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二節
回到公司易存山就召開緊急會議,會議上提出要抛售股份,吸籌引資的決定引發了一片質疑。
金融顧問賈彰科是公司的元老之一,也是易存山的老師,聽到易存山這話直接跳起來大罵他混賬。因為年紀大,他哆哆嗦嗦的用拐杖指着易存山,大罵道:“混賬東西!你還有沒有腦子?現在這個局勢你要出售股份,吸籌引資?這聯軍已經宣戰,馬上鐵定就要出現通貨膨脹了,你還敢出這麽大動靜?你這不是要害死這條産業鏈上的所有的員工和他們的家人嗎?假如聯軍真的打過來,那些聯軍看公司這麽個香饽饽還不威逼利誘讓你用最低的價格把股份讓給他們,到時候你就等于把公司白送給他們了!”
易存山還沒明白過來是怎麽回事,什麽聯軍?什麽宣戰?其他人就一致表示了反對意見離開了會議室。直到秘書拿來了一個小時前《遠都日報》發放的號外他才明白是怎麽回事。
所謂的聯軍就是蟄伏在東南各省原來各路軍閥的後代新近組織的部隊。當時易順昌鏟除各路軍閥時沒有趕盡殺絕,所以那些軍閥的後代至今還在。現在他們聯合起來說是要推翻遠都中央政府,已經發了宣戰書,很快就要開戰了。
易存山比平時下班回家遲了近半個小時,到樓下卻發現尹伯還沒有開車過來接他。平時尹伯都是早早的候在公司樓底下,一看到易存山出來就趕緊下車幫他打開車門。今日也不知是怎麽了,到現在也沒有來。
易存山的公司是遠都最最有名的商業街上,平時車水馬龍,川流不息,一般這個時候就是夜市開始的時候,琳琅滿目的商品就開始在五光十色的燈光下熠熠生輝,吸引着那些被它們華麗外表征服的人。今天卻有些怪怪的,少了很多時髦的男男女女穿行在這條路上,許多店鋪也只有營業員站在店裏發呆,感覺冷冷清清。
“嘀—嘀—”尹伯在車裏按着喇叭示意路邊的人讓開,看到是易存山趕緊下車跑了過來。“少爺,真是對不住,來了遲,華陽街和永安街都給堵起來了,我實在過不來,要不是後來有警察過來疏通道路,我都要跑過來找您了。”尹伯頭上豆大的汗珠挂着,看來真是着急趕過來的。
車子一路開得還算順暢,就是不停的有人從華陽街和永安街的方向走過來,尹伯得不停地按着喇叭。
“這是出什麽事了?怎麽街上聚了這麽多人?”易存山打開車窗,外面的人很多卻沒多少說話的聲音,空氣中彌漫着肅殺的氣息。只有汽車和電車相伴着發出的聲響,才使這略顯冷清的街上顯得有些生氣。
“大少爺您還不知道啊,這聯軍剛向中央政府宣戰,就有人出來在十字路口做演講,不一會兒就積了好多人,鬧哄哄的,把路都給堵了。”尹伯剛才被堵在路上的時候恰巧看到有個人站在高高的演講臺上,滿臉憤慨地說着什麽,下面好些人歡呼響應,後來人越積越多,交通幾近癱瘓,才招來了警察。
“演講?是反對聯軍支持中央政府的人做的演講麽?”中央政府制定的法律的确承認國民有當衆演講的權利,但易存山還從未在遠都看過街頭演講,聽尹伯的話貌似這場演講沒進行多長時間就吸引了很多人,看來聲勢不小。
“這我就不知道了,隔着這麽多人也聽不見。不過當時有人發小冊子,我也接了一份。”說着就遞給了易存山。
易存山看完小冊子,不禁覺得震驚,裏面涉及了中央政府統治期間的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不難看出用于國民教育,醫療等民生事業的支出的是少之又少,大筆大筆的款項撥給大型的鐵路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國民卻是連這些設施的影子也沒有見到,這些錢無疑是落到了某些官員的口袋裏。
還将近些年農民,工人的賦稅指數,拿來與易順昌統治時期的做比較,簡直是翻了好幾番。這些數據、對比,讓國民看了誰人不憤慨?就算原本支持中央政府的人,不說馬上倒戈,偏向聯軍,恐怕心中也會有所思量,斟酌一二。
這樣看來這場演講就是聯軍蓄謀已久的安排,所謂的外乎內應正是如此。借着演講動搖民心,從敵人內部開始瓦解實力。看來聯軍為以後的作戰甚至是攻城都做了準備,不是在打無準備之仗。如果讓這樣的輿論繼續下去,遠都城百姓大開城門歡迎聯軍恐怕也是指日可待了。這是場早有預謀的戰争,看來聯軍很可能勢如破竹,一路攻打到遠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