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矛盾……
玄都觀的廂房并不十分寬敞,卻勝在整潔。因前來趕考的舉子實在過多,玄都觀的客堂道人無奈之下,也只能在各廂房裏設上一排通鋪,讓天南海北的舉子們将就着擠在一處。
劉缯帛與向正心這般不拘小節的漢子也便罷了,可苦了本就斯文喜潔的蘇誨。廂房裏每日誦讀聲、攀談聲不絕于耳,汗漬味、吃食味萦繞于鼻,更讓蘇誨不喜的便是,既是住通鋪,難免歇息時會與旁人肢體碰觸。
最終還是劉缯帛知情識趣,與一閩南舉子連比劃帶猜地打了商量,讓蘇誨和他換了個靠着牆的鋪位,自己則睡在蘇誨另一側,這般蘇誨方能安穩入睡。
劉缯帛為人耿直厚道,又熟讀經義;向正心沉穩持重,辯駁思慮常一針見血。不知不覺,寄居玄都觀的舉子都常來尋他們讨教學問。住在此處的均是寒門子弟,能考中官身,均是不易,而既然門第相類,比起那些世家子弟來,更是道同。于是玄都觀的衆舉子日日聚在一處,或埋頭苦讀,或高談闊論,一時間竟是其樂融融。
劉缯帛有天猛然回神,他詫異地發覺近半個月來竟鮮在白日見到蘇誨。于是這日晚膳時又遇上蘇誨,不由好奇問道,“這陣子都未見你……”
蘇誨打斷他,“我在悅君樓。”
早在數十年前,趙相顧相那幾科的時候,舉子就都愛去悅君樓溫書小坐,點上一壺清茶,再闊綽些的還可用些點心,伴着書香茶韻,漫度一日晨光。
營建西京之時,中書令周玦發覺西京雖恢宏壯麗,卻失之疏曠冷清,最終拍板将洛京的一些市集酒肆、樂坊茶館也盡數移了過來,悅君樓便在此之列。
“為何不叫我一道?”劉缯帛一愣怔。
蘇誨強壓下心中苦澀,雲淡風輕,“你在這兒如魚得水,歡喜得很。我卻嫌此處聒噪,自尋個清淨的去處罷了,怎麽,不行麽?”
他神色漠漠、語氣淡淡,劉缯帛一時有些猜不透他的想法,遲疑道,“那不妨我每有所得,便記下來,等你晚間回來再一起體悟體悟?”
“不必了,”蘇誨答得急促,“你我許多見地本就不同,你覺得好的,我未必覺得精妙,你與你那持修兄道法相同,還是多與他一塊體悟罷。”
劉缯帛就是再魯鈍,也聽出蘇誨對他不滿了。這段日子乍遇見如此多同道中人,難免有些忘形,竟是疏忽了蘇誨,一時間心中莫名惶恐,掃了眼周遭無人瞥見,便低聲下氣道,“近來常與他們厮混在一處,恐是怠慢了你,你可是惱了我?”
他嗓音渾厚,壓低了卻別有番溫柔情意,蘇誨身軀一顫,險些便要軟下心來。
“劉兄,”有個涼州舉子扯着嗓門喊道,“向兄接到了帖子,竟是鄭府的小厮送來的,說是仰慕向兄才學,請他去悅君樓品茗敘話呢。”
“鄭公子,可是鄭紹鄭公子?”劉缯帛亦感詫異。
那舉子很是激動,“正是!仿佛他是讀了向兄的均田策,所以才有意結交。”
“什麽?”蘇誨失色道,“均田策?”
他反應估計太大,連劉缯帛都詫異地向他看過來。
世人皆知,如今天下田地十之有四為士族所占,憑借的便是太祖為讨好士族所定下的占田之制。占田可以蔭親蔭客,若是官吏已然有權占田,而若是士族出身的官吏,最少也可以惠及三族,再加上食客,一個世家大族可占的良田簡直無法計數。雖還未讀過此策,但顧名思義,向正心此策是均田地,這簡直就是要斷士族的根,要士族的命!
蘇誨抿唇,他先前不過覺得向正心是個有幾分才學的富庶子弟,如今看來,若不是此人貪名好利、嘩衆取寵,便是激進到了極點。
傳言裏鄭紹與其祖不同,是個極溫潤的謙謙君子,此時想要見他,恐怕結交是假,更是勸說吧。
“缯帛,”蘇誨低聲道,“你随我出來。”
劉缯帛有些遲疑地掃了眼正歡天喜地的衆人,跟着蘇誨去了廂房之外。
蘇誨在滿是青苔的石凳上坐下,不容置喙道,“我知你與向正心是天上有地下無的知己,但此事事關重大,你千萬不要插手。”
劉缯帛蹙緊雙眉,“士族為害天下,難道他說的不對麽?”
見蘇誨滿面不茍同,劉缯帛又道,“更何況聖上嫌惡士族,世人皆知。如今趁着士族元氣大傷,趁勢命其放棄占田,這有何不對?”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蘇誨淡淡道,“雖說兩黨之亂後士族元氣大傷,更一直不得聖心。可你想沒想過,自秦尚書去後,如今朝中閣老正兒八經的寒門子弟唯有顧相一人,而衆所周知,顧相秉持中庸之道,并不如秦尚書般樂于為寒族聲張。雖說他有留意擢拔寒族,可也從不曾和士族交惡。從前我便與你說過,顧相就代表着聖心,既然顧相不曾對士族不利,那便說明陛下此刻并不想将士族趕盡殺絕。”
“可向兄還未高中,他的文章便已流傳了出去,鄭公子能看到,其他寒族官吏也能看到,譬如尚書左仆射陸大人,再比如林貴妃的兄長林尚書……”
蘇誨嘆息,“只見其表,不見其裏。這些人個個都是官場上的人精,同樣出身寒門的顧相不開口,他們哪裏會說話?向正心這麽一鬧,等于提前将士庶矛盾攤在天下面前,這麽一來,就是西市聖和居的店小二怕都知道朝中人心不齊、士庶不合了。別的不提,恐怕此刻士族的宰執們早已恨他入骨。我看這科,他一甲及第的希望已是渺茫了。”
他口氣涼薄,面上還帶着幾分譏诮,劉缯帛莫名心頭一堵,亦淡漠道,“儒門子弟就該行天地之正道,我覺得持修兄是對的,若有人因此文刁難他,我便不可能袖手旁觀。”
蘇誨還欲再勸,就聽劉缯帛道,“我知你對向兄有成見,也知你對家中故事頗有芥蒂……然而我意已決,你不必再勸。”
作者有話要說:
與一閩南舉子連比劃帶猜地打了商量 又黑大胡建 不過古代官話沒那麽普及 常為兩廣胡建的舉子憂愁
題外笑話:我爹就是胡建人 有一回招待外地客人 他對人家說 你們先去中山陵總統府游覽游覽 中午的時候我和你們結婚(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