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節
第 21 章節
番終是不敢隐瞞大人,故而今日來告,還請大人勿要與他人言說這事。”
林曉北想起來确實是這回事,當時不知道怎麽着竟然沒想起來。他見衛少兒淚眼婆娑,頗為忐忑,連忙道:“夫人既然信得過在下,在下自然會保守秘密,還請夫人寬心。”
衛少兒俯首一拜,道:“多謝大人。”
因為雙方皆是二婚,于是酒席便沒有擺大,林曉北受邀去吃酒,才發現原來這陳掌來頭不小。他曾爺爺曾是跟着劉邦一起打天下的陳平,家世不可謂不顯貴,衛青見陳掌确實是憨厚可靠之人,便豪爽的拉他喝酒,直把人灌了個酩酊大醉。
林曉北哭笑不得的拉住衛青的手,道:“兄弟,你別再灌你姐夫酒啦,春宵苦短,咱們還是先撤吧。”
衛青也喝得有些高,聽見林曉北說話,頓時笑道:“是了是了,都是青的錯,還請姐夫原諒則個。”說罷滑稽的一拱手,頗為不倫不類。
因為衛青實在沒法騎馬,只能從陳府借了輛馬車拉着倆人往回走。此時天已經黑了,林曉北抱着安靜不說話的霍去病呆呆的看着車窗外的風景。
沉默了一會兒霍去病終于癟着嘴,哭喪着臉對林曉北說:“幹爹,娘親是不是不要我了?”
林曉北心一緊,酒醒了稍許,見霍去病要哭,連忙勸道:“怎麽會呢,娘親給你找了個新爹爹,以後就有兩個人疼愛你了。”
“可是,娘親以後是不是不住在幹爹家裏了?”
“當然了,爹爹跟娘親要一起住啊。”
霍去病一撇嘴,不滿道:“那為什麽幹爹不跟娘親一起住,幹爹也是爹爹。”
林曉北嗆咳了一下,見衛青躺在一旁吭哧吭哧笑,頓時拐了他一肘子,又對乖乖等待答案的霍寶寶說:“唔,這個是不一樣的。我是嬌嬌的幹爹,可不是你娘親的丈夫。”
霍去病顯然不滿意這個答案,還要再問卻被林曉北眼明手快的堵上嘴,轉移話題道:“乖,很晚了,幹爹抱你睡覺。”說着也不顧霍去病的掙紮,側躺下來裝成醉酒模樣。霍去病郁悶的揪住林曉北的衣襟,不一會兒便在沉靜中睡着了。
林曉北卻沒睡着,摟着霍去病深深地嘆了口氣。
Advertisement
回了家,林曉北小心翼翼的抱着霍去病回了房間,衛青則在一旁沉默的跟着。直到林曉北進房間時衛青才攔住他,低聲問了句:“大哥,你嘆氣,是因為皇上?”
林曉北擡頭看衛青,突地撞進一雙亮如星子的眼睛裏。
“也許吧。”林曉北回了句,轉身回了房。
又過了幾日,與劉徹的關系始終沒有和緩,林曉北一直沉默着,倒是劉徹容光煥發,極有神采。有過經驗的林曉北知道,這是X生活和諧的表現,一想到劉徹與韓嫣在一起了,心便有些難受,不痛,卻悶得慌。
這日朝堂上又發生了件事情。都尉汲黯代天子巡察時路過河南,正碰上那地方水災,因着情況緊急,故而沒有上奏就假冒天子谕令開倉放糧,赈濟災民。觸犯了漢律,被刺史參奏了一本。
廷尉寧成侃侃而言,簡直将汲黯說的十惡不赦。一旁丞相許昌,禦史大夫莊青翟等人也随聲附和,請求劉徹立刻處決汲黯。也有灌夫公孫賀等正直之臣言說汲黯雖犯了矯制之罪,但罪不至死。兩幫人吵得天昏地暗,林曉北只覺得耳邊嗡嗡一堆蒼蠅,恨不能堵上耳朵才好。
劉徹也煩躁的不行,猛地拍了一下桌子大吼一聲別吵了。衆人又補上幾句才一齊向劉徹謝罪。
劉徹沒法決斷,汲黯行為雖有錯,但用意是好的,絕非寧成所言那般嚴重。只是許昌莊青翟是太皇太後那邊的人,上次因張骞一事已經被其訓誡,這次若是再駁了他們的面子,保不齊他們怎麽跟太皇太後告狀。劉徹只好一手扶額,偷偷看林曉北。
林曉北正冒充石柱子,只是眼睛餘光也在看劉徹,兩股偷偷摸摸的視線撞到一起時倆人都愣了一下。劉徹見林曉北看他,臉上頓時有了神采,不知又想了些什麽,突然大聲道:“東方愛卿,你有何見解?”
