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項羽自始至終最看重的,非武藝莫屬。

他始終不

屑耍弄甚麽政治技巧。在他看來,那都是旁門左道,是登不得大雅之堂的小心思,配不上稱無雙霸業。

因有良好教養

,他願客氣喚劉邦一聲‘沛公’,也願承認對方一介販夫走卒得以有今日權勢、足證本領不俗,更願正眼看對方身邊那些

個赤膽忠肝、悍勇果烈的壯士。

——卻并不代表,他有将劉邦視作堪與自己相提并論的對手。

他坐擁楚兵四十萬

,不久前更于巨鹿破釜沉舟,大破主力秦軍,叫主将章邯等人兢兢臣服,諸侯無不真心擁戴他做聯軍領袖。

他一手打

出了鐵血威名,而看劉邦,靠那十萬漢兵舒舒服服地西進入關,不過是撿了漏子罷了!

就這麽個山中無老虎、猴子稱

大王的,竟不知天高地厚,要拿那楚王的話當令箭,真坐關中王的話,無異于蔑視他的威名戰功,簡直是奇恥大辱。

說白了,項羽之所以會輕易信了項伯轉達來的、劉邦确實無意真心與他作敵的說辭,既有項伯的因素,更因雙方實力太過

懸殊。

雙方戰力上的巨大差距,讓他打心底地難以認為對方竟有了擊敗他的心思。

Advertisement

——除非劉邦瘋了,或是當他

傻了。

正因從未将劉邦視作值得正眼看待的敵手,當此時此刻的項羽得知劉邦極有可能上下其手、将他耍弄在手掌心

裏且暗自得意時,就如遭到猴子愚弄的猛虎,更是怒不可遏,火冒三丈!

項羽徹底在心裏下了受到愚弄的定論,面色

登時黑如鍋底,狠狠一掌拍下!

“豎子爾敢!!!”

他有扛鼎的驚天之力,這一掌更是裹挾滔天怒火,竟是生生

将厚實的木質桌板給拍裂開了。

見項羽盛怒,範增微斂眼皮,掩下眸底笑意。

在他看來,不論行事做派耐人尋味

的項伯在此事中具體扮演了什麽角色,在項羽怒火已經直指關內漢軍的此時,暫不宜多作糾纏。

唯有項羽看明白了劉

邦的險惡用心,重啓對其用兵的計劃,才是重中之重。

呂布哪裏知曉,自己不過挑了個在他眼裏較為妥當的投名狀,

就導致了這諸多連鎖反應。

他不記清楚鴻門宴究竟發生在甚麽時候,但估摸着也就在這一陣子了。

眼下只能靜候

,急也急不來,他樂得在項羽親兵的帶領下去了趟大棚,用缸裏的水痛痛快快地沖了個澡,草草擦幹後,又換了身簇新的

便服。

因項将軍雖将他留下了、卻還沒明言授予何等官職,便暫只是身不分品級的便服。

待他換好衣裳後,那親

兵便客氣問他是要先用飯、還是先去歇息。

呂布自昨晚将那最後半條兔腿啃完後,便懶得去打獵了,這會兒經人提醒

,才察覺已是饑腸辘辘,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先去填飽肚子。

天已擦黑,軍中夥夫正是最忙碌的時候,而在沖澡大棚的

隔壁,就是吃飯的地方。

生得年輕英俊、卻是不輸将軍的罕見高大,還是張生面孔的呂布,理所當然地引起了所有楚

兵的注意。

而他早八百年前……三百年後即習慣了引人矚目這點,不僅毫不客氣地要了三人份的飯食,還自若地穿過

諸多楚兵的好奇目光,一屁股坐到了四周都是無人地帶、宛若被孤立的韓信身邊。

韓信看似在專心致志地用飯,實則

已然神游天外,徹底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之中。

他素來孤僻寡言,不愛搭理人,身邊楚兵在幾次套近乎失敗後,也就

徹底放棄了拿熱臉去貼人冷屁股。

區區一執戟郎中還如此孤高,他們何不巴結別人?

