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章節

哭的梨花帶雨哀恸莫名,就斥責他們這些為人子的連一個小小宮人的情深意重都比不上,實為不孝,對一國之母的去世不顯悲傷,又為不忠,此等不忠不孝之輩又怎堪一國重任!

就因為這一句,就因為這一句!他的人生徹底的沒有了希望,他的皇阿瑪是否想過,對于一個皇子來說,被他當衆怒斥不忠不孝不堪大任,那究竟意味着什麽?沒有吧,他的皇阿瑪又怎麽還會想到這些呢,他那時候想到的,只是他對孝賢皇後是如何的情深意重,還有那重情重義溫柔善良的新美人魏佳氏是如何的善解人意吧!那個時候,他十三歲,人生,還沒有正式起步就被徹底的掐斷了希望。

“主子。”小明子恭敬的把跪在地上的永瑜扶了起來,看着沾上了濕氣的膝蓋,有些心疼,“主子,我們回去吧。”

永瑜淡淡的看了一眼小明子,眼中劃過一抹深思,“嗯。”頓了頓,再次開口,“派人去告訴十一阿哥一聲,讓他不必回這裏找我了。”

“奴才知道了。”小明子點頭領命,手裏的動作顯得小心翼翼的扶着永瑜往阿哥所走去。

永瑜沒有拒絕小明子的攙扶,這天氣還是十分的寒冷,剛剛跪在地上,就如同跪在了冰面之上,寒氣侵入了肌膚,膝蓋冷的刺疼,現在走路起來還有些僵硬。

眼簾微阖,遮住了眼中的萬千思緒,這個小明子,看樣子對這個主子最起碼有着七八分真心的,剛剛雖然不明顯,但他還是注意到了那比平時要高出一些的聲音,那是對他的提醒,那個時候他正深思游離,若不是小明子的提醒,保不準真會得來一個禦前失儀沖撞了聖駕的罪名,到那個時候,自己又會招來一些無妄之災了。

看來,自己若想要平平靜靜無災無難的活到出宮建府,以後要注意繞着這位皇阿瑪走了,想着剛剛要不是看到小明子跪在地上,他很有可能就給忘記了下跪這件事就讓他一身冷汗。

沒辦法,盡管已經時時刻刻的提醒自己要注意一言一行,但是,二十年沒有給人下跪過了,見到了人,哪怕那個人是皇帝,他第一時間想到的打招呼方式是伸出手外加一聲“你好!”,而不是曲起膝蓋給人下跪,男兒膝下有黃金,接受了二十年這樣的思想,就算時刻注意了,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把這習慣改過來的,慎言慎行,對于他這樣一個在人人提倡着民主言行自由的時代活過二十年的人來說,除了小心再小心的注意少說少錯外,也只能盡量把習慣給扭轉過來了。

幸好,除了那個二十年的習慣外,他的骨子裏也沒有忘記那二十五年的習慣,只要随時注意,保持警戒,還是能夠慢慢扭轉過來的,只是對于那些當權者,他還是少見為妙吧。

還珠之帝心歡瑜 渣屬性後的抽風屬性

只是,事情不是你想怎樣就怎樣的,永瑜打算繞着乾隆走,可乾隆偏偏就不讓你繞了,在永瑜隔天到坤寧宮向皇後請安之時,發現乾隆居然也在時,本來有些輕松的神色馬上一肅,跪地行大禮。

“兒臣叩見皇阿瑪,皇阿瑪吉祥!兒臣叩見皇額娘,皇額娘吉祥!”低垂着頭的永瑜有些疑惑,這乾隆不是很不待見這位皇後不到初一十五一般都不會踏入這坤寧的嗎?那為何會在今天在這個時候出現在這裏?當真是自己運氣不好,趕什麽時間來請安不好,偏偏怎麽的就撞上了乾隆呢?

事實上,永瑜不知道的是,他會在這裏這時撞上乾隆,這并不是他的運氣不好,而是運氣大大的不好,因為這不是巧合的撞見,而是乾隆特意趕來的。

要說乾隆為何會特意趕來,那就要追溯到昨天在禦花園不悅離去後了,昨天離開後,乾隆想了想決定按照原本的計劃去令妃那裏,來到了延禧宮,就看到了令妃那溫柔婉約的盈盈微笑,一雙美眸更是含羞帶怯秋波粼粼,顧盼之間流露的,那叫一個柔情蜜意啊。

若是平常,乾隆早就沉浸在這軟玉溫香入懷的美妙滋味中去了,只是,不知道為何,在看見令妃那平時最得他歡心的溫婉中不失嬌羞的笑容時,眼前不由自主的想到了在梅林間看見的那個笑容,突然間就覺得令妃的笑容怎麽看怎麽不對了,不夠雅致不夠溫柔,也沒有那股子眼前一亮的動人風采。

