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聽到聲音劉婳就下意識的擡頭了, 等發現前面是突然過來的羅珍珍後,劉婳的臉上立馬露出了驚喜的模樣,但随後她就連忙道:“不是, 你怎麽過來了?你不是要給大軍做飯,要接送孩子嗎?”

“孩子只需要早上送就可以了, 晚上的等我們回去再接也可趕趟。至于大軍的午飯, 我也早早就做好的。我跟大軍商量好了, 以後媽你先過來,到時等我把孩子送去學校,再把早飯午飯做好了,我就坐着班車再過來。這樣,你就不用一個人辛苦了。”

在說話的同時,羅珍珍就繞過攤位, 迅速的走了進來。

而看着突然過來的對方, 劉婳感覺心裏熱熱的。之後她也顧不得多想,迅速的把攤位交給對方,然後自己趕快去解決自己的生理問題了。

等上了一個廁所出來後, 喜歡不委屈的自己劉婳就出去迅速的買飯了。

之前的時候, 她每次都是端着一個大盤子,然後在上面要一個大碗和小碗。

而到了今天,考慮着她和羅珍珍的飯量, 劉婳自然是只要了兩個小碗了。當然她喜歡加的肉, 她這次也加了。

端着盤子小心翼翼的出來時,劉婳遠遠的看到了外面的那個熟悉的攤位。

遠遠的看了一眼,随即劉婳就迅速的收回了目光, 就繼續向自己的新攤位出發了。

“哇——”

沒想到剛上來就可以吃到平時吃不到的豬腳飯, 臉上露出笑意。随即剛剛做了兩單生意的羅珍珍, 便迅速的接住了小托盤上的豬腳飯,然後順便給自己婆婆說起她剛才賣出去的幾袋子冰糖和桂圓。

在外面做生意,确實有一點點冷,也有一點點辛苦。

但那種自己做着生意,自己推銷東西,能看到自己的小包包迅速鼓起來的感覺,确實相當的不錯。

而且羅珍珍以前就在商場打過工,算是有一點點銷售經驗。

相比劉大舅,她的表現其實更好一點,反應也更快一點。

她過來,劉婳本來還想着好好教一下對方的。想把自己會的那些銷售術語,全部都傳授給對方的。

但是之後,等發現對方竟然是個經商小天才,算賬算的比自己還快,說話說的比自己還利索後。

最後劉婳也不敢托大了,就放心的把自己取的貨,全部都擺了上去。甚至連她第一次取的時候就取的煙花爆竹,她都偷偷的拿了出來。等別人過來時,她都下意識的問一聲,要不要鞭炮。

這個年代,沒有煙花爆竹許可證,老百姓還是不能明目張膽的賣這個玩意的。

這就是劉婳,一直都沒有拿出這個東西的最主要原因。

但經過她半個月的仔細觀察,發現大家基本都是這樣偷偷摸摸的銷售這個。這裏的工作人員,對這種事情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只是附近的工商局例行過來檢查時,大家才會趕忙把東西藏起來。

所以此刻,見兩人能忙活過來了。劉婳就學着別人,偷偷摸摸的銷售起來。

她們兩人劉婳守着散裝的冰糖桂圓和花生,還有她偷偷放在後面的煙花爆竹。羅珍珍盯着前面的袋裝冰糖和桂圓,算是分工特別明确了。這樣在客人多的時候,她們就不會手忙腳亂了。

因為多了一個人,再喝水時,劉婳也不用刻意的忍着了。

今天是一個難得的好天氣,集市的人就是比平時多一些。

而且她們的東西在裏面高高的擺起來,不用像外面那樣需要大家彎腰或者蹲下看貨。買貨問價格的人,确實比外面多一點。

再加上,趕集趕集。大家只要來到這個地方了,基本就會按照集市規劃出來的路線走一圈。但外面的馬路上的攤位,有些人嫌遠,就有一些人會選擇不過去。

所以在種種的原因下,劉婳的生意就是比平時好的多。

甚至平時的一兩點,基本都是集市沒有生意,劉婳站在外面猶豫着要不要提前走的時候。

但今天,就算到下午兩點了,但集市裏買貨游玩的就是還是有很多。

“珍珍,要不你先找個小車回去?”

眼看時間都已經過了兩點了,劉婳還是忍不住跟旁邊的羅珍珍說了一句。

羅珍珍也想走的,但看着裏面的人流量,看着時不時就會過來問價格或者選東西的顧客。最後她還是輕輕的搖了搖頭:“媽先別管了,我們先做生意吧。豆豆那邊,到時我們能趕上就趕上,實在趕不上大東也會自己想辦法的。”

在工作和孩子家庭之間,羅珍珍暫時還是選擇了工作。

“嗯,好!”