呂布全然不在意漸漸變得微

妙的楚兵目光,以鼻音哼着小曲兒,大喇喇地坐到韓信身邊後,只一挑眉,沖着投來疑惑目光的對方随意地“喲”了一聲

,便算打了招呼了。

韓信不禁遲疑了一瞬。

……他難道也要‘喲’回去?

就在韓信踯躅、不知如何稱呼他時

,呂布已低下頭,難掩一臉嫌棄地撥弄了幾下這在他看來、簡直稱得上是難以下咽的粗粝夥食,才将心一橫,皺着眉狼吞

虎咽起來。

果真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呂布皺着臉将這三份夥食一掃而空,肚皮雖是飽了,卻覺得遠不如

這幾天自己從林子裏打獵來、那些沒撒鹽巴的烤野物好。

更別提與當年他嘗過的那些個山珍海味去比了。

罷了罷

了。

呂布很快調整心态:橫豎他來楚營,本身就不是為混口飯吃,更不是為出人頭地,純粹是沖着劉邦的項上人頭。

“之前幸得韓郎中引薦,”呂布看向韓信,咧嘴笑道:“他日尋着機會,定請郎中用頓好的。”

韓信略一遲疑,

冷淡道:“不必。”

換做旁人,只怕已被韓信這冰冷疏離的态度勸退,但知曉他‘兵仙’之名的呂布顯然不在其中,

甚至對他充滿好奇。

呂布自不指望初回見面,對方便要與他推心置腹,促膝長談。可憑他本事,加上占了清楚韓信好

兵法的便宜,總能扯出幾個對方感興趣的話題,稍微聊上幾句的。

得虧韓信好兵書而非詩書,否則他縱有面皮如銅牆

鐵壁,也只哼哧哼哧地接不動話。

聊行兵打仗的,那可是他結結實實的拿手好戲!不管是讀過的兵書、還是親身主持

過的戰役之多,可真夠一口氣說上幾天幾夜都不見難。

此韓信雖心氣高、天賦強,到底還資歷輕,經事較少——絕非

之後那運籌帷幄、用兵如神的彼韓信。

因而當久經沙場的呂布使出渾身解數時,要想忽悠住他,自是不在話下。

一直以眼角餘光偷偷關注這處動靜的楚兵們便驚訝地看到,平日惜字如金,半天蹦不出一個字兒來,總拒人于千裏之外的

韓信不知為何一反常态,徹底打開了話匣子!

由起初的拘謹到漸漸放開,說到高興時還拿筷箸比劃比劃,神情認真地

與這新來的青年談論着什麽。

額滴娘啊,可真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呂布可不管他們如何驚詫,感覺時機差不多

了,遂甩出稱兄道弟這一招來:“實不相瞞,某初至楚營,人生地不熟,心中不免忐忑。幸是先得郎中照看,後有項将軍

賞識,有此二獲,已然不枉此行。且不知何故,與郎中方才那番交談過後,竟如舊相識般親近不已。”

嘿,大耳劉會

的招數,他還能不會?

不過是以前認個義父便能迎刃而解,懶得去琢磨多的罷了!

韓信渾然不察呂布心裏的得意

他自仗劍投軍以來,即便屢屢賣力殺敵、為君主出謀劃策,卻始終無人重視,內心挫敗之意難以言喻。

身邊亦

只是一群心思粗淺的莽兵,并無志同道合之輩。

長久以來的失望落寞無人值得傾訴,才導致他這般寡言少語。

信定定地凝視着呂布,微微出神。

偏偏眼前這人,自開始便尤其不同,罕有地合了他眼緣。

對方在見過項将軍後

還能全須全尾地出來,也意味着之後多半将受擢用,二人或将成為同僚。

最難得的是,呂布是軍中唯一一個能與自己

相談甚歡,甚至令他隐約生出幾分意猶未盡、快慰開懷之感的人……

思及此處,韓信哪裏領會不出剛那番話裏的親近

之意,從善如流地接了下去:“某亦如此以為。敢問君生辰幾時?”