Advertisement

頓時,乾隆就失去了享受被愛妃伺候的興致,有些敷衍的說了幾句後就離開了延禧宮,等他踏出了延禧宮後,卻又不知道該去哪裏消遣了,想了想,說不定那個笑容是孩子才特有的,于是改道,去純貴妃那裏去看看和永瑜年齡最相近的四格格。

四格格笑的乖巧端莊又不失活潑,滿眼對自己的儒慕尊敬也深得他心,只是,還是不對,無論是笑容的弧度還是方式都不對,對四格格說了幾句後又匆匆離去,乾隆他郁悶了,卯足了勁似地想要找到和永瑜那個一樣的笑容,他就不信了,這偌大的皇宮之中就沒有第二個有那種笑容的人,哼,你不笑給我看,我不會找別人笑啊!

你說這人麽,就是犯抽,明明就沒人和他較勁,他自己倒是和自己較起勁來了,只是到了最後,乾隆非但沒有第二次看到那個讓他感到眼前一亮的笑容,反而悲催的發現他現在看所有人的笑容都不對勁了,不是太假就是太難看了,就是不假也不難看的,也缺少了如蘭雅致,俗氣的讓他厭煩。

想去找永瑜麽,又覺得太掉價了,而且想到自己兒子那面對自己就變的面無表情的小臉,乾隆就一陣氣悶,你說說,自己是他的皇阿瑪,用得着這麽一臉嚴肅的面對自己嗎?父子間相處,笑一個又怎麽了?就算自己是皇帝,也不會因為自己兒子對自己笑而責怪的不是?

這樣想着的乾隆自是不知道,在永瑜看來,乾隆就是那種會因為自己兒子對他笑而按下一個态度不夠尊敬禦前失儀之罪的皇阿瑪,而且,這些,都是他曾經經歷過的切身之痛,現在,他又怎麽可能再次犯這種錯誤來找罪受呢?他要做的,只是恪守君臣之禮,把乾隆當成君而自己則為人臣,嚴守着大禮,讓人挑不出任何刺來,這樣就行了。這種想法在永瑜的腦子裏那可謂是根深蒂固的拔都拔不掉,這直接就導致了以後乾隆的悲催生涯。

而不知道自己将會杯具的乾隆就這樣郁悶到了第二天,突然想起昨天他讓永瑜今天就去皇後那裏了,這樣的話,永瑜肯定會去向皇後請安的,那自己不是就能見到他了?想到這裏,乾隆興沖沖的起床讓人更衣,在衆奴才目瞪口呆中,天還未亮,就擺架去坤寧宮了,于是,在腦子裏列出了見到永瑜就等于見到永瑜的笑容的乾隆似乎忘記了,若想要這個等式成立,那也得要人家願意對你笑才行啊。

到了坤寧宮在皇後驚喜的迎駕後,坐在主位上喝着茶對着皇後說着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乾隆心不在焉的等着,眼光也時不時的瞄向了坤寧宮的門口,只是,眼看着上朝時間就要到了,但永瑜的影子都還沒看到,正在乾隆失望的準備去上朝時,永瑜到了。

所以說永瑜這運氣是大大的不好啊,若晚了個半刻鐘不到,那就能夠和乾隆前腳走後腳來的錯身而過了啊。這般的黴運永瑜現在還是不知道的,他只是嚴格遵守着自己為自己定下的規則,乾隆說什麽,自己就聽什麽,乾隆問什麽,他就答什麽,絕不多做一個動作絕不多說一個字,板着的小臉,硬是讓乾隆看了憋得慌,雖說他是皇帝,想要什麽就要什麽,但他也不能因為想看看自家兒子的那個笑到底有啥不同就下旨讓他笑吧,那還不讓人笑話了。

眼看着早朝時間快到點了,乾隆也只能在無法得償所願的氣悶之中擺架離開了坤寧宮,于是,朝堂之上,衆位大臣疑惑了,今天的聖上怎麽一臉郁郁寡歡吶,難道是夜生活過的不如意?!啊,呸呸,聖上恕罪,剛剛那是他們一時口誤而已,做不得數的啊,聖上肯定是為了國家大事憂心吧,真是勤政愛民的好皇上啊!——看來乾隆的愛面子那是衆所周知的事情了啊,這些大臣就連腹诽都不忘往吹捧上跑。

而永瑜這邊,和乾隆的郁悶不同,永瑜對皇後這位皇額娘恭敬有加,畢竟以後就是名義上的額娘了,不求親近但求無間隙,而皇後,又是出了名的守規矩,同樣的,也喜歡守規矩的人,對于永瑜那挑不出刺的禮儀,皇後看了還是比較滿意,對永瑜說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