想着現在的農村,外面的車子還不是很多,農村的人流量也不大,老師和外面人也比較熱情。

關于接孩子的事情,劉婳也暫時不提了。

兩人不停的忙活,在忙完了那一陣,迅速的點了一下錢後。看集市的人明顯減少了,兩人賣的袋裝冰糖和桂圓已經全部都賣完了。

最後劉婳也沒有堅持,立馬催着有些着急的羅珍珍趕快收攤了。

然後這天,劉婳都感覺她是裏面最早收攤的。

等車子出了集市的那片特殊區域後,想到在家裏的一個病號和一個等待去接的小孩子。

劉婳也不自覺的,把小三輪開的飛快。

“媽,你別着急。現在還不到四點,還有半個小時呢,你不要太快了。”

從來不知道自己婆婆開車會開的這麽快,坐在後車箱牢牢抓着後面的車沿,原本特別着急的羅珍珍都忍不住大聲勸了起來。

“知道了!”

過去的半個月,劉婳每次趕集賣的錢基本都是三四十塊。但今天的情況,她剛才點大鈔,金額都已經超過五十了。

現在的五十就是她那個社會的五千塊,心裏有些高興和興奮。

然後這一刻,劉婳好像就再也不怕開車了。

興奮的看着前方,雖然劉婳也是聽話的下意識的降低了車速。但是等到了前面沒人沒車的時候,她就不自覺的加速了。

然後就因為這樣,等到了四點半幼兒園放學的時候,劉婳就是特別準時的把他們的小三輪順利的漂移着停在了幼兒園的外面。

“哇!!”

這個年代,是大家普遍騎自行車和摩托車的年代。

這個年代,是一個女人摩托車,大家都感覺很稀奇,也很酷的年代。

這個年代,男主外女主內。大部分的農村女人,一輩子的責任好像就是照顧孩子,孝順母親,外加忙着家裏的家務,以及跟着家裏的男人去地裏幹活。

反正在他們清水村,像劉婳這樣一個女人去做生意的真的完全沒有。

他們村子,不光沒有女人自己一個人出去做生意的。更加沒有女人會開三輪車,自己一個人出去做生意的。

此刻等傳聞中出去做生意的劉婳,穿着拉風的軍大衣,利索的把小三輪漂移着停在外面後。

此時不光外面一大堆被老師領出來的小朋友驚訝的張大了嘴巴,連一群跟劉婳同齡的爺爺奶奶,甚至一些年輕的爸爸媽媽。大家也張着嘴巴,露出了特別驚訝意外的模樣。

羅珍珍忙着去接孩子,劉婳的心裏想的也是錢和孩子。

對于身邊村民和小孩子的驚訝,她們都沒有立即注意到。

當然就因為這個原因,劉婳自然不知道,從今天起就因為她突然的這樣出現在幼兒園的門口。她就徹底的成為清水村,很多老人年輕人以及小孩眼裏的厲害人和傳奇人物了。

然後就是從這天開始,所有人再說劉婳時。再也不是是軍人劉二狗的老婆,以及工人劉大軍的母親了。

大家再說起她時,都是說是那個自己開車小三輪,開車特別快,自己去外面做生意的劉大姐吧!

等接完孩子回去後,劉婳做的第一件時間就是立馬掏出小包包裏的所有錢開始清點。她清點時,羅珍珍也掏出她最後沒來及給劉婳的幾塊錢,也坐在旁邊高興的看着。

看着自己母親和妻子掏出來的那些紙鈔和硬幣,劉大軍一看就明白她們這是賺錢了。在瘸着腿,給她們一人倒了一杯熱水後,最後他也興奮的坐在旁邊看了起來。

“哇,很多錢啊。”

今天的奶奶和媽媽,好像忘記給自己買禮物了。

但因為最後她們一起開着車子拉風的出現,又讓她坐三輪車回來的事情。豆豆小朋友也沒有生氣,也湊在旁邊扔了斜跨小書包,認真的坐在了旁邊看了起來。

“我感覺今天應該有六十了。”

除了最開始的幾天外,之後的時間劉婳再也沒有這麽激動過。但此刻,一張一張的數着票子,劉婳就是再次興奮了。

最後看零錢多,她還給了旁邊的羅珍珍一大堆,連豆豆小朋友也分了一些最小面值的,也湊過來小心翼翼的數着。

一分一分的數着,一角一角的算着。

最後等數出來一個六十九後,不光劉婳驚呆了,連旁邊的劉大軍和羅珍珍也都露出了特別震驚的模樣。

“這都趕上我們兩個月的工資了。”

現在社會,像劉大軍這樣一個月能領一百塊的能有幾個。普通的工人和營業員,大家普遍的工資都是三十塊。一些領的特別少的,可能一個月只能賺十幾塊。

此刻見平時一天只能賣三十四十的婆婆,今天的銷售額竟然是六十九,大家又怎麽能不驚訝。

當然這個錢是包括他們的本錢的,但一想到現在他們家那些還沒有賣掉的貨物。一想到做這個生意,他們一家人零零碎碎真正投資進去的本錢就是六七十塊。到了此時,大家卻再也說不出,擺攤趕集不賺錢的話了。

