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一念仇忾(下)

☆、一念仇忾(下)

“馮媛得了西域佛教的寶貝,自己偷着樂便罷了,還敢送到哀家眼前賣弄!”傅瑤斂起笑容,冷冷道,“既然她成心尋死,哀家豈有不成全之理,也好讓她領教領教哀家的手段!”

“中山國那位恐怕做夢都想不到,她煞費苦心進獻宮中的東西,到頭來竟會變成自己的催命符。”琉璃洋洋自得地恭維道,“昔日虎圈之辱,太後總算可以解氣了......”

話說琉璃所提虎圈之辱,乃是發生在建昭元年(公元前38年)的一段往事。漢元帝劉奭聖駕前往虎圈觀賞野獸搏鬥,其時馮媛、傅瑤皆為昭儀,與衆妃嫔一道在座奉陪天子。不料就在此時,一只熊突然跳出圈外,攀着闌杆欲上殿堂,吓得漢元帝和傅瑤等一幹妃嫔都吓得驚慌逃命,唯有馮媛不顧自身安危,挺身向前擋住熊的進路。左右侍從備受鼓舞,這才趁熊遲疑之際大膽上前将其殺了。事後,漢元帝問馮媛道:“猛獸襲來,人人恐懼,愛妃為何臨危不懼,敢于上前阻擋?”馮媛應道:“臣妾聽聞,猛獸兇性發作時,只要抓住一個獵物,便會暫時停止攻擊。臣妾唯恐這只熊直撲陛下寶座,故以身阻擋。”漢元帝聞言感激驚嘆,對馮媛倍加敬重,而之前落荒而逃的傅瑤等人都深為慚愧,自此深怨馮媛。

“哀家知道馮媛不會輕易赴死,便讓中谒者令史立問她一句:‘當初熊跑到殿上的時候您多麽勇敢啊,現在怎麽害怕了?’就是讓她明白,審案的官吏既拿前朝宮中舊事說事兒,便是擺明了要陷害她,無論再怎麽掙紮都只能是徒勞的。”傅瑤修正道,“不過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哀家決意除掉馮媛,并非因為記恨過去之事發洩私憤,而是為了皇帝的江山社稷着想。劉興死後,所留幼子劉衎承襲中山王位,又得祖母馮媛精心撫育,難保将來不成大器,與其終日提防,不如及早斷其羽翼......”

“太後是擔憂,倘若日後皇上如先帝般子嗣凋零,便給了對方以可乘之機,難保中山王不被朝廷衆臣推舉為皇位繼承人!”琉璃心悅誠服道,“太後未雨綢缪,奴婢不及萬一......”

“此番皇後雖然落敗,若她就此認賭服輸,便還有母憑子貴之日,但願她能及早看清利弊得失,不要做出因小失大的錯誤決定才好。哀家看驸馬都尉不是咄咄逼人之輩,又是真心實意為皇帝考慮,自然不願眼見對方後繼無人,”傅瑤沉思片刻後道,“驸馬都尉那邊,哀家也得抓緊做點順水人情才是。事不宜遲,琉璃啊,你便辛苦跑一趟,去皇帝寝殿傳哀家口谕,召驸馬都尉即刻前來永信宮敘話。”

“奴婢這就去辦,太後稍待。”琉璃奉命前往未央宮帶董賢來見。

同一時間。未央宮,皇帝寝殿。

永信殿來人到時,劉欣移駕宣室殿與近臣們議論國事未歸,寝殿之中只剩董賢一人留守。

琉璃向董賢口授懿旨,言明帝太太後誠心相請之意,然後領着對方前往永信殿觐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