衆臣愣了,視線齊刷刷的瞄準已經失寵的某位侍郎。林曉北也是一愣,不知道劉徹怎麽又想起他來了。
只是愣歸愣,還是得回話,他出列以象笏擋住臉,恭敬道:“臣一切聽從皇上決斷。”
打太極?劉徹可不滿意,他一咳嗽,對林曉北說:“東方愛卿不必拘謹,有何話直說無妨,朕曾說過你東方朔即使胡言亂語也不怪罪。”
我知道你不怪罪啊,可你不是明擺着讓我得罪人麽?林曉北偏過頭,對劉徹擠眉弄眼。
劉徹臉一抽,也回複表情:朕就讓你得罪人,怎麽地。
林曉北做投降狀,好吧,誰讓你是皇帝呢!
劉徹滿意的回一笑臉。
林曉北組織了一下語言,終于朗聲道:“回皇上,臣以為,都尉汲黯雖然行為有錯,但他立了大功。”
劉徹配合道:“哦,此話怎講?”
“太祖開國之初,許諾百姓休養生息,再沒有賦稅徭役,此舉備受天下推崇,我大漢因此而強健。今有汲黯,代天子巡察,見河南水患,為體恤百姓,開倉放糧,赈濟災民,此舉必将為皇上籠絡住人心,百姓也必定因此而對吾皇感恩戴德,褒頌有嘉。皇上與諸位大人們不妨設想一下,若是汲黯見水災沒有開倉放糧,而是上報朝廷,然後皇上再恩準開倉,再傳回河南,這期間所耗時間沒有二十日也有十五日。只怕那時早已災民早已屍橫滿地,餓殍遍野。百姓怨聲載道,自然會對吾皇心生不滿,而一旦讓百姓心寒,必将出現不可估量的後果!汲黯此舉,安了天下百姓的心,知道吾皇是位仁義聖君,若是再處罰的話,不就是壞了皇上的名聲麽?微臣倒是要問問各位大人,敗壞皇上的名聲,就是大人們今天争辯的目的麽?!”
“放肆!”許昌這厮又跳出來喊,“你東方朔滿嘴胡言亂語,什麽讓百姓心寒,敗壞名聲,你分明就是想造反!我大漢朝堂堂君主,難道要向小小的百姓而低頭嗎?”
“丞相大人息怒,微臣絕無此意,更不敢造反。”林曉北對許昌行了一禮,複又道,“皇上,臣言盡于此,還請皇上聖裁。”
劉徹咳嗽了一聲,道:“東方愛卿,你是要朕向百姓妥協麽?如此,朕的威嚴何在?”
林曉北無奈,知道劉徹不能明着支持他。于是只能借用唐朝某位名人的話,試圖說服一群老頑固:“臣曾從古籍中見到一言:君之于民,無異于船行水上,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秦朝施行暴政,百姓苦不堪言,終是不可忍受,故而高祖揭竿起義,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我大漢朝因此而建立。當然,今天這事絕沒有那般嚴重,微臣只是打個比方。先帝奉行黃老思想,講究無為而治,雖是無為,可也要保證百姓安居樂業,方為正道。為明君者,必要以民為先,如此才能上下一心搞發展……使我大漢朝愈來愈富強,再不必受強敵所擾。”林曉北剛說完便想抽自己一嘴巴,叫你考研時政治背多了,脫口而出就是上下一心搞發展,幸虧共同建設社會主義沒順嘴溜出來。
劉徹卻沒注意到政治術語,他被林曉北的話吸引了。他雖然想做武帝,可他也想做明君,林曉北說的話太誘人,以至于他激動道:“好,東方愛卿說得好!汲愛卿所作所為雖然有錯,但功過相抵,不加處罰。東方朔擢升常侍郎,賜金百兩!”
林曉北跪下高呼:“皇上聖明,我大漢朝有如此明君,實乃蒼天之幸,百姓之幸!”公孫賀等臣子也跪下一起喊劉徹聖明。
一旁許昌簡直要氣炸了,東方朔真是太可惡了,三言兩語便把皇上說的心花怒放,此等奸佞臣子,不除不行了!再看看旁邊的臣子,也是一副東方朔所言确實有理的表情,一張老臉扭曲着,恨不能用皺紋夾死東方朔那丫的。
劉徹朗聲大笑,看向林曉北那張清悠淡然的臉的視線又多了分炙熱。他道:“朕自登基伊始,未嘗有一日不想成為有道明君,令百姓安居樂業,四海升平。今日東方愛卿說出了朕的意思,令朕十分欣慰。朕有如此多忠臣良将,我大漢必将愈加富健強盛!東方愛卿說得好,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句話就作為諸位的警言吧!東方朔你留下,退朝。”
衆人又跪拜一次,退了出去,許昌對林曉北冷冷一哼,眼神狠厲。
宣室內,林曉北又恢複了石柱人狀态,劉徹也矜持着不願先開口。方才他們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