會他,也就同意了。

荀襄是從荀彧那裏得知曹操将要單獨引兵追董的,不禁訝然:“這……曹操僅有幾千兵馬,如何攻得董卓數十萬大軍?”這不是以卵擊石麽?

荀彧搖頭道:“若關東聯軍肯合擊,何愁董卓不擒?可惜……”說罷,他走到桌案邊,提筆寫起什麽來。

“……可引兵西進,将據成臯……”荀襄湊上去,發現荀彧竟是寫給曹操的!

“只有幾千兵馬,以一對數百,總是兇多吉少的。”荀彧道。

荀襄道:“彧阿兄也很欣賞曹将軍?”

“嗯。”荀彧應了一聲,又脫口而出道:“假以時日,定成治世之能臣啊!”所以他會想要提筆寫幾句見解,只是因為他認為有這個必要罷了。

“治世之能臣……我記得是許先生曾評過的,下句是亂世奸雄吧……”荀襄猶豫着說了出來,前一段時間她看了不少有關當世人物的風評,其中就數這句記得真切,不過她總感覺這評語是什麽有違道義的話。

“能臣與奸雄,不過一步之差罷了。”荀彧寫完最後一個字,對着竹簡長舒一口氣,仿佛不甚在意。

荀襄撇撇嘴,總覺得她所接觸的曹操與“奸雄”扯不上什麽關系,用“英雄”形容他才是貼切。

“彧阿兄,我來幫你送吧!”荀襄歡快地拿起竹簡就要出門。

“哎!你這小丫頭又打什麽鬼主意?”荀彧放在全神貫注寫行兵分析,也捕捉到荀襄說“也欣賞曹将軍”中的那個“也”字,之前才迷戀過呂布,保不齊曹操又成了她的新偶像,不過這次曹操卻不像之前的呂布那麽遙不可及了。

荀襄聞言,走到門口又停下來轉身無辜道:“為你分憂嘛!阿兄你不在的時候都是我陪嫂嫂和小翮兒解悶兒的!就連谌阿兄我都幫你管着他吶!”

荀彧:“……”

-----------------------------------

荀襄半猜半探地才摸上了曹操大部隊所在的區域,不過半路就被路過的夏侯惇截了下來。

“小姑娘一個人是不是迷路了。”夏侯惇面無表情地俯視着荀襄,他認為這麽一個長相可愛,卻打扮地老氣橫秋的小姑娘溜達到這裏來,着實詭異,他甚至用上了判斷句。

“不……不是。”荀襄仰視着夏侯惇,因為他的下巴是微微揚起的,所以荀襄就盯着他滿是胡茬的下巴,心想,曹操手下的人倒是和他一樣,飽有英雄氣概,不過眼前這個男人未免有些兇巴巴的。

夏侯惇仍然面無表情地審視着荀襄,等着她的下文。

“哦……對了,我是替荀彧先生來送信的。”和夏侯惇大眼瞪小眼後,荀襄才反應過來她還有正事要辦,連忙報上荀彧的大名,并一臉虔誠的模樣遞上那封竹簡。

夏侯惇聽了荀彧的名號,點點頭,把竹簡結果來便毫不猶豫地轉身走了。

荀襄只好一邊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