“兒子這是你們的三十塊,這點錢你先存着。從今天開始,我們每次做生意,都要一點點的把我們投的錢,全部拿出來。這樣最後我們就能搞清楚,最後我們到底賺多少了。”

從上個月中旬開始做生意,到如今劉婳其實是一分都沒有真正的存下的。

天天的賺錢,天天的取貨。但到底賺了多少錢,其實他們一直都沒有嚴格統計過。

加上之前每天賣的也不是特別的多,很多的時候,今天賺了錢,明天那錢就變成貨了。

但這次,劉婳卻在兒媳婦的面前,真真正正的把錢拿出來給他們了。

“媽,剩下你取貨夠嗎?要不要你再多留下五塊十塊。”

從母親開始做生意起,劉大軍就往裏面拿了二十塊錢。但母親做生意的電子秤,封口器那些東西都是他們買的。後來每天封口打包什麽的,其實大部分都是他們兩夫妻做的。

可以說,現在劉婳是一下子就把他們投入的那些錢,全部完完全全的給他們了。

心裏高興着,但考慮到現在母親手上又只有三四十塊了。這些錢,她明天又要取貨,又要留出一部分找零錢和吃飯,劉大軍就下意識的再次翻起了他手裏的那沓錢。

“別,這些就夠了。我們賺錢的目的是還賬,不是無休止的一直取貨。而且現在我們取的貨,新取的花生和散裝的白糖黑糖一直都沒有賣完,現在我取貨基本只取冰糖和桂圓,這些錢是夠的。如果以後生意一直都這麽好,每次我們都能抽出來二十塊三十塊。那麽我們家的欠款,整個過年前我們至少是可以還一半的。”

劉家現在的欠款是一千五百塊,就是後面世界的十五萬。

到現在,接下來的齊家寨和附近陶寧村一共二十七八個集會,她大概能過去二十個。那麽一個月的時間,就算一個集會只賺二十塊錢,那麽到最後她應該也能賺四五百塊。就算倒黴,一個集會上只淨賺十塊錢。到時整個集會結束,他們也是可以賺到二百多塊的。

以前的時候,劉婳會感覺這點錢簡直搞笑。

但現在在這個世界待的久了,劉婳卻再也不會這麽想了。

一個月賺兩百塊,在她的那個年代就是你趕集一個月,一個月的淨利潤就是兩萬塊。一個月賺兩萬塊,你真的能說賺的少嗎?真的能大言不慚的說這是小錢嗎?

心裏興奮着,然後劉婳給大家暢想起,以後他們把家裏的投入的本錢全部都拿出來。最後就拿賺到的錢,一直取貨和攢錢,一直沒有心理負擔賺錢的想法。

想着劉婳現在手上的四十塊,還有他們家放着的那些貨。

在清楚的知道,他們是真的賺錢了後。最後劉大軍和羅珍珍,也不說喪氣話了。也全部都高興的,跟劉婳一起暢想起未來。

後來的日子,劉婳都是跟羅珍珍一起取貨和賣貨的。

基本每次趕集,都是拉着貨的劉婳先過去。羅珍珍則是早晨吃完早飯,送完孩子,然後自己坐出租的摩托車和班車過去的。

這樣雖然會花費一點點錢,但大家感覺劃算也合适,也就一直這樣操作了。

在家裏哄孩子的劉小娟是後面給自己母親打電話時,才知道了劉大舅自己單幹的事情。

在電話裏低低的咒罵了兩句,說了幾句自己母親為什麽不把這件事情早早的告訴她。

最後的日子,在劉婳最忙趕大集的日子。她竟然把自己的三個孩子托給自己最小的妯娌小叔叔照顧,随即她每天也盡量抽出時間去幫忙了。她的小妯娌,本來應該是不願意的。但是等劉婳出主意,讓她每次去接孩子的時候,都帶一些他們攤位上的冰糖瓜子和花生這些。看着這些小孩子特別喜歡的東西,又想到劉小娟每次都拿一點這些東西過來,那他們過年就不用買了。最後看在這些東西的份上,家裏有兩個孩子的楊家最小媳婦,竟然就默默答應幫助劉小娟看孩子了。

而且劉家的老大和老二其實都大了,她只要管一頓吃的就可以了。現在最關鍵的,其實是才出生半年不到的楊家老三。但這個孩子,算是一個特別乖的寶藏小孩。基本上只要給她吃奶了換尿布了,她就不會無緣無故的哭鬧。所以給自家娘家帶了很多弟弟妹妹的楊家最小媳婦,最後竟然就當真給劉小娟看了半個月的孩子。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