這尋常一問,卻把呂布給問愣了。

他那生辰

遠在三百多年後,真說出來,可不得成瘋話。

見他面色猶豫,韓信卻當場誤會了,以為呂布雖是士人出身,卻身世坎

坷,或有難言之隐,才連生辰都說不出來。

于是善解人意地替他解了話圍:“粗觀相貌,某應是粗長幾歲,若君不嫌

,某便厚顏自稱一句愚兄了。”

呂布原懷揣着的,是順勢認了史書上大名鼎鼎的兵仙韓信作自個兒小老弟,占占嘴皮

子上便宜的壞心眼兒。

卻忘了自個兒這返老還童得來的嫩臉皮,愣是被‘坑害’了。

他有苦難言,不過在轉瞬即

逝的些許別扭,很快恢複過來。

——罷了罷了,橫豎義父他都認過倆了,哪怕沒能占成喚韓信一聲韓老弟的便宜,也

可惜不到哪兒去。

......不管年歲上到底誰大,反正他的鳥掏出來總比韓信的大。

呂布奇跡般地找到了心理平衡

後,痛快地接受了現實,厚臉皮道:“求之不得!愚弟謝過兄長,他日還望多多賜教。”

盡管非是正兒八經地燒香拜

把子,僅是口頭兄弟相稱,但韓信還是感覺與呂布的關系無形中近了幾分。

先前他為避嫌,未問起那人頭主人的身份

,心裏卻很是好奇。

現既已稱奉先為弟,便在二人回帳歇息途中,趁四周人少,而問得出口了。

呂布也毫無瞞他

的心思,而在他眼裏,這本身也稱不上甚麽機密:“嬴子嬰也。”

平平靜靜的一句話,卻在韓信心裏倏然劈開了一道

雷。

前秦王子嬰?!

“奉先這是……”

韓信恍然出神,愣在遠處半天不動,末了喃喃道:“身具慶卿之才啊

!”

慶卿,即荊軻。

先前他只靠眼力判斷,擁有這健美體魄的呂布實力應是不錯。

現得知對方竟能孤身深入

秦宮、視漢軍守衛如無物,摘來嬴子嬰的人頭還全身而退,堪稱勇謀兼具,不由對他重又刮目相看了。

呂布打了個哈

哈,就想要把這話題糊弄過去。

先是孤軍鎮守虎牢關一場戰三将、後是八百輕騎破十萬黑山軍,有過這兩場連他都累

得夠嗆的艱難戰役墊着,他真心不認為宰了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前秦王能有多了不得。

而且他骨子裏桀骜不馴,孤傲得

很,也不樂意有甚麽‘慶卿’之才——若是荊軻刺秦成了也就罷了,刺秦未成,還被人斬了,實在運氣不佳。

思及此

處,呂布不由得摸了摸此時完好無損的脖頸,隐隐回憶起被人生生缢死的痛苦。

見呂布無意多說深入秦宮之事,韓信

卻更忍不住佩服他這份謙遜沉穩。

“前王子嬰與将軍一族血仇累累,奉先提他頭顱來奔,難怪有十足底氣。”這才連

項羽正值心情惡劣也不在乎。

聞言,呂布一臉傲然地擡了擡下颌,并未多作謙詞。

不錯,他同樣以自身武力為傲

,這也正是他敢孤身輾轉于漢軍楚軍主營的底氣。

要是正面幹一場的話,他或是真不敵西楚霸王的。

可若他只是

一心逃跑的話,靠個出其不意,這帳中怕還是真沒人能攔得住他。

當然,話不能這麽講。

“若真不慎觸怒項将軍

,要命人将布烹了,”呂布一本正經地信口開河:“布還需提醒一句。”

韓信一挑眉,耐心等他下文。

“布之大

,一釜炖不下,”呂布懶洋洋地一笑,痞氣十足:“需備口大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