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節
第 33 章節
說,“你與皇上,可好?”
韓嫣停住步子,轉過頭,下巴尖細,目光平淡:“如你所見,你滿意了?”說罷便走了。
林曉北看着韓嫣挺直如竹的身子,嘆了口氣。
盡管打小報告非君子所為,但為了衛青,林曉北真是顧不得了。他将此事告知于劉徹,劉徹大怒,拿這事找陳阿嬌問罪。陳阿嬌大驚,找劉嫖詢問,果真是母親與人偷歡。陳阿嬌大感失了顏面,也再沒力氣追究衛青責任,當即改了口,說是自己召見衛青,而非他擅闖,并懇求劉徹勿要将此事宣之于衆,二人達成協議後,劉徹正式赦免了衛青。
因其受了不該受的刑罰,為了體現漢室隆恩,特提升衛青為建章宮監,加封侍中。公孫敖功過相抵,沒有獎賞也沒責罰,但劉徹贊賞其情誼,賞了不少錢財。
林曉北一邊照顧衛青喝藥一邊想韓嫣的事情,據史書記載,韓嫣是觸怒了皇太後王娡而被迫自殺的。林曉北還記得上次狩獵時,韓嫣就已經為皇太後所不喜。林曉北嘆口氣,心道順其自然吧,韓嫣雖然驕縱了些,本質卻不壞。他林曉北雖然不是聖人,韓嫣也是自己的情敵之一,但一來人對貌美之人總是給予特殊對待,二來他這次也算是幫了自己,若是可能,還是跟他相談一次,對其勸告一番吧。
“大哥?大哥!”
“嗯?”林曉北回過神來,見衛青舉着個空碗,道,“藥喝完了?再喝點水漱口吧。”
衛青無奈的笑:“大哥想什麽呢,這麽入神。”
林曉北摸摸鼻子,道:“沒什麽。天晚了,你早些休息,我回房了。”
“大哥。”衛青卻突然叫住他,“我身上的傷已經不礙事了,不如我們效仿前人,今夜抵足而眠吧。”
“啊?”林曉北驚訝的叫道。
“怎麽,大哥不願意,可是嫌棄青?還是,根本沒把青當成兄弟?”
“沒,沒有,兄弟怎麽會這麽想,我只是覺得有些突然。嗯,你怎地想起來這事?”
衛青笑道:“我只是突然想起,認識大哥許久,竟也沒連床夜話過,實在不像是兄弟。呵,若是大哥實在不願意,青不強求的。”
Advertisement
“怎麽會,那你等我會兒,我先去沐浴,不然若是一身汗臭味,兄弟你可要嫌棄啦。”林曉北笑呵呵道。
“嗯,那我等着大哥。”
林曉北坐在浴桶裏慢騰騰的洗澡,心裏納悶着,衛青怎地突然要跟他連床夜話,抵足而眠?只是轉而又想,古代不是挺流行這個的麽,正好也想問一下衛青對未來有什麽打算,也想着第一次反擊匈奴時跟着他一同出征,見識一下古代冷兵器戰争。
擦幹了身子,披上裏衣,林曉北一邊擦着頭發一邊去了衛青房裏。
衛青的衣襟并沒完全系好,長發也披散着,小麥色肌理分明胸膛被燭光染上一層暧昧的光暈,平日裏英氣十足的男人此刻竟有些柔美的感覺。林曉北突然覺得有些口幹,暗自警告自己,衛青是兄弟,不能打歪主意。
他理了理衣襟,确定沒有一點地方露出來之後,上了衛青的床。
兩人各自蓋了一床薄被,衛青仰面躺着,林曉北側着身,距離不十分近卻氣氛融洽。衛青先道:“大哥,這幾日你辛苦了。”
“兄弟之間哪裏需要客套,若是我有難,你只會比我更急。”
衛青轉過頭來看林曉北,眼睛帶笑,語氣卻認真:“是,若是大哥有天有難了,青縱使拼着命不要也會保得大哥周全。”
林曉北心裏十分感動,笑道:“那我只能拼着命讓自己永遠不出事了。兄弟,你這次算是因禍得福,也升了官,以後有何打算?”
衛青道:“皇上仁厚,提封我為建章宮監,但人都說我是靠了姐姐的裙帶關系,故而一直心有郁結。若是有機會掙得功勳就好了。”
“很快就有機會了。”林曉北道,“兄弟非池中物,将來必定有大建樹。”
“嗯,就憑大哥這句話,我也會争取的!”
林曉北笑道:“我相信你。兄弟,你身上還有傷,不便熬夜,這就睡吧。”
“嗯。”
“大哥,你睡了麽?”過了一會兒,衛青突然問道。
“嗯?哦,還沒睡,怎麽了,傷口疼了?”林曉北迷迷糊糊道。
“不是……大哥與皇上現在是何關系?”
林曉北翻了個身,道:“沒關系。”
“我知道了。”
作者有話要說:最後一格很強大:)
發兵救東瓯,劉徹過生日
建元三年的夏天并不是個太平的日子,氣候反常,極為多雨。南方地區頻頻水患,忙的劉徹焦頭爛額,正在這時,東南小國東瓯國也派使者來求助,原來是閩越突然發兵,攻打東瓯。
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曾發生過七國之亂,起頭的吳王劉濞被周亞夫設計殺死,但其子劉駒卻趁機逃到閩越,沒了蹤跡。沒想到劉駒這小子耐性不錯,竟然等了十六年才出言說服閩越王駱郢出兵。而東瓯國在那次叛亂中先是跟着搗亂,後來見周亞夫之兵勇猛,又投降了,是個牆頭草,沒什麽大用處。
所以,朝堂上,對于是否發兵去救,有了很大的分歧。以丞相為首,連帶禦史大夫說東瓯小國在七國之亂裏頭也沒出力還跟着搗亂,不值得派兵去救,再者倆小國打仗,也沒牽涉到我大漢,就讓他們鬧騰去吧。另一派就說東瓯在平定叛亂之後歸屬了漢朝,是大漢朝的一部分,雖說地方小,可也是大漢朝的地方,豈能容他人侵犯。
劉徹自然是主戰,畢竟,作為一個好動的皇帝,怎麽可能被動挨打。可又不能違背窦太後的啥時候都不能動彈的黃老思想,于是這就犯了難。眼瞅着兩幫人吵得面紅耳赤就差撸起衣袖幹一架了,終于忍不住說:“東方朔,你說朕該怎麽辦?”
林曉北知道劉徹肯定得問,故而早就想好了話說,他道:“南越一帶,蠻夷之地,多高山,林密有瘴氣,行軍極為不易。秦朝殘暴也未能啃下這塊地方來。但如今,我大漢兵力強健,比之秦朝不知強大幾倍,若是有了能力而不去救助,天下百姓會怎麽想?是不是朝廷沒有力量,或者沒有恩德呢?東瓯乃大漢屬地,若咱們不去管,還有誰能管?若以後其他小國也遭受侵害,我大漢朝又該如何處理?也是放任不管麽?再者,閩越國比之東瓯,兵力強盛數倍,誰又能保證,他滅了東瓯下一步不會揮軍北上,直指我大漢呢?”一連串的反問将人都問住了,最後一句更是嚴重,是啊,當初七國之亂,朝中大多數人都經歷過,當時可真謂驚險。若閩越滅掉東瓯,再聯合其他國家,不就是再一次的叛亂麽?
林曉北此話一出,衆人都沉默了,劉徹卻是極為興奮。但丞相許昌仍要挽回面子,他道:“我大漢地域寬廣,閩越區區一個小國,怎可能與我大漢相比!”
“呵呵,丞相大人,下官并無貶低我漢朝的意思。”林曉北對許昌行一禮,道,“只是,下官想問一句,現在出兵一千便能解決,與将來出兵一萬才能鎮壓,哪個合算?丞相大人是黃老學派中的佼佼者,難道喜歡大動幹戈?”
這話既捧了他一把,又質問了他,直把許昌弄的老臉尴尬,連忙擺手道:“哪裏哪裏。我漢朝就該出兵教訓閩越一下!皇上,老夫贊同大中大夫所言。”
丞相都發話了,底下的衆臣也跟着同意,劉徹更是興奮。可轉眼思量了一下,又道:“朕登基不久,不能大動兵力惹皇祖母不高興,這樣吧,朕派一使臣持杖節去會稽郡調兵,南下平叛,不必使用虎符。”說着視線落到林曉北身上,一瞬又移了過去,開口道:“嚴助!”
一名黑衣削瘦男子出列,擡高象笏擋住臉,朗聲道:“臣在!”
“朕就命你為使者,持杖節前往會稽郡,務必要解決東瓯之事!”
“臣,遵旨!”嚴助跪地接旨。
林曉北眼瞅着地面,什麽表示也沒有。
嚴助不久就傳來消息,稱其已令郡太守出兵,不日便抵達東瓯,請吾皇放心雲雲。劉徹命所忠當朝宣讀奏折,十分高興。再加上水患終于過去,百姓開始安定下來。劉徹此次處理的極好,既解決了問題,又沒與窦太後起沖突,更有一些大臣看出劉徹的才幹來,紛紛表示為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故而劉徹這皇位,一步步開始穩健了。
七月初七,是劉徹的生辰,前幾次因為守孝的緣故并未操辦起來。而今年劉徹既有了孩子,又立了業,自然要好生慶祝一番。林曉北想起劉徹